在游戏行业这个经历了30年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见识了像素游戏到4k8k的变化,也看到了各种主机厂商的更迭,游戏引擎也是日新月异。
对于九零后的我来说,犹记得当初偷偷玩小霸王的时候,怕被家里发现,却被电视机的发热所出卖的场景,而
我们也是对游戏越来越刁了。
过年期间,时不时就听见长辈在那谈论过去吃树根、搬柴火,靠山吃山的苦日子。家中的亲戚姊妹过来串门,问了我一句:电脑里有没有FC的超级玛丽,只能无奈的苦笑,那都什么时候的游戏了。
而小孩就不一样了,问他双人同行玩不玩,拿着我的手柄就要摔,玩不懂这玩意儿。反而问我一句,打不打手机吃鸡,会不会王者荣耀。出生就抱着手机和ipad成长的他们,哪里懂得我们曾经的童年。
现在进入游戏世界的新朋友的眼光,已经跟经历过去的我们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也不奢求别人懂那时候劣质的画质和制作给我们带来的回忆,游戏也是有阅历的。
画质、游戏性、剧情、帧数,字字挖心刁难升级
2k画质和144fps是“口中标配”,一问其配置却挠头不已。游戏的难度高就说难打不玩,难度低就说割草游戏没得意思,剧情的口碑崩坏只在一瞬之间,什么牛头人剧情?要求是日渐上涨扶摇而上。最近闹的沸沸扬扬的,就是《师父》会更新难度可以调整,还有《消光2》的剧情这个事情。
而直播就更像是一把双刃剑,宣传的窗口多了,暴雷的游戏也不少。剧情类游戏看完了就没有了买的动力,bug多的游戏直接避雷,相信各位都有不少直接被劝退和白嫖的经历,于是跳票的游戏一个接一个。
小厂不易,不如上手机
于是手机端发行的游戏越来越多,换皮的游戏也越来越多,那些不假思索套个二次元皮肤就登陆平台的一抓一大把。各种手游重制、暗黑、死亡细胞、人类一败涂地乃至永劫无间,因为固有的粉丝基数在,多恰一份饭,挺香的。
在制作成本之下,手机游戏比单机游戏而言,总不会需要适配各种中高端显卡做各种各样的调整,能玩的人多了,市场变大了,厂商制作起来自然也乐此不疲,所以大家都发现做单机游戏的人越来越少了,一年到头看到的国产游戏屈指可数。
不过我们的单机玩家们,也不用过于的悲观
玩家的圈子都是互相影响的一样,一个pubg就能为steam带来百万注册。在这个主机可以变pc,pc可以变手游的时候,手游不也可以开发成端游的游戏吗?阴阳师的pc端和原神的全平台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曾经的我们也是从手机小灵通上的小游戏,到见识到了电脑游戏的神奇好玩才进行的转变,不是吗?优秀的作品总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玩家,让玩家对于游戏的要求越来越刁,才能减少不好的游戏泛滥,我们才能借此看到一批用心做游戏的公司,市场最能检验产品的价值,对于每一个游戏进行正确的评价,也是我们这些玩家的任务。
我是清闲,一个热爱游戏的玩家#快乐贴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