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北非謝幕——突尼斯戰役


3樓貓 發佈時間:2024-03-21 11:29:08 作者:從軍遊戲 Language

各位尊敬的指揮官們大家好!

突尼斯戰役是於1943年3月17日—5月13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北非戰爭中,英美法三國軍隊於突尼斯實施的進攻戰役。

《從軍》北非謝幕——突尼斯戰役-第0張

突尼斯戰役的目的是粉碎德意非洲集團軍群,攻佔突尼斯領土,從而把德意聯軍全部趕出北非。盟軍主要包括英軍以及美軍和法軍。戰鬥開始時德軍和意軍取得最初的勝利,但龐大的補給供應和數量上佔優勢的盟軍令軸心國軍最終徹底失敗。超過23萬意大利和德國士兵成為戰俘。盟國攻佔了地中海的整個北非沿岸,從而保障了地中海交通線的安全,併為進攻西西里島和亞平寧半島創造了有利條件。英法美軍隊在突尼斯獲得了實施大規模進攻戰役突破敵預有準備防禦的經驗。

在《從軍》遊戲沙漠戰役相關的地圖,便是還原了這場戰役中的戰鬥。

戰役起始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加入戰爭。丘吉爾與羅斯福商定戰略,德國是主要敵人,主要戰場在歐洲,但北非戰略地位也十分重要。丘吉爾雖同意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但對地中海地區更感興趣。1942年夏,蘇聯要求西方盟國儘快在歐洲行動,以減輕壓力。美軍贊同大錘行動(按計劃,一旦德軍在1942年的夏季攻勢中出現擊垮蘇聯的跡象,英美聯軍的6到8個師將登陸西歐。後因蘇軍頂住了德軍的進攻,所以大錘行動失去了意義。),此時英軍建議進攻北非。同盟國計劃擊潰非洲德意聯軍,威脅德國和意大利。同年7月,英美決定實施“火炬”行動,任命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為總司令。9月,確定好細節,決定11月8日在法屬北非登陸,佔領主要港口,然後向東搶佔突尼斯,協同消滅德意部隊。

1942年11月4日,運輸船從美國和英國港口出發,11月5日會合後通過直布羅陀海峽向東航進,11月7日夜間開始登陸。11月8日凌晨,英法美聯軍在艾森豪威爾指揮下,1700架戰機掩護655艘戰列艦和運輸船,護送10餘萬美英盟軍從卡薩布蘭卡、奧蘭、阿爾及爾登陸,火炬行動正式開始。東部特遣部隊在阿爾及爾港遭遇法軍抵抗,中部特遣部隊在奧蘭遭遇猛烈抵抗,西部特遣部隊在摩洛哥登陸初期未遇抵抗,但隨後法軍抵抗增強。11月11日,正在北非視察的法軍總司令、海軍上將弗朗索瓦·達爾朗(Francois Darlan)在盟軍的動員下宣佈脫離維希政府,並命令北非法軍停火,因此使盟軍順利地實現了登陸。到12月1日,已有253213人在北非登陸。盟軍佔領阿爾及利亞後向突尼斯推進,11月25日遭德意軍隊阻止。

《從軍》北非謝幕——突尼斯戰役-第1張

盟軍在法屬北非登陸後,德軍元首最初計劃與維希法國合作對抗盟軍,但後決定全面佔領法國南部並在突尼斯建立橋頭堡。11月11日,德意軍進入法國南部並佔領科西嘉島和突尼斯。12月9日,德軍將突尼斯的德意部隊編為第5裝甲集團軍,由漢斯-于爾根·馮·阿尼姆(Hans-Jürgen von Arnim)上將任司令。1943年1月14日,英美首腦決定設立北非戰區,由艾森豪威爾任總司令,哈羅德·亞歷山大(Harold Alexander)為副總司令。北非盟軍地面部隊整編為第18集團軍群,下轄英第1集團軍、英第8集團軍、美第2軍和部分法軍,由亞歷山大任司令。

《從軍》北非謝幕——突尼斯戰役-第2張

1943年初,儘管面臨盟軍東西兩面夾擊的威脅,但非洲裝甲集團軍司令埃爾溫·隆美爾(Erwin Rommel)敏銳地察覺到新的戰機。他決定先以迂迴包抄的奇襲方式擊潰西面盟軍,然後再調頭對付東面英軍。然而,實施時卻遇到困難,因為突尼斯的德國第5裝甲集團軍並不歸他指揮,且兩軍關係不融洽。儘管盟軍破獲了他的進攻計劃,但誤判了德軍的主攻地點。1943年2月,德意軍總兵力已達10萬人,坦克約300輛,隆美爾覺得已經可以一戰。2月14日,德意軍發起了“春風”行動,重創美第1裝甲師,攻佔了錫迪布齊德。然而,他的計劃得不到阿尼姆的合作,最後經過妥協,他獲得了部分指揮權,但不得不首先進攻勒凱夫。2月22日,隆美爾停止了攻擊並撤退。此次行動給美軍造成了重大損失,但德軍也遭受了盟軍的頑強阻擊。由於這次勝利,德國元首任命隆美爾為非洲裝甲集團軍群司令。然而,蒙哥馬利掌握了隆美爾進攻的情報,並嚴陣以待。3月6日,隆美爾的進攻在反坦克炮的轟擊下被迫取消。蒙哥馬利步步進逼,北非的德意部隊難以得到補給和增援兵力。3月9日,隆美爾因病回國治療,並建議將北非部隊撤回歐洲,但被德國元首拒絕並剝奪了指揮權。

戰役歷程

3月17日,巴頓將軍指揮美國第2軍自西南方向對馬雷特防線後方發起進攻。3月20日,蒙哥馬利將軍指揮第8集團軍正面攻擊馬雷特防線。至3月26日,梅塞將軍不得不率領意大利第1集團軍自馬雷特防線向北撤退。4月6日,第8集團軍成功突破加貝斯隘口,並於4月8日與自加夫薩東進的美軍會合。4月10日,第8集團軍佔領斯法克斯。至4月中旬,盟軍完成了對北非德意軍的包圍。阿尼姆將軍被迫放棄馬雷斯防線,率領非洲軍共14個師、20餘萬人退守突尼斯北部,其裝甲部隊僅剩120輛坦克,作戰物資匱乏且無補給。相較之下,盟軍第18集團軍群擁有20個師、30萬人、1400輛坦克和1000餘門火炮的強大實力。

《從軍》北非謝幕——突尼斯戰役-第3張

4月16日,亞歷山大將軍下達代號為“鐵匠”的總攻命令,要求部隊沿全線發起全面強攻。其中,英國第1集團軍擔任主攻,直取突尼斯;第8集團軍在南面;美國第2軍在北面,奪取比塞大。法國第19軍負責掩護第1集團軍和第8集團軍的側翼,並尋找戰機擴大戰果。

《從軍》北非謝幕——突尼斯戰役-第4張

4月19日21時30分,第8集團軍率先在南面發起攻擊。4月22日,英國第1集團軍開始主攻,阿尼姆將軍集中裝甲部隊主力進行抵抗,導致英第1集團軍進展緩慢。為加強攻勢,亞歷山大將軍從第8集團軍調派第7裝甲師、第4印度步兵師和201警衛旅增援第1集團軍。5月6日,在400門火炮和空軍的大力支援下,英國第1集團軍發起猛烈攻擊,德意軍終於無法抵擋,開始向後潰退。同時,在美國第2軍的持續壓迫下,北面德意軍防線也宣告崩潰。5月7日,英國第1集團軍攻入突尼斯,美國第2軍也於同日佔領比塞大。

5月13日,阿尼姆上將和梅塞元帥相繼向盟軍投降,約10萬德軍、15萬意軍被俘。

至此,北非的所有戰事都結束了。經過突尼斯戰役,德意“非洲”集團軍群被殲。該集團軍群在突尼斯損失30多萬人,其中被俘約24萬人,其中包括德軍約10萬人。盟國攻佔了地中海的整個北非沿岸,從而保障了地中海交通線的安全,併為進攻西西里島和亞平寧半島創造了有利條件。而對於軸心國軍隊來說,這是繼斯大林格勒以後的又一場大災難,而突尼斯也獲得了“突尼斯格勒”(Tunisgrad)的雅號。英法美軍隊在突尼斯獲得了實施大規模進攻戰役突破敵預有準備防禦的經驗。

雙方指揮

《從軍》北非謝幕——突尼斯戰役-第5張

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美國政治家、軍事家,第34任美國總統(1953年1月20日-1961年1月20日)。艾森豪威爾1915年畢業於西點軍校。1921年創建科爾特坦克訓練中心,並任主任。後入指揮與參謀學院、陸軍戰爭學院深造,又任陸軍參謀長副官。歷任營長以及師、軍、集團軍級參謀長。因受陸軍參謀長馬歇爾賞識,於1941年晉升准將。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成為國防部作戰處長,支持“先歐後亞”戰略。1942年後歷任國防部作戰處長、駐歐美軍司令、同盟國歐洲遠征軍總司令,受命指揮北非登陸戰、突尼斯戰役、西西里戰役、意大利戰役及諾曼底戰役。1944年晉升陸軍五星上將。戰後任美國駐德國佔領軍總司令、美國陸軍參謀長,退役後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1950年任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1952年作為共和黨人當選美國總統,1957年連任。他在國內政策上推行“現代共和黨主義”,走溫和中間路線;對外大力發展核武器和空軍,推行大規模報復戰略和戰爭邊緣政策。1953年接受《朝鮮停戰協定》。後提出“艾森豪威爾主義”。1959年邀請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訪美,緩和美蘇對抗。1961年離任。1969年病逝 ,享年78歲 。著有回憶錄《遠征歐陸》等。

《從軍》北非謝幕——突尼斯戰役-第6張

哈羅德·亞歷山大(Harold Alexander,1891年12月10日—1969年6月16日),英國元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歷任師長、軍長、中東戰區總司令、北非戰區盟軍最高副司令兼第18集團軍群司令、地中海戰區盟軍最高副司令兼第15集團軍群司令和地中海戰區盟軍最高司令。因指揮突尼斯戰役獲勝而被封為“突尼斯的亞歷山大勳爵”。

《從軍》北非謝幕——突尼斯戰役-第7張

漢斯-于爾根·馮·阿尼姆(Hans-Jürgen von Arnim,1889-1962),德國陸軍一級上將,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在國防軍供職,1939年晉升少將。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出任第17坦克師師長。1941年率第39坦克軍入侵蘇聯。曾獲騎士鐵十字勳章(1941.9.4) 。1942年12月3日晉升為大將。同年底調往北非指揮第4坦克集團軍,奉命固守突尼斯。1943年3月隆美爾因傷病回國後,出任北非軸心國軍司令,5月被盟軍俘獲。戰後,由於他在戰時的“騎士精神”,他被免於戰爭罪的起訴。1947年7月,他被英國釋放並返回東德,1949年東德政府判處他犯有戰爭罪。1962年9月1日,阿尼姆在巴特維爾東根的一家療養院中去世,享年73歲。

《從軍》北非謝幕——突尼斯戰役-第8張

喬瓦尼·梅塞(Giovanni Messe,1883年12月10日-1968年12月19日)是一位意大利將領、政治家和陸軍元帥。早年曾參加征服利比亞的戰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二戰前的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的戰爭中指揮摩托化旅表現不錯。二戰爆發後,喬瓦尼·梅塞率領的部隊是在入侵希臘意大利軍隊中表現算好的一支,曾取得了一定勝利。後任意大利俄羅斯遠征軍總指揮官,是少數善用裝甲部隊的意大利將領。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