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欣慰这是我解读系列的第一个主题,毕竟人物塑造这个话题一直以来都是被大家热烈讨论的。在接触了各类游戏以来,我对这种塑造的手法以及一些表现形式自然是有一些看法。
先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大致是我们讨论问题的时候,如果与对方所说的东西有一些理解上的偏差,提出反驳或者批评意见的时候,我比较建议的是啊,各位,如果你的观点已经和作者的发生了冲突,你是为了表达你相反的观点来与作者进行争论的话,其实可以直接划走了,因为两个相反论点的冲突(没有客观真理上的错误前提下)往往是无意义的(这就是我一直不太明白我们所谓的辩论赛或者什么在除去增加双方辩手的思维广度和深度之外有什么意义)。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批评需要的是指出论证过程中的逻辑漏洞和论据使用的问题,这样的讨论更加理性客观,至少不是偏离主题的,所以我会更倾向于说“你这个事例的使用在相反的情况下也有可能适用”或者“你这里的论证跳过了一个比较重要的步骤,你这个问题的解读比较有局限性”而不是直接“我与你的观点不同,我认为我的想法是对的,所以你是错的”,这是典型的现代网络上小学生的吵架思路。
OK废话不多说我们进入正题。其实人物塑造的讨论主要氛围两个部分,第一是剧情和非剧情因素对于人物塑造的影响,第二是人物对于剧情发展的限制作用。用两句通俗易懂的话解释,就是剧本塑造人物,和人物影响剧本。
思维导图:
1、剧情和非剧情对人物的塑造:主要塑造性格
属性和性格的交集与差异
剧本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要在一定前提下才能反作用于剧本
2、人物形象对剧本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立场的差异上
立场的作用
绝对立场的作用
是否一定要有绝对立场
怎么分析人物立场+立场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第一部分、剧情和非剧情因素对人物塑造的影响
我们要明确两个概念,什么是性格,什么是属性。
人物的性格和人物的固有属性是有交集而非包含关系的。如果是一些对ACGN接触比较多的朋友可能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比如金发就是傲娇,黑长直就是高冷系角色等等,这种想法的产生往往是因为普世的作品都是利用这种方式来给予一个角色一个初始的属性,从而让人物对读者有一个比较鲜明的第一印象。比如说金发往往让人跟欧洲人联系起来,而欧洲又让人产生对于贵族,城堡等中世纪上流元素的联想,所以很多金发系的角色都会有一些“大小姐”属性,而这种属性被广泛运用在各种作品中之后,自然而然就形成了金发是傲娇之类的主观想象(往往事实是如此,不过我没有研究过人的心理,这一部分是纯粹的经验之谈,当然例外也有非常多,比如《水葬》中的学妹和《纸魔》中的实妹,我超级喜欢ルクル,老爱用他的作品做例子)。
所以我们发现,人物的属性一般是我们从读者角度,或者创作者为了给读者留下对人物的初始印象而创造的。人物属性对于剧本的作用在于引入对话和展开故事情节,因为不同人的说话方式和遇事的处理方式不同,这种属性可以让文本表现更贴近于生活。
那么接下来是性格的问题,人物性格是塑造人物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我可以将性格定义为人在拥有自我意识的前提下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所容易产生的心理。显然,人物的固有属性是可以决定这种心理的,但是剧情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会更加重要。在一个人物立绘,表情,穿搭等内容被美术设定的局限所框死的前提下(显然CG不可能像电影一样能还原完全真实的环境,况且CG往往是静态的),想要让一个人出众,得到观众的喜爱,甚至只是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角色,都需要剧情的推进来塑造。剧本不能单单通过简单的语言描绘“这个人很坚强”就因此赋予了人物一个比较不惧失败的性格,这样的做法往往是笼统且莽撞的——我更倾向于人物,尤其是现实中的人的性格是由于从小到大的环境影响,因为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情所以才能培养起来不同的性格——同样放到剧本中,只要仍然是以符合社会人格的条件来进行创作,我认为,虽然可能比较武断,因为我之前已经明确了性格不是属性的原因,应该是剧本的推进影响人物的选择,从而体现人物的性格,甚至人物性格因此发生改变,而不是人物的性格奠基了剧本的走向——更准确地说,后者的理解是片面的。
这里很容易会导致歧义,可能这句话会被理解成为我否定了人物性格决定剧本的作用,显然这样的理解很容易找到例子反驳,比如因为男主的懦弱没有选择去救女主导致女主受伤(当然如果是galgame的话可以在这种情况下设置一个分支,不过这里暂且以一条不会有分支的故事作为例子),很明显懦弱作为男主的性格在导致女主受伤这样的剧情走向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我觉得一个能达成逻辑自洽的剧本会在这样的剧本中解释为什么男主会懦弱,因为如果没有解释的这个过程,作为读者会疑问为什么男主会在这里做出这样的选择,所以作者需要安排一个剧情去解释为什么男主会养成如此的性格——解释的方式有许多种,在我后几篇文章中我会阐明世界观框架,以及叙述手法的运用。举一个比较实际的例子,在《樱之诗》中男主暴躁地拒绝再次画画的原因,作者就在人物线中解释清楚了。
这一段论证应该可以比较清晰地解释我的观点。换言之就是剧本决定了人物性格,而人物性格的建立可以引导剧本的走向,但是需要有一定的解释或者前段的故事来告诉读者一个角色拥有如此性格的原因。
那么可以通过以上的论证,我们明确了人物性格是人物塑造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剧情(发生的故事)和非剧情(世界观架构,人物固有属性等)因素是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有决定性作用的。
那么我之前也讨论过,因为galgame是美术,音乐与文字的集合,这三者的关系有时未必会相辅相成。只有文字的描绘会比有了美术设定的局限拥有更多可以塑造人物的空间,而音乐奠定故事的感情基调(后面几篇会论述到),美术让读者对人物有了近乎是框定死的外貌以及穿搭的印象,所以文字不能脱离前两者所圈定的范畴(不过一般是先有文字和美术才有音乐,所以三者是互相限制的)来描写,因此不同于小说,电影,动漫等其他的表现形式,galgame以及类似的视觉小说必须用有限制的文字来达到塑造人物的效果,那只能在人物性格方面大做文章。
之前和一位刚入坑不久的朋友讨论到这个问题,他问我说人物经历难道不能算对人物的塑造吗?那么其实我们很容易想明白,作者刻意安排的这个经历,对于角色来说,是一个客观发生的事情,这件事不本身不会塑造人物(性格),但是这件事对角色产生的影响会确确实实地影响人物,从而塑造人物。
至于性格之外的内容,我确实比较难想到还有什么是在塑造过程中需要特别强调的内容,如果有,欢迎提出。
第二部分:人物对于剧情发展的限制作用
这一部分我主要想讲的是单个人的形象塑造对于剧本的作用,由于故事是需要不同人参与的,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塑造对其他人的影响。
人物处在故事中的立场是对故事推进是至关重要的。立场的不同决定了故事一定会出现冲突,冲突决定了情节会有起伏,才能有更多样的展开。Galgame一般地会设置一个男主和几位女主(乙女向会反过来),以及一些需要在剧情中有所涉及到的人物,包括朋友、家人、同事之类的。而关于人物的立场问题,如果我们以主角或主角团的角度出发(一般来说一个主角团里的人物立场都是相同的),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将人物分为正反两个立场。
一些最最简单的剧本,拿我们小时候看的电视为例,《黑猫警长》,那显然警长就是绝对正面的角色,罪犯就是绝对反面的角色,这样的设置很通俗易懂。但是随着受众年龄的提升和与之相应的剧本结构复杂程度的提升,我发现——这是一个近几年的剧本比较常见的问题——作者很喜欢把一个在剧作前半段被黑的很严重的角色在临近结尾的时候“洗白”,他们很喜欢辩证关系,会解释一个作恶多端的人往往是逼不得已才走到了与主角团相反的立场,这里点名批评一下《皇姬》,里面有一位人物的塑造就是如此,谨防剧透,点到为止。
那么把人物设定在一个绝对的立场上,有什么作用呢?其实对于剧作家来说,一个绝对的形象在解释行为的时候更方便,这里我又要提起我最喜欢的剧作家之一ルクル,他的《水葬银货》中就有绝对恶形象的出现,同样为了防止剧透,我还是举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哈姆雷特》中男主的叔父,《李尔王》中李尔的女儿,在享誉全球的悲剧中,莎士比亚就这样创造了绝对邪恶的形象,连洗白都没得洗,他们纯粹地深陷在了自己的欲望中无法自拔,从而伤害他人,还以此为理,才得以让悲剧得以进行。
那剧本可以像那些现在普遍流行的套路那样尽量避免与主角团的立场相对立,或者试图去客观地解释一个人为恶或者与主角团对立的原因吗?
第一点我比较不认可。小说,戏剧,只要是有剧情的作品,想要让故事吸引人,想要把不平凡的内容体现出来,一定不可避免的要出现冲突和矛盾。冲突和矛盾的前提是立场与观点的不同,我无法想象一个毫无波澜,发生的所有故事都是与主角的想法相同的剧本,有什么可读性的价值,哪怕在一些废萌作品中,作者都会刻意地去创造不同人物对于主角的疏离。
第二点,如果有剧本家能够在塑造人物的时候既给予他一个反面的形象,又让他的“恶”被读者所接受而非单纯的厌恶,那不仅需要有很强大的文学功底,来确保故事的主体不偏离主旨,更要单纯地从立场中抽身,投入到故事的本源中去。因为一个先做着与所有人相悖事情的人,在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后,又重新解释了这么做的原因,最终被大家所认可,但凡这一过程写的过于简略,则很容易被批评为牵强附会,为了洗白而洗白;但是如果又写的过于详细,又很容易因为故事侧重点从主角转移到反面角色的身上,从而打破故事原本的节奏,让主旨变得模糊。
因此立场在剧本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人物的性格往往会决定人物的立场,这就是人物塑造对于剧本推进的作用。在考虑人物立场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参考,同样回到之前那个男主选择不拯救女主的例子,我们这里在加一点故事情节:小明和小刚是好兄弟,但是小刚在学校里经常被小红和她的同学霸凌,但是小明是小红男朋友却不知道她的事情,后来小刚终于暴走决定杀了小红,然后跳出选项,你是小明,你会不会拯救女主?
虽然是不能再狗屎的剧情,也没有其他的铺垫或者条件,不过帮我们去理解立场视角问题来判断人物性格是很不错的例子。
从上帝视角看:小明刚开始和小刚,小红都是同等立场,小刚和小红是相反立场;小明选择拯救小红:与小刚变为对立,与小红保持同等。
在这里,我们发现变化前后,小明与小红的同等立场之间的关系减弱,因为小明发现了小红的所作所为,而与小刚之间的对立会增强,因为小明是在帮助霸凌者而选择抛弃好朋友。
小明选择放弃小红:与小刚保持同等,与小红变为对立。
在这里,同等关系变强,因为小明在得知自己喜欢的人霸凌同学后决定帮助同学,但是对立关系变弱,因为小红和小明是恋爱关系。
由此可见,小红与小明的恋爱关系是决定选项不同之后各立场的程度不同的必要条件,而男主决定怎么做,甚至是他为什么之前会选择与小刚成为朋友(为什么会与一个潜在的杀人犯成为朋友),与小红成为恋人(与一个霸凌者成为恋人),那完全是由三者的经历和性格所决定的。比如,小红的性格:欺负弱小善于伪装,所以小明没发现;小明的性格:比较天真,容易被言语诱惑,所以没有发现小红的所作所为;小刚的性格;鲁莽冲动,但是有别的什么,比较和小明合得来的地方,才让他们成为了朋友。
由此我们学会了如何简单分析人物立场的方法,也明白了人物性格决定人物立场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说明,人物的塑造,尤其是性格方向的塑造,对剧本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总结一下这一期的主题,是人物塑及其在剧本走向中的相互作用,能够对人物形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于剧本的解读是很有帮助的,同样,对剧本的深刻理解也有助于我们去想到作者试图通过这个人物来表达人物什么样的特点。
谢谢阅读,图文无关
有任何建议可以私信我,QQ2905039175,或者评论,欢迎任何人探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