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创作者观念的表达,成功的文艺作品理应是趋向“正确”的。即使依托的内容和形式不一定囿于“真善美”的范畴,但最终想要传达的内核却必然是进步的、符合人文精神的。如果要究其原因,那大概就是“人类认识的发展是螺旋上升”的吧。
在这样的前提下,身为“正确”家族毋庸置疑的一分子,“ZZ正确”自然也应该是成功文艺作品的标配,然而正所谓物极必反、过犹不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ZZ正确”的滥用,使得这个词几乎成了贬义词,甚至一提到它,就令人“谈虎色变”。
虽然说做人不应该落井下石,但对于“ZZ正确”如今这种“过街老鼠”般的风评,笔者是乐见其成的,要问为什么嘛,就一个字:该!
何谓“ZZ正确”
所谓“ZZ正确”,最初是指应该本着公正的态度,避免使用一些对于弱势群体来说具有冒犯性和歧视性的用词。而这些歧视与冒犯最常见的领域有人种、民族、性别、性取向、身心障碍、宗教信仰、政治观点等等。这一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由爱德华·萨丕尔和本杰明·李·沃尔夫最早提出的“语言相对论”,即在不同文化下,不同语言所具有的结构、意义和使用等方面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在此观点中,使用带有歧视性的词语会助长歧视思想,并且有可能会使被歧视对象的形象被扭曲,进而使他们之外的群体对他们滋生错误的固化观念。
▲萨丕尔(左)与沃尔夫(右)
从上面的简介来看,“ZZ正确”在最初确实对得起自己“正确”的名头,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的影响力,尤其是对思维及其衍生的一系列主观产物的影响力,可能远超的我们预料。因此,不偏不倚、谨言慎行,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ZZ正确”逐渐跳出“语言”的圈子,开始在观点、立场、行为甚至政策等方面生根发芽、开枝散叶。而其针对的群体也由开始的“人”,扩大到了动植物,甚至生态环境这种非生物的范畴。
直到这个阶段,“ZZ正确”都是没什么大毛病的,虽然有些反对派会拿“****”以及它所代表的自由主义出来说事。但是绝对的自由并不存在,被约束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毕竟,当你使用“自由”这个概念的,你就已经受到了约束。
可以说,如果在适当的范围内合理地推行,“ZZ正确”想必能不忘初衷,为“平等”与“正义”发光发热。然而世事往往难遂人愿,一切最终还是向着事与愿违的方向发展了。
“ZZ正确”之罪
自从被滥用开始,“ZZ正确”在文艺作品中的“罪行”堪称罄竹难书。口说无凭,来看几个例子:
1.“小黑人鱼”与“黑雪公主”
相信对于每个读过童话的朋友来说,《海的女儿》与《白雪公主》都是耳熟能详的故事。它们分别出自童话界两大“巨头”——《安徒生童话》与《格林童话》,凭借着经久不衰的故事情节与知名度颇高的人物形象,也一直是无数影视作品改编的“优选”对象。而这些改编作品中,尤以迪士尼制作的动画为经典。
▲迪士尼经典动画中的小美人鱼(左)与白雪公主(右)形象
可以看到,迪士尼在动画中塑造的小美人鱼和白雪公主能够成为经典形象是有原因的,兼具现代美与还原度,大获成功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正因为动画形象的成功,当它们宣布要开拍真人电影时,自然也受到了相当的关注,然而之后曝出的选角却让人大跌眼镜——先是童星出身的美国黑人歌手、演员哈雷·贝利被选为小美人鱼的扮演者,随后,白雪公主的角色也落到了拉丁裔女演员瑞秋·泽格勒的头上。
▲真人版“小美人鱼”的扮演者哈雷·贝利(上)与真人版“白雪公主”的扮演者瑞秋·泽格勒(下)
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并不是人种或者外貌歧视——相信大部分人都不觉得抛开扮演的角色,这两位妹子的颜值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无论是与迪士尼自己塑造的经典形象,还是与原著相比,这样的选角都可以用“风马牛不相及”来形容。要知道,无论是安徒生的祖国丹麦,还是格林兄弟的故乡德国,都是十分纯正的“白人领域”,而在此前提下创作出的童话故事里的人物拍成电影却是其他人种,这种违和感光是想想就让人不适,如今这种荒诞的事却因为种族问题上的“ZZ正确”,要成为现实了,这也怪不得大众不买账了。
2.《猎魔人》
改编经典作品却夹带私货大肆魔改,向来都是大忌,而作为一代神作《巫师》系列改编的美剧,《猎魔人》堪称反面典型。可以说主要角色中除了“大超”亨利·卡维尔版的白狼之外,其他一干女性角色的形象都是“差评如潮”。
▲随手一搜
按理说,有蠢驴相当成功的游戏形象珠玉在前,《猎魔人》的选角是相当好做的,甚至都不用做什么过多的思考,依葫芦画瓢,抄就完事了。然而网飞却偏偏另辟蹊径,搞出了如下操作:
▲自上而下:叶奈法、特莉丝、希里和薇歌,至于哪边是游戏哪边是美剧相信无需我多言了(笑)
不止是叶奈法、特莉丝和希里这样完全背离原著人设的“丑化”式选角,芙琳吉拉·薇歌这种和陶森特女公爵都能扯上亲戚关系的角色能整成黑人,简直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问我有什么想说的?六老师名言奉上
如果说迪士尼的选角操作还只是向种族问题低头,那网飞的选角就显然更进一步,不但要在种族问题上站好队,女权这块儿也绝不含糊,毕竟现如今,女角色漂亮点、穿着暴露点就要被扣上“物化女性”、“媚男”等等“ZZ不正确”的帽子。对此我只想说,既然美女角色就是物化女性和媚男,那帅哥角色是否也可以说是“物化男性”和“媚女”呢?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却从来没听到过这样的呼声,只能说“气抖冷”了。(滑稽)
3.《消逝的光芒2》
举了两个影视作品中的例子,下面来看看游戏。不久前的《消光2》女主风波,相信即使是没买游戏的玩家也有所耳闻。抛开相比预告片的“反向整容”不谈,这长相......也难怪玩家们难以接受了。
正所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喜欢整活的国外玩家很快就整出了好活,一款将女主形象与游戏中的怪物——夜魔替换的Mod。看看对比图,简直是效果拔群。
▲替换前(上)与替换后(下)
Mod本身就已经够搞了,但更搞的还是玩家评论,他们纷纷表示:“太感谢了,现在她看上去好多了”。
有了女主变丧尸的正向整活,自然也少不了丧尸变女主的反向整活,你还别说,这么一换,游戏的压迫感简直是更上一层楼。(滑稽)
▲“丧尸变女主”Mod
一系列整活操作的背后,恐怕也体现了玩家们对“ZZ正确”的深恶痛绝。
4.《地平线:西之绝境》
说实话,在有利可图的大前提下,向“ZZ正确”低头,把角色做丑点或者改丑点,换个人种、取向什么的,虽然难以接受,但也不是不能理解。可《地平线:西之绝境》这种,本身就已经很“正确”了,却还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操作,我就不太能get到了。只能说,或许这就是“匠人精神”吧。(摊手)
在前作《地平线:零之曙光》中,女主埃洛伊的形象就已经相当符合很多女权主义者心目中理想的女性形象了。无论是长相还是衣着,甚至包括动作设计和人物性格,她都和所谓的“媚男”形象八竿子打不着。值得一提的是,能达成这一效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相比原设和脸模,游戏中的形象已经是“反向整容”过的了。
▲官方美术设定集中的埃洛伊原画
▲埃洛伊脸模
▲《零之曙光》中的埃洛伊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当年就已经被诟病过“ZZ正确”的角色形象,到了今年的《西之绝境》中,居然变本加厉。对比如下一代的埃洛伊都称得上“大美女”了。
▲PS4到PS5,《零之曙光》(左)与《西之绝境》(右)中的埃洛伊
这操作让许多玩家坐不住了,于是,众多的梗图应运而生——
▲PS6?
客观地说,即使女主形象存在一些争议与问题,《西之绝境》依然是一款素质出色的作品,但正是因此,这种本能避免的瑕疵才格外让人感到遗憾。
理想中的“ZZ正确”
就我个人而言,“ZZ正确”绝不是什么应该被抹消的“坏文明”,相反,真正的“ZZ正确”,我是十分支持的。毕竟,平等与正义,本就应是每个人根植于本性的追求。
只是,矫枉过正、过犹不及,在文艺创作中,真正的“ZZ正确”,绝不是“种族人士”、“女权人士”、“LGBT人士”等所谓的“群体喉舌”为了争夺话语权而制造的种种角度刁钻的舆论所营造的那般不可理喻的荒诞;而是以平等与正义为前提,尊重所有的物质与意识形态,让一切适得其所,以自己应有的方式存在的宁和。
▲“ZZ正确”不应沦为各方争夺话语权的工具
说白了,设计中是美女,成品就应该是美女,文艺创作的核心从来都是自我观念的表现,至于那些嚷嚷着“ZZ正确”的争权牟利者的声音,大可不必去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