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是一款融合了暗黑元素的回合策略游戏,玩家需要组建一支灵女军团并培养或者牺牲她们来对抗来邪恶势力的侵蚀。
玩家需要在游戏中的“内部虚空”里孕育、牺牲或复活灵女组建自己的灵女军团。在“虚空内部”玩家还可以为自己的灵女装备“记忆”和能为整个军团提供BUFF的“追忆”。当玩家准备完成就可以派出灵女闭合“突触”,在战斗中玩家可以获得“记忆”等战利品,灵女也会在战斗中获得成长。
游戏中存在许多背景设定下的专有名词加上游戏诸多的特殊机制,对刚入手的玩家来说也许会感到茫然。制作组因此在游戏开头加入了较详尽的新手指引。
该作的美术风格类似电影《罪恶之城》,游戏采用极致的黑与白构建场景画面并通过光影效果使其具有层次感。黑色暗示着黑暗、压抑与罪恶,这与游戏的背景气氛设定十分符合。大量的黑白色也使得主要用于反馈玩家操作信息的红色更加醒目,色彩撞击感极强。在光影的设计上游戏也值得肯定,很好地勾勒出了场景的立体空间感。另外游戏画面还使用了粗颗粒胶片类的滤镜,使整个画面对比度更强,也更加凸显荒凉的背景。
游戏的配音和配乐都属上乘,完整音乐以摇滚乐为主,其中以Solitaris乐队创作的《sacrifice》和Pierre le Pape的《child song》为代表。歌曲的层次递进感很强,渲染出一种由低沉压抑转为高昂奋进的气氛状态。主歌部分旋律悦耳层层递进,高潮部分则直接展现摇滚乐独特的感染力让玩家心情澎湃。
《彼岸花》在战斗系统中加入了时间轴和行动点数的联动效果。当灵女图标来到时间轴的0刻度位置时是行动回合,移动、使用技能都会消耗行动点。行动结束后,灵女图标回到50刻度处再次向0刻度移动。但当灵女在行动回合剩余的行动点小于50时,会进入”爆发“状态,此状态下结束回合灵女会从时间轴100刻度处向0移动。这样的设定赋予了游戏充分的策略思考空间同时也增加了游戏的难度。
游戏在传统策略游戏上加入了roguelite机制,游戏中每一次战斗和选择都是不可逆的,因此玩家需要在做出策略安排前进行一定的思考。当玩家失败重开时,会获得上轮等量的“记忆碎片”,利用“记忆碎片”可以激活效果强大的“追忆”。“追忆”效果的强大加上游戏对死亡的惩罚性较小,玩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有目的重开会获得大量正面收益。
灵女如果在战斗中受伤,只能通过献祭其他等级不低于自己的的灵女来进行血量恢复,所以玩家在战斗时要多思考尽量少受到伤害,避免因为血量原因消耗灵女。灵女的初属性是随机的,在战斗中获得的特性也有差异,通过献祭会使接受献祭的灵女获得一部分被献祭灵女的能力。养蛊似的人物培养方式,虽然会提升一位灵女的战斗力但同时会失去一位灵女,在选择献祭时会令玩家十分纠结。
死亡或者被献祭的灵女可以在墓地使用“复活币”复活,“复活币”的获取途径有限,是游戏中的一种重要战略资源。稀少的资源导致使用次数有限,每次使用都需要玩家认真思考再做出决定,一种简单的套路是在后期BOSS战前,将同等级不同职业的主战灵女相互献祭然后复活被献祭的主战灵女。这样会在BOSS战前大幅提升灵女的属性,提高战斗力。
游戏的关卡地图设计大同小异且场景构造简单,在长时间游玩后会有高度重复感。同关卡的敌人出现位置和刷新位置也总是一成不变,在一款带有roguelite元素的游戏玩家居然需要利用背板来获取重要收益。
游戏的剧情采用碎片化叙事方式通过日志的形式展现给玩家,但是游戏剧情本就隐晦难懂且有大量需要注释的特殊名词,在这种叙事手法下前期剧情支离破碎同时特殊名词阻挡了玩家联系各个碎片推导剧情。也许这种手法富有艺术性但不利于游戏的表达。
总而言之,《彼岸花》是一部核心玩法打磨十分精良的游戏,其中包含的策略元素十分硬核且有深度,值得玩家为之耐心钻研。而那些不影响核心玩法的内容和元素,《彼岸花》就显得相当粗糙。当下许多游戏都有一套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先练级的核心理念,而该作却一反常理,把死亡也作为一种面对困难的选项。不是所有玩家都会对这种理念买账,一些人可能会为之生气懊恼。如果想尝试这款游戏,请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这款游戏不是那么好驾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