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么样的结局,才配得上这一路上的颠沛流离?
游戏画面如油画版精致,充满表现力。本作用3D建模营造出美丽的2D视觉效果,让人感受到童话般的世界。淡雅的手绘画风勾勒出雪国的寒冷,硬朗的线条搭配清冷的颜色营造出丰富的场景细节。人物行走在银装素裹的世界里,诉说着不一样的战争故事。美中不足的是,在激烈的奔跑下,人物与场景交互存在一定的穿模现象。
全程的俄语配音带来了不一样的俄式风情。絮絮叨叨的手套同志,伴随着最漫长的旅程。除此之外,游戏的音效也相当不错,脚踏雪地的摩挲声、木板断裂的撕扯声、椅子晃动的摇曳声、猛烈急促的敲门声等声声入耳,极大得增强了代入感。
游戏大部分操作都是用键盘进行,上下左右、跳跃、蹲伏等动作有板有眼,操作起来很流畅。人物设定有自适应动作,靠近墙壁会攀爬、靠近下坡会滑行等,充满动作感。在游戏中,人物无法长时间地奔跑,需要频繁地休息。在正式版相比DEMO版本,游戏中的潜行玩法的难度有了明显的提升,不再是瞎按就能过关的。同样的,正式版的追逐战也比DEMO里更难了,需要一定的技巧性。
游戏最大的亮点在于横版视角和第一人称视角的来回切换。在风雪关卡里,玩家将以第一人称视角,配合电影化的视觉营造和恰到好处的力反馈系统,模拟阿莎雅在暴风雪的蹒跚前行,极大得提升了玩家的代入感;而在人墙关卡里,玩家同样是以第一人称,不断越过层层拥挤的人群,那种无助感和焦急感浑然天成。
相比较DEMO版本而言,正式版里的解密元素更多,谜题设计也更加的自然。除了推箱子爬高处、推倒树干过河、推梯子上石头等谜题悉数保留之外,还加入了不少的生活化的谜题。碎纸拼图、缝补手套、画作上色等谜题再现了家庭的温馨,而清洁鞋子、缝补鞋子、钉好鞋底等繁琐工作再体验了劳工营的悲惨日常。游戏中最大的难点还是在于各种寻物,需要玩家有一定的耐心,对整个场景进行地毯式搜索。当然,正式版也做了优化,新增加了一个谜题提示功能,让玩家不会长时间卡关了。
游戏背景是1944年,正值第二次世界期间。同样这一年,斯大林发动了“十次突进”,苏德交战进入了巅峰时期,无数人民流离失所,颠沛流离。主角阿莎雅,一个普通的俄罗斯女孩,与她的母亲一道,被强行从斯大林格勒带走,成为纳税德国劳动营的工人。她们遭受了数月的磨难,最终阿莎雅奇迹般地逃了出来。此时,阿莎雅别无选择,只能向家的方向前进。
本作以是一个以文字叙述为主的剧情游戏,相比较DEMO里的4关,正式版大幅度扩充到26关。游戏不再以逃出劳动营之后开始,而是从阿莎雅最温馨的和平生活开始,进一步与后面的灾难生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DEMO版里,游戏仅仅用几个图片和几段文字就把阿莎雅从劳动营里逃出的故事一笔带过。而在正式版里,游戏利用了插叙的形式,让阿莎雅不断回忆起在劳动营的经历,进一步渲染了母女之间的感情,加深刻画战争的残酷。游戏实际上变成了两条主线交替进行,一边讲述女主的逃亡故事,一边讲述女主在逃亡之前发生的故事,让各类人物变得更加丰满和立体。正式版在不同的章节之间加入了过场动画,从不同的方面描述着战争下的平民的悲惨。
俄罗斯小女孩阿莎雅是二战里的普通民众的一个缩影。面对时代的洪流,个人的力量是渺小和微弱的。战争前的温馨家庭和战争中的家破人亡,越是不断对比,越是令人忧伤和痛苦。在阿莎雅的逃亡过程中,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只有一个手套同志相伴始终。或许手套同志本身并不会说话,但孤独的阿莎雅只能跟虚假的朋友交流。一言不发的女孩与聒噪活泼的手套,或许只是人内心的两个不同面。游戏有一个情节让人印象深刻,在小屋生火章节中,地下室里默默躺着一对尸体,那是死去的母亲和婴儿。在生命中的最后关头,母亲依然怀抱着孩子,害怕其受到伤害。在正式版里,游戏增加了一个笔记功能,会自动记录下游戏中遇到的各种文字和片段,方便玩家随时阅读,体会剧情。
在游戏中,阿莎雅会不断地摔倒,而玩家必须长按蓄力键才能帮助主角重新站起来。或许没有人能帮助女孩,唯有女孩自己坚强,才能找到回家的路。游戏对于剧情的描写,重点突出一个转折。当阿莎雅抵达小木屋,喝上了热可可,以为终于可以安定的时候,结果却迎来突如其来的闯入者;当阿莎雅到了友善的德国小镇,以为终于可以松口气的时候,结果德军突然来临;当阿莎雅终于回到苏联的时候,以为终于可以过上好日子的时候,结果又被当作奸细……这一路上的颠沛流离,没有一刻能让人安心。每次刚看到希望,又转瞬暗淡下去。最后的结局是开放性的,已经成为废墟的家园,是代表荒凉,还是代表希望?
综合来看,本作讲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但游戏也有一些小问题,还有待优化,例如游戏不能主动存档,必须打完一个章节才会自动存档;个别关卡中,人物与场景交互存在一定的穿模现象。游戏整体瑕不掩瑜,十分推荐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