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後的第6天,《滿江紅》票房已破26億,無疑成為春節檔最大贏家。
而檔期總票房突破68億的2023年春節檔,也終於讓沉寂許久的中國影市,重新熱鬧起來。
這個春節檔,故事當然精彩。
有口碑分化卻票房逆跌的《無名》;
有一波三折最終改為點映的《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
有繼續穩賺不賠且口碑超穩的《熊出沒》系列。
當然最具有戲劇性的,還是《滿江紅》對《流浪地球2》的逆襲。
大年初一,《流浪地球2》票房4.79億,《滿江紅》為4.05億;
僅僅第二天,《滿江紅》已經完成了單日票房的逆襲,隨後持續票房逆跌,初四票房飈到了4.7億,並將領先優勢保持到了假期最後。
在我看來,《滿江紅》的成功至少有兩個意義。
其一,標誌著老一代電影人重回巔峰。
去年春節檔,觀眾已經在票房第一的《水門橋》中看到了陳凱歌導演的名字,如果說那部合拍作品還不足以說明問題,那麼當張藝謀在73歲的年紀,用一部個性十足的懸疑喜劇,在近十年來含金量最足的春節檔裡,在口碑相比《流浪地球2》並不佔優的情況下,依然能逆襲拿下冠軍,則足以說明,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其二,標誌著古裝懸疑喜劇在春節檔的空缺被填上了。
陳思誠的《唐人街探案》系列,早已打開了春節檔懸疑喜劇的市場,但此前還沒有一部古裝懸疑喜劇能在這個檔期立足,然而讓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老謀子卻用一部融合了歷史、懸疑、喜劇的大片,打開了春節檔古裝懸疑片的天花板。
不得不說張藝謀不愧是張藝謀。
要知道,對於拍了40年的電影,金雞獎才拿了十次的老謀子來說,作品口碑摔得最慘的一次,正是豆瓣評分僅有4.7的古裝懸疑喜劇——《三槍拍案驚奇》,就連張藝謀自己也在採訪中表示《三槍》是他最不滿意的作品。往後十幾年,他再也沒拍過喜劇片。
張藝謀在《十三邀》裡說,面對負面評價,他從來不會出來辯解,但會默默記在心裡。
而這次,張藝謀不僅主動重新玩起了這個類型。
而且,還讓他玩成了。看罷,強大的後勁讓人久久無法抽離。
那麼張藝謀憑什麼用一部《滿江紅》,洗刷掉自己職業生涯的“最大敗筆”?
一起看老謀子,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1、拍《滿江紅》,張藝謀是偏向虎山行?可以說,張藝謀憑《滿江紅》重回票房巔峰本身,就堪稱2023年影壇最強反轉。
因為在定檔之初,《滿江紅》看起來確實像三槍式大雜燴。
你可以從《滿江紅》裡看到很多《三槍》的影子,懸疑、兇殺、喜劇,電影主打“懸疑管夠,笑到最後”,老實說用作《三槍》的宣傳語也並無不妥。
但《滿江紅》原本有更穩的選擇。
在電影路演中,張藝謀透露原本想把電影做成很酷的懸疑風,自己臨時決定要把主演換成喜劇人含量更高的配置,短時間內做了個急轉彎。
很酷的懸疑風,是張藝謀近期最駕輕就熟的風格。
21年《懸崖之上》,諜戰。22年《狙擊手》,戰爭。
但兩部口碑不俗的作品中一以貫之的元素,就是懸疑。
如果按原有的方式拍,可以說十拿九穩。
難怪當聽說張藝謀要把電影改成喜劇風,跟他合作過3次的編劇陳宇(《狙擊手》《堅如磐石》和《滿江紅》)都拼命搖頭。
“你這就砸了。”
擔心老謀子砸,因為懸疑+喜劇,等於在風格上回到了《三槍》的老路上。
就連當紅諧星+演技派+流量小生的搭配,都像極了《三槍》的升級版。
而《三槍》的口碑失利除了選角,更大的問題是將原劇本《血迷宮》中的暴力驚悚進行了強行搞笑的解構。
簡單來說,就是上次玩懸疑+喜劇,老謀子在導演生涯中絕無僅有地玩砸了。
這樣的失敗,張藝謀之前沒經歷過,其後也再未出現,可以說只要張藝謀不碰懸疑喜劇,幾乎不可能有任何類型能難倒他。
但他卻偏向虎山行。
除了類型風格,陣容也是一著險棋。
表面看,《滿江紅》的演員陣容正如張藝謀自己說的,是神仙陣容。
三位主演,沈騰的票房基本盤是20億,上部作品《獨行月球》幾乎一己之力拯救了暑期檔。
張譯的基本盤是10億,上部《萬里歸途》以一己之力拯救了國慶檔。
易烊千璽的基本盤是15億,是風頭最勁、演技最穩的新一代電影小生。
三張王牌,再加上雷佳音、郭京飛這些實力派演員,夠硬。
但一看選角就不對了,讓沈騰演演貫穿全片的平民英雄,易烊千璽演殺人不眨眼的武將,張譯演陰柔狡詐的家臣。
最離譜的是讓雷佳音演陰鬱卑劣的權臣秦檜,就連沈騰也表示看不懂但大為震撼。
還找來岳雲鵬、魏翔、潘斌龍等喜劇演員,甚至連《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張弛也叫來客串角色。
張藝謀玩了一種很新的演員組合:以易烊千璽為代表的正在向實力派努力的流量,雷佳音、張譯為代表的頂級中生代演技派,以沈騰、岳雲鵬為首的一流喜劇人。
這麼新的組合,演的又是滿江紅這樣的歷史題材,許多人看來,這不是胡鬧嗎?
於是電影最後的勝負手,全都落在了73歲的張藝謀身上。
73歲,對於導演來說,可以依然在創作巔峰。
但請注意,我們熟悉的斯皮爾伯格、馬丁·斯科塞斯、雷德利·斯科特等王牌導演都在這個年齡段交出過經典作品,但都是自己熟悉的類型和風格。
然而張藝謀卻在一部兩小時的電影裡,同時完成了對自己的三大顛覆,三大延續,這就幾乎前無古人。
即便如此高難度之下,他依然彌補了自己導演生涯最大的遺憾——《三槍》。
老謀子,不愧是你。
2、三大“顛覆”,張藝謀挑戰張藝謀拍《滿江紅》,張藝謀至少完成了對自己的三大顛覆。
一是場面由大到小。
不是說張藝謀就愛拍大場面嗎?
《英雄》《滿城盡帶黃金甲》,可以說開啟了中國電影的大片時代。
除了電影,從2008年的北京奧運開幕式到冬奧會開閉幕式,那種夢幻、浪漫、震撼,是舉世只有張藝謀能達到的藝術效果。
但在《滿江紅》,一個開啟了中國大片時代的大導,卻把“小”玩到極致。
電影時間發生在岳飛死後四年。宰相秦檜(雷佳音 飾)與金國會談。
會談前夜,金國使者喪命,密信丟失。
秦檜命令親兵營副統領孫均(易烊千璽飾)與效用兵張大(沈騰飾),在一個時辰內查出兇手,找出密信。
緊接著宰相府總管何立(張譯 飾)、副總管武義淳(岳雲鵬 飾)、舞姬瑤琴(王佳怡 飾)紛紛入局。
宰相府,一起命案,一封信。
核心事件——抓兇手、找信。一個時辰為限。
倒計時滴答不停,如一把懸在眾人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為了完成任務,各方勢力粉墨登場,在封閉的宅邸裡上演了一出大型真人“劇本殺”。
作為一部共時電影,銀幕內的時間和現實幾乎同步,角色活動的範圍也有限,全都在宅子裡。
張藝謀在太原搭建了兩個院子,再把兩個院子打通,整部戲就是在這個“大紅燈籠院子”裡完成拍攝的。面積1萬五千平左右,房間多達100多間,高牆林立,宛若迷宮。
眾人穿梭其中,如同行走在迷宮裡,從一個小院,切換到另一個小院,在高牆內順藤摸瓜,挨個找可能知情的人,藝伎、打更兵、金國傳譯、車伕輪番出場。每當案情似有眉目,小人物便逐個喪命,線索隨即斷掉。
逼仄的空間環境,限時破案的緊迫感,以及絕妙的戲曲與鼓點,放大了“共時電影”沉浸的觀影體驗。
光影忽明忽暗,宅內暗流湧動。角色們像被扔在迷宮中,在狹小侷促的空間中,不斷的極速奔跑。
小人物看似是被命運逼著跑的人,其實是設局的人。賭注,是自己的命。
緊鑼密鼓奔跑的長鏡頭營造出巨大的壓迫感,裹挾著死亡氣息,這種同步感,讓觀眾都像沉浸在故事裡,感受什麼是同呼吸共命運。
每當我們跟隨主角穿入一個房間,就像打開了一個盲盒,猜不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只能踩著人物腳步和鑼點鼓點,迎接下一個疑團與高潮。
在劇情上,影片用無限反轉的形式做出了驚心動魄的效果。
就像張藝謀說的:“它和你以往看到的懸疑電影都不一樣。”
電影的結構是反向“剝洋蔥”。兩個小時裡,人人都在踐行自己的計謀,人人都在棋盤上,人人互為對方的棋子,一個念頭便會改變棋局。
這種無限反轉也一直持續到了影片最後,局中有局,戲中有戲,反轉之後,還有反轉。
眾人真正的身份,直到最後一刻才得以揭曉。
而沈騰飾演的張大死於電影上映兩個小時,剛好是一個時辰。
因為規模太小,很多觀眾甚至把《滿江紅》稱呼為“小品電影”。
但看懂了卻明白,場景雖小,格局卻很大。
張藝謀,算是把小場面玩明白了。
第二大顛覆,是小人物史詩。
相信很多人在看到片名《滿江紅》的時候,都以為這部電影講的是抗金英雄岳飛的故事。
但最終電影拍出的,卻是一群無名小卒的故事。
電影中,沈騰說了一句:“你們這些大人物,偏偏打著小算盤。”
但小人物,反倒打著大算盤。
電影中,小人物的身份都很底層:張大這個效用兵連正式編制都不是,還有王佳怡飾演的舞姬瑤琴,潘斌龍飾演的打更兵丁三旺,餘皚磊飾演的馬伕劉喜。
這些牽涉進陰謀的小人物,一開始就沒有生路。
“辦妥了呢?亦斬”。
但就是這群小人物,幹成了通天的事情。
我最愛片中幾位女性角色。
瑤琴、藍玉、綠珠等人都是歌伎,身份卑微,初出場,肌膚勝雪、朱唇粉面、風情搖曳,卻能捨生取義。
瑤琴主動入局,雖命如草芥,卻能以命刺殺奸相,哪怕不成,張大那三聲“瑤琴,殺”中那讓人動容的奮力回擊,還是把一個弱女子的堅毅表現地蕩氣迴腸。
電影通篇沒有岳飛,但岳飛又無處不在。
因為所有小人物心裡,都有一闕滿江紅。
電影開場一滴滴重墨砸在大銀幕上,和著聲聲鼓點,匯出“滿江紅”三個遒勁有力的大字。
看完電影后才真正明白:
小人物命若螻蟻,就如這墨滴,看似無足輕重,但小人物的情與義匯聚在一起,卻一筆一劃,構成了一首滿江紅。
那般壯美,如此浪漫。
三是喜頭喜尾。
“電影中至少要讓大家笑30個次”,是張藝謀對《滿江紅》的要求。
張藝謀的野心,當然不可能只是讓觀眾笑,喜劇只是面子,家國情懷才是裡子。
但最難得的恰恰在於,老謀子沒有因為裡子,怠慢了面子。
小瀋陽曾說,現在的小品都是“喜頭悲尾”。其實國產喜劇電影也是如此,愛在最後強上價值,強行煽情。
像《滿江紅》這麼厚重的歷史設定,觀眾想當然認為,必定“喜頭悲尾”。
喜頭倒是真的。
沈騰飾演的張大一出場,為了避免被殺,在秸稈抽籤的時候,就耍各種小心思。
等到他對著易烊千璽大喊“三舅”求饒,頓時全場爆笑,他對觀眾笑點的拿捏,調節著影片懸疑緊張的節奏,每次嘴硬與反抗超不過三秒,刀架上脖子,立馬變回唯唯諾諾。
張譯 與岳雲鵬則是另一對喜劇組合,每次岳雲鵬用小拳拳錘張譯的手臂我就笑到不行。
一個撒嬌一個冷臉,這喜劇效果不就馬上出來了。
不得不說,老謀子在玩一種很新的喜劇。
不是刻意抖包袱、撓笑點,而是極度緊張中,冷不丁點你一下笑穴。
但最絕的是,當全片進入高潮,觀眾剛哭完幾輪,張藝謀卻沒忘記喜劇這回事。
尤其影片最後,雷佳音飾演的秦檜完成了最後的笑點,電影也實現了喜頭喜尾。
但影片的情感張力卻並未減弱,反倒散發出更強烈的悲劇感染力。
有人調侃《滿江紅》就是一出“劇本殺”,可多少人是帶著逗樂心態進去,紅著眼睛笑著出來的?
老謀子,可沒那麼簡單。
3、三重“延續”,張藝謀還是張藝謀雖然張藝謀對觀眾的認知,來了一次顛覆。
但張藝謀依然是張藝謀,顛覆中,電影至少完成了對張藝謀電影風格的三大延續。
一是張藝謀式美學。
張藝謀電影,影像從來是故事的一部分。
《滿江紅》的場景構圖,立馬讓人想到《大紅燈籠高高掛》。
張藝謀在接受採訪時也坦言,當年在喬家大院拍了《大紅燈籠高高掛》,這次他就是按照喬家大院的標準在太原修建了新的院子,起名就叫“大紅燈籠院子”。
電影中,那逼仄的庭院與甬道,一望無際的軍陣,甚至戲曲與鼓點的節奏,都太張藝謀了。
之前有人調侃說,留給張藝謀的顏色不多了。
表面看,《滿江紅》全片選在灰濛濛的大院子裡,影像也灰濛濛的。
但正是在晦暗的影像下,電影中多次甬道奔跑的鏡頭細節中,老謀子不但以奔跑時鏡頭中人物位置前後關係的變化,暗示了主導地位的變化,更以肢體動作入畫,在快慢之間,迸發出緊張感,構成了鏡頭語言的張力,觀眾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暗潮洶湧的懸疑氣氛。
而在晦暗中,張藝謀對紅色的運用,可謂是一記妙筆。
無論是偶然噴湧出的一股鮮血,岳家軍的紅色刺字,甚至是一顆“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的櫻桃,都正如生死搏鬥的黑暗中,一抹浪漫底色。
而最後假秦檜穿著紅袍,出現在院樓上時,那一抹格格不入的紅,更如帶血的刃刺入歷史,讓人觸目驚心。
電影轉場也有妙筆,國師選用了河南豫劇。
韓紅打造的配樂下,每當倒黴蛋二人組疾行奔下一場,濃烈奔放的豫劇和鼓點總會嚇人一跳,更妙的是,其中唱詞其實都訴說著每個角色的命運,像嵌在其中的彩蛋。
電影開篇的唱段選自《包公辭朝》,是豫劇經典包拯斷案戲目,暗合電影“懸疑”破案主題。
瑤琴準備自我犧牲的那一段,配的是《穆桂英掛帥》,雖是慷慨赴死,卻整個人光芒萬丈。
張藝謀像是在完成一道自己出的課題——將懸疑氛圍、歷史主題與電影美學高度統一。
最後的效果,是電影內內外外勁道十足。
二是張藝謀式反轉。
《滿江紅》的結局,會讓人聯想到2018年的《影》。
尤其這段對白——孫均:“是什麼時候開始用替身的?”秦檜:“就你要上來那會兒,我覺得不對。也不能老用不是?”
《滿江紅》的結尾,孫均在完全可以得手之下放棄殺死秦檜,讓他罵名永存,則更讓人想起張藝謀開啟了國產大片時代的《英雄》,故事結尾,刺客無名放棄了刺殺秦始皇。
可以說。《滿江紅》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張藝謀。
影片很多元素都很新,都帶著突破,但品過之後又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三是張藝謀的中國式浪漫。
《滿江紅》並非只有形式上的腔調。
在內容主題上,依然厚重。雖然影院笑聲不斷,但結尾猝不及防也能讓你哭。
當電影最後假秦檜眼眶發紅,慷慨激昂地帶著數千將士齊背《滿江紅》,有人覺得極其震撼,就有人認為大可不必。
但其實,這正是張藝謀最揮之不去的中國式浪漫。
《滿江紅》裡的岳家軍,用人命作賭注,一切都是為了接近秦檜,更要向其逼問岳飛遺言。
到了結局,所有參與者,除了被感化的孫均,已全部取義,包括張大。
觀眾原本充滿了憋屈,覺得為了秦檜這個慫貨,不值。
但當故事行至最後,灰暗了100分鐘的畫面,忽然隨著朝陽升起,無比透亮,當孫均用佩刀逼迫假秦檜站到走廊,下令“全軍複誦”時,但見天地朝霞滿天。
此時秦檜一句,傳令兵複誦一句,全軍複誦一句。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那《滿江紅》響徹雲霄,又讓觀眾在那一剎那,意識到這部劇本殺電影裡,蘊含的力量。
也讓人想起去年北京冬奧會,張藝謀感動許多人的一句話:“中國人比我們想象得還浪漫”。
好一句中國人的浪漫。
電影重重反轉,小人物無畏生死,只為一首岳飛在獄中做的詞,岳飛不以詞聞名,但這一首詞,一詞壓兩宋。
而張藝謀把這份蕩氣迴腸融進了電影的血脈之中,而這中國式浪漫,好多中國人能讀懂。
無名小卒,可以義薄雲天。家國大義,為信仰赴死的悲絕,到此完成昇華。
中國人骨子裡的對岳飛,對精忠報國這四字精神的敬仰,足以讓觀眾熱血沸騰,甚至淚流滿面。
你終究永遠可以相信,張藝謀的中國式浪漫。
4、國師的成敗:洗刷一個遺憾,留下一個遺憾所以張藝謀這次做對了什麼?
我想,應該是他這次用一個懸疑喜劇的框架,說了一個好故事,塑造了一群好角色。
對於普通觀眾來說,才不管導演的那些奇思妙想,他只想看一個好故事,感受一份好的情感。
而看了《滿江紅》,還能說張藝謀不會講故事嗎?
在這部“高情節密度、多重反轉、不乏喜劇色彩和浪漫主義”的電影裡,全片沒有一個廢鏡頭、一句廢臺詞,節奏行雲流水,氣氛拉到頂格,懸疑與喜劇的類型對撞,全員的巨大反差感和化學反應,讓人緊張、爆笑,想哭,一會又冷不丁爆笑。
有人說《滿江紅》是一部成功的劇本殺+小品。
但在我看來,《滿江紅》具備春節檔電影好看的各種必要條件:懸疑的緊張、劇情的反轉、滿滿的笑料、熱血的主題。
尤其最後全員顛覆出廠設定的設置,應該讓很多人驚掉下巴。
觀眾沒想到,張藝謀會從歷史中撕開一個小切口,把一首傳誦千年、家喻戶曉的詞拍成了驚心動魄、層層反轉的深宅謎案,最後又在解謎中一步步昇華到小人物共同成就的家國大義。
設下這麼大一個局,喜劇好笑,懸疑抓人,其實是暗度陳倉,最後用故事打動觀眾。
最後偵探謎者看到懸疑;愛喜劇的看到梗;傳統愛好者,看到豫劇國粹;而所有人,都在內心響起滿江紅。
曾經被質疑的選角,也成了最好的安排。
沈騰自如地切換了“硬漢”和“兵油子”兩種角色,張大這個人物的反轉,那種不正經的深情,帶來了強烈震撼。
易烊千璽在直率魯莽與隱忍堅毅之間遊走。
雷佳音在演出陰險毒辣之外,最後的喜劇和反轉都如畫龍點睛。
張譯完成了表演生涯中最陰狠的角色。
而所有配角的表現都恰如其分。
擅長調教演員的張藝謀並沒有刻意抹去演員本身具有的特性。
而是在充分發揮他們優勢的基礎上,營造了反差感,最後構成了演員和電影的雙贏。
可以說,《三槍》所有創作上的遺憾,張藝謀都用《滿江紅》彌補了。
但電影又留下了新的遺憾,就是《滿江紅》最初立項時,是想著拍成一鏡到底。
張藝謀搭出如迷宮一般的“大紅燈籠院子”,就是為了完成一鏡到底的拍攝。
華語影史上,還沒有過一部經典的一鏡到底作品。以張藝謀的技術,要做到絕非難事。
但最終張藝謀自己放棄了構想,因為他發現了兩個問題。
一是一鏡到底會犧牲影片的節奏。比如豫劇風格的彈唱轉場就沒了。
二是演員的表演會被削弱。而這無疑是對影片華麗陣容的浪費。
最終他放棄了一鏡到底的方案。幾位主演的反應是:“那也太沒勁兒了。”
電影沒有一鏡到底,依然取得巨大成功。
電影是遺憾的藝術,哪怕對於張藝謀。
但這一把,張藝謀終究是賭贏了。
張藝謀說,這三年,國產電影很不容易,他希望新年春節是一個新的開始,希望全國票房都好。
他已年過七十,國內電影行當劇變,浪潮來去,有些和他同輩的導演離去了,有些新一輩的人物已被浪潮蓋過去,又或者是自毀長城,而張藝謀依然保持著一年一兩部的創作步伐。
當很多人都覺得張藝謀的時代已經過去,他卻在熱鬧非凡的春節檔,贏回了大導演的榮光,更為我們留下了一場蕩氣迴腸的《滿江紅》的集體記憶。
沒有一部電影所有人都喜歡,但影片能拿到這樣的票房,證明許多一年難進影院一次的路人觀眾,走進去了。並在心中一遍遍複誦岳飛氣吞山河的詞句,直到涕淚滿襟——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張藝謀的時代從未遠去。
姜,還是老謀子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