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國做遊戲


3樓貓 發佈時間:2025-02-19 22:32:45 作者:導演BK Language

"如果你不愛遊戲,我覺得有時候挺難支持。"
2023年初,我到了美國洛杉磯。
這裡聚集著世界頂級的遊戲公司,也有眾多來自中國的遊戲人。
從USC(南加州大學)的在校生,到獨立遊戲工作室的創業者,再到索尼、重生等大廠的資深從業者,他們都在這片土地上追逐著自己的遊戲夢想。

高昂的學費

"本科一年學費六萬美元,但我有一點獎學金,能扣一點。"USC遊戲設計專業的本科生張浩天說道。
在USC電影藝術學院喬治·盧卡斯捐建的遊戲主樓裡,幾位中國留學生向我介紹了他們的學習生活。
研究生的學費是按學分收取,每學分2300多美元。50個學分的MFA項目比32個學分的MS項目貴出近四萬美元。章皓雲說:"貴個兩三萬(美元)。"
不過,學校也提供了一些減輕負擔的機會。"有些項目如果你足夠優秀可以進去,會提供補助金或免掉一些學費。"研二的梁又說,"還可以當助教,有一些經濟補助。"張浩天就直接免了一年的學費。
當被問到這筆高額學費是否值得時,他們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我覺得值,首先本科學遊戲在美國本身這個能學遊戲的地方就不多。USC是屬於綜合實力也強,然後遊戲項目也好的這樣一個地方。"張浩天說。
除了課程本身的收穫,更重要的是認識了來自全球各地、志同道合的夥伴。
梁又認為:"對我來講最大的並不是我學到什麼東西。老師說你學的東西更多的是課下,更多的是大家互相交流。這些同學是哪怕畢業之後,如果再去做項目,無論自己創業還是在3A公司需要找人選,都會是第一人選。因為大家都就是一起磨練過了,做過項目,知根知底的。"
學校的平臺效應也很重要。
文的提到:"老師很多時候會給你提供USC平臺上的支持。比如說Richard,他是神秘海域的製作人,然後我們包括一些AGP的項目,Rockstar的人會來幫你Playtest你的遊戲。在國內可能是沒有機會去接觸到一些很牛逼的遊戲製作人的。如果我們手上有真正的好點子,說不定就可以有那麼10% 5%的機會去到這些世界知名的遊戲公司裡面工作。"
梁又詳細介紹了他們的一門核心課程:"研究生我們有一門課叫做Game Design and Production(遊戲設計與製作)。我的老師是神秘海域一二三的首席設計師Richard Lemarchand教授,這教授非常嚴,但為人特別和善。每節課我們會學習一個遊戲,從最開始組建團隊,做原型,再做垂直切片。我們特別不提倡寫大量的長篇累牘的策劃文案,永遠是做東西做出來,然後Game Design Doc只需要一頁。每週都有Playtest,我們會理論實踐,並且會在關鍵節點時老師會組織大家很正式的去Pitch。"

獨立遊戲

從紐約大學遊戲中心畢業後,陳依佳和周棟等人組建了Optillusion工作室。
2019年,他們的畢業作品在英特爾大學遊戲展上獲得不錯反響,這讓他們下定決心要把遊戲做完。
工作室剛搬進新辦公室,每月租金2900到3500美元,加上水電、垃圾處理等費用,總計要花掉3500美元。
"我們現在目前是已經有兩名確定的新員工,他們主要是幫我們負責level design,然後搭建關卡。我們現在還需要還想要再招一位有經驗的美術進來。"陳依佳說。
但找到一個generalist(多面手)並不容易,"大多數人是2D,做Concept art方面的會比較多一點。我們更加想要的是招一個兼具2D和3D的。"

在大廠打拼的日子

"我11歲小學還沒畢業就來美國,經常跟老婆開玩笑說你們看小學文憑都沒有了。"
在重生工作室擔任製作總監的敖非笑著說。來美國20多年,他先後參與了《Apex英雄》等多個項目的開發。
在索尼聖莫尼卡工作室參與《戰神》開發的王滕昊,去年剛買了房子,每月要還房貸。
他覺得除了"索尼工資低"這一點外,工作還是很開心的。"來了索尼就感覺同事的水平不一樣,大家主觀能動性很強。相比之前工作室可能更多是自上而下的,就比如director有什麼需求讓artist去做。這邊很多其實都是底下人就說我今天看到什麼技術,我們看看能不能應用到遊戲裡面,然後自己去做測試向上推動。"
特效組長舒龑租住在一間一室一廳的公寓裡,每月租金1850美元。
他因為駕照路考失敗了六次,只能靠自行車通勤。不過他對工作環境很滿意:"開心的一大點是我們非常注重人與人之間有信任的,以及工作生活平衡。"

生存與發展的困境

對於想來美國發展的遊戲人,語言仍是最大的挑戰。
"作為國際學生還是會有一些額外的壓力。"USC即將畢業的汪閱說,"比如說你的技能水平,假設跟本土學生是同一水平的話,可能你的語言或者技能水平需要比本土學生高一階段,公司才會考慮。他們也會考慮溝通成本,交流成本。"
公司聘用國際員工還需要支付額外的律師費用,提供工作簽證擔保。
"這個工作簽證實際上是你需要一個公司替你sponsor,意思就是說這個公司有權利決定你的去留。每年3月份符合條件的都會參與一個大的樂透,也就是抽H-1B。"陳依佳解釋道。
"理論上我們去申請的工作簽證要求公司向政府證明,你的本土找不到類似的人才能去僱外國人。"汪閱說。
程序員因為薪資較高,相比之下簽證費用佔比較小,所以會比設計師更容易找到工作。

遊戲行業的現狀與挑戰

王滕昊談到了大型遊戲項目面臨的技術債問題:"就是戰神這些公司,你說他技術是有,但他們其實很多技術也不領先。很多時候就是比如你五年花時間做了一個遊戲,那我在這五年時間內研究出了新技術。但是把這個技術做到遊戲裡面,其實是需要時間的。沒有這個時間,很多時候就是強行塞到遊戲裡面。這個就導致了我們像第一方很多遊戲離職率很高,就是人說因為他來體驗這個IP,做完戰神我可能就走了。"
敖非作為製作人,觀察到中美遊戲開發文化的差異:"如果你要說歐美的一些我合作過的研發有什麼問題的話,那可能就是比較不那麼依賴數據。但是是好是壞這個也不好說,只是說有些時候你很難去理解他的做決定的維度是什麼。更多你也會聽別人說,可能歐美做遊戲他就是憑感覺憑經驗。"
王滕昊對國內遊戲技術水平持積極態度:"其實國內技術不差的,很多東西國內他不做是因為他的風格或者市場決定的,並不是他做不出來。特別是在手機適配上,能在那麼多的手機上都能運行這些遊戲,我就覺得還是挺牛逼的。"

迴歸初心

採訪的最後,每個人都談到了對遊戲的熱愛。
"我覺得無論在哪裡,大家做遊戲就是好好的去做遊戲。"敖非說,"畢竟大多數人進遊戲行業就是我愛玩遊戲,玩過好遊戲。不要忘了這一點,因為很多時候當你把過多的所謂的產品需求,什麼維度,什麼安全,變得太複雜了。就是能不能最終看到說,我是因為真的愛遊戲進了這個行業。"
"想要去突破,然後完成了自己的突破。這種就是能夠突破自己達到的快樂,這個可能是獨立遊戲乃至整個遊戲界本身最可貴的。我不希望以後做遊戲會失去它。"張浩天說,"去年如果讓我形容一整年,當時讓我最開心的就是我們把天山做進了虛幻5裡面,這很難在這幾年再找到比這個更滿意的一件事情。"
王滕昊說:"你如果要做遊戲就愛遊戲吧,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才能支持你一直做遊戲的。國內我知道遊戲分你說工資低對吧?但是你遊戲如果做爆款,你瞬間就牛了,就有很多錢了。但是你不能指望著做爆款來做遊戲,因為這樣反而會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在美國這片土地上,這些中國遊戲人依然在堅持著自己的夢想。
語言關、簽證關、技術關...他們一關一關地闖,只因為心中對遊戲的那份熱愛從未改變。
導演BK
專注遊戲紀錄片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