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遊戲大年開年神作《天國:拯救2》,已經正式發售,遊戲故事發生在1403年(相當於我們的永樂元年),劇情基於波西米亞王國真實歷史事件還原,相當硬核,很多玩家可能並沒有玩過前作,或是對那段歷史並不瞭解,所以對遊戲裡的人物、地點、事件感到非常陌生,今天這篇文章結合遊戲的歷史背景,給大家介紹下神聖羅馬帝國的故事!

01 天國:拯救
《天國:拯救2》的開發商是捷克的一家遊戲小作坊Warhorse戰馬工作室,創始人丹尼爾·瓦夫拉(Daniel Vávra)和馬丁·克利馬(Martin Klíma)都是土生土長的捷克人,瓦夫拉曾在2K捷克工作室工作,參與了四海兄弟系列的開發,兩人於2011年在布拉格創立戰馬工作室,《天國:拯救》的背景也設立在15世紀上半葉的波西米亞王國(範圍大致相當於現在的捷克共和國)。

遊戲的故事發生在1403年,匈牙利國王西吉斯蒙德聯合貴族,向自己的兄長髮起叛亂,導致國王塞斯拉斯四世(瓦茨拉夫四世)慘遭俘虜,主角亨利的家鄉斯卡利茨也遭到庫曼僱傭兵的劫掠,這一時期的歷史背景尤其複雜,涉及神聖羅馬帝國的宗教、民族和政冶問題,波西米亞王國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飽受戰火摧殘正是動盪時代,我們先從神聖羅馬帝國開始入手介紹。

02 神聖羅馬帝國
提到神聖羅馬帝國,我們往往會想起一句名梗,“神聖羅馬帝國,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這句話出自大文豪伏爾泰的《風俗論》。神羅的起源一般被認為可追溯到公元962年,當時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約翰十二世加冕為“羅馬皇帝”,標誌著神聖羅馬帝國的建立,一直到1806年,拿皇取得奧斯特里茨戰役的勝利、哈堡的弗朗茨二世放棄神羅皇帝尊號後,持續了844年的神聖羅馬帝國才正式宣告覆滅。

皇帝的頭銜可以追溯到公元八世紀,當時西羅馬帝國已經覆滅三百多年,法蘭克王國的宮相丕平在羅馬教皇的支持下篡取王位,創建加洛林王朝,為了報答教皇,丕平將他掠奪的意大利中部一部分土地加上羅馬周圍地區獻給教皇,也就是大家中學課本中學過的“丕平獻土”事件,標誌世俗權力與教權的聯盟,教宗賦予皇帝“神聖性”,之後教皇利奧三世加冕矮子丕平的兒子、法蘭克國王查理曼為羅馬皇帝,即查理曼大帝、撲克牌中的紅桃King!

查理曼大帝死後,王朝慢慢開始瓦解,843年,《凡爾登條約》簽訂後,法蘭克帝國被分為東、中、西三個部分,分別由查理曼的三個孫子統治,其中東法蘭克和西法蘭克倖存下來,被視為現代德國和法國的雛形。911年,東法蘭克最後一個君主孩童路易無子而終,加洛林王朝在東法蘭克王國的統治終止,而雨果·卡佩成為西法蘭克國王,建立卡佩王朝,羅馬皇帝的頭銜自然也就不再沿用。

03 奧托大帝
在9世紀末到10世紀初,東法蘭克王國逐漸形成了以日耳曼人為主的國家,根據《凡爾登條約》,薩克森成為東法蘭克的主要德意志公國之一,與法蘭克尼亞、巴伐利亞、士瓦本和洛林等公國,一同構成了東法蘭克最重要的政冶勢力;公元936年,東法蘭克薩克森公國Otto奧托,在亞琛加冕德意志國王,同時繼承了父親的志向,希望將所有德意志部落統一為一個王國。

奧托先是在萊希費爾德戰役中打敗了馬扎爾人,徹底阻止了馬扎爾人西進,捍衛了德意志王國的榮譽,奧托也獲得救世主的美譽,公元961年,奧托征服了意大利王國,效仿查理曼大帝,於962年在羅馬被教皇約翰十二世加冕為皇帝,史稱奧托大帝(Otto the Great)!與此同時,奧托還趕走了波希米亞的斯拉夫人,在奧托的軍事壓力下,波希米亞公爵被迫向奧托稱臣納貢,承認了奧托的宗主權(由此《天國:拯救》裡亨利所在的波希米亞公國,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屬國)。

奧托大帝認為自己是東法蘭克王國的延續,所以將德意志王國改為羅馬帝國,由於奧托一世與意大利女王阿德萊德聯姻,神羅皇帝同時還兼任意大利國王,。奧托大帝在加冕後第二年廢除了教皇約翰十二世,推舉利奧八世為新教皇(相當於兩位教皇同時在世),這也引發了神羅與東邊正統羅馬拜占庭皇帝的衝突,奧托的兒子奧托二世與拜占庭公主狄奧凡諾聯姻,緩和雙方關係。

04 波希米亞
另一方面,奧托和教皇簽訂了《奧托特權協定》,規定教皇繼承人由皇帝決定,也確認了教皇在教宗國的世俗控制,奧托承認了754年丕平獻土區域,將拉文納主教管轄的斯波萊託公國、貝內文託公國和一些較小的土地給予教宗國,這個協定雖然開創了由君主確立教皇繼承人選的先例,為後來皇帝與教皇之間的長期鬥爭埋下了伏筆,而隨著時間發展,神羅逐漸成了散裝的拼夕夕帝國,確實一點也不“帝國”。

神聖羅馬帝國疆域變遷
早期的神羅主要由四個王國組成,公元962年,奧托大帝擁有東法蘭克王國為基礎的德意志王國,同時兼任意大利國王,到公元1002年,波希米亞正式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諸侯國(到1198年由公國升格為王國),最後一個勃艮第王國在1032年加入神羅。其中,《天國:拯救》遊戲背景裡的波希米亞王國實力非常強大,為四大王國中唯一真正有實權的王國,雖然名義上是神聖羅馬帝國的諸侯國,但是波希米亞內部的貴族和公爵有時會反抗神聖羅馬帝國的干涉,這一點在遊戲和各種影視作品中都相當明顯。

波希米亞王國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持獨立性。1198年,波希米亞公國升格為王國,1212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在西西里島頒佈了一份金璽詔書(腓特烈二世的爺爺即為著名的“紅鬍子”巴巴羅薩),承認波希米亞王位由貴族推舉產生,帝國不加以干涉,波希米亞王國可在帝國範圍之外,享有獨立地位,自鑄貨幣,有權任命主教,並且在帝國境內三百多個大小諸侯國中,波希米亞居有首席地位。到了13、14世紀,查理四世加冕為皇帝(遊戲中瓦茨拉夫四世和西吉斯蒙德的父親),波希米亞進入黃金時代,當然這是後話,我們順著時間線繼續聊神聖羅馬帝國。

05 紅鬍子巴巴羅薩
在德意志的民族敘事中,神羅也被稱為德意志第一帝國,但是奧托建立的帝國還沒有加上“神聖”二字,直到戰爭狂人腓特烈一世,才為所謂的羅馬帝國之前加上了“神聖”二字。為了強調帝國的權威和合法性,首次將 “神聖” 二字添加到帝國的名稱中,從而形成了 “神聖羅馬帝國” 這一稱謂,紅鬍子一生極具傳奇色彩,也是神羅歷史上最具有影響力的領袖之一。

腓特烈出生於霍亨斯陶芬家族,通過母系繼承韋爾夫家族血統,成為士瓦本公爵,1152年,腓特烈在法蘭克福當選德意志國王。腓特烈曾六次遠征意大利,在第一次出征意大利後,腓特烈率軍打算接受教皇的加冕,按照傳統禮節,世俗君主需為教皇執韁引馬,並手扶教皇馬鐙下馬,完成上述禮儀後,教皇會親吻皇帝額頭以示神聖授權,但是腓特烈僅僅親吻教皇足部後即起身,沒有去執韁扶鐙,而教皇要求腓特烈補全儀式,腓特烈不願意,雙方使者反覆交涉,最終皇帝妥協。

神聖羅馬帝國在霍亨斯陶芬家族統治時期(1155年-1268年)的極盛疆域
乍一看其實和道長的大禮議之爭很像,明面上是爭禮儀,暗地裡其實是教權和皇權爭利益。腓特烈一世雖然在軍事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德意志境內,他的權威常常受到挑戰,對待散裝的神聖羅馬帝國,腓特烈一生都在試圖駕馭那些桀驁不馴的諸侯,將境內較大的諸侯領地分割成多塊,比如把奧地利從巴伐利亞公國分出來,同時給予奧地利一定的自治權,以換取他們對皇帝的支持。

後來腓特烈甚至是將巴伐利亞公國一分為二,形成了上巴伐利亞和下巴伐利亞兩個獨立的領地,分別由兩位貴族統治。1190年,腓特烈一世在與教皇和解後,同英王獅心王理查、法王腓力二世聯合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意圖奪回耶路撒冷,但是在途中化身阿泰爾落水後不幸離世。

06 天國拯救裡的神聖羅馬帝國
紅鬍子統治時期,12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經濟逐漸復甦,城市經濟開始發展,商業活動日益繁榮,如弗萊堡、慕尼黑等新興城市的建立,成為經濟發展的模板,到了13世紀,神羅局勢較為動盪,還經歷了大空位時期(1254 年 - 1273 年),期間沒有一位國王能得到普遍認可,各諸侯、騎士和城市間的紛爭不斷,皇帝與教皇之間的權力鬥爭依然激烈,儘管政冶局勢動盪,但經濟繼續發展,城市經濟進一步繁榮,市民階級逐漸崛起,波羅的海沿岸像漢薩同盟這樣的商業聯盟逐漸形成,推動商業和貿易的發展。

到了14世紀,也就是天國拯救所處的時代,這一時期神羅政冶權力進一步分散,皇帝的權威繼續下降。1355年,波希米亞國王約翰一世長子、盧森堡家族的查理四世,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在強大諸侯和主教的壓力下,查理四世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決定通過法律手段來明確皇帝與諸侯之間的權力關係,在位第二年就頒佈了著名的《金璽詔書》,以法律形式規定皇帝由當時權勢最大的7個選帝侯推舉產生。

七大選帝侯包括美因茨、科隆、特里爾三大主教,以及波希米亞國王、萊茵-普法爾茨伯爵、薩克森-維滕堡公爵和勃蘭登堡藩侯,前三位為教會諸侯,後四位為世俗諸侯,選帝侯在領地內擁有完全的獨立性,同時還有監督帝國的職權,查理四世所在的波希米亞王國盧森堡王朝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一躍成為七大選帝侯之首。

紅/粉色為波希米亞王國;藍色為普法爾茨;黃色為薩克森選侯國;黑色為勃蘭登堡選侯國;橙色為科隆總主教;紫色為特里爾總主教;綠色為美因茨總主教。
查理四世的父親約翰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七世的兒子,通過與普舍米斯爾王朝公主愛麗絲卡的聯姻獲得波希米亞王位,1310年盧森堡的約翰成為波希米亞國王,標誌著盧森堡王朝在波希米亞的統治開始,在他統治期間建立的查理大學(1348年),是中歐第一所大學,還修建了查理大橋、查理廣場等布拉格標誌性建築。

查理四世時期被視為波希米亞的黃金時代,天國拯救裡的瓦茨拉夫四世和西吉斯蒙德均為查理四世的兒子......寫到這裡,整個遊戲的歷史大背景神聖羅馬帝國也就講完了,接下來就是遊戲中波希米亞王國更加具體的故事,可能會有輕微劇透,留到下一章《波希米亞篇》繼續。由於篇幅原因,我無法將神羅完整的歷史講完,僅摘要其中比較重要的事件進行梳理,一定還有很多遺漏和錯誤,歡迎大家評論區補充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