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IGN在時隔三年後首次更新了史上最佳Top100電子遊戲名單,這次沒有了那麼多紅綠帽子,也增添了許多新遊戲,你覺得這份排名合理嗎?哪些遊戲排名高了?哪些又被低估了?
![]()
1.《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任天堂 2017)
各大媒體全部滿分好評,包攬年度各大遊戲獎項,史上最佳,實至名歸,唯一能影響塞爾達評分的只有評分標準,求求你們快去救救公主吧!《The Legend of Zelda: Breath of the Wild》
2.《超級馬里奧世界》(任天堂 1990)
馬里奧系列經典作品,全球銷量超過1800萬份,超級任天堂的首發護航之作,對於SFC的輝煌可謂是功不可沒。《Super Mario World》
3.《傳送門2》(Valve 2011)
起源引擎製作的FPS+解密遊戲,玩法很有創意,但是排名第三感覺有點偏高。《Portal 2》
4.《薩爾達傳說:眾神的三角力量》(任天堂 1991)
首發時Fami通曾打出39分的歷史最高分,一度被譽為最高傑作,經常出現在各大遊戲榜單。《The Legend of Zelda: A Link to the Past》
5.《超級銀河戰士》(任天堂 1994)
任天堂科幻題材遊戲密特羅德的第三代作品,後來成了一類遊戲的代名詞。《Super Metroid》
![]()
6.《質量效應2》(BioWare/EA 2010)
著名的BioWare公司製作的角色扮演遊戲《質量效應》續作,感覺有點高。《Mass Effect 2》
7.《超級馬里奧 64》(任天堂 1996)
首款3D馬里奧遊戲,全球銷量超過1100萬套,被視為3D動作遊戲標杆,對遊戲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Super Mario 64》
8.《荒野大鏢客2》(R星 2018)
可以說代表了電子遊戲製作的最高水準,對細節的打磨賦予了本作非凡的表現力。《Red Dead Redemption 2》
9.《半條命2》(Valve 2004)
想必很多國內玩家玩的第一款FPS遊戲,就是反恐精英CS吧,其母版就是《半條命》,本作是起源引擎打造的系列續作。《Half-Life 2》
10.《極樂迪斯科》(ZA/UM 2019)
一款很具有開創新和藝術性的CRPG遊戲,作為小成本的獨立遊戲能夠奪得當年TGA最佳敘事和最佳角色扮演兩項大獎,確實難能可貴。《Disco Elysium》
![]()
11.《超級馬里奧兄弟3》(任天堂 1988)
山內浦、宮本茂和手塚卓志聯手打造的紅帽子第三代作品,全球銷量高達1728萬套。《Super Mario Bros. 3》
12.《俠盜獵車手5》(R星 2013)
常年霸佔Steam銷量榜,到底誰還沒買GTA5,照這樣下去GTA6估計遙遙無期,求求你先建個文件夾吧!《Grand Theft Auto V》
13.《哈迪斯》(Supergiant 2019)
應該是2020年做火的動作遊戲啦,榮膺當年年度最佳獨立遊戲,儘管如此,我還是認為13的排名有點偏高。《Hades》
14.《惡魔城:月下夜想曲》(科樂美 1997)
《惡魔城》是著名的遊戲製作人五十嵐孝司打造的系列動作遊戲,後來成為了一類遊戲的代名詞,《月下夜想曲》是其中最成功的一部作品。《Castlevania: Symphony of the Night》
15.《光環2》(Bungie 2004)
《光環》是Bungie聯合微軟製作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擁有規模龐大的世界觀,XBOX陣營最重量級的IP之一。《Halo 2》
![]()
16.《巫師3:狂獵》(CDPR 2015)
由魔幻小說《獵魔人》改變的《巫師》系列第三部作品,獲得了當年的多項遊戲大獎,也奠定了CDPR的業界口碑和地位,當然也被2077敗光了不少。《The Witcher 3: Wild Hunt》
17.《最後的生還者》(頑皮狗 2013)
又名《美國末日》,頑皮狗工作室為索尼PS平臺製作的動作冒險遊戲,發售時曾獲得30家媒體滿分評分。《The Last of Us》
18.《生化奇兵》(2K 2007)
奇幻朋克題材動作冒險遊戲,很多人稱其為神作。《BioShock》
19.《血源:詛咒》(FromSoftware 2015)
宮崎英高最知名的魂系遊戲之一,以硬核高難度著稱。《Bloodborne》
20.《傳說之下》(Toby Fox 2015)
名氣與其他遊戲比遜色不少,但發售時可是引起過巨大轟動,IGN滿分,M站也高達97分。《Undertale》
![]()
21.《超級馬里奧兄弟》(任天堂 1985)
水管工形象的馬里奧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全球共售出4024萬份。《Super Mario Bros》
22.《街頭霸王2》(卡普空 1991)
最經典的格鬥遊戲之一,成龍大哥的春麗應該許多人都印象深刻吧。《Street Fighter II》
23.《傳送門》(Valve 2007)
傳送門系列初代,關卡設計很精妙。《Portal》
24.《時空之輪》(史克威爾 1995)
史克威爾和艾尼克斯攜手,匯聚堀井雄二、鳥山明、坂口博信夢幻組合製作的經典日式RPG遊戲。《Chrono Trigger》
25.《戰神》(索尼 2005)
索尼旗下聖莫妮卡工作室基於希臘神話製作的動作遊戲,可能是指這一系列。《God of War》
![]()
26.《半衰期:愛莉克斯》(Valve 2020)
IGN十分滿分,難得一見的優秀VR遊戲。《Half-Life: Alyx》
27.《合金裝備索利德3:食蛇者》(科樂美 2004)
小島秀夫成名作《合金裝備》系列的第三部作品。《Metal Gear Solid 3: Snake Eater》
28.《俄羅斯方塊》(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 1984)
有點犯規了奧!《Tetris》
29.《毀滅戰士》(id Software 2016)
TGA2016年度最佳動作遊戲。《Doom》
30.《最終幻想14》(史克威爾艾尼克斯 2013)
FF14是一款大型MMORPG遊戲,獲得過多個媒體大獎。《Final Fantasy XIV》
![]()
31.《半衰期》(Valve 1998)
半條命系列初代作品。《Half-Life》
32.《光環:戰鬥進化》(Bungie 2001)
著名的《光環》系列第一部作品。《Halo: Combat Evolved》
33.《我的世界》(Mojang 2009)
就影響力和開創性而言,《我的世界》完全配得上更高的排名,據說全球銷量僅次於《俄羅斯方塊》。《Minecraft》
34.《薩爾達傳說:時之笛》(任天堂 1998)
宮本茂和青沼英二聯手製作的經典之作,各大排行榜都會佔據一席之地。《The Legend of Zelda: Ocarina of Time》
35.《文明4》(Firaxis Games 2005)
作為最知名的策略戰棋遊戲肯定少不了《文明》系列。《Sid Meier’s Civilization IV》
![]()
36.《合金裝備5:幻痛》(科樂美 2015)
合金裝備系列最後一部作品,遺憾的是沒獲得過什麼大獎,屬於陪跑的。《Metal Gear Solid》
37.《荒野大鏢客》(R星 2004)
感覺最真實的美國西部遊戲《Red Dead Redemption》
38.《最後的生還者2》(頑皮狗 2020)
玩家一片罵聲,媒體一片好評的作品,爭議頗多。《The Last of Us Part 2》
39.《旺達與巨像》(Team ICO 2005)
很有藝術美感和人文氣息的遊戲。《Shadow of the Colossus》
40.《生化危機4》(卡普空 2004)
就喜歡艾達·王嘿嘿,李冰冰演的真的像。《Resident Evil 4》
![]()
41.《上古卷軸5:天際》(貝塞斯達 2017)
少女卷軸老滾5嘿嘿。《The Elder Scrolls V: Skyrim》
42.《銀河戰士Prime》( 任天堂 2002)
密特羅德錫類的第五部作品。《Metroid Prime》
43.《口袋妖怪:黃》(任天堂 1999)
終於看到寶可夢啦嘿嘿。《Pokémon Yellow》
44.《最終幻想6》(史克威爾 1999)
西方不能沒有耶路撒冷,偶這一部的主角好像不是3D區扛把子。《Final Fantasy VI》
45.《輻射:新維加斯》(黑曜石 2010)
末日生存遊戲《輻射》的第四代作品。《Fallout: New Vegas》
![]()
46.《星球大戰:舊共和國武士》(BioWare 2003)
感覺星戰IP在國內還是不太火,在歐美確實是全民IP。《Star Wars: Knights of the Old Republic》
47.《魔獸世界》(暴雪娛樂 2004)
憑藉魔獸的影響力和重要地位,我覺得它完全可以進前十。《World of Warcraft》
48.《星際爭霸》(暴雪娛樂 1998)
可能是最平衡的即時戰略遊戲《StarCraft》
49.《暗黑破壞神2》(暴雪娛樂 2000)
暗黑系列評價最高的一部作品。《Diablo II》
50.《地球冒險》 (任天堂 1989)
我第一次聽說這個遊戲,紅白機時期的RPG遊戲。《EarthB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