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前說明——本文會有大量劇透和個人主觀感受、評價。
這是第二部分——冬馬和紗的部分。
本文適合搭配白色相簿2的BGM閱讀,推薦Answer、Powder Snow、After All ~綴る想い~
冬馬與主題曲《屆かない戀》高度綁定,代表了一種註定無果的、理想化的單相思。冬馬既是天才又是孩童,既是受害者又是加害者,既是理想的化身又是現實的逃兵。她是與雪菜截然相反的角色,兩人互為鏡子,在彼此身上看到自己所有的缺失,是讓彼此羨慕到窒息、嫉妒到痛苦的存在,直到多年後才讓彼此瞭解:冬雪不過是在名為“愛”的鏡宮中追逐彼此倒影的迷失者。
雪菜代表社會認可的戀愛範式——公開的告白、穩定的關係、對責任的承擔。選擇雪菜,意味著春希(以及玩家)接受了成人世界的規則。而冬馬與春希私奔的選擇,是與周圍的一切進行割裂,如同文藝作品中“只要彼此有愛就可以天涯海角”的童話結局。傳統劇情中,孤僻角色常因主角的溫暖被“拯救”,但冬馬的轉變始終伴隨著破壞性——她的愛不是救贖,而是將春希拖入道德困境的引力。在WA2的冬馬te中,著重筆墨寫到了春希毀滅周圍一切的過程,做出這份決定的或許不是春希、更不是冬馬,而是玩家。畢竟,冬馬te可是隻有0.024%的概率。

【你覺得我們會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呢……還是會成為相伴一生的摯友呢】
宿命的情人——冬馬和紗
“當你面對愛情與社會規訓的衝突時,你是否擁有冬馬般的勇氣,去擁抱那份註定不被祝福的真實?”
冬馬的複雜——依賴性個人主義
常見的言論是冬馬比較好懂,相對於雪菜來說確實……但冬馬自身也是個複雜和矛盾的集合體。用冷漠偽裝孤獨、用音樂寄託愛意、用偏執守護真心的矛盾體。冬馬te、雪菜te都揭示了她在情感中的掙扎:渴望被愛卻又恐懼傷害,追求純粹卻不得不面對現實的複雜。
在ic篇,當春希在雪菜告白後猶豫不決時,冬馬本有機會說出心聲,卻因害怕破壞三人關係而選擇沉默,甚至主動撮合春雪。她的退縮並非出於無私,而是恐懼被拒絕後的徹底孤獨——與其承受失去的風險,不如從未擁有。
把白色相簿一的理奈套用在冬馬身上是不合適的,因為理奈和尤綺的關係與冬馬和雪菜間的關係無法相比。即使是在coda篇,冬馬也仍未完全獨立,而理奈敢愛敢恨都是建立在她能夠獨立的前提下。冬馬看似冷漠、獨來獨往,她和雪菜有著同樣的特質:對身邊人的依賴。尤其是對春希那部分,為了補全自己而產生的愛。我暫且稱之為本能的愛,純粹的愛,因為這份愛別無所求,不計代價。
冬馬強烈的依賴性,雪菜和曜子最為清楚,也正是這一點反覆地拷打著雪菜。
冬馬的愛——純粹、毀滅性的愛
她對春希的愛是本能且純粹的——春希是第一個突破她心防的人,因此她將全部情感寄託於他,這種本能的愛驅使她去追求。但她卻從未真正理解春希的複雜內心,所以她的愛是有單向性的,是不對稱的。冬馬的愛,甚至只是一種索取。冬馬的愛情觀始終停留在“學生時代的純粹”,拒絕接受成人世界的複雜性。coda中冬馬多次主動想春希索求愛。她的慾望表達不再是被動的“接受愛”,而是帶有侵略性的“索取愛”,甚至不惜以身體為籌碼綁定對方。

冬馬的愛,不惜一切代價,這份愛因為其他原因而帶有毀滅性。冬馬te中,春希肯捨棄一切,回應這份愛,代價就是
冬馬te出現了春希的立繪,這時的春希決定為了冬馬去捨棄周圍的一切,雪菜、朋友、工作、家庭。視角轉換,彷彿在質問觀眾,你要為了這份愛不顧一切嗎?

然而曜子的這段話卻是在雪菜te中出現的。

和雪菜捨棄不了朋友和家庭一樣,冬馬捨棄不了不完整的愛。
冬馬:春希只能愛著雪菜或者我其中一個人。但是他不能親口說出來,那就是不完整的愛,未完成的愛,無論是接受還是拒絕,都要春希親口說出,否則只要有一點點縫隙,都不會放棄。
她“非黑即白”的極端思維——若不能完全佔有愛,則徹底毀滅。在雪菜te和冬馬te中,她都帶著自我毀滅的傾向。在冬馬te兩人相見時,她為了這份純粹的愛,甘願自毀雙手,自毀前程,作為贖罪,渴望以此得到雪菜的原諒,但對於雪菜而言,雪菜看到的則是冬馬的決心、沒有任何雜質的愛意。因此,冬馬作為一面鏡子,雪菜看到骯髒的自己,扭曲的意志徹底被這份純潔給擊潰。而在雪菜線,雪菜作為一面鏡子,冬馬看到了自己的自私,最後選擇犧牲自己幸福換的所有人的幸福。
冬馬:【只要我們二人的幸福】
浮氣線中,冬馬在得知春希無法離開雪菜後,用性作為“告別儀式”,隨後徹底消失。這條線最殘酷地揭示:冬馬的愛無法接受任何妥協,要麼全部,要麼虛無。在浮氣線後續致不共戴天的你,冬馬、雪菜、春希依舊保持著個自的準則,其實各自仍舊毫未成長,比起雪冬結局,浮氣線+不共戴天應該是最真實且殘酷的結局。
冬馬之因——身份與生存
依緒說的春希和冬馬一點也不般配。
冬馬的愛的毀滅性來源於冬馬的身份和生存之道。冬馬並非普通人,她是具有天賦的人,也是有野心抱負的人,而春希是普通人,身份地位的差距,會讓春希失去周圍的一切,或者讓冬馬失去一切(鋼琴)。冬馬的鋼琴天賦既是祝福也是詛咒;鋼琴為她帶來春希,但是又擋在兩人之間,產生了距離差。她的鋼琴家身份進一步強化了這種距離感——藝術成為隔絕現實的情感屏障。
鋼琴是曜子強加給她的“命運”(曜子說“你除了鋼琴一無所有”),代表她被迫繼承的家族期待與社會凝視。誰都是被社會、環境所捆綁的,不只是雪菜,冬馬也有著不可迴避的責任。如果去迴避一切,那麼一切也會捨棄你,生存不只是個人的事。
冬馬的武器——逃避與真心
除了飛踢,冬馬唯一的武器,也是殺傷力最強的武器——真心話。卸下偽裝、冷漠,留下的只有純粹的真心,純粹的愛,世界上沒有比這威力更大的武器。
冬馬說出"是我先,明明都是我先來的…"的經典臺詞,表面是控訴命運不公,實則是對自身懦弱的痛恨、對春希的指責。

冬馬的話要比雪菜坦誠、直接。


除此之外,和紗有一個“盾”,那就是逃避。在ic和冬馬te,她選擇了舉起盾。逃避可恥,但是有用。
雪菜眼裡的冬馬
如果去寫冬馬,上述的兩千字大概已經說的差不多。如果去寫別人眼裡的冬馬,我想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比如雪菜眼裡的冬馬。
冬馬是雪菜永遠無法真正戰勝、也無法徹底憎恨的宿命對手。
天賦碾壓的窒息感:當雪菜在音樂教室第一次聽到冬馬的鋼琴聲時,她意識到自己引以為傲的歌聲在絕對天賦面前不過是“凡人的雕琢”。這種自卑感貫穿始終。
純粹之愛的參照系:雪菜認為冬馬對春希的愛是“無垢”的(不依賴算計、不索求回報),而自己的愛則是“汙濁”的(通過隱瞞、妥協來維繫)。冬馬被雪菜潛意識塑造成了一個絕對純潔的符號,成為她道德負罪感的根源。
面具下的共情:雪菜比任何人都更早看穿冬馬冷漠外殼下的脆弱。在ic和cc篇,冬馬的逃離、雪菜的拒絕,她們本質上都是“通過傷害自己來證明愛的殉道者”。
共生的愛:沒有ic中的雪菜,冬馬和春希註定會是路人。而雪菜te中,雪菜明白了唯有冬馬的存在能讓她不斷確認自己對春希的愛——就像疼痛才能讓人感知活著。雪菜不斷強調“三人要永遠在一起”,實則是將冬馬綁定為“不可失去的對手”,唯有共存才能完整。雪菜和冬馬的關係,早已經超過了情敵的範疇。
我們是共犯:“我偷走了你的位置,你偷走了我的罪孽。究竟誰才是真正的小偷呢?或許我們早已在交換秘密的瞬間,成了共犯。”
對於冬馬,我覺得最合適的結尾大概就是:
I still love you
2025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