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独属于我的蒙娜丽莎


3楼猫 发布时间:2024-06-22 00:23:30 作者:沙雕网友杨某人 Language

因为独属于我的蒙娜丽莎-第0张

式波·明日香·兰格雷(不是惣流)

相比于绫波丽,我更倾向明日香。”

这句话并不是笔者拿来作为“你更喜欢绫波丽还是明日香”这个问题的答案的,不同于将角色视为伴侣、妻子、丈夫,笔者更多地将EVA中的角色(不包括seele的老登)当作朋友、老师、榜样以及一部分的自己,正因为旧EVA(26话TV,air,将真心献给你)和新EVA(序破Q𝄇)中众多角色的塑造是极其优秀的,他们对于笔者来说都是极其重要而缺一不可的,对他们的喜爱也因此不可量化继而不可对比,“更喜欢哪一个”——这对笔者来说真是个残酷的问题啊。

“更喜欢哪一个”“你是什么厨”,这种问题的答案是建立在对不同角色进行对比之上的,然而对比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因为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没有差距就无法形容,无法形容则一无所知。如果抛弃对比是一场灾难的话,那么改变对比的定语或许是更加安全的做法吧:不在角色之间进行对比,而是将自己与角色进行对比

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塌,经济快速增长态势猝然停止,社会压力剧增,日本社会迎来了著名的“消失的三十年”(笔者在网上还查到了消失的二十年和消失的十年的说法,然而笔者对经济完全不懂,没有任何判断能力,这里姑且就用三十年的说法,抱歉抱歉)。房地产泡沫经济的崩溃所产生的巨大漏洞深刻影响了那一代的日本年轻人,经济发展的戛然停止造成的巨大压力(尤其是心理压力)来自于两大方面:一,之前快速经济发展造成的社会风气遗留,导致许多日本年轻人在最开始对社会认识的巨大偏差同亲自步入社会时来自现实打击之间产生了强烈对比,对道德法律、宏观叙事等概念的认知在矛盾剧增的日本社会环境下也如同泡沫一般脆弱;二,来自生活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的老一辈日本人。老一辈年轻时经历过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因此他们中的一大部分完全无法理解当时日本年轻人所遇到的困难,崇尚吃苦奋斗的他们相信着年轻人享有着比当时的他们好得多的物质条件,这样的不理解削弱了日本两代人之间的亲情关系,而巨大的社会压力又造成了可怕的竞争日本人际关系的进一步扭曲

EVA的26话TV正是诞生在这样的日本之中的,优秀的角色塑造和剧情安排使日本当时众多年轻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将自己与角色进行对比——这便是EVA诞生之时承载的巨大作用。主角碇真嗣或许是那个时代诸多日本年轻人的一种缩影:莫名其妙打败使徒的责任(承担不是自己造成的经济危机的后果)、父亲的压力(老一辈的压力)、自己的努力与自己的幸福无关(努力没有收获)、极其巨大的心理压力(极其巨大的心理压力)。

主创团队创造角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对比,通过强大的对比产生人与角色之间的强大联系,再通过剧情安排角色的结局来向和这个角色产生联系的人们传达自己的想法——在25和26话中,可以推测出真嗣最后未能阻止人类补完计划的实施,但他却实现了自己的补完。在25和26话中有太多看不懂的地方,但笔者个人认为“补完”,即接受自己、接受爱就是真嗣最后的结局,也是主创团队想要告诉广大观众的:接受时代阵痛,然后去补完自己。

因为独属于我的蒙娜丽莎-第1张

哦咩跌多

从EVA中找到自己,从现实中找到希望。只要你愿意,无论哪里都是天堂——这或许是庵野秀明创作EVA时怀有着诸多愿望之一吧。

当然,这也有可能只是笔者无端的过度解读罢了。欸呀,笔者真是一个又自大又自私的人啊。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