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狂妄開始,慘敗告終——英帕爾戰役


3樓貓 發佈時間:2024-03-11 12:16:13 作者:從軍遊戲 Language

各位尊敬的指揮官們大家好!

英帕爾戰役(Battle of Imphal/インパール作戦,日軍代號:ウ號作戦,1944年3—7月),是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於1944年3月至7月在印度英帕爾地區對英印軍進行的進攻戰役。

《從軍》狂妄開始,慘敗告終——英帕爾戰役-第0張

1944年3月8日,日本緬甸方面軍發動英帕爾戰役(“烏”號作戰)。日軍企圖奪取盟軍反攻基地英帕爾,威脅盟軍重要補給基地迪馬普爾,並切斷中印公路,改善其在緬甸的防禦態勢。參戰日軍為第15軍(司令為牟田口廉也中將,轄第15、第31、第33師團,共8.5萬人),由第5飛行師團提供支援。盟軍參戰部隊主力為英軍第14集團軍(司令為威廉·約瑟夫·斯利姆中將)的第4、第33軍,並有中國軍隊協同作戰。3月8日,南路日軍第33師團主力率先發起進攻,渡過欽敦江後經迪登、棟贊迂迴英帕爾。3月15日,日軍主力第15、第31師強渡欽敦江投入進攻。經過數月慘烈的戰鬥,日軍的進攻遭到慘敗。7月3日,日軍大本營下令停止英帕爾戰役。

戰役起始

英帕爾是印度東北部的一個城市,位於印度和緬甸的交界處。這裡有著一片廣闊的平原,是通往印度內地的重要通道。在1942年,日本在緬甸擊敗了英軍,迫使英軍撤退到英帕爾,並在那裡修建了軍事工程,以防止日軍進入印度。英帕爾對於英國來說,不僅是保衛印度的屏障,也是向亞洲戰場輸送物資和兵力的基地。

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與瓜島戰役結束後,軸心國喪失了戰場主動權,為了扭轉不利局面,不甘心束手待斃的德國對日本提出要求,想讓日本集結重兵,在東南亞戰場上向盟軍發動一場奇襲,以打亂對方的陣腳。日本決定發動一場大規模的進攻,試圖打亂盟軍部署,獲得重新扭轉亞洲戰局的機會。日本認為,在四個方向中,東南亞是最有可能突破的地區。因為英國在緬甸已經遭受過失敗,並且在歐洲也面臨著德國的威脅,日本希望通過攻擊英帕爾地區,打開通往印度和孟加拉的道路,並切斷盟軍向中國輸送物資的空中走廊。如果能夠成功佔領英帕爾,並引發印度民眾起義,那麼日本就可以打亂盟軍在亞洲的部署,並給予英國致命一擊。

《從軍》狂妄開始,慘敗告終——英帕爾戰役-第1張

日軍大本營於1944年1月7日以“大陸指第1776號”的指令,下達了代號為“烏”號的英帕爾作戰計劃。日軍擔任進攻任務的是緬甸方面軍第15軍,由牟田口廉也中將指揮,轄有第15、第31和第33師團。英軍駐守英帕爾和科希馬等地區的是威廉·約瑟夫·斯利姆將軍指揮的第14集團軍,下轄第4、第15和第33軍。

戰役歷程

1944年3月8日,日軍南路第33師團率先在親敦江發起進攻,目標直指英帕爾。為了迅速達成進攻目標,鑑於叢林環境對裝甲機動和作戰的不利影響,日軍大部分部隊捨棄了笨重的反坦克武器,僅攜帶三週口糧和給養,孤注一擲的展開攻勢。至4月5日,日軍第31師團的主力部隊已逼近科希馬,其閃電突擊策略初步顯現成效。然而,這一戰略亦暴露出日軍補給不足的嚴重問題。

《從軍》狂妄開始,慘敗告終——英帕爾戰役-第2張

東南亞戰區的盟軍指揮官路易斯·蒙巴頓深刻觀察到,日軍在欽敦江廣闊地域作戰,並依賴叢林山地運輸線,其攻勢難以持久。因此,蒙巴頓決定採取策略,將欽敦江以西的部隊轉移至英帕爾周邊地區,以誘導日軍遠離其後方基地。隨後,盟軍對日軍的運輸隊進行轟炸,切斷其補給線,從而迫使日軍陷入困境。英軍第14軍迅速響應,集結主力進行防禦,並運用空降兵切斷日軍的地面補給線。同時,盟軍請求美國和中國空軍提供支援,對日軍實施全面轟炸。

由於補給線被摧毀,日軍陷入絕境,無法繼續發動有效進攻。戰局發生逆轉,日軍遭受重大損失。面對困境,日軍指揮官佐藤幸德認識到科希馬難以攻克,補給線又被英軍控制,加上雨季泥濘的叢林條件,他請求撤退,但遭到牟田口廉的拒絕。6月10日,牟田口廉撤換了三個師團的指揮官,並集結剩餘兩個疲憊的師團對英帕爾發動新一輪進攻,導致日軍傷亡人數急劇上升。最終,6月26日,日軍被迫開始撤退。

《從軍》狂妄開始,慘敗告終——英帕爾戰役-第3張

在雨季的肆虐下,日軍經過長達64天的激戰,被英軍持續追擊和圍剿。他們面臨的困境重重:美國和中國空軍不斷轟炸,地面通往緬甸的山林小徑因大雨和山洪而損毀,糧食極度匱乏,迫使日軍不得不以野草、蝸牛、蜥蜴、蛇、猴子等野生生物為食以維持生存。

《從軍》狂妄開始,慘敗告終——英帕爾戰役-第4張

7月16日,日軍被迫向親敦江方向撤退。在傾盆大雨中,他們艱難地翻山越嶺,同時還要面對中國和美國空軍的連續轟炸。撤退途中,無數傷員因絕望而選擇了用手榴彈自殺,大量官兵在荒山密林中喪生,或在深谷大河中溺亡。這條撤退之路被基層士兵稱為“白骨街道”或“靖國街道”,因為道路兩旁散落著大量遺骸。

《從軍》狂妄開始,慘敗告終——英帕爾戰役-第5張

儘管日軍歷來重視將傷亡士兵帶回國內,或至少帶回他們的骨灰,但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已無暇顧及。許多人在行進中因體力不支而倒下,屍體很快就被蟲蟻啃食成白骨。這一場景極為悽慘,日本方面也承認:“全線撤退的情形如同鬼哭狼嚎,慘狀令人不忍目睹。”

牟田口廉領出去的十萬之眾,最終傷亡、失蹤大約5.3萬人,在陣亡的人員中近半是病餓致死,戰鬥死亡人數只有一半,成為日本陸戰史上最慘重失敗之一。盟軍在印緬戰場從此轉入戰略進攻的階段。

雙方指揮

《從軍》狂妄開始,慘敗告終——英帕爾戰役-第6張

威廉·約瑟夫·斯利姆(William Joseph Slim,1891年8月6日~1970年12月14日),1891年8月6日生於布里斯托爾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斯利姆決心參與軍事事務,1945年6月,斯利姆升遷東南亞戰區盟軍地面部隊(即第11集團軍群)司令。1946年,斯利姆回到英國擔任帝國國防學院院長。1947年,他離開軍隊擔任英國鐵路委員會副主席。1948年,斯利姆被召回服現役,出任帝國總參謀長。1953年,斯利姆被封為子爵並奉女王之命出任澳大利亞總督至1960年。1956年,斯利姆出版回憶錄《轉敗為此》。 1970年12月14日,斯利姆在倫敦逝世。

《從軍》狂妄開始,慘敗告終——英帕爾戰役-第7張

牟田口廉也(1888.10.7—1966.8.2),日本佐賀縣人。1910年5月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1917年11月陸軍大學畢業。後任參謀本部勤務官、部員、近畿步兵第四聯大隊長、軍務局科員、參謀本部庶務課課長、中國駐屯軍步兵第一聯隊隊長。

七七事變時,在北平直接指揮部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次年任第四軍參謀長。1940年8月晉升中將。太平洋戰爭開始後,作為第十八師團長指揮入侵馬來半島,攻陷新加坡,肆意迫害華僑。 1943年3月任第十五軍司令官,其間率所部到處燒殺搶掠。1945年1月任預科士官學校校長。 1946年9月作為甲級(A 級)戰犯被逮捕 ,移送到新加坡,1948年3月假釋,1966年8月死亡。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