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GameForce
作為遊戲史上銷量最高的遊戲,《俄羅斯方塊》這個名字想必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近日根據同名遊戲改編電影《俄羅斯方塊》,在蘋果Apple TV+獨佔播出,不同於傳統遊戲題材影視作品,本片是少有的將遊戲行業發展內容搬上了銀幕,其內容則是全球享譽盛名的俄羅斯方塊遊戲,圍繞著這款經典名作的誕生和流行,展開了一段傳奇故事。
《俄羅斯方塊》沒有任何故事情節,遊戲玩法可謂家喻戶曉,之所以能被改編成電影,則是由於其持續數年錯綜複雜的版權關係,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爭議。電影《俄羅斯方塊》還原了其中部分情節,同時加入了大量天馬行空式想象,讓本身平淡無奇的商業談判,充滿了諜戰動作冒險元素,幾位還原度很高演員的優秀表現,加上一些8位機像素風格畫面特效,都讓本片成為遊戲改編電影前無古人的創新佳作。
時至今日俄羅斯方塊仍然是每個平臺必備遊戲之一,新穎的電子競技玩法也延續了這個IP的生命力,而當年的版權糾紛也終於用直觀的電影形式還原。本期我們就從國內玩家最熟悉的FC版《俄羅斯方塊》說起,結合最新的Apple TV電影內容,帶各位回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捋一捋“俄羅斯方塊事件”的來龍去脈,以下內容包含劇透,請酌情觀看。
這裡是喜歡碎碎唸的黑貓,歡迎各位收看我們的視頻欄目《懷舊迴廊》。
我相信包括我在內絕大多數玩家,都是在任天堂FC主機上首次接觸《俄羅斯方塊》,這也確實是遊戲最早廣泛流行的平臺,當年眾多組裝合卡中都可以看到本作的身影。不少人都可能注意到,FC曾經有多個不同版本的《俄羅斯方塊》,有些卡帶商直接將其名為《俄羅斯方塊2》等續作,讓人摸不著頭腦,實際上一共有三個版本的FC《俄羅斯方塊》,而這三個版本,可以說是整個版權糾紛的標誌象徵。
首先要從“俄羅斯方塊之父”帕基特諾夫說起,從小就喜歡益智玩具的他,1985年6月和幾位在科學院計算機中心工作的同事一起,開發出了最原始版本《俄羅斯方塊》,經過修改和移植後在國內廣泛流行,同時流傳到周邊國家,包括同屬華約陣營的匈牙利。
當時的匈牙利科技產業發達,而且對西方國家政策相對開放,有很多西方人在此尋找商機,我們熟悉的魔方玩具就是匈牙利人魯比克發明,隨後授權給美國商人從此廣泛流行。英國某遊戲公司老闆羅伯特斯坦恩(Robert Stein)也來到匈牙利,試圖尋找優秀的電腦遊戲引入到西方,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了《俄羅斯方塊》,立刻意識到這將是一個爆款,匈牙利夥伴告訴他這是蘇聯同行的作品。
斯坦恩幾經輾轉,找到了帕基特諾夫工作單位的傳真號碼,發去了信息希望得到《俄羅斯方塊》授權,這令帕基特諾夫感到意外和驚喜,但作為一名普通的“吃皇糧”員工,顯然不能代表機構和其它公司簽約,更何況是在受到嚴格限制的蘇聯。經過和上級領導溝通後,帕基特諾夫回覆了斯坦恩,表示有興趣合作,可以進一步溝通,這就像“有機會吃個飯”一樣,沒有把話說死,但斯坦恩卻認為這就是同意了,開始將《俄羅斯方塊》當作正式代理產品發行。斯坦恩這種“空手套白狼”的行為,是整起商業糾紛最根本的起源,雖然經過艱難的談判,斯坦恩拿到了蘇聯方面授權,但卻有著巨大的漏洞,具體後面會提到。遺憾的是,《俄羅斯方塊》電影對於上面這部分內容幾乎沒有表現,這也對一部分觀眾產生了誤導。
斯坦恩並在沒有獲得正式授權的情況下,還將遊戲發行權轉賣給其它公司,經過一系列分包轉包後,雅達利旗下的Tengen獲得了北美地區FC版《俄羅斯方塊》發行權,1989年5月,Tengen版《俄羅斯方塊》發售,這個版本就是國內玩家最熟悉的,特徵是聖瓦西里大教堂封面,以及《喀秋莎》為代表的幾首經典BGM。遊戲有從0到17共18級難度,每完成一級難度中央會出現小人跳舞,根據得分情況最多6個,此外Tengen版可以雙人遊戲,是很多國內小夥伴童年的經典回憶。
而日本地區FC版《俄羅斯方塊》,則落到了另一位發行商亨克羅傑斯(Henk Rogers)手中,電影的故事從這裡才真正展開,憑藉長期在日本發行遊戲的經驗,羅傑斯的Bullet Proof Software(簡稱BPS)贏得了喜歡圍棋的任天堂老爺子山內溥賞識,不僅獲得授權開發FC遊戲《圍棋》,更是將《俄羅斯方塊》帶到了FC主機。1988年11月,BPS版《俄羅斯方塊》發售,這個版本比Tengen版更早些出現,當年國內玩家接觸並不多。
BPS版《俄羅斯方塊》最初表現很一般,羅傑斯再次找到山內溥爭取更多的發行宣傳,山內溥則讓宮本茂進行體驗,得到極其優秀的反饋後,決定全力推廣此款遊戲,最終銷量超過200萬套,羅傑斯賺取大量版權費同時,更是有機會接觸到任天堂當時的秘密武器:Game Boy。
《俄羅斯方塊》的優異表現引起了當時任天堂美國分部總經理荒川實關注,他認為這種適應全年齡的休閒遊戲,和追求隨時隨地都能長時間玩的Game Boy掌機,簡直就是絕配。於是任天堂委託羅傑斯取得掌機版遊戲版權,然而斯坦恩也嗅到了商機,加上從斯坦恩手上買到版權的二道販子凱文麥克斯韋(Kevin Maxwell),三方勢力幾乎同時到達莫斯科,與蘇聯計算機軟件進出口管理機構ELORG進行談判,整部電影最核心的內容從此展開。
前面提到斯坦恩獲得版權有巨大漏洞,那就是他拿到的版權只是“電子計算機軟件”,而對於家用遊戲機以及全新誕生的掌上遊戲機,卻沒有明確定義。羅傑斯拿出了自己發行的BPS版《俄羅斯方塊》卡帶,讓蘇聯方面非常震驚,因為他們沒有真正對PC以外平臺進行授權。這段情節充分展現出羅傑斯作為商人的精明,在人家地盤上主動拿出已經賺夠錢淪為雞肋的“盜版”產品,然後把鍋甩給原始授權方斯坦恩,雖然自己有一定風險,卻徹底摧毀了原始授權體系,從而能有機會重新分得最大的蛋糕。
果不出所料,蘇聯方面重新審查了之前和斯坦恩的合同,強勢宣佈原來的無效,任天堂也派出荒川實和美國公司CEO霍華德林肯(Howard Lincoln)前去助陣。最終經過各種明爭暗鬥,任天堂拿到了家用機和掌機《俄羅斯方塊》版權,之前已經發售的Tengen版面對“宇宙最強法務部”打了一場官司敗訴,以終止銷售下架告終。1989年6月,GB版《俄羅斯方塊》發售,這款遊戲在日本以外地區是和掌機捆綁銷售的,最終取得3500萬套銷量,奠定了遊戲史上不可動搖的地位。1989年11月,任天堂版FC《俄羅斯方塊》發售,和BPS版一樣只有單人模式,當年在國內遠不如Tengen版普及,這也標誌著版權糾紛蓋棺定論。
《俄羅斯方塊》電影並不是一部業界紀錄片,而是在真實事件基礎上,進行了大量改編,也充滿了主觀傾向,尤其是在幾個關鍵問題上,有混淆是非之嫌,這也讓影片有了很大爭議。
電影裡在羅傑斯和蘇聯官員談判過程中,官員甚至沒有聽說過任天堂主機,羅傑斯用簡單明瞭的形式講述了FC和PC的差別,這才讓官員意識到原有授權合同不適用於家用機。這一段其實很扯,當時的電腦主機不像現在是Windows和MAC天下,而是有MSX、NEC PC-98、夏普X68000等多個平臺,身為軟件進出口負責人,當下流行的硬件平臺是基本常識,何況當時FC已經流行多年,這絕對是對官員的極大貶低。
羅傑斯在電影中也被誇大了能力,在任天堂秘密實驗室中第一次見到GB掌機,然後現場用C語言修改代碼,把《俄羅斯方塊》移植到全新平臺,主角光環確實厲害。此外他來到蘇聯帕基特諾夫家中做客,幫助“俄羅斯方塊之父”修改遊戲代碼,加入了同時消除多行的功能,事實上他來蘇聯之前發售的BPS版《俄羅斯方塊》中,就包含消除多行功能,這顯然不可能是羅傑斯的原創。
為了照顧不熟悉遊戲的觀眾,電影中加入了經典諜戰元素,像前面提到的麥克斯韋為了拿到遊戲版權,賄賂情報特工利用國家機器施壓談判。電影中這些特工的做法令我很不理解,尤其是用各種手段向帕基特諾夫施壓,他又不是版權所有者,根本影響不了談判結果,僅僅是作為一個程序員,和同樣懂技術的羅傑斯聊得來而已。影片中讓人家丟工作、福利分房取消,甚至出現了威脅把兩個小孩從樓上扔下去這樣的場景,現實中帕基特諾夫和家人並沒有因為《俄羅斯方塊》受到任何傷害。此外還有偽裝成翻譯主動接近羅傑斯的美女特務,以及為了搶合同大白天在馬路上駕車狂飆,拜託這只是價值幾百萬美元的遊戲,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絕密情報呢,而最後反派的結局也是俗套的“成也女人、敗也女人”,連最高領導人都出面了,這些內容實屬誇張。
《俄羅斯方塊》電影未來會不會在國內上映,我認為希望很渺茫,首先影片中充滿了對紅色文化的敵視,想過審至少要砍掉大半內容;其次影片內容中,既沒有耳熟能詳的遊戲人物,也沒有時下熱門的電競偶像,只有少數大齡骨灰玩家會有興趣;最後就是蘋果Apple TV+的政策,所有內容必須是原創獨佔,單獨破例幾無可能。
時至今日,遊戲的版權體系已經非常健全完善,無論是IP持有者、開發公司還是發行商,都有規範的法律保障,發行平臺、地區、有效期都會有明確要求,絕大部分廠商都不允許二次轉授權,像《俄羅斯方塊》這種複雜的版權糾紛,恐怕很難再看到了,而未來反映遊戲業界的電影,會如何在真實和改編之間找到吸引觀眾的賣點,絕對是值得期待的。
-END-
關注“碎碎念工坊”,傳播遊戲文化,讓遊戲不止是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