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話:愛而不得,是我們人際關係的常態。更是小說劇情裡男女主的被動屬性。所以今天我們降低一個難度,不再追求愛之必得。如果我們的付出能夠得到對等的回應,至少也是一種寬慰,不是嗎?
大家好!我是 ToddMark,一個學心理的小學生。
付出即是意志
這是我最近從人本主義裡面感悟到的一點東西。馬斯洛的金字塔已經家喻戶曉了,在金字塔發展之前的故事,卻另有一番曲折。
相傳馬斯洛獲得博士學位,留校任教之後。在人本主義的研究領域頗有建樹。1943年,他發表了《人類動機理論》,其中的需要層次論,即如今的金字塔理論的雛形。
1945年,二戰結束。馬斯洛順理成章的參與了戰後心理創傷干預小組的課題研究。PTSD在那時還沒有形成系統。
但馬斯洛通過對戰鬥人員的戰後心理分析,結合戰鬥人員的家庭背景和生長環境。得出一個非常有趣的結論,即:
同樣是一線的戰鬥人員。家庭條件越好的人,越關心生理安全。
這與我們的常識相反不是嗎?一般情況,我們會認為家境越好的人,越在乎心理安全。為什麼從戰場回來以後,那些家境優渥的人,反而會更在乎生理需要呢?
馬斯洛在更深入的調查後發現。戰鬥人員越在乎的東西,恰恰是他們在戰場上獲得更多“失去感”的東西。
對於窮人而言,或許日常的生活也有幾分戰爭的殘酷,那麼在戰場上丟掉的那幾分安全感,或許微不足道。而對於富人,可就大相徑庭了。
付出,即是意志。是我從這個故事裡感受到的。回到我們的主題,如何讓我喜歡的人注意我?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我付出多少。
如果把喜歡的關係比作一場戰爭,戰後創傷越大的,永遠是付出越多的人。那麼我們不妨反其道而行。
如果你喜歡一個人,而想要去接近他。其實大可不必直接示好,相反,讓他給予你幫助,是更有效地手段。
記住我們前面說的話:“付出!即是意志!”。
有句歌詞怎麼唱來著?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如果你的好被任何人輕而易舉的得到,那麼任何人都不會在心裡留你的位置。
要讓付出成為有價的籌碼,並不是要你做一個自私的人。
當我們去幫助一個人時,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們的自願驅使的。你有被迫幫助一個人的情感體驗嗎?很少或者沒有吧。
但我們卻常常體驗到幫助人的滿足和認同。而且,無論你是否承認,我們在潛意識中,都會希望再次見到那個我們幫助過的人。
原因也很簡單,那些人,是我們自我實現的標記,是我們精神需要的金字塔頂端。
魯迅經典的屋頂和窗戶的故事,即人們的折中心理,也與此十分類似。
破壞屋頂,大大超過了我們的心理預期。然後再提議開個窗戶,我們就比較能接受了。
相同的,對方沒有期望你的好(沒有注意到你),到對方付出(幫助你希望你認可)後注意到你。留下的印象也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你不信,不妨可以試試下次邀約對方,先請對方幫個忙,然後在邀約,和直接邀約,哪個成功率更高?
付出,即是意志。沒有人會挑戰自己的潛意識,去違背自己的意志。你個人拒絕你的邀請,等於拒絕你要求提供幫助。
如果他之前幫助了你,現在又拒絕你的邀請。這在一般情況下,是會給他造成自我認知的不協調感。
當然,如果他對你的討厭遠遠大於這種不協調感,這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我們這裡,只討論大多數的情況。
個體案例,切勿生搬硬套。這是心理學學習的大忌。
這個方法不僅可以在戀人未滿時使用,當親密關係達成時,用“付出即是意志”的方法一樣可以有效提高關係的牢固程度。
羅蘭米勒角色參與
在親密關係中,我們的參與度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我們對關係的認可度。那些分手時越歇斯底里的人,自然也是付出最多的人。
為了平衡親密關係中的付出,我們有必要讓情侶雙方都參與到這場角色扮演中。
尤其要提防那種,“養個女兒,養個兒子” 式的戀愛。羅蘭米勒對於親密關係的看法,與馬斯洛的戰後調查,都反覆說明了一個問題。
一段關係中,只有付出的人,才會在乎。
所以,如果你想去追一個人,你想去讓某人對你好。那應該直接了當的,要求他對你好,而不是一味地付出,通過感化來達到這個目的。
從這個解讀來看,能讓人樂於幫助你,也是一種獨特的人格魅力。
我們常常講助人為樂,卻很少聽到過“受助為樂”。不妨從今天開始,換換思路,讓你喜歡的他,為你做一點事,或許,久而久之,他就會愛上你。
文章到此結束了,感謝你的打賞收藏和點贊。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或者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如果你有情感的疑惑和問題,也可私信我交流。我們下期再見 :)
書籍推薦
心理學讀物推薦
拯救自我消耗的書單(心理學方向)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版權問題,告知後致歉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