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话:爱而不得,是我们人际关系的常态。更是小说剧情里男女主的被动属性。所以今天我们降低一个难度,不再追求爱之必得。如果我们的付出能够得到对等的回应,至少也是一种宽慰,不是吗?
大家好!我是 ToddMark,一个学心理的小学生。
付出即是意志
这是我最近从人本主义里面感悟到的一点东西。马斯洛的金字塔已经家喻户晓了,在金字塔发展之前的故事,却另有一番曲折。
相传马斯洛获得博士学位,留校任教之后。在人本主义的研究领域颇有建树。1943年,他发表了《人类动机理论》,其中的需要层次论,即如今的金字塔理论的雏形。
1945年,二战结束。马斯洛顺理成章的参与了战后心理创伤干预小组的课题研究。PTSD在那时还没有形成系统。
但马斯洛通过对战斗人员的战后心理分析,结合战斗人员的家庭背景和生长环境。得出一个非常有趣的结论,即:
同样是一线的战斗人员。家庭条件越好的人,越关心生理安全。
这与我们的常识相反不是吗?一般情况,我们会认为家境越好的人,越在乎心理安全。为什么从战场回来以后,那些家境优渥的人,反而会更在乎生理需要呢?
马斯洛在更深入的调查后发现。战斗人员越在乎的东西,恰恰是他们在战场上获得更多“失去感”的东西。
对于穷人而言,或许日常的生活也有几分战争的残酷,那么在战场上丢掉的那几分安全感,或许微不足道。而对于富人,可就大相径庭了。
付出,即是意志。是我从这个故事里感受到的。回到我们的主题,如何让我喜欢的人注意我?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我付出多少。
如果把喜欢的关系比作一场战争,战后创伤越大的,永远是付出越多的人。那么我们不妨反其道而行。
如果你喜欢一个人,而想要去接近他。其实大可不必直接示好,相反,让他给予你帮助,是更有效地手段。
记住我们前面说的话:“付出!即是意志!”。
有句歌词怎么唱来着?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如果你的好被任何人轻而易举的得到,那么任何人都不会在心里留你的位置。
要让付出成为有价的筹码,并不是要你做一个自私的人。
当我们去帮助一个人时,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的自愿驱使的。你有被迫帮助一个人的情感体验吗?很少或者没有吧。
但我们却常常体验到帮助人的满足和认同。而且,无论你是否承认,我们在潜意识中,都会希望再次见到那个我们帮助过的人。
原因也很简单,那些人,是我们自我实现的标记,是我们精神需要的金字塔顶端。
鲁迅经典的屋顶和窗户的故事,即人们的折中心理,也与此十分类似。
破坏屋顶,大大超过了我们的心理预期。然后再提议开个窗户,我们就比较能接受了。
相同的,对方没有期望你的好(没有注意到你),到对方付出(帮助你希望你认可)后注意到你。留下的印象也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你不信,不妨可以试试下次邀约对方,先请对方帮个忙,然后在邀约,和直接邀约,哪个成功率更高?
付出,即是意志。没有人会挑战自己的潜意识,去违背自己的意志。你个人拒绝你的邀请,等于拒绝你要求提供帮助。
如果他之前帮助了你,现在又拒绝你的邀请。这在一般情况下,是会给他造成自我认知的不协调感。
当然,如果他对你的讨厌远远大于这种不协调感,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我们这里,只讨论大多数的情况。
个体案例,切勿生搬硬套。这是心理学学习的大忌。
这个方法不仅可以在恋人未满时使用,当亲密关系达成时,用“付出即是意志”的方法一样可以有效提高关系的牢固程度。
罗兰米勒角色参与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的参与度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我们对关系的认可度。那些分手时越歇斯底里的人,自然也是付出最多的人。
为了平衡亲密关系中的付出,我们有必要让情侣双方都参与到这场角色扮演中。
尤其要提防那种,“养个女儿,养个儿子” 式的恋爱。罗兰米勒对于亲密关系的看法,与马斯洛的战后调查,都反复说明了一个问题。
一段关系中,只有付出的人,才会在乎。
所以,如果你想去追一个人,你想去让某人对你好。那应该直接了当的,要求他对你好,而不是一味地付出,通过感化来达到这个目的。
从这个解读来看,能让人乐于帮助你,也是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
我们常常讲助人为乐,却很少听到过“受助为乐”。不妨从今天开始,换换思路,让你喜欢的他,为你做一点事,或许,久而久之,他就会爱上你。
文章到此结束了,感谢你的打赏收藏和点赞。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或者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如果你有情感的疑惑和问题,也可私信我交流。我们下期再见 :)
书籍推荐
心理学读物推荐
拯救自我消耗的书单(心理学方向)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告知后致歉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