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油们大家好啊,离出分还有一周,到了我们考察导师的时候。好导师都是有口皆碑的,本校的学生可能暑假/考研报名/选毕设题目时就跟导师联系好了,所以在出成绩前我们就要选好几位导师,初试成绩出来后立马跟心仪的导师联系。开学了有点忙,我也是紧赶慢赶抽空把这篇内容做出来了,如何准备复试看这篇
感谢各位喝油的支持和陪伴。
迭戈加:本篇内容仅为个人经验分享,不能作为导师选择的指导方针,有误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其实,你未来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在选择导师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是幸福美满、压力满满还是怒而退学,都由你导师的人品及能力决定,一定要慎重选择。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了解导师的同时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至少能减少你研究生生涯的痛苦、焦虑和自我怀疑。如果给我个重新选导师的机会...oh如果能重来~我要选...择当一盆多肉,不当人了
目录
1.了解导师的五个角度
2.常见的5种导师类型
3.从自身角度选择
4.简历制作
5.报考邮件
了解导师的五个角度:
1.Title
学术帽子:如图
![热门
[研0选导师指南]如果能重来~我要这样选导师-第0张](https://imgheybox.max-c.com/web/bbs/2025/02/18/50215bc8ca96cf2c97aac5d18edfeb0c/thumb.png)
图源蔚青学者
行政:部分高校鼓励“双肩挑”(教学+行政),我了解到的目前这些岗位会两者兼顾:校长、副校长、学校书记、校长助理、院长、副院长、学院书记和院长助理。
研究生教育:硕导、博导。
团队内地位:团队大老板(院士/四大青)、团队小老板=课题组大老板(四小青)、青椒=课题组小老板(一般讲师/副教授),团队挂名实际单打独斗型。
如何判断大小老板:教师主页是不太能看得出来,需要咱上网查询团队信息、问团队内师兄师姐。
建议:在title上,一般是一高俱高,所以优先看学术帽子,四小青及以下会亲自指导,选了准没错。行政不要选太高的,到学校级别的根本没空管你,一年见不到几次面。研究生教育上,不要选硕导,没有博士博后带你,跟导师直接接触,如果导师脾气不太好就压力山大,其次硕导有评职称(教授/博导)压力会压榨+抢文章,团队大老板选了多是挂名然后团队小老板和青椒带。
2.指导风格
“放养型”:给予很大自由,适合自主性强,能保底毕业的学生。
“手把手指导型”,适合需要监督、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
建议:大家选手把手教的,不要高估自己的自控力。
3.研究方向
选择在做你感兴趣的大方向的导师,我知道刚考研的同学可能对自己的兴趣还不明确,这就需要导师帮助探索。你要考虑导师是否愿意让你在大方向下自由选择子课题。
导师的研究方向决定他接的项目,他接的项目决定你要干的活,任何导师都是想要学生在边干项目边深入学习自己的研究方向,这样既有钱拿也培养了学生。
在子课题上,你开辟新方向叫创新,在大方向上那叫开疆拓土,不要想着课题组没有这个方向,我就开辟新方向,这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事情,你会面临以下风险:
孤军奋战:没有师兄师姐和导师的指导和帮助。
精力不足:在你开辟新方向的同时,手里的活是不能停的,干着和你研究方向一点不相关的项目会极大的消耗你的时间精力和心情。
捉襟见肘:可能没有多少资源支持,不出成果导师可能不会出钱,如果需要他出钱才能出成果,那就陷入死循环了。
还需要甄别导师的研究方向是否是他亲自在做,有些导师的方向是手下学生在做,自己一点不懂,是博导有博士学生在做还好说,至少在博士师兄毕业前有大把时间教你,硕导带的硕士师兄在做你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学习+自力更生+自求多福。
4.科研项目
国自然代表了导师的学术影响力、研究方向的创新性和可行性,国自然多代表导师学术活跃度高,论文产出较稳定。
省级项目体现导师在地方或学科内的认可度,但含金量通常低于国家级项目。
横向课题(企业合作)侧重应用研究,反映导师的产业资源整合能力,学术深度可能较弱,实践性强,可能占用大量时间做技术开发而非创新研究。
5.论文产出
近三年有效论文(一作、共一、学生一作导师二作、导师通讯)少于10篇,属于是脱离科研型导师,专职项目,有小论文毕业要求和读博的慎选;近三年全是一作的是抢一作评职称,不读博的可以选。
OK,大概从这五个方面来认识导师,各种类型的导师都是以上五种方面不同程度的排列组合,我们列举一下常见典型(不代表所有)5种导师类型:
常见的5种导师类型
01 功成名就的学术教授
关键词:院士、万人领军、长江、杰青、院士候选人等
Push概率:4星
痛苦概率:3星
导师特点:
(1)特别忙,他们忙的往往不是具体的科研工作,而是申请各种项目,各种校校合作等。
(2)注重师门传承,希望自己旗下的学生走学术道路,崭露头角,因此会习惯性地把你向博士方向培养。
(3)多金,一般这种教授项目多,给到你的科研补贴就会很多。
(4)课题组老师博士硕士众多,方向繁多,供你选择的课题方向也会有很多。
(5)硕士名额竞争激烈。一般情况,这种教授每年都是满名额招生。
优点:
(1)社会人脉广,导师名头就是金字招牌,未来如果你不转行,那么不管读博还是工作都会很有帮助。
(2)平台高,如果你靠谱,在这种组里会有很多机会出国、参加大型会议、各种夏令营等等。
缺点:
(1)你可能三年期间根本见不到他们几面。导师最多会指导一下你的未来大致方向,具体科研工作需要你自己开展,或者是通过手下小导培养。因此,你可能还需要面临小导是否靠谱的问题。
(2)需要你有较强的自制力,科研决心,以及自学能力,大家可能会很卷,有一定几率遇到组内各种勾心斗角,有可能遇到关系户抢你文章。
02 崭露头角或蓄势待发的学术型教授
关键词:新杰青/优青、百人,万人青年拔尖,新晋教授
Push概率:4星
痛苦概率:4星
导师特点:
(1)处于事业发展的快速上升期,科研经验丰富。
(2)为了出高影响因子的论文,会更加细致的指导学生做实验,发论文,对科研上的指导非常认真和细致(push程度高)。
(3)这类教授的学生一般不会很多,大概率能会招满,但也可能会有空余。
优点:
(1)不用担心毕不了业的问题,因为导师会很认真地与你沟通课题,教你实验和论文。
(2)因为已经评上了教授,可能对论文的需求没那么强烈,因此可能给你一作,让你拿大把奖学金。
(3)暂时不用担心导师跑路或者躺平而影响你毕业。
缺点:
因为这种导师大概率会一对一指导你,基个不会有什么休息的时间,被动push概率较高,可能非常看不惯你做事说话拖拉,没有逻辑。做好被骂准备。
03 入校不久的普通青年副教授或讲师
关键词:评职称、拿项目
Push概率:5星
痛苦概率:4星
导师特点:
(1)迫切需要论文作来评职称项目,所以在这里你基本不用考虑一作。
(2)同上,科研经验丰富,细致的指导学生做实验,发论文。
(3)不管导师人品好不好,基本都会每周1次组会,实验进度催的很紧。
(4)没有博士名额,研究生名额不多。
优点:
(1)细致的指导科研,不用担心毕业。
(2)青年导师更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可能对你生活帮助很大。
缺点:
(1)push概率很高,你可能会日夜出没于实验室。
(2)论文一作很可能不是你的,奖学金一般不会很高。
04 实业行政型教授:科研、企业、行政
关键词:开公司,老板,副校长,副院长、某部某局挂职
Push概率:5星
痛苦概率:7星
导师特点:
(1)科研能力一般,交际能力、赚钱能力、拿项目能力、官僚能力max。
(2)庞大的学生群体,尤其是有行政职务或者在外边已经有成熟企业的老板。
(3)学术方面稍弱,热衷于技术转化,常年在外参加各种企业合作,政府商谈等会议。
优点:
(1)多金且人脉广,项目众多,平常也会多少给你点钱。
(2)工程类的教授大概率不缺项目,会给你很好的技术转化的科研思路,如果导师人品好,未来你去企业或者创业会很吃得开。
缺点:
(1)你有可能会很少见到他们。
(2)延毕现象高发,痛苦学生集结地。
(3)如果是行政类导师,大概率会很少指导你,他们没有时间看论文。
05 即将退休老教授
关键词:临近退休教授、行政职务转教授、兼职教授
Push程度:2星
痛苦程度:3星
导师特点:
(1)即将退休,或者不追求学术已经躺平。
(2)科研水平不一定弱甚至很强,但是人家已经准备功成名退,开始追求安逸。
(3)自己不需要论文,也不push学生发论文,也很少有项目。
优点:
(1)基本不会push你,平时管理散漫,极其适合只想拿文凭工作的学生。
(2)可能会很关心你的生活,人之将退,其言也善,有可能会有补贴。
缺点:
(1)项目很可能不多,对你的学术指导可能更少,有大概率需要自己想思路做科研。
(2)自制力不强的学生玩三年,没人管你有可能被延毕。
从自身角度选择
选导师不能只看这个老师有多厉害,也要考虑清楚你读研是为了什么,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去选择:
如果是对科研有浓厚的兴趣,笃定以后一定要读博走学术道路留高校工作,选择有学术影响力(学术帽子、担任期刊编委、会议主席、学术组织成员)的青年(导师在35-45之间,有帽子或冲击帽子的动力)博导(课题组内硕转博比直接考博轻松)可能更有帮助,同时要考察导师的学术能力与活跃度:在领域内持续发表高质量论文(如顶会、顶刊)、可以通过Google Scholar、ResearchGate等平台查看其论文数量、引用量和合作网络(看是否有国内外顶尖团队的合作关系?这对未来对外申请博士或博士后有所帮助),以及关注其学术延续性:查看导师的往届学生是否在学术界立足(如进入高校任教、拿到教职)。如果毕业生大多转行,可能说明导师缺乏学术培养能力。
“叽里咕噜嘀咕什么呢,说人话!”“找01、02类型的导师。”
如果你想毕业直接工作,那么导师的行业资源和人脉可能更重要,考虑横向项目多、校企合作资源丰富的导师,找01-04类型导师都可以。
如果你想摆一点混个学历或者毕业考公,就找个05类型的导师,课题组人多、五十岁以上、家庭美满的老教授,他们往往项目少、会议少,功成名就,喜欢骑个车爬个山郊游什么的,你就有大把时间躺平或者准备考公,但是要毕业自理,小心延毕。
了解导师的途径
教师主页
一般都能直接搜到没放太多信息的导师慎选。
导师评价网络(负面信息较多,且导师不全,注意结合实际辨别):
https://pi-review.com/
https://rms1.apachecn.org/
直系学生问询(锚定感兴趣的导师后再问):
多问几个师兄师姐,注意幸存者偏差。
找不到上表白墙有偿找,或者在学校路边拦学长送奶茶帮忙找,别放不下面子。
避坑:
临近退休(60以上)、经营公司(可能让学生沦为“廉价劳动力”)、情绪不稳定、更年期、不尊重学生的导师。
![热门
[研0选导师指南]如果能重来~我要这样选导师-第1张](https://imgheybox.max-c.com/web/bbs/2025/02/18/7b28aed4e4d35c6176820fbb7b228bcf/thumb.jpeg)
简历制作
制作简历主要是给导师看的,除自我介绍、本科成绩(包括四六级)、项目经历、荣誉奖项证书(与学习、科研相关的)以外其他什么都不要放,有的放矢,放其他内容会降低导师对你的印象和评价。同时不妨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导师你会选什么样的学生。
1.能力出众:本科就各种比赛项目奖项拿到手软,论文kuku发。这种咱就不用往下看了,有啥放啥就行,考虑一下荣誉奖项该写几页纸。
2.能力一般:有部分比赛和项目奖项,无论文。大部分同学都在这一层次,把比赛项目按STAR法则写下来,重点突出你是在一定时间内独立自主完成,代表你的学习能力强。
3.无任何比赛及项目。写本科毕设目前进度、成果以及自己毕设和这个老师的研究方向之间的关系,有能力的可以延申出来学科交叉的idea,代表你对老师的研究方向有兴趣和创新思路。
重点就是突出你的自学能力和想法。
报考邮件
发给导师的第一封邮件/信息,犹如他见你的第一面,所以大家理应予以重视,对于邮件的标题和内容都应该仔细斟酌。
第一封邮件简要、突出主题,礼貌寒暄后介绍个人基本情况(学校、院系、成绩、排名等),谈谈选择该导师的原因。STAR法则介绍个人的科研经历,并表示对导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有志于朝某个方向发展以及今后计划。最后PDF格式简历、成绩单以附件形式附在邮件中。写完多读两遍,确保语言得体通顺,能够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后,再点击“发送”。
发完耐心等待1-3天,一般情况下老师有兴趣的会回微信联系,没有太大兴趣的会回有名额欢迎报考,没名额就劝你报别的了,等三天以上不回的就是不想要你,赶紧联系别的老师。
主题:研究生申报-XXX-初试分高写分-本科学校好写学校
尊敬的X老师:
您好! 我叫XXX,是XXXX大学XX专业的XX级本科生,对您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希望申报您的研究生。
我的基本情况是:
前三学年总评成绩为XX,专业排名X/XXX,考研初试成绩XX; 已通过英语四、六级(高分就写XX分);
有比赛项目版: 有XXXXX的国家级大创科研经历:
(S)在XX背景下,(T)实现XX目标,(A)我在其中负责XX工作,使用XX工具,(R)实现了XX效果/性能,获得了XX奖项, 我在本科期间还参加过部分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曾获得过数学建模美赛XX奖、国赛XX奖、校优秀学生等奖项。
我在网上查阅了您的相关资料和论文,对您的XXX研究方向很感兴趣,非常希望能够在您的指导下攻读研究生,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大学期间打下的专业基础,我能很好地完成这期间的任务。最后我想询问一下老师是否还有研究生的名额,谢谢老师的解答! 非常感谢老师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邮件,附件中是我的简历和成绩单,望您查阅。
无比赛项目版:
我在网上查阅了您的相关资料和论文,对您的XXX研究方向很感兴趣,与我本科毕设有部分相同的研究内容,具体为… ,非常希望能够在您的指导下攻读研究生,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大学期间打下的专业基础,我能很好地完成这期间的任务。最后我想询问一下老师是否还有研究生的名额,谢谢老师的解答! 非常感谢老师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邮件,附件中是我的简历和成绩单,望您查阅。
总结:
在读研期间,导师对你的影响非常大,刚进到学校的硕士生其实基本上都在一个起跑线上。遇到一个靠谱的导师,研究生生活可以过得充实又美好,选择一个好导师会在你研究卡壳的时候告诉你该往什么方向前进,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给予一定的帮助。所以各位研0师弟师妹们一定要认真慎重选择啊。
![热门
[研0选导师指南]如果能重来~我要这样选导师-第2张](https://imgheybox.max-c.com/web/bbs/2025/02/18/58db4cbcbf2fe176d975cefc060efe8f.gif)
制作不易,各位义父电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