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歸納而少演繹 點草狗屎社區名言


3樓貓 發佈時間:2025-01-18 19:33:12 作者:IJ Language

社區名言一定是max社區文化中不得不品的一環,有不少老哥即興創作的句子,精悍又發人深省。很多名言不禁讓人想分享給朋友家人——“看看!這是我們臭打遊戲的社區哥們寫的,牛不牛逼?”。而有的純粹是胡說八道,細一品臭不可聞卻同樣受追捧。我無法接受,所以要把錯受追捧的名言拉出來點草,首先就要點草類比型名言。


傳統教育不算特別重視邏輯思維培訓,而偏好比喻修辭。如:“臣事君,猶子事父也。”,“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多有歸納推理的經驗訓誡,而輕視演繹推理,歸納只能得出結論,但無法用邏輯來論證,不能因為A和B有一定相似性,就說A等於B。


當然純粹的經驗歸納在過去也是先進的思維方式,“五行相剋”是總結了事物運行規律的先進思想。我也是聽著“冰凍三尺非一日寒”,“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長大的。義務教育把這些句子編進教材,每個人上學時都被不超過二十字的類比式哲理激勵過。


雖然用類比傳達人生哲理的“老話”很巧妙,但有通病——為達到傳播效果需要限制篇幅,本身信息量十分少,往往要用一個簡單事物去類比一個複雜事物。當自身事物過於簡單而類比對象過於複雜時,老話傳達的信息將嚴重失真,這句“老話”就成了“錯誤箴言”,將其信以為真,用以處事就太荒唐了。


這時候終於要提到社區名言了!類比型社區名言中,“摔水杯”和“多和舊人做新事,少和新人做舊事”確實經典。但每次看到社區有兄弟提問“要不要和女友複合?”,經常在下面看到一句“一本書讀兩遍有不同感受,但不可能有不同結局”,底下評論還不時吹其精闢,表示深有體會,簡直可笑。


這就是上述的類比失真的典型,人可是人已知的最複雜系統之一,女/男朋友可更不是本靜態的書,而是個活生生的人啊,張嘴閉嘴就不會有不同結局,把這句“名言”的創作者找出來,問問“讀小說”中的結局類比到人際關係中到底是指代的什麼?他答的上來嗎?是分手?結婚?離婚?還是直到一方的死亡?看到有在評論區下讚歎“精闢”我就想笑,這分明就是追求傳播性而“精闢”,甚至為此放棄了準確性,只要稍作思考就能發現其中荒謬。


社區還有不少“名言”,這次點草的是“類比型”名言。希望老哥們踐行唯物主義,任何事情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要被僵化的經驗主義哄騙了。(ps:圖片是我搜索“複合”找出來的帖子,還有最近看到的帖子,這一句經常看到有兄弟發,帖子倒是一下找不出太多了)

多歸納而少演繹  點草狗屎社區名言-第0張
多歸納而少演繹  點草狗屎社區名言-第1張
多歸納而少演繹  點草狗屎社區名言-第2張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