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剛學了瘧原蟲,今天就更一篇一直被催更的瘧疾吧。
觀前提要:由於瘧疾種類實在太多,一篇根本講不完,所以本文主要介紹國內較為常見的間日瘧。(當然,也是因為我學的主要就是間日瘧,寫起來比較容易,嘿嘿)
瘧疾近幾年隨著防控的進行,在國內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但如今,其仍是東南亞及非洲地區最恐怖的流行病之一。如今,我們都知道蚊子是傳播瘧疾的罪魁禍首,也知道瘧疾發作起來會忽冷忽熱,但是為什麼呢?瘧疾到底是怎麼在人與蚊子之間來回傳播的?為什麼瘧疾會讓人忽冷忽熱?被蚊子叮咬之後,瘧原蟲是怎麼在我們體內生活的?

圖源wiki
人只是食堂,按蚊才是生活
先說一個很反常識的事實,在寄生蟲學的分類上,蚊子才是瘧原蟲的終宿主,而人只是中間宿主。其原因是,終末宿主指的是寄生蟲有性生殖階段寄生的宿主,而瘧原蟲在人體內是不進行有性生殖的。

圖源Wiki
這是一隻中華按蚊,她正為了自己的娃在一個人身上猛嘬。與此同時,她唾液腺裡的另一群"寶寶"乘此機會通過皮膚溜進了人體,它們就是瘧原蟲的"子孢子"。
雖然僅僅是幼年體,但它們也已經初具神威了。在皮下逗留片刻後,它們順著毛細血管一路跑到肝臟,直接闖過由肝巨噬細胞把守的肝血竇,侵入肝細胞開始吃胞質,發育為成熟的裂殖體。就是下面這個。

圖源researchgate
好了,從被蚊子叮了到現在已經有八天了,接下來間日瘧將正式進入作妖階段,也就是紅細胞內期。
寄生蟲總是主打一個高產。當一個上圖這樣的裂殖體成熟以後,它會以出芽的方式向血中釋放數萬個裂殖子小體。裂殖子小體入血後又會放出其內的裂殖子,這其中的大部分裂殖子會侵入紅細胞,以其中的葡萄糖為能源繼續發育為成熟裂殖體,破裂紅細胞放出裂殖子繼續寄生,如此反覆。而完成第一個紅細胞內增殖,間日瘧只需要兩天。
注意哦,從肝的一個裂殖體開始,每一次的發育過程都是以萬為單位的,想想就血管發癢啊,這樣過個幾天那血管裡不就沒幾滴血了😨。那其實倒也不會,當數量飆到一定程度後就不再進行裂殖體增殖了,而是發育為配子體,為進入蚊子體內完成澀澀大業做準備。
注意看,這是一隻微小按蚊,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花斑蚊子。她正在以夏天喝冰鎮可樂的速度猛吸一個人的血。畫面很美好,但這是講瘧疾的文,這血裡的料可比奶茶店的奶茶多得多。這一口下去,上面提到的那些繞口的名詞就全進肚子裡了。很幸運,蚊子的消化液會團滅裡面的絕大多數瘧原蟲。但很不幸,雌雄配字都活得好好的,甚至還能在蚊子胃裡繼續長,甚至還能順便開個音趴再生個子孢子。十天之後,在涎腺里長大的子孢子再次具備了把熱帶的氣息傳遍全世界的能力。
找不到實物圖了qwq,wiki上扒了個繪製的
(左下角長著觸手的就是成熟的雄配字,右邊帶著胞核的"絲線"就相當於它的"精子")
致病
一些看文仔細又聰明的hy可能已經敏銳地發現了,"誒,間日瘧紅內期正好是兩天誒🤯。"沒錯,這個週期就是和瘧原蟲紅內期增殖綁定的。打冷顫和發熱是因為紅細胞破裂導致各種會令免疫系統紅溫的內容物進入血液。等免疫系統打掃完之後,體溫退了,人也精神了,紅細胞又遭重了,再過一天又倒了。當這樣反覆多次之後,免疫系統逐漸把大部分原蟲消滅,折磨人的間歇性發作也就停止了。
貧血
這個症狀看起來很平常,稍微想想就能得出會貧血的結論。但比較冷僻的是,貧血程度往往超過紅細胞被直接破壞的程度。這一方面是因為瘧原蟲寄生紅細胞後,由種種因素導致紅細胞被免疫系統標記,使其受到進攻;另一方面則是脾功能亢進,原本清除老弱病殘紅細胞的功能暴走,吞噬了大量正常的紅細胞。(以上可以簡稱,免疫系統殺瘋了🥲)
脾腫大
如前文所述,脾在感染之後開始暴走,但原本的硬件不支持這樣的超頻。怎麼辦呢?變大!升級一次不行就兩次。瘧原蟲和我只能活下去一個🫡。
具象化的表現就是,如果不加以干預,脾能從貼著肚子左上角一路長到肚臍眼,而到了這種程度,脾已經纖維化,就算瘧疾好了脾也回不到過去了。
(圖就不放了,放了鐵定要被斃)
除了上述這些常見症狀之外,還有主要由惡性瘧引起的兇險性瘧疾。顧名思義,它很危險,能導致腦型瘧疾,腎衰竭等危急病症。在非洲,許多嬰兒和兒童因為腦型瘧疾而死亡,因為瘧疾死亡的頻率甚至可以達到五秒一個。
預防
國家多年不懈努力之後,國內已經算是很安全了,只要平時要注意防蚊,中招的概率不會很高。要去非洲和東南亞旅遊的hy建議全套防蚊,青蒿素雖然好,但是不得會更好。
ps:康熙和羅斯福竟然都得過瘧疾,不查還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