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遊戲界的蛻變:從氪金網遊到單機大作的飛躍
馮驥曾在憤怒中揮筆寫下檄文
《誰謀殺了我們的遊戲?》
失敗!繼續下一個失敗!
就在此時,大量的遊戲研發團隊正在走向失敗,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這個畫面,然後睜開眼睛看看周圍。它正發生在你的身邊嗎?
在2006年,國內有超過60款自主研發的網絡遊戲面世,最後活下來的並能夠盈利的,不超過15款。用懷疑這一點:超過75%的項目都直接失敗了或遠未達到預期!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中國網遊市場中這個比例甚至還在提高。大盤大盤新出爐還冒著熱氣的遊戲,等不到大規模宣傳,就在各種級別的內部測試中無聲無息地被倒進了泔水桶。剩下的呢?你試圖回憶上個月在17173上大張旗鼓宣佈公測萬人空巷的國產鉅作叫什麼名字,卻怎麼也記不起來。早花一現,用來形容今天的大部分新網遊,毫不過分。
到底出了什麼錯?
是誰謀殺了我們的遊戲?
為什麼抬眼四望,到處只見血淋淋的成品?
四年前“一邊睡覺一邊印鈔"的黃金產業消失了?
那年,中國遊戲界正被《征途》式的氪金網遊所主導。話題在公司聊天中不可避免地偏向了一個問題:“我們是否也應效仿《征途》?”一年之後,馮驥加盟騰訊,並在接下來的六年裡,先後擔任《尋仙》的運營和《鬥戰神》的主策劃。這款於2014年推出的MMORPG遊戲,同樣以西遊為題材,騰訊為其傾注了巨大的時間和資源,甚至自主研發了引擎,力求達到《魔獸世界》和《暗黑破壞神三》的技術標準,還邀請了陳奕迅演唱主題曲儘管開局宏大,但遊戲的後續發展卻不盡如人意。
在《鬥戰神》主策劃的末期,馮驥自黑短劇中流傳的一句話:“你自己玩《鬥戰神》嗎?給他們自己玩都有什麼?你是製作人,老子永遠不會原諒你。”透露出他對遊戲的熱愛與自省。2014年6月,馮驥離開騰訊,創立了遊戲科學。同一年,騰訊將手遊定位為主攻方向,距離王者榮耀上線僅有一年之隔。在移動互聯網的浪潮中,手遊成為了大勢所趨。
為了確保遊戲科學的生存,馮驥首先開發了數款手遊以積累資金。首款立項的遊戲名為《百將行》,繼而是《戰爭藝術:赤潮》。這些遊戲短暫地解決了公司的生存問題,並在2017年幫助他們獲得了來自“英雄遊戲”的6000萬天使投資。但馮驥和他的團隊心懷更宏偉的目標——開發一款能真正代表中國遊戲文化和技術水平的單機遊戲。於是,《黑神話:悟空》應運而生。
回顧這段發展歷程,我們看到了一系列明智的決策。然而,在當時,這些選擇更有可能是將一家遊戲公司推向死亡的錯誤之選。因為在那段時間裡,幾乎沒有投資者願意選擇單機遊戲,而是更傾向於網遊和手遊。投資決策往往回歸到金錢的衡量上——手遊玩家們對充值幾個648元毫不在意,而開發一款3A級的單機遊戲則需要數年的時間和數億資金的投入,以及國際化的市場推廣。在此之前,中國遊戲界並沒有成功的國際化案例。
然而,《黑神話:悟空》在2024 年8月20日之前的銷售數據給了人們希望:在Steam上銷量達到了450萬套,銷售額超過15億。截至8月23日21點,全平臺銷量已超過1000萬套。儘管如此,我們仍不能斷言中國遊戲產業就此崛起。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回顧一下中國遊戲行業的投資歷程。2014至2015年間,中國遊戲投資市場達到了頂峰,投資金額接近100億元。但到了2016年,投資額驟降至53億元。投資熱潮迅速消退,行業巨頭紛紛轉投手遊市場。在版號限制的影響下,遊戲投資市場變得更加冷清。直到2020年,《原神》、《決勝時刻手遊》等核心遊戲的上線,投資額才逐漸回升至100億元。然而,此時的牌桌上只剩下大廠的競爭。其中,騰訊在2020年投資了超過30家遊戲公司,2021年開年又密集投資了11家,其中包括《黑神話:悟空》背後的遊戲科學。
或許是因為錯過了《原神》的投資機會,騰訊對《黑神話:悟空》表現出了極大的包容,承諾不干預經營決策,不搶佔項目主導權,不尋求發行運營權,甚至表示不會刻意追求商業回報。馮驥也表示,騰訊的目的是幫助《黑神話:悟空》順利問世,並完全尊重團隊的想法。這一次,騰訊顯然押對了寶。畢竟,要成為全球頂級遊戲大廠,除了收益之外,是否能拿出像樣的單機遊戲也是衡量其實力的關鍵。《黑神話:悟空》無疑為騰訊填補了這一空白。
然而,從整個遊戲投資市場的角度來看,騰訊已經是為數不多的投資者之一。即便《黑神話:悟空》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也無法在短期內改變整個行業對氪金手遊的偏好。要知道,《黑神
話:悟空》中僅僅是為了讓角色在擊敗第一個boss後撿起赤潮刀的動作看起來平滑自然,開發組就需要花費兩三個月的時間。這樣的時間和人力投入,對於一些換皮的氪金小遊戲來說,足以上線並開始盈利。
正如當年的《流浪地球》所引發的效應,儘管中國科幻電影的發展並不如預期,但《黑神話:悟空》的出現至少為行業帶來了希望。許多獨立遊戲開發者都是在看到《黑神話:悟空》的宣傳片後決定加入這一行業的。黑神話的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他們的職業選擇。雖然他們可能短時間內無法等到國產3A遊戲投資熱潮的到來,但至少他們已經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正如馮驥在採訪中所說:“踏上取經路比抵達靈山更重要。”這句話在當前形勢下顯得尤為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