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期音樂推薦分享】以葬禮為啟程-Arcade Fire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2-17 13:22:38 作者:Reckoner Language

【不定期音樂推薦分享】以葬禮為啟程-Arcade Fire-第0張

拱廊之火(英語:Arcade Fire)是一支獨立搖滾樂隊,來自於加拿大的蒙特利爾。樂隊的主創成員是Win Butler和Régine Chassagne,他們是一對夫妻。樂隊演奏的主要樂器除了常見的搖滾三大件之外,還有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木琴、鐘琴、鍵盤、圓號、手風琴、豎琴、曼陀林和手搖風琴。樂隊在巡演中會帶上幾乎所有的樂器,然後由多面手的樂隊成員們在整場演出中交替演奏。


《Funeral》

【不定期音樂推薦分享】以葬禮為啟程-Arcade Fire-第1張

《Funeral》



樂隊的第一張專輯發行於2004年9月,但是對於樂隊成員來說,這並不是一張輕鬆的專輯。在這張專輯發行的前一段時期對於樂隊成員們來說可以用痛苦來形容:Chassagne 的祖母於 2003 年 6 月去世,Butler 的祖父於 2004 年 3 月去世,緊接著在後一個月樂隊成員 Richard Parry 的阿姨去世。這一段年長的親人離去的時期也為這張專輯奠定了感情基調。

這些歌曲展示了一種集體下意識的認識,即在年邁的親人去世後,強烈但又陌生又遙遠的痛苦。葬禮喚起了疾病和死亡,但也喚起了理解和更新;孩童般的神秘,也有即將到來的成熟冷漠。一個非特定的“社區”反覆出現的主題暗示了家庭和社區的支持紐帶,但它的大部分抒情意象都非常荒涼。——Pitchfork

專輯以葬禮為題,但是開篇卻是由社區(Neighborhood)組成的組曲,在《Neighborhood #1 (Tunnels)》是一部華麗的戲劇開場曲——管風琴的輕柔嗡嗡聲、起伏的琴絃和簡單的鋼琴曲子的重複暗示著一部史詩的謹慎揭幕。巴特勒用大膽的聲音介紹了他的鄰居。場景很悲慘:當一個年輕人的父母在隔壁房間裡哭泣時,他偷偷地逃到城市廣場去見他的女朋友,在那裡他們天真地計劃著一個“成人”的未來,在青春期的陰霾中,他們幾乎無法理解。這張專輯並不是簡單的抒發親人離去的悲痛,也不是傻呵呵的告訴你生活得繼續向前走,更多的是展現了樂隊成員們對於人生,對於分離,對於親朋好友的態度。

只要我們不能或不願意充分認識到在流行音樂中擁抱誠實情感的治癒方面,我們總是會從臨床距離接近像《葬禮》這樣的專輯的真誠。儘管如此,很容易接受這張專輯的愛與救贖的歌劇宣言——Pitchfork

這張專輯和隔壁Radiohead的知名專輯《Kid A》並稱為自2000年以來最偉大的兩張專輯,在幾家不同的機構榜單裡面也基本上這兩張專輯拿下第一第二。這兩張專輯對於現在的獨立音樂尤其是獨立搖滾的影響是巨大,從現今的獨立音樂來看,這張專輯對於獨立音樂的影響力也許要比《Kid A》更勝一籌。這張專輯也榮獲包括格萊美獎、全英音樂獎、朱諾獎在內共24座國際大獎,Q雜誌、Rolling Stone、Blender、The Guardian、NME各大媒體近乎滿分的推崇,同時也格萊美獎“最佳另類音樂年度專輯”提名、名列滾石雜誌史上最佳500大專輯,在Pitchfork上也獲得了9.7的高分。


《Neon Bible》


【不定期音樂推薦分享】以葬禮為啟程-Arcade Fire-第2張

《Neon Bible》


樂隊的第二張錄音室專輯發佈於2007年。《霓虹聖經》與約翰·肯尼迪·圖爾 (John Kennedy Toole) 的小說同名,相比於上一張專輯原始的感情宣洩,這張專輯的感情更有一種厚積薄發的感覺。這張專輯的敘事方向也開始發生了改變,開始瞄準了某一個很漂亮的國家的鎮府,開始瞄準教會,開始瞄準軍隊、娛樂業、甚至是普通人身上那些卑鄙的本能。如果上一張專輯成功的捕捉到了個人承擔的痛苦的嚴重性的話,那麼這張專輯從各方面來說,都走到了主流社會的對立面去了。

這在專輯的開場曲目《Black Mirror》(黑鏡)中很明顯,它的標題來源於一個有數百年曆史的設備,據說可以預測未來的事件,讓觀眾超自然地洞察男人的心。在這裡,樂隊將這面鏡子舉向世界並捕捉到惡意的反映。樂隊在這張專輯裡面剔除了一切可能讓宣洩、控訴聲減弱的作品,以此來加強像諸如《Keep the Car Running》《The Well and the Lighthouse》之類的作品的情感推進。

這張專輯裡面電氣化元素佔比開始增大,也算是樂隊的新嘗試,也為樂隊之後的轉型提供了方向。


《The Suburbs》

【不定期音樂推薦分享】以葬禮為啟程-Arcade Fire-第3張

《The Suburbs》

樂隊的第三張錄音室專輯《The Suburbs》(郊區)發行於2010年,這張專輯並沒有那麼好的延續前兩張專輯的敘事方法,以某一個主題來表達某一種情感/觀點,如果說第一張專輯是在用葬禮表達對於死亡的態度的話,那麼這張專輯則是以一個多角度的方面用郊區的意象來訴說童年。

這張專輯充斥著各種意象,因為環境問題是真的不能感同身受,但這張專輯除此之外,還多多少少有一些毛病。首先就是專輯塞了太多東西了,16首歌。一開始聽這張專輯,首先就是同名曲《The Suburbs》,還挺輕鬆的,緊接著後面一首《Ready to Start》,直接把我性質拉起來了,但是當我聽完整張專輯的時候,想的是終於結束了。相比於第一張專輯,這張專輯曲目太多,缺少爆發了和單曲質量;相比第二張專輯,這張專輯意象太多,專輯推進挺卡殼的。

這張專輯拿下了2010年的格萊美年度專輯,同年還有一張強勁專輯那就是Kanye West的《My Beautiful Dark Twisted Fantasy》,現在回過頭來看這張專輯和《My Beautiful Dark Twisted Fantasy》可能還差點意思,這張專輯的瑕疵還是不少,但能贏下格萊美的話我估計還是補發《Funeral》的年專吧,像The Strokes去年靠著《The New Abnormal》贏下年度搖滾專輯估計也是補發《Is This It》的獎項。

不過這張專輯仍然不失為一張好專輯,只不過比上樂隊的前兩張來說,要暗淡許多。

到了這張專輯,樂隊已經很明顯的在轉型的路上了,開始更加靠近一支後搖樂隊了,又在某些程度上在慢慢往New Order方向上靠。


《Her》

【不定期音樂推薦分享】以葬禮為啟程-Arcade Fire-第4張

《Her》

在2014年,樂隊又參與了電影《Her》的配樂,並在去年發行了配樂的Original Score版本。


《Reflektor》

【不定期音樂推薦分享】以葬禮為啟程-Arcade Fire-第5張

怕被和諧放一半


樂隊的第四張錄音室專輯發佈於2013年。當樂隊已經決定了轉型之後,便索性直接請來了LCD Soundsystem的靈魂人物James Murphy。

這是一張雙專輯,相比於前三張專輯,這張專輯也十分的跳脫,變化也不是一點。雖然說這張變化是可預見性的,但是還是讓相當一部分人措手不及,也導致了這張專輯媒體評價的兩極分化。

這張專輯的靈感來源於巴特勒一次在為從未聽過那些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熟知的作品的人們演奏時的感想,他認為那是“完全脫離背景的純粹的節奏,純粹的音樂上面的聯繫”。在這張專輯裡面你會感覺你回到了過去,但其實這個“過去”並不是你熟悉的過去,反倒像是在你聽完披頭士,滾石樂隊之後把他們的作品統統扔進火堆之後所產生的煙霧。

這張專輯裡面他們扔掉了他們所謂的莊嚴感和自以為是,開始投身於觀眾,和觀眾打成一片。

Arcade Fire是永恆的、充滿挑釁情緒的青少年,這就是讓他們聽起來像真正的失敗者的原因,即使他們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樂隊之一。——Pitchfork


《Everything Now》

【不定期音樂推薦分享】以葬禮為啟程-Arcade Fire-第6張

《Everything Now》

樂隊的第五張錄音室專輯《Everything Now》發行於2017年,在製作階段請來了除了身擁三座格萊美獎加持大師Markus Dravs之外,還招攬已解散的傳奇電子音樂組合Daft Punk的Thomas Bangalter加上Britpop三大頂尖樂隊之一Pulp的貝斯手Steve Mackey和Trip Hip領導樂團Portishead的Geoff Barrow。

這是一張經典的,大佬大哥湊一塊,結果搞砸了的專輯。不過和前幾張專輯一樣的是,專輯開頭幾首作品都還挺不錯的,只不過《Everything Now》這張專輯從開頭開始聽的話,當聽到《Peter Pan》的時候就可以換專輯去聽了,剩下的曲目說是浪費時間也不過分:旋律循環,歌詞重複,創意匱乏。在《Put Your Money On  Me》裡面有一個很簡短的旋律變換也是抄自著名流行鼻祖ABBA樂隊的《Dancing Queen》。除了開頭三首單曲之外, Chassagne 在《Electric Blue》中傑出的Vocal表現——特別是當它在接近尾聲時螺旋上升到平流層時,那一段是整張專輯為數不多的閃光點了。之前我一直認為Chassagne的Vocal的樂隊裡面的弱項,在早期的偏向莊嚴的專輯裡面不能支撐作品進行,但是在這首作品裡Chassagne找到了屬於他的模式。

只能說可惜的是,如果之前的專輯說是相比起來不夠好的話,這張專輯實在不是一張好專輯。

#音樂#獨立音樂#搖滾#音樂推薦#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