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想和大家唠唠西游。
在影视改编的加持下,国人一直有着深厚的「西游」情结。每当陷入困顿之时,都渴望有一只桀骜不羁、举世无双的猴子来扫平一切阴霾。
在动画市场,《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成为了「国漫复兴」的助推器,掀起了一波资本入场热潮;
在游戏行业,「国单3A」的压力也一并寄予到《黑神话:悟空》身上。
看起来,国人对《西游》的热情要超过其他三大名著。细究原因,或许有二:
一是其为神魔小说,就如网文之玄幻,天然多一缕浪漫色彩;
二是其涵盖主题庞杂,能从多角度解读,适合艺术加工。
《三国》,不过是写名臣武将、沙场纷争之事;
《水浒》,不过是写草莽好汉、江湖结义之事;
《红楼》,不过是写公子小姐、家族浮沉之事;
独独《西游》,似是写人妖结伴、西天取经,其实内里却大有乾坤。
不过正因为其幻想之诡谲,主题之糅杂,民国以前,对于《西游》的讨论远不及其余三部,主题之争也未有定论。及至民国,学术热兴起,鲁迅、胡适等大师也牵头引发了一波“西游热”,将《西游》划入「神魔(话)小说」的门类。再至如今网络亚文化盛行,在《大话西游》《悟空传》等改编作品的影响下,对西游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齐天大圣」也逐渐成为国人心中的精神图腾。
因此写下这篇文章,为大家复盘西游文化发展脉络,只做概述、不讨论观点,因为如「西游主旨」「西游作者」等热点问题学界至今未有公论。全文约3000字,放心阅读。
西游之源何处寻
与其他三部名著一致,《西游》也有历史原型作为全书的「骨骼」——玄奘西行。不过玄奘法师可没有「御弟」这么尊贵的身份,其西游之旅甚至还违反了大唐律例——可以说,如果玄奘法师求佛之心不够坚定,唐三藏就要换个名字了。所幸跋山涉水,西游功成,玄奘法师凭借苦行僧般的遗志,渡得大成佛法,为汉传佛教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或许这段诸位在中学历史课本上也看到过)。
由法师口述、其弟子撰文的《大唐西域记》成为重要的历史研究文献,内容难免生涩,但不妨碍百姓想象:一人西行,该是何般凶险与震撼!于是诸多民间话本应运而生,这其中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塑造了「猴行者」(或为孙悟空原型)一角,又有不同平话和杂剧版本的《西游记》诞生,还有杂剧《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等等……
《西游》便是在这诸多话本的基础上诞生而成的「世代累积型」作品,至于其作者为谁,学界尚有争议。只知流传的世德堂本刻有「华阳洞天主人校」,而鲁迅、胡适两位大师则考证出作者为吴承恩,推翻了此前流行的“邱处机说”。虽然章培恒教授等对“吴著说”提出质疑,但也没有证据觅得作者,学界便遵成例列作者为吴承恩。
百家争鸣
《西游》问世以后,曾与《三国》《水浒》《金瓶梅》被列入明代冯梦龙的「四大奇书」中,但无论是当时的三大奇书或者是后来的《红楼》,都有经典评本流传于世,唯独西游例外。
有明一代,在圣人王阳明的影响下,心学颇具声量。世德堂本便有陈元之作序开心学点评之先河,直言“心猿意马”,以师徒五人对应阴阳五行,并以“灵台方寸,斜月三星”标注“心”。此后《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则被学界视为第一个成熟的评本,为「心学说」进行总结。
及至清代,评本便逐渐向宗教靠拢。先有《西游证道书》开“证道”之端,将《西游》作者归于邱处机,并增撰第九回“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儿复仇报本”一事,补充唐三藏身世。而后有《西游真诠》,言《西游》“明金丹大道”;又有《西游原旨》《西游记记》等评本陆续补充。
《西游》中有明显的道教痕迹,故道教评本略为红火。但自古「儒道佛」三者并举,既然有「证道」,便要有「谈禅」「释儒」。《西游》本脱胎于佛教典故,渡的是大乘佛法,自少不了禅意;明清时“三教合一,仙佛同源”之说盛行,如《西游真诠》作者陈士斌便用《华严经》来点评第三十八回乌鸡国王的死而复生。儒家亦有张士绅《新说西游记》,言“名曰西游记,其实却是大学之道”,将阴阳五行替换以儒家“仁义礼智信”。
派系纷乱至此,自然需要有大神来指点迷津。胡适与鲁迅则两尊大佛可不仅仅是给《西游》“安排”了作者吴承恩: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高举「神魔小说」大旗,将《西游》归入其中;胡适则是提出「神话小说」的概念,更“指出这部《西游记》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以「游戏说」驳斥了儒释道三教的所谓「宗教手册」理论。
到了现代,西游主题进一步深入,从社会学角度进行解构。学者们从七八十年代的「阶级斗争说」到九十年代「时代思潮说」,认为《西游记》不仅仅是反映农民的反抗斗争、吴承恩希望皇帝诛奸尚贤等阶级思想,也反映了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思潮。竺洪波教授在其博士论文《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中串联西游研究,去粗取精,是一份详细了解西游文化发展脉络的好资料,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一读。
神话复神话
到了现代,学界对《西游》的研究热度依然不减,不过随着网络的发展,学者们不再执牛耳,话语权渐渐从砖家教授移到平民百姓手里。虽然多是拾人牙慧、论证不严,但胜在基数庞大、脑洞精彩,为《西游》新解提供了许多有意思的角度。而这其中绕不开一部作品:《大话西游》。
或许有朋友清楚,《大话西游》初上映时票房不算火爆,第一部在「星爷」的加持下仅仅收获2500万票房,普遍认为口碑刚好的第二部更是只砍下2000万。不过明珠不会蒙尘,随着拷贝在内地的传播和碟片的盛行,《大话西游》渐渐成为高校BBS中的热点议题。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从此变得家喻户晓。在新千年的世纪之交,“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I服了U”等热词成为年轻一代的交流暗号。而随着网络亚文化的发展,对《大话西游》的吹捧也越演愈烈,成为一个独特的「大话西游现象」——一场神话。要知道,其时互联网方兴未艾,大学生还是用户主体,统治了高校BBS,就可以说统治了互联网。热度之高,让六老师在二十年后还不遗余力地进行猛烈抨击。
而电影中塑造的“离经叛道”的悟空形象,也潜移默化地植入了观众心里。这之后人们提到《西游》和齐天大圣,或许不再只有六小龄童,而会是至尊宝和紫霞。如果说对《西游》的解读是一场革命,学者们鞠躬尽瘁铺下理论基础,《大话西游》的问世,则将燎原之火洒向了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
怎能忘了西游?
在《大话西游》之后,最具网络影响力的西游改编作品,当属《悟空传》。虽然「网文第一书」的褒奖听起来有些夸大,但身为网文的鼻祖级作品,乘着大话西游的东风,《悟空传》也算是影响了一代人。
作为一部意识流小说,其文风华丽,豪气干云,读来热血澎湃,大圣风姿如现眼前。比如前些年在网络盛行的「大圣,此去欲何?踏南天,碎凌霄!」几句,便有几分此书的影子。
在书中,作者今何在极尽「西游阴谋论」,将西游之旅解读为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一场师徒二人与诸天圣佛的抗争。由此而始,《大话西游》中对西天取经的戏谑进一步演化,重读《西游》便成了一件「细思恐极」的事情。
有人从中读出了宿命论的悲剧;有人从中读出了阶级斗争失败的悲哀;有人从中读出了官场政治;有人从中读出了盛唐的强大……吃瓜是人类的天性,阴谋论也最容易受到议论,不管拥护还是嘲笑。概于西游的主题实在庞杂,即使在学界,「儒释道三教说」、「心学说」、「游戏说」、「政治讽刺说」也各有其长,况吃瓜群众乎?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西游。重要的不是西游如何理解,而是自己如何理解。你眼中的西游世界是怎样,那便是怎样。或许正如胡适先生所言:
這部《西遊記》至多不過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說,神話小說:他並沒有什麼微妙的意思,他至多不過有一點愛罵人的玩世主義。這點玩世主義也是很明白的;他並不隱藏,我們也不用深求。
“影视密码”
经过多年的文化积淀,「齐天大圣」的盖世形象已经在观众心中生根发芽。祂英武不凡又不畏强权,一身本领又重情重义,既能气冲云霄一言不合就打上凌霄宝殿,反了这喧哗世间,又不拘小节,让形象摆脱完美,走入寻常百姓家。
一人,一棍,守那十万天兵天将。舒服时便去花果山逗猴子猴孙,不爽了就上凌霄殿找玉帝老儿,图的就是个逍遥自在,要的就是个我命由我。即使谪落凡尘,亦只是英雄藏拙,及至危难关头,封印一开,唢呐一吹,还不是棒扫群妖,让宵小灰飞烟灭。
自《大话西游》后,影视作品中的大圣基本是如此形象,没有进一步演化,而是在一部部作品中把这一形象演绎的愈发鲜明。从《大圣归来》到《新神榜》,从周星驰的《降魔·伏妖》到郑宝瑞的三部曲,又或者早几年的《情颠大圣》《齐天大圣孙悟空》,万变不离其宗,最多来个“新瓶装旧酒”。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齐天大圣」有了标准模板?
这又要回到文章最开头了,国人之“西游情结”,其实也就是“大圣情结”。虽然学界对于孙悟空的形象诠释、来源亦有诸多解读,但在观众心里,祂或许只是自我的一个寄托。
谁不像做那「上天入地孙悟空」?即使历经些许波澜,最后也是身登大宝,功德圆满。
四百年西游,寄于大圣一人耳。
一身大圣,一生大圣!
参考文献:
[1] 竺洪波.《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D].华东师范大学.2005
[2] 臧慧远.《<西游记>诠释史论》[D].山东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