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這麼大,但拉屎的姿勢似乎只有兩種:
蹲著拉 or 坐著拉
先說結論:從人體解剖結構來看,蹲著排便的確會更順暢。
蹲姿的時候,你將收穫一條真正意義上的「直腸子」。
想要拉屎順暢,找準黃金角度
學會直立行走後,人類都有一種相同的痛苦:經常拉不出屎。
每每有了便意,坐上馬桶的那一刻,便便好似又縮了回去。
更痛苦的是,總有那麼一點卡在屁股門,不管你怎麼努力,就是不願意結束這場戰鬥。

發表在Nature上的一篇評論文章指出,姿勢對肛門直腸的生物力學有很大影響。
相比於坐位排便,蹲位時恥骨直腸肌更放鬆。恥骨直腸肌是便便的「守門員」,U 形環繞著我們的直腸,控制便便的滯留與釋放。

我們的直腸和肛管並不是一條直線,蹲姿排便時的直腸肛門角(直腸軸線與肛管軸線相交形成的開放角度,ARA)會增大到 126 °。坐姿時只有 100 °。
ARA更趨近於直線,便便當然能更順滑地從直腸進入肛門,輕鬆滑出。

一項研究徵集了 28 名排便情況非常健康的志願者,記錄了不同姿勢下、連續六次的排便情況,發現:蹲著拉時間最短,最省力,排便完全感增強,滿意度也更高。
健康的志願者們平均排便時間:蹲姿只花了 0.85 分鐘,坐姿 2.16 分鐘。
家裡只有馬桶怎麼辦?
考慮到大部分朋友家裡都是馬桶,無從蹲起。
沒關係,坐著,也能找到拉屎的黃金角度!
根據研究 ,最理想的馬桶排便姿勢應該是這樣的:
劃重點:腳踩小板凳的同時,身體也要向前傾。
找到菊花打開,屁屁向下墜的感覺。
再配合適當的用力,想象你的腸道正在努力推動著便便前進~
特別提醒
想讓便便絲滑排出,姿勢只是一種輔助技巧。想要長期便便通暢,還有如下幾個日常tips。
1. 培養良好的排便習慣,一般來說晨起和飯後,容易產生排便反射;
2. 每天儘量吃夠 1 斤蔬菜,膳食纖維永遠是掌管便便的神;
3. 規律的運動也有通便的效果,步行、騎車等有氧運動對改善便秘有效;
4. 如果你做到了以上 3 點依然排便很困難,建議求助醫生,有時一些簡單的藥物就能解決問題。
本文由小黑盒作者:菊千代不是菊萬代 原創
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