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街头贩子机制的出现让玩家能以一种方便省事的方式有限地出些货。街头贩子收购的全是“药品”(摩托帮工厂中的可、冰、麻再加上置换剂)。街头贩子的分布和收购情况会每日更新。然而对于某些运营方式,通过街头贩子出货可能是亏的。本文将简要介绍街头贩子机制。(更多细节可参考笔者的旧版分析《街头贩子出货分析》,其中有比较详细的计算说明)
下文中提到正式出货均是在无额外加成情况下。
1.街头贩子的出价
标准价
可(kky) [19000, 21000]
冰 [8250, 9250]
麻(dm) [1400, 1600]
置换剂 [1385, 1585]
以上为标准价,而平常情况下每个贩子会且仅会对一种药品给出高价(具体是标准值的双倍)。
偶尔会有活动,贩子以标准价的双倍收所有药品(原本高价收购的也再乘双倍)。
双倍价(活动期或贩子高价收购)
可(kky) [38000, 42000]
冰 [16500, 18500]
麻(dm) [2800, 3200]
置换剂 [2770, 3170]
四倍价(活动期配合贩子高价)
可(kky) [76000, 84000]
冰 [33000, 37000]
麻(dm) [5600, 6400]
置换剂 [5540, 6340]
2.与正式出货的对比
街头贩子收购药品按其声称的“份数”收购。而想比对正式出货,这个“份数”需要换算成工厂里的存货量值。所要的每份药品正式出货数额经计算如下并与贩子标准价相比:(标准情况最高价)
可:52500 —— [19000, 21000]
冰:22313 —— [8250, 9250]
麻:3938 —— [1400, 1600]
置换剂:2095 —— [1385, 1585]
街头贩子给的标准价下,四种药品全部不如正式出货的价值。
而双倍情况(活动或贩子高价收购),只有置换剂稳定比正式出货收益高。即置换剂通过街头贩子的双倍收购比正式出货更赚。
可、冰、麻双倍仍不如正式出货。
四倍情况(活动加街头贩子高价),四种药品全部稳定强于正式出货,而且胜出幅度很大。尤其是置换剂,是正式出货的2倍以上。(置换剂实验室你可太强了)

3.付费进原料生产
此部分讨论付费进原料生产后通过贩子出货的情况。
计算街头贩子收购需要的每“份”所需原料成本价和街头贩子标准价的对比:
可:18750 —— [19000, 21000]
冰:9375 —— [8250, 9250]
麻:1500 —— [1400, 1600]
置换剂:600 —— [1385, 1585]
很明显,通过贩子出货,可(kky)能赚但是利润很薄(可要求的每“份”占总量1/10,每份就算赚到2000,全部这样卖意味着满仓可只获得了大概20000利润)。麻要看贩子给的价,以1500以上价格出售才能赚(但利润极薄)。
冰无论如何都是亏的。置换剂倒是赚的。
考虑双倍价,则对比的区间端点值全部加倍即可。这里直接给出结论。四种药品全部都能赚了。四倍价当然也都赚。

4.总结
通过街头贩子出货是一种相对妥协的方式,标准价下四种药品均不如正式出货。双倍价情况(活动期的非高价药品,或非活动期高价收购药品)置换剂一定强于正式出货。四倍价情况(活动期且贩子高价收购)要把握好,四种药品全部大幅度优于正式出货。
如果玩家的工厂是依靠付费购买原料运作,那么请额外注意:贩子出货的标准价下,可利润很薄,麻要高于1500出货才赚(但利润极薄),置换剂能赚,冰无论如何都是亏!
双倍、四倍情况下,四种药品通过贩子出货都至少不亏(四倍是赚爆了,不仅省事还赚得多)。
注:
街头贩子的分布和收货要求已经完全实现了预知(查询可知)。实际上街头贩子收货情况其实也有一套概率机制,但是笔者本文不用此机制做计算。因为笔者认为街头贩子作为一种具有妥协性的出货方式,想用这个机制较好地盈利需要玩家对信息有一定把控。如通过概率计算给出一个均值,对于现实情况有较大脱离:精于把控的玩家能赚得更多,不把控就甚至是亏的(点名,如:花钱补原料,贩子标准价出冰)。
本文仅供参考,请以实际游玩情况为准。写文不易,望善言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