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的主题是帮助行为,我还是同第十一章的方式一样,不发表个人观点,只分享一些我认为的简单但有用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括号里的内容是我个人的补充)
1.斯金纳认为,只有当我们不能解释别人做好事的原因时,我们才会因此而信任他们。P436
2.接近一个痛苦的人,我们也会感到痛苦。P437
3.内疚感有许多益处。它促使人们坦白、道歉、帮助,避免再犯错误,它还使人们更敏感,并使亲密关系能够持久。P438(情绪调控行为)
4.极度悲痛的人通常会经历一段强烈的自我关注期,而这抑制了对他人的付出。P438
5.如果不是全然沉浸在自己的抑郁和悲痛中,悲伤的人是敏感而乐于助人的。P439
6.快乐的人更乐于帮助别人。P439
7.轻松的心境能够显著地促进帮助行为。P439
8.帮助行为能缓解不好的心境,也能维持好的心境。P440
9.两种驱动利他主义的社会规范:互惠规范与社会责任规范。P440
10.互惠规范:对于那些曾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应当施以帮助而不是伤害。P440
11.社会责任规范:指人们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考虑以后的交换。P441
12.社会资本:支持性的联系,信息交流,信任与合作行为——这些保证了一个社区的正常运转。P440
13.当人们不能给予回报时,他们会因接受了援助而感到受威胁和被贬低。因此,骄傲、自尊心强的人通常不愿意寻求帮助。P441
14.人们的反应与其所做的归因密切相关。P441
15.助人总是发生在家附近。P445(按照关联程度排序,人们会更倾向于帮助与自己关联程度高的人)
16.我们更容易与一个活生生的人产生同理心,而不是遭受痛苦的人数;更容易对戴安娜的死感到悲伤,而不是对一个大规模的“统计数字”。P447
17.“同情崩溃”现象:遭受痛苦的人数增加,人们的关注反而下降。P447
18.同理心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在医院的育婴室里,一个婴儿的哭声通常会引发一片啼哭的浪潮。P448
19.痛苦和同理心通常共同起作用,促使人们对危机做出反应。P448
20.当只有一位旁观者时,受害者更可能得到帮助。P452
21.其他旁观者的在场——会大大降低人们对事件的干预。P452(责任分担,所以假如我们遇到了麻烦,周围有很多人围观,不要抽象而是具体的寻求帮助,与其大声寻求帮助,不如说:那个穿红色T恤戴眼镜的男生,请帮帮我!)
22.透明错觉:高估他人解读我们内心状态能力的倾向。P453
23.其实人们对他人关于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是无知的。P454
24.在紧急状况下,每个人也许都认为“我很关心外界”,但认为他人十分平静,因此得出“情况可能并不紧急”的结论。P454
25.旁观者效应:当知道注意到紧急情况的人增加时,人们施予帮助的可能性变小。所以,对于受害者来说,处于人群中也许是不安全的。P455
26.我们通常并不知道自己所作所为的原因。P456
27.我们更多地对那些跟我们相似的人产生同理心,也更乐于帮助他们。P458
28.相似性偏爱既包括外表,也包括信仰。P458
29.任何能凸显旁观者个人特征的事情——个人请求、目光接触、告知名字、预期的会面——都增加了帮助的可能性。P466
30.实验表明,服务员在服务期间,如果介绍了自己的名字,在支票上留下友善的信息,碰触顾客的胳膊或肩部以及坐或蹲在桌旁,都会使餐厅顾客支付更多小费。P466
31.自我意识高的人更经常地将理想付诸于实践。P466
32.负有内疚感的人愿意提供帮助。P466
33.“以退为进”技巧:先提出一个非常大的请求,再退一步提出本来要提出的请求。P467
34.贴上乐于助人的标签也能强化人们乐于助人的自我形象。P467(比如鼓励别人很慷慨)
35.我们很容易对大量外群体的死亡感到麻木。飓风杀死了50、500、1000或是5000人时,人们的伤心程度并不受这一数字的影响。P468
36.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别人。P469
37.人一定要学会采择别人的观点。P469
38.过度合理化效应:当对一种行为的反馈过度时,个体可能会将行为归因为外部反馈(奖励)而非内在动机。因而奖励人们本来就会做的事情反而会削弱其内在动机。P471(我本来的目的是帮助他人,而现在给了我丰厚的奖励,那我下一次可能不会帮助别人,一个原因是我潜意识会觉得自己帮助别人是为了获取奖励,另一个原因是下一次帮助或许没有奖励,相比那次丰厚的奖励,我们会觉得这是比“亏本的买卖”,从而不施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