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售日公佈
哈哈哈哈,燕國地圖就是這麼短!19年立項,21年重啟,23年EA。終於在今年2024年,決定轉正日期啦!!
《信號迷局 Signal Maze》將於2025.1.16正式發售!!
項目立項已經五年半,集中開發也有快四年,終於到了這一天。蕪湖!!~~🎉🎉🎉
在1.0版中,我們會更新全部的約150關,遊戲內的主要關卡會增加之前聊過很久的漫畫內容,以及大量的Bug修復以及程序優化!!
好!就這樣。哈哈哈,沒有沒有,看看滾動條,這僅僅是一個開頭呢。藉此也想跟大家再聊聊這款遊戲。
冬促
哈哈哈,聊正文前,再插一個廣告ww在今年12月20日開始的Steam冬促,也會是我們轉正前最後一次促銷!
![](https://image.gcores.com/a6d1c6d5cd080408730d8f1b4594fa97-1008-592.png)
走過路過別錯過!!
好的,言歸正傳!
唉?我怎麼記得之前叫《R.O.O.T.》啊?
啊!首先十分感謝您還記得遊戲之前的名字。 R.O.O.T.最初源於第一屆BOOOM,當時機核與Clockwork合作推出了[DEOT](維度工程操作終端)作為開發平臺。
![](https://image.gcores.com/096eb16911d0be89901f723ba7f49adc-3024-3522.png)
為了配合[DEOT]的背景,遊戲命名為R.O.O.T.(Routing Optimization Oriented Terminal),即“路由優化導向終端”,這個名字與遊戲的核心玩法——優化與策略——相契合。
![](https://image.gcores.com/5af4d87a3a86050a5b6a94a29ed00d22-1441-1079.jpg)
但是,這個裡面全是小數點的名字,對我們在所有平臺上的搜索和傳播都有很大的負面作用。去掉小數點的ROOT有有太多的優質遊戲了。於是我們最終還是決定把名字調整為也同樣符合我們遊戲精神的名字——《信號迷局 Signal Maze》
如果想看看更多的原因,我們之前也在一期Devlog中寫了更加詳細的內容,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
為什麼類推箱子加接水管解謎玩法
這裡其實還是要說回到19年了,那還是首屆BOOOM,當年的主題是Shift。我們將其解釋為了“滑塊移動”,然後這個遊戲的初始設計是在一個農場裡。對!這個遊戲最開始的設計是一個農場!
![](https://image.gcores.com/f3b866c03fc3cfda31ede78c888e8075-512-512.png)
但是之後發現,這些滑塊通過四個邊鏈接,其實是可以轉化成一個個滑塊、有發出(水源)、有接受(河床、河流)的這種框架。但是我們認為可能對於我們當時的背景和習慣,使用電子、信號等等方案用來包裝,可能會更符合我們的習慣和思路。之後就慢慢演化成了現在的樣子。
在遊戲中,玩家移動一個個的單元(下圖中左邊一個個圓形和方形的元件),將他們按照一定的規則相連。然後會通過它們各自的規則產生收益。
同時,在一些關卡中,每移動一次單元,整個棋盤上的規則都有可能變化,在長遠計劃的同時還要隨機應變,面對挑戰。
![現在《信號迷局》在Steam上的樣子(笑)。](https://image.gcores.com/c6e14393fb9a47e451f3420d99958f0c-1920-1080.jpg)
現在《信號迷局》在Steam上的樣子(笑)。
哈哈,變化的確還挺大的,對於我們為什麼選擇這些,其實還有更多的心路歷程,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闡述過,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飛過去看看~
整個遊戲一共有4類不同的單元玩法,有十幾種不同的機制。每個機制都會有三五關相關的關卡,還有一些整體綜合的關卡。這裡會使得我們信號迷局全部有大約150關;說實話,我個人仍然感覺我們的很多機制甚至沒有用爽,即使我們的遊戲的關卡數量的確已經不少了。
![](https://image.gcores.com/5068a744604f01b0d24335002fec505c-1920-1079.png)
我們都感覺我們還有很多機制我們都還沒有做“爽”,但是在開發商和同事們的“親切討論(笑)”後,我們還是決定,目前已經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體量了。
畢竟某一關的核心機制有可能的確就是從一個想法出來,但是後續的開發、維護、甚至故事都會至少開出工作室幾天的工作量。
雖然我們現在這個不算任何保證,但是之後關卡DLC,或者workshop都有可能吧,都說不好,但是希望有機會為大家帶來更多的遊戲內容。
甚至,我們之前還有一款單元,因為當時的技術所限,就被我們無限期封存了。如果之後有機會,我們希望可以通過DLC或者什麼方式可以把這個單元復活,和大家見面~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
為什麼有了個美漫風的插畫?
至於美漫的漫畫風格,說實話,真心話,沒啥深思熟慮,就是製作者的個人喜好罷了(笑)。雖然很難說有什麼特別深度的研究。
![](https://image.gcores.com/fb4514485838509879365cd6821d17a2-488-750.png)
![](https://image.gcores.com/9da6801391223d9810388e67abfc39e1-493-750.png)
![](https://image.gcores.com/f7388a8bc24f6a3dc2e733036b8b516c-487-750.png)
![](https://image.gcores.com/fb4514485838509879365cd6821d17a2-488-750.png)
![](https://image.gcores.com/9da6801391223d9810388e67abfc39e1-493-750.png)
![](https://image.gcores.com/f7388a8bc24f6a3dc2e733036b8b516c-487-750.png)
![](https://image.gcores.com/fb4514485838509879365cd6821d17a2-488-750.png)
1 / 3
但是看的幾部美式漫畫《奧特滅伽》《80億個精靈》《守望者》這些“偏真實”的效果風格,在我的腦海中都有深深的印象。
所以在當時選擇的時候,也沒管太多什麼,也沒進行過啥調查。就選擇了這個風格。就當任性一下,向大家分享一下這方面的心頭好吧。
![](https://image.gcores.com/71d18bcc27f91b292409c525d82b2ac6-1920-1080.png)
![](https://image.gcores.com/2f49d2af747bf860abf14c782e521eb0-2388-1501.png)
![](https://image.gcores.com/17a028b45d9cefbf4040ecfe145de58f-1920-1080.png)
![](https://image.gcores.com/ea71da7c51bed9b7773d085ca536229b-3000-2055.png)
![](https://image.gcores.com/71d18bcc27f91b292409c525d82b2ac6-1920-1080.png)
![](https://image.gcores.com/2f49d2af747bf860abf14c782e521eb0-2388-1501.png)
![](https://image.gcores.com/17a028b45d9cefbf4040ecfe145de58f-1920-1080.png)
![](https://image.gcores.com/ea71da7c51bed9b7773d085ca536229b-3000-2055.png)
![](https://image.gcores.com/71d18bcc27f91b292409c525d82b2ac6-1920-1080.png)
1 / 4
在實際把之前寫過的故事,通過這個風格繪製出來時,感覺真的還挺合適的。於是這麼確定下來了。希望也能獲得您的喜歡。
寫在發售前的碎碎念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們需要回頭找很多很多的資料。又恰逢年末,就有點兒像一個年終總結。只不過總結的何止24年一年,至少是2020年開始的我們的大部分生活。
再次感謝身邊人,家人、朋友、同事、機核。這裡缺一不可,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走到現在。無論這款遊戲最終發售的表現如何,無論安奇鈦科這家工作室能再走多遠,感謝。
只有感謝,感謝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