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不設限制:實用書籍和經典應該共存


3樓貓 發佈時間:2025-05-08 02:23:12 作者:我愛你別問你是誰 Language

不知道近期有沒有和我一樣的朋友同時刷到了這兩篇文章:

閱讀不設限制:實用書籍和經典應該共存-第0張大學生成長最該讀的4本好書,可惜沒人告訴你

閱讀不設限制:實用書籍和經典應該共存-第1張為什麼不要為了讀書而讀書?


兩位作者的觀點都很有意思,文章觀點是有部分是相對的,作為讀者我兩篇文章都看了,先簡單說一下講了什麼:

①第一個作者的文章推介了一些實用的書籍,如《高中政治課本》、《鄉土中國》、《稀缺》、《見識》什麼的,希望通過這些書籍提升個人認知,理解社會規則,然後主要是提升自己,這些書籍閱讀的目的就是變得更好,有點類似於“成功學”吧,也就是第二個作者口中的“商品文學”。

②第二篇文章觀點就是批評這些“功利性”的書籍,認為這些書籍過於片面,通過販賣焦慮,簡化問題來迎合大眾。

舉個例子:“你窮是因為你不夠努力,沒有上進心。”

貧困是多方面導致的,就像天災、人禍、身體因素…不能將所有原因都歸咎在“不努力、沒有上進心”上面,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如果你相信了這個觀點,照著書中給出的方法努力和學習,短時間內緩解了自身的焦慮,找到了方向,但因為觀點錯誤,最終可能像拉車的祥子一樣,到死都認為是自己不夠努力。

所以②覺得“閱讀”應該多讀經典文學作品和小說,通過書中的故事引發思考,自己去深度理解,而不是簡單的去接收他人的觀念。

————————————————


所以②的觀點對嗎?我認為是對的。

那①推薦的書籍就是糟粕咯?沒有的。

任何物品存在即合理,就像封面寫的“大學生應該讀的”一樣,對於初入職場,迷茫且需要解決問題的讀者,這些書籍很有用。先看,先了解了,不盲目崇拜前人的理論觀念,然後在擁有了閱歷和充足的精力後修改哪些片面的、不合適的觀點。

(像寫一篇文章,一開始不可避免的去使用老師教授的修辭方法,後來再慢慢的加入自己的風格)

如果已經有一定閱歷、希望深化思維的可以去選擇經典文學作品。

總的來說只要不侷限於單一的思維,逐步閱讀多樣化的經典文學作品,聯繫現實中的情形去反思,多跟人交流,接納他人的觀點,逐步提升就好。

沒必要因為“功利性”讀書而談之色變,需要注意的是“商品書”這樣的辣雞

最後多提一嘴:

《高中政治課本》、《鄉土中國》、清華博士論文《中國農村市場化研究》這幾個是不屬於商品文學的,可以放心閱讀,深化思考。

《見識》與《稀缺》中的部分文章確實有簡化了複雜問題,以個人成長為賣點,但是不同於《食人樹》《狼道》《高情商聊天術》這類垃圾書籍一樣。

他們更屬於,學術與商業相結合的產物吧,也是非常值得閱讀的,只需要理性看待就好。

————

多讀書,多思考,消極的書也可以有積極的一面,祝各位不被時代發展所困

閱讀不設限制:實用書籍和經典應該共存-第2張

本文由小黑盒作者:我愛你別問你是誰 原創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摘編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