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的两个世界》


3楼猫 发布时间:2025-02-18 03:09:30 作者:半山溪如雨 Language

【你觉得妈妈丢人吗?可是手语对于妈妈来说是必要的,小大可以理解吗?】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0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1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2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

婴儿的出生在绝大部分家庭里都是一件幸事,而对于五十岚一家来说,乘他们家庭的依托而来到人间的新生命[小大]更是一份可以终生回味的喜悦。

五十岚大的父母很特殊,他们是在聋哑学校相遇相知并相恋的一对夫妻。他们无法言说,无法聆听,但因彼此相爱而私奔,最终在克服万难和异样的眼光的注视下让小大诞生。

相较于五十岚夫妇,小大也很特殊。他是健听儿,即为父母为聋哑人的情况下所诞生的无缺陷孩子。

在小大刚出生时,周围的人就十分担心他们家能否抚养这个孩子,因为婴儿不会行走、不会暗示,只能靠哭闹来表达自身状态,而五十岚夫妇又听不见,所以常常让小大处于各种状况之中。为了应对这件事五十岚夫妇只能把一条细绳系在小大手上,另一端绑着自己,小大一动弹他们就能知道状况,而小大也在这种磕磕绊绊中长大了。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3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4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5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6张

小大的姥姥和姥爷也是健全者,但他们一个迷信一个赌博,对于小大这种需要用声音来吸收外界知识的幼儿来说确实不是一个好的榜样。在这个时段,他无法言说的父母反而成功将自己的爱用行动诉说,小大的童年也被幸福感所包裹。

在餐桌上,他们用手语交流;在户外时,小大会引导妈妈躲避汽车;在菜市场,小大也会成为翻译帮助母亲;在闲暇之时,他们还会一起玩邮差游戏和到江边钓鱼。

但随着年龄渐长,上了小学的小大渐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不同。他遇见的其他孩子的父母大多是健全人,当他看见自己的父母时会没有来由的感到丢人。他想向姥爷求助问题的解答,但四六不着的姥爷只会打着哈哈搪塞他。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7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8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9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10张

日子一天天过去,步入青春期的他,内心莫名滋生出对父母的怨恨。旁人异样的目光让他变得郁郁寡欢,他总是被人认为是可怜的小孩,甚至有一次,邻居家的花盆被打破,首先怀疑的对象也是他,只是因为他是一个父母残疾的孩子,所以人们就认定他一定会做恶。

在这偏僻乡野,他越来越愤怒、越来越阴郁,微弱隐晦的排斥感和小心翼翼不断的积蓄着压力,可偏偏父母对他的爱有增无减,他只能在健听和聋哑的两个世界中不断徘徊。

他变得叛逆,总是会不自觉的把气撒在作为家庭主妇的母亲身上。母亲对他一如既往的爱护,为了听见儿子的声音还去配备了一个20万日元的助听器,可即使配备了也无法听懂他的意思。

这种父母因身体缺陷无法完全参与他成长决策的无力感让小大渐渐沉沦,最终他也没有考上大学,浑浑噩噩的来到了20岁。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11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12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13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14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15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16张

在20岁徘徊的小大整日无所事事,偶尔打打零工,甚至还会去东京应聘演员,但他本人根本不想做这份工作,只是想逃离父母身边。

在闲暇时间,他总是回去弹珠店打小钢珠,直到他在钢珠店遇见自己失业的父亲。父子二人慢慢散步回家,回家的途中,父亲给他讲起他和母亲年轻时曾经也私奔到东京的事情,这大为震撼了小大,小大原以为父母因为聋哑出身所以没有文化也没有见识,但听到父亲的话语,他心中的父母的形象开始转化。

此时五十岚家正面临经济困境,小大原准备待在老家工作减轻家庭压力,但父亲只是安慰他,让他去到东京做自己想做的事。于是,他走了。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17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18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19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20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21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22张

来到东京的小大前两年都是在游戏厅里面当服务员,他不再用游戏机赌博,而是勤勤恳恳的工作。

在远离了父母后,小大变得普通,周围没有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这也让他远离了困扰。母亲每个月都会给他写信,随信附上5000日元,小大一分钱都没花,而是把这些信全部累积起来放在最重要的地方。母亲还会给他打电话,即使无法沟通,但只要听到他的声音就心满意足,小大也不再厌烦的回应,而是认真的让母亲不要担心。

东京,是一个充满喧嚣的有声的大世界。在这里,他意外走进了一个无声的手语群体。在与社团成员的相处中,他对聋哑人群体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知,并且还成为了几位聋哑人士的朋友。

在东京的第三年,小大穿上悬挂在房间许久的西服,开始面试报社编辑,那是他真正想要去做的事情。最终他成功聘上,成为了一名报社编辑,每日面对奇葩作者和各种出版商的电话,但他很开心,因为这就是他想做的事情。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23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24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25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26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27张

这一工作,就是五年。小大来到东京满打满算已经8年,他从未回过家,或许是害怕与父母相见,亦或是悔不当初自己的过去。

总之这8年来发生了很多事,他的聋哑朋友已经有一位结婚生子,他们彼此相处就像姐弟,小大也不再忌讳在旁人面前使用手语,而是大大方方的用手语在公共场合进行交流。他越来越理解聋哑人士所面临的处境,也越来越成熟。

直到有一天,家里突然打来电话,告知小大,他的父亲突然倒下进了医院。小大立即赶往老家,在和已经生出大量白发的母亲进行交流后,他们焦急的在医院等待,所幸父亲的手术非常成功,只要修养一段时间就能出院。听到这个消息的母亲爆发出撕心裂肺的尖泣,这是小大28年来,第一次看见母亲哭。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28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29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30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31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32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33张

在确认父亲平安后,母亲让小大先回老家住几天,在小大回家后,姥姥和其他家人也埋怨他8年不回家让家里人伤心。不过埋怨归埋怨,外出的孩子回家还是让家里人很开心,而一开心他们就开始聊天,小大也从姥姥口中得知了父母当年排除万难也执意要生下他的事情。

后来,他给父母分别建立了手机账号,让他们不用电话也能和自己交流。小大还提出想要回到老家和父母一起生活照顾他们,但母亲则是让他不要担心,希望他过得开心就好,听闻此言,小大向母亲道歉,为了过去他所做的一切,母亲呆呆的看着他,沉默良久。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34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35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36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37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38张

在小大即将坐上回到东京的电车时,母亲在站台送别他,母子俩没有任何隔阂的用手语交流,双方都笑得很开心。在上车时,小大看着母亲离去的背影,想起了八年前。

八年前小大想要离开老家的时候,母亲带着他去买了一套西装,他们一起逛街、一起吃饭,那其乐融融的状态仿佛幼儿期重新来到。小大一路上不自觉的用手语和母亲交流,没有在意任何的眼光,这让母亲十分开心。回到老家后,在车站处,母亲向小大道谢,只是为了小大不怕丢人用手语和他交流。在八年前的那个车站,20岁小大意识到自己做错了,意识到自己是怎样伤害了父母的心,他痛哭流涕。

而28岁的小大在列车开动后仍旧紧紧的盯着母亲的背影,直到母亲彻底消失不见后他才收回目光,列车在隧道中穿行,光与暗不断交叠,小大最终写下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我生活的两个世界》。

【END】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39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40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41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42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43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44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45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46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47张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48张

接下来是我的看法

“沟通”是整部作品的核心,而“声音”只是表现出这一核心部分的形式。说话也好,手语也好,作为出生在聋哑人家庭的正常人,小大一直是残疾人与正常人的交流网,但同时,这也是他与家庭的隔阂所在。

小大身处于全体聋哑人的家庭,无形间需要自己也变得“聋哑”才能融入其中,在小大所处的那片小山村中,像他一样的家庭或许没有之一,而理所当然的,他们一家就成为了那片山村中的异类,小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长的。

朋友们的疑问、邻居们的歧视、父母间的无奈,这三种状态不断打击着本身就尚未养成完整三观的小大,这让他变得自卑敏感,迫切的想要逃离父母身边。因为他觉得这样会让他自己也变成“聋哑”。

这种“聋哑” 变成了对父母表达的沉默,成为了“无声"的延伸形式,构成了他和家里其他人与普通社会的内心隔绝,他惧怕家人们与外界普通人的交互。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49张

因为受他人的影响,甚至连他自己都觉得父母是差距的,初高中时期的他觉得父母没有文化、没有过往、没有青春,直到在20岁时听到父母也曾为了爱情而私奔到东京才让他对父母的印象发生改观。

电影里饱含着含蓄和沉静的传达,它不像其他电影中那么狂放的情感宣泄,也没有怒吼咆哮的声嘶力竭,它只有家庭与孩子之间不断贴近的情感,缓慢而绵长,那是本就有着深刻感情的隔阂的消解。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五十岚大母亲的角色被演员诠释的实在太过完美,温柔、体贴,即使被儿子嫌弃也只会暗自神伤,那种羸弱的悲哀感真的是看得都让人心疼。

还有20岁和母亲逛街的那一段被放到了电影最后,我个人认为这简直是神来之笔。电影如果缺少了这一段就会让人认为小大是因为和聋哑朋友相处才变得成熟,而加上这个片段就能宣告小大其实是靠自己和母亲的交流跨出的这一步,不是靠旁人的诱导,而是靠自己的进步,这种成长才是圆满且富足的。

如果在电影中期加上这一段,电影的整体脉络虽然依旧圆满,却也会显得克制而平庸,在最后加上这种蒙太奇反而完全拔高了立意。

《我生活的两个世界》-第50张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