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神图》人物志(其一)——清源妙道,显圣威灵


3楼猫 发布时间:2024-09-14 19:32:23 作者:罗莎丽之指 Language

诸天显圣称大才,身似梅花欺雪白。 心高不认天家眷,浩气冲霄浮屠开。
这是《影神图》中的对于二郎显圣真君的描写,但并没有着墨太多,作为第二结局的关键人物,借这篇文章稍微聊一下所谓的“二郎神”到底是谁。
说到二郎神,要先捋清关于这位神祇的一些传说,同样这些传说也对应着他的功绩。涉及到二郎神的传说主要分为这么几种:灌江口治水、斩恶蛟,收梅山兄弟,担山赶日,劈山救母,驱邪扶正、代天巡查下界。这几段传说在民间自有流传,部分可考的文献最早出现在唐朝,但主要集中在宋、明、清几个朝代。咱们先就传说故事本身来讲,再探讨其源流的问题。
这些传说对应“二郎神”的身份有三个,分别是“赵二郎”赵煜、“李二郎”李冰父子和“杨二郎”。首先明确一点,所谓的“二郎神杨戬”是《封神演义》中对“二郎神”身份的附会,这里就不深入讨论了。在说二郎神身份前,要先介绍一部分道教信仰、民俗信仰和民间祭祀的相关背景。道教作为我们的本土宗教,成于东汉末期,兴于宋朝。道教的神灵系统主要分为三清、四御、星斗神和四方神。三清自不必说了,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而四御指的是四位辅佐三清的神明,即玉皇大帝、紫薇大帝、勾陈大帝和后土娘娘。星斗神中需要特殊说明的是斗姆元君,斗姆元君是北斗七星之母,同时也是玉皇和紫薇两位大帝的母亲。由此可见,道教神明主要以星斗为源头,其尊长次序也与《西游记》中的描写似有不同,这是因为《西游记》是世俗信仰和道教信仰融合后创造的新神明体系,本质是天上的朝廷,所以以玉帝为尊,并没有过分强调三清的地位。而早期道教神祇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有神位但是无庙祠,因为古代封建朝廷对庙祠有着严格的限制,除了皇家承认的庙祠,其余都属于淫祀。正一教兴起以前,大部分的官庙所封神祇都是儒家推崇的先贤圣人或者功勋着重的文臣武将。随着正一教的兴盛和魏晋南北朝对道教的推崇,朝廷开始主动拉拢道教,并为一些道教神祇设立官庙,自此原始的道教信仰开始和民俗信仰融合,构建出了新的神仙体系,而“二郎神”的三个身份便是这种融合后的产物。
赵煜,清源妙道显圣真君。这是道教对二郎神的封号,封号时间大概是宋真宗时期。在此之前他还有两个道教赐封,分别是唐太宗时期的神勇大将军和唐玄宗时期的赤城王、显应侯,所谓赤城,指的是道家的封号。所谓显应,其实就是显灵,同样是在唐朝还有一人也被封为道教神祇,那便是崔府君,唐玄宗封他为护国显应侯,是不是和赵煜如出一辙。自此之后,明代和清代均追封其为川主。明代《蜀中广记》中有提及“世传川主即二郎神,衣黄弹射,拥猎犬”。自此佛道两家均开始对赵煜追封神位,如偏向佛家的“万天川主惠民大天尊”。赐封最全的当属道门现存两大门派之一的正一派,其全称为“万天川主左丞相,崇应惠民大帝,赤城文宣武烈,承积广惠,义勇显英王,清源妙道真君”,其职能为“赤县神州都城隍,九千世界总土地,都辖龙神地脉”(出自正一教清微风雷院 玄皇政正教经)。至此,清源妙道真君正式纳入正一龙虎一脉,成了道教淮南法的代表神仙,也成了玄皇派的主神。其功绩主要为灌口治水、剑仙(出自《青城山志》)、斩蛟(出自《龙城录》)、总管九州阴阳兵马(玄皇派封其为太乙玄皇道君,收发兵牒均用其名号)、收梅山兄弟(出自《三教搜神源流大全》)。可见赵煜的功绩主要和他治水以及成仙前太守的官职有关,本质上是水神融合了一些战神、兵神、以及护国相关的传说。
李二郎,一说为李冰之子,协助李冰修建都江堰。这个传说大家就太熟悉了,治水桥段与赵煜一般无二,区别是这段传说融合了真实的历史事件,也就是秦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元史》中记载“加封秦蜀郡太守李冰为圣德广裕英惠王,其子二郎神为英烈昭惠灵显仁祐王”,《清史稿》中记载“灌县祀秦蜀守李冰……子二郎为承绩广惠英显王”。这里的封号就偏向于官家所封的功勋着重的文臣武将。《百回本西游记》中第六回介绍二郎神时使用的便是“昭惠灵王”,其实就是化用的昭惠灵显王。李二郎的功绩就很简单了,就是灌口治水,甚至因为和部分史实有关,连那种开山断流的传说都少了许多。
杨二郎 ,这是二郎神三个身份中最特殊,首先是成型时间晚,较早的记载基本都在元朝或明朝,有据可考的记载全都出自《二郎宝卷》中。杨二郎似乎完全是从民俗传说中演变出来的,此时的二郎神信仰已经从川蜀地区蔓延到了长江平原以及陕甘地区,流传过程中二郎神的形象也从传统的道教神祇演变成了民俗信仰中的天庭神祇。南宋时期受儒家思想影响,二郎神的形象中多了“忠孝”的标签,而元朝出现的戏本《沉香太子劈山救母》中将二郎神塑造成了不顾沉香孝道的反面形象,所以在《二郎宝卷》中将同样的故事引用到二郎神身上,创造出了杨二郎的形象,以求正名。相较功绩传说,杨二郎更像是一次“拨乱反正”,重新在民俗中树立二郎神的形象。在《二郎宝卷》中,杨二郎的主要功绩只有救母,无论是劈山救母还是担山赶日都是为了救母,有趣的是《二郎宝卷》中镇压其母的是猿猴行者,似乎也是意有所指?而《百回本西游记》中也借用了杨二郎母亲思凡下界,其父亲为杨姓凡人的说法。
至此,二郎神的三重身份开始汇流,以灌口治水传说为起点,分别引出了赵煜和李二郎两种说法,但部分学者也认为《宋会要》中所载李冰父子的内容虽与二郎神的内容在一起,但似乎封号并无父子关系,加上后世确有许多误传,将李冰与李冰儿子的封赏混淆,从这一角度看,我们先将二郎神的初始形象假定为灌口神,其治水的功绩传说与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史实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二郎神。此时的二郎神尚无庙祠,优先被道教信仰吸纳,成为了清源妙道真君。自此与赵煜青城山修道、隋朝太守身份重叠,演变出了斩蛟、剑仙、总管九州阴阳兵马、战无不胜等功绩。随着时间推演,其信众逐渐从蜀地扩展到唐、宋等朝代的政治文化中心地带,形象与神职也丰富了起来。自元朝开始,杂剧盛行,怪力乱神的故事成了天然的剧本,道教的神仙形象也逐渐向民俗的天兵天将转变,诞生了许多戏文、小说。而明嘉靖年间的《二郎宝卷》为求正本清源,引入了劈山救母的情节,塑造一个惟忠惟孝的二郎显圣真君,直到《百回本西游记》中描写出灌口二郎小圣,其文学形象才算基本稳定,后《封神演义》又附会了部分《西游记》的内容,才使得二郎神杨戬的形象慢慢被大众认知和固化,反而是原始的神祇形象变得无人问津了。
那么,二郎神的原始形象到底是谁呢?所谓的哮天犬又是从何而来?额头上的纵目真是天眼吗?担山赶日的传说只是为了彰显二郎神的孝道吗?要想解答这些疑问,我们还要从他最原始的功绩传说说起。岷江作为蜀地的重要水域,自古以来水患极重,而古蜀水患才是治水传说的前身,从民俗传播的角度来说,一定不是李冰造就了治水传说,而是李冰贴合了本就有的传说形象。到这里,我首先要引入前面未提及的二郎神的两个神职,分别是戏神和猎神。戏神这一神职出处在汤显祖和李渔的文集中多有提及,所谓的戏,其实是傩舞演变过来的,而傩最早便是用于驱鬼,其发源地便靠近古蜀国地区。而猎神的出处则来自古羌氐族的传说和对《二郎宝卷》的考据,自古西南西北两地便为羌氐聚居,成国者也不在少数。这些氐族的势力被中原皇帝镇压后,其神明信仰也被褫夺,类似于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之间的关系。而且关于二郎神身份的附会确实是从隋唐时期才开始,不管是赵煜还是李冰,都是一方郡守,负责治理当地的少数民族。《成州 上禄县》中记载“陇右成州,武州皆白马氐,其豪族杨氏居成州仇池山上"。白马人崇尚白色,不管是信奉的神明、祭祀用的图腾、还是生活、打猎的器物均喜好白色,这与二郎神传说中穿白袍、随身带弓、携白犬的情况不谋而合。
提及以上两种神职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寻找“二郎神”传说的源头,其实到这已经能品出些味道了,二郎神的传说源头很可能与古蜀国的神明信仰有关。不管是羌氐猎神还是傩舞,包括秦始王灭蜀国后建立的秦蜀守,都与古蜀国有较强的关联。水神、猎神、傩舞也都指向了古蜀国的巫教祭祀活。《灌江备考》一书中记载“二郎为蚕丛之后,故额有一纵目”,而《蜀王本纪》中也提到“蜀之先王名蚕丛,其目纵”。1999年常光希导演指导的《宝莲灯》动画电影更是将这一猜想进行了充分演义,不管是嘎妹的形象、部族的舞蹈、还是二郎神使用竖瞳时整张脸只有一个纵目的造型都贴合了二郎神与古蜀国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反过来验证之前提出的两个问题,一是担山赶日的传说,其原型本与劈山救母没有关系,是个独立的传说。所谓担山赶日便是以山压日,而太阳是古蜀国最为重要的崇拜图腾,担山赶日则体现出了古蜀国人民对太阳的原始崇拜,其叙事风格与古蜀国的太阳传说如出一辙。二是关于二郎神身旁的细狗的名字,哮天似乎与蜀犬吠日一词有所关联,古时又有天狗食日的传说,和担山赶日中企图压住太阳的理念不谋而合,算是另一种旁证?蜀地供奉的二郎神塑像,多是双目竖立,高鼻梁,鹰钩鼻,额中有一纵目,手持三尖两刃刀。而三星堆中出土的青铜人像据说是仿造蚕丛的样子所制,也是双目竖立,高鼻梁,鹰钩鼻的造型。而且三尖两刃刀这件兵器据《武经总要》所述,应是棹刀演化而来,但三星堆中恰好出土了一件玉璋,其造型也与三尖两刃刀有些许神似。最后一条考据便是宋朝的《昭惠灵显王感应碑记》中所载“夫昭惠灵显王者,爰自蜀川,乃象帝之裔,先天之神也,神通汪涔灵异昭然,乃圣乃神无可(缺)之无所不至,宇宙之中自吾之生自吾之泯有扰山趁日之威雄,溷海擒龙之勇猛”。所谓象帝指的便是天帝,即昊天上帝。亦有有五方天帝一说,其中中央天帝即为黄帝轩辕氏。宋朝昊天信仰和玉帝信仰融合,成为了同一个人,二郎神作为“象帝之裔”便和玉帝有了联系,也就是玉帝外甥一说的由来。而外甥一词在明朝还有外孙的意思,传说中蚕丛是蜀山氏的女儿和黄帝所生,二郎神这个融合了蜀王、川神、大巫的形象似乎正好对应了蚕丛子孙的身份。
三星堆青铜人面像

三星堆青铜人面像

五龙口二郎显圣真君神像

五龙口二郎显圣真君神像

三星堆玉璋

三星堆玉璋

回到游戏本身,与二郎神的战斗地点是五龙庙,战斗过程有使用三尖两刃刀、仙剑、劈山斧、纵目、哮天犬等攻击手段,你变身时也会用八九玄功的变化加以克制,尽可能的还原了民间传说中二郎神的形象(可惜没有金弓银弹),而其战斗过程中的某些台词也是有所考究的,比如“清源妙道,显圣威灵”出自《二郎宝卷》中“清源妙道,显圣威灵。真君神力,护佑群生”,“无关键不可开,无绳约不可解”出自《道德经》中“善闭,无关键不可开;善结,无绳约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有之为利,无之为用”出自《道德经》中“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两段都指向了二郎神的师承三清道教一脉,保守点儿的猜想是借用了杨戬的人设,师父是十二金仙之一的玉鼎真人。大胆点儿猜想,昔年修道时师父常说,无关键不可开,无绳约不可解,而这句话出自《道德经》,道德经有是老子所著,难不成二郎神的师父是老君么?“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出自《阴符经 上篇》中“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这段说的是掌握长生久视的主动权。“金光复映”出自《金光咒》中“体有金光,覆映吾身”,“身负雷霆,内有霹雳”出自《金光咒》中“万神朝礼,役使雷霆。内有霹雳,雷神隐名”,这两段可以看作是对应现实中清源妙道真君作为玄皇派主神的一点小彩蛋,对应道教八大神咒之一的金光咒,《二郎宝卷》开篇部分也记录了全篇的《金光咒》。“是真难灭,是假易除”出自《百回本西游记》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度雾穿云,飞洒天星”分别出自《百回本西游记》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和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可见游科下的功夫还是挺细的,从源源到考据再到原著的化用,这也是我“咬文嚼字”的动力。
这篇就先聊这么多吧,下一篇打算聊聊灵吉菩萨,又扣了一些细节,有些小收获。青山不改,渌水长流,各位下篇再见。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