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没玩过《逆转裁判》的玩家,也会对其“最具打击感的文字游戏”与标志性的“一斤鸭梨”(日语“反对”/“我有异议”的空耳)略有耳闻。

今天要聊的《无罪之庭》是款逆转like游戏,但与许多同类作品不同,它并未执着于形式上的创新,而是将重点牢牢置于“无罪辩护”这一核心主题上,并从其衍生对“法律与道德”的深刻探讨。

同样都在致敬,《山河旅探》遭受的火力就没那么大,因为确实有进行玩法创新,更多执着于场景的调查推理、行凶手法和整条家国暗线的发展。

最开始玩《无罪之庭》时,我觉得这游戏很无聊,高情商说是从画面到UI原汁原味,但不做玩法的创新容易引起争议,东施效颦也得整点别样的内容才行。
直到玩到第四章,我才开始有热血澎湃的感受——不是莞莞类卿,而是独辟蹊径,力求剧本的展现与情感的塑造。

剧情反转和明暗线的交织贯穿游戏的全五章节,总能让人在昏昏欲睡时又突然惊醒,凶手自杀、证人失忆、美女竟是男儿身、我身边的伪声大佬等等反转情节在令人无语的同时,居然还能被编剧巧妙圆回去。高,实在高!
编剧:不是开玩笑,毕竟你也找不出逻辑的硬伤。

可惜编剧再也无法亲眼见证我们对游戏的讨论。关上游戏,我才知道原来《无罪之庭》的前身源自十年前的逆转同人作品《这个家伙无罪》,旧作的制作人黑猫在新作担任编剧,于项目完成前夕因病离世,连着他埋下的伏笔、对推理游戏的热爱和人生的无限可能与世长辞。

回到游戏本身,游戏的断案过程大致分为调查场景、证人发言和提出质疑,有时也需要向证人出示证物获得新对话。

首先是调查场景,该部分并非本作的核心,直接通过标记明确了需要关注的内容。取得的结果将会作为证物放入背包,为后续的反驳提供子弹。


站上法庭才是游戏的重头戏,连珠炮似的逻辑推理需要你不停去找发言与证物存在矛盾的地方。在发言阶段,简化的文字显示会帮你排除个别选项,而免于陷入反复阅读长文本的困扰。

在细枝末节中,你也可选择有如弹丸论破的追问,从对话获得新的线索。但无头苍蝇式的乱点,有时也会被法官惩罚,屡教不改会Game Over哦~
但没关系,SL大法就是拿来穷举的!只要排除所有不可能,剩下的就是真相!

游戏最难的地方莫过于找到矛盾的选项并提交正确的证物,可以说是最耗时的步骤。尽管已有隐晦的提示,哪怕你提前知道凶手是谁,但模糊的引导让选证物有时仍要动用穷举法。
若能增加明牌按钮直接给出答案,或许能救不少玩家于水火之中。

除常规流程外,限时的真理圣枪玩法也是令人容易红温的存在,要在短时间内连续驳倒对方的谎言,击破设下的障眼法。当右上角倒计时结束后,对方将主动结束话题。
然后就....读档重来,诠释什么叫时间就是生命。

连续不断的逻辑推理非常消耗脑力,此时编剧就会安排助攻“内心的声音”来向玩家指点迷津,解开反转核心的面纱。

柳暗花明又一村,面纱的揭下不仅完全推翻此前的假设基础,更是让推理过程的不和谐音烟消云散,从而让剧情走向从未设想的道路。

尽管存在玩法的新意不足,凭借逐渐诱人的剧情表现,《无罪之庭》依旧是块可口的蛋糕,只是“憋大招”的剧情让很多不明所以的玩家来不及享受。
剧情以菜鸟新人律师的视角出发,由明线的正常办案逐渐过渡到寻找五年前的真凶,最后收束揭示暗线“天盾”组织的阴谋与真相。

可惜精彩的部分都在后头,这也是游戏令人倍感遗憾的地方。
在不停追求真相的同时,Npc的成长弧光表现不仅有趣又令人印象深刻。中二狼人既有野蛮一面,也有眨眨眼睛,突然说出纸条是自己捡到的灵魂Wink。
如果某些善意能让好人免于法律的责罚,那略施小惠又何妨?

但其实也涉及到“善意谎言”的相关讨论,对是否应该这样做,每个人或许会有不同的答案,所以游戏第5章给出了自由决定是否惩戒真凶的空间。
其他推理游戏尚在沉迷于找出真凶和作案手法时,《无罪之庭》在此之外试图讨论更深刻的命题:
当法律与人性冲突,我们究竟该捍卫哪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