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小眾且有趣的細節


3樓貓 發佈時間:2024-05-18 21:34:32 作者:w暴龍戰士x Language

孫悟空的身高:

在《西遊記》中,孫悟空雖然神通廣大、威名遠揚,但其外貌身形卻有獨特之處。書中明確描述他的身高不滿四尺。要知道,在明代時期,一市尺大約是 32 釐米,如此換算下來,孫悟空的身高僅僅才 1.3 米左右。想象一下,這樣一個身材矮小卻本領高強的猴子,在眾多高大威猛的妖怪和神仙面前,憑藉著自己的機智勇敢和超凡本領,闖出了一片天地,實在是令人驚歎不已。他那小小的身軀中蘊含著無盡的力量和智慧,成為了無數讀者心目中的英雄象徵。


《西遊記》中小眾且有趣的細節-第0張


唐僧肉的吃法:

在取經途中,眾多妖怪都覬覦著唐僧肉,渴望能通過吃唐僧肉獲得長生不老的能力。不同的妖怪對於唐僧肉有著各自獨特的吃法。最早打起唐僧主意的是第十三回裡的寅將軍,這位妖怪的吃法可謂殘忍至極,他會將唐僧剖腹剜心,把唐僧的身體剁碎,將首級和心肝獻給客人,四肢則自己食用,而骨肉則分給其他妖怪。黃風怪則提出了一種別樣的吃法,他認為應該先把唐僧綁在定風柱上三五天,讓唐僧的肉風乾一些,然後再進行煎或炒,這種吃法顯示出他對美食的獨特追求。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則選擇了蒸著吃唐僧肉,這種吃法在妖界逐漸流行開來,彷彿成為了一種吃唐僧肉的“時尚”。而最為講究的要數犀牛精避寒避暑避塵三大王了,他們打算將唐僧肉細切細銼,然後用香油煎著吃,這種精細的吃法展現了他們對美食的極致追求和講究。還有女妖精吃唐僧,每一種不同的吃法都反映出了不同妖怪的性格特點和對長生不老的渴望程度。

《西遊記》中小眾且有趣的細節-第1張


沙僧戴的 9 個骷髏都是唐僧前世:

沙僧的形象背後隱藏著一個神秘而有趣的故事。他的原型是深沙神,而他脖子上那串顯眼的骷髏其實有著特殊的含義,這些骷髏竟然都是三藏法師的前身。在元人所著的《西遊記》雜劇中,深沙已演變成了沙和尚,他脖項上掛著九個骷髏頭。據說唐僧有著“九世為僧”的經歷,並且曾被沙和尚“吃他九遭”。這一串骷髏不僅是沙僧形象的獨特裝飾,更是承載著一段不為人知的前世淵源,為整個故事增添了一層神秘而深邃的色彩。

《西遊記》中小眾且有趣的細節-第2張


龍的地位:

在中國民間神話中,龍一直被視為神聖、威嚴且地位崇高的象徵。然而,在《西遊記》的世界裡,龍王的地位卻低到令人難以置信。四海龍王常常表現得膽小怕事,面對各種情況顯得頗為懦弱。比如涇河龍王,僅僅因為一點小事就被告死罪,其命運令人唏噓。就連小白龍,原本也是龍族,卻因為犯錯而不得不變成坐騎,踏上了陪伴唐僧取經的贖罪之路。這種與民間神話中龍的崇高地位形成鮮明對比的設定,讓《西遊記》中的龍呈現出一種獨特的形象和地位,也為故事增添了許多別樣的趣味和情節。

《西遊記》中小眾且有趣的細節-第3張


六道眾生之外的靈物:

在《西遊記》中,如來佛祖曾明確指出:“周天之內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蟲,乃蠃鱗毛羽昆。這廝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鱗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類之種。”其中,除了我們熟知的孫悟空是靈明石猴外,還有赤尻馬猴和通臂猿猴。在《封神演義》中,通臂猿猴更是有著一段獨特的經歷。他曾修行千年,最終能夠化身為為人,成為了梅山七怪之首,名叫袁洪。他曾為紂王領兵征戰,展現出了非凡的戰鬥能力,成為了商朝的一大猛將。這些六道眾生之外的靈物的存在,豐富了《西遊記》和中國神話故事的世界觀,讓整個故事體系更加豐富多彩、充滿奇幻色彩。

《西遊記》中小眾且有趣的細節-第3張

還有什麼有趣的小細節,可以評論區分享一下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