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小众且有趣的细节


3楼猫 发布时间:2024-05-18 21:34:32 作者:w暴龙战士x Language

孙悟空的身高: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虽然神通广大、威名远扬,但其外貌身形却有独特之处。书中明确描述他的身高不满四尺。要知道,在明代时期,一市尺大约是 32 厘米,如此换算下来,孙悟空的身高仅仅才 1.3 米左右。想象一下,这样一个身材矮小却本领高强的猴子,在众多高大威猛的妖怪和神仙面前,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勇敢和超凡本领,闯出了一片天地,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他那小小的身躯中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和智慧,成为了无数读者心目中的英雄象征。


《西游记》中小众且有趣的细节-第0张


唐僧肉的吃法:

在取经途中,众多妖怪都觊觎着唐僧肉,渴望能通过吃唐僧肉获得长生不老的能力。不同的妖怪对于唐僧肉有着各自独特的吃法。最早打起唐僧主意的是第十三回里的寅将军,这位妖怪的吃法可谓残忍至极,他会将唐僧剖腹剜心,把唐僧的身体剁碎,将首级和心肝献给客人,四肢则自己食用,而骨肉则分给其他妖怪。黄风怪则提出了一种别样的吃法,他认为应该先把唐僧绑在定风柱上三五天,让唐僧的肉风干一些,然后再进行煎或炒,这种吃法显示出他对美食的独特追求。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则选择了蒸着吃唐僧肉,这种吃法在妖界逐渐流行开来,仿佛成为了一种吃唐僧肉的“时尚”。而最为讲究的要数犀牛精避寒避暑避尘三大王了,他们打算将唐僧肉细切细锉,然后用香油煎着吃,这种精细的吃法展现了他们对美食的极致追求和讲究。还有女妖精吃唐僧,每一种不同的吃法都反映出了不同妖怪的性格特点和对长生不老的渴望程度。

《西游记》中小众且有趣的细节-第1张


沙僧戴的 9 个骷髅都是唐僧前世:

沙僧的形象背后隐藏着一个神秘而有趣的故事。他的原型是深沙神,而他脖子上那串显眼的骷髅其实有着特殊的含义,这些骷髅竟然都是三藏法师的前身。在元人所著的《西游记》杂剧中,深沙已演变成了沙和尚,他脖项上挂着九个骷髅头。据说唐僧有着“九世为僧”的经历,并且曾被沙和尚“吃他九遭”。这一串骷髅不仅是沙僧形象的独特装饰,更是承载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前世渊源,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一层神秘而深邃的色彩。

《西游记》中小众且有趣的细节-第2张


龙的地位:

在中国民间神话中,龙一直被视为神圣、威严且地位崇高的象征。然而,在《西游记》的世界里,龙王的地位却低到令人难以置信。四海龙王常常表现得胆小怕事,面对各种情况显得颇为懦弱。比如泾河龙王,仅仅因为一点小事就被告死罪,其命运令人唏嘘。就连小白龙,原本也是龙族,却因为犯错而不得不变成坐骑,踏上了陪伴唐僧取经的赎罪之路。这种与民间神话中龙的崇高地位形成鲜明对比的设定,让《西游记》中的龙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形象和地位,也为故事增添了许多别样的趣味和情节。

《西游记》中小众且有趣的细节-第3张


六道众生之外的灵物:

在《西游记》中,如来佛祖曾明确指出:“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其中,除了我们熟知的孙悟空是灵明石猴外,还有赤尻马猴和通臂猿猴。在《封神演义》中,通臂猿猴更是有着一段独特的经历。他曾修行千年,最终能够化身为为人,成为了梅山七怪之首,名叫袁洪。他曾为纣王领兵征战,展现出了非凡的战斗能力,成为了商朝的一大猛将。这些六道众生之外的灵物的存在,丰富了《西游记》和中国神话故事的世界观,让整个故事体系更加丰富多彩、充满奇幻色彩。

《西游记》中小众且有趣的细节-第3张

还有什么有趣的小细节,可以评论区分享一下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