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生活方式的不同、從小接受的教育不同,我們或多或少的對某些詞語的定義也不一樣。我們會有自己獨特的認知,甚至可能和主流的大眾觀念背道而馳,自己卻沒有察覺。
在大學的時候,我和室友經常因為對一些詞語的定義有偏差而發生分歧,然後我們就快樂的槓起來了。最後我們都會以一句話結尾:機器人都能理解錯人類的指令(電影裡機器人為了和平殺光人類等等),我們不同的三觀又怎麼會對一個詞語有一樣的解讀呢?
當前社會飛速發展,不斷有新的詞語出現,舊的詞語也被不斷賦予新的意義,過去字典上的解釋逐漸成為目前流行的子集,甚至部分詞語因為過於生僻而被我們直接拋棄。
圖文無關
我們是否需要貼合大眾的認知,來“修正”自我?
我想,一些比較常用的法律詞條還是需要的,那是我們社會的底線。大部分的精神內核也是不用改變的,包括愛國主義,民族自信等等,我不想作死。
但是其他的,我只能說:也行,反正我懶。過去二十幾年的生活經驗告訴我,我這樣的認知依舊能好好的活著,我作為一個好吃懶做的典型代表,顯然是不會主動做這種低效率低迴報的事情。
而交流產生的時候,我不得不接受討論給我認知造成的影響。只是需要注意,其他人的認識也不一定代表大眾,所以對一個話題,要儘量和多一些人開展討論。一直和同一個人交流,很容易被帶偏,洗腦警告。
舉例:當我們談論“道德”的時候,我曾經認為這是一個屬於個人的屬性。但是大學室友認為這是一個大環境下約定俗成的模糊邊界。談論過後,我的認識變成了:道德依舊是個人的屬性,個人才是道德的載體,但是環境的氛圍,其他人的思想和行為都會影響到一個人的道德波動。(也許邏輯上不太通順,但我願稱我為精神嘴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