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面“人畜無害”的鏡子——《全網公敵:新世界》評測


3樓貓 發佈時間:2024-05-18 16:54:49 作者:哇挖槽 Language

每個人都是另一個人的一面鏡子,反映著另一個過路者,我們可以從字面上去理解它的內涵,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從鏡子中看到自己的形象,只不過在自我認知的過程中,鏡子變成了別人,鏡子中的形象便是別人對“我”的看法。————查爾斯·庫利,《人性與社會秩序》


社會心理學中存在一個“鏡中我”的概念,說人們認識自己的過程其實是來自其他人對自己認知的一種反饋。大多數時候,期望他人眼中的自己和實際他人眼中的自己其實是不一致的,自我的干預可以改變期望他人眼中的自己,類似於忒修斯之船,你很難通過一個人在長連續時間段上認知的自己來認識這個人。

這是一面“人畜無害”的鏡子——《全網公敵:新世界》評測-第0張

當你想了解某個人時,比起與他進行直接的對話,不如從他身邊的人入手,一步步獲取那個人的相關信息,六度分割法為這種滲透提供理論基礎,在大數據的加持下,你可以瞭解任何你想要了解的個體。

於是,《全網公敵:新世界》虛構了一個無所不能的科技寡頭和一個無所不知的AI搜索引擎。玩家是鏡子中的光,在六面鏡迷宮中穿梭反射,照亮迷宮中心被刻意遮蔽的陰影,讓“罪惡”無所遁形。

然而,坑坑窪窪的鏡子有時會歪曲人們的判斷,黑夜森林中突如其來的一束強光也會照的人睜不開眼。在一個被凹凸不平的鏡子包圍的反烏托邦未來“新世界”裡,片面的真相是否真的能夠還原事情的全貌,這就是《全網公敵:新世界》所探討的問題。

嗨客,從真名識破開始

《死亡筆記》中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橋段,L通過統計心臟麻痺犯人的死亡時間,推斷出KIRA可能是個學生,而第二天KIRA控制死亡時間的反擊又讓他瞭解到KIRA可能是警局內部的人員,於是才有了與月的一系列試探和對峙。

這是一面“人畜無害”的鏡子——《全網公敵:新世界》評測-第1張

前段時間“水瀨祈小號”事件的發酵也是從一個不經意的語言習慣「...!!笑」開始,狂熱的粉絲找遍了那個賬號所有的發言時間記錄,居然沒有一條與水瀨祈的LIVE時間衝突,變相增加了那是水瀨祈本人賬號的嫌疑。

這是一面“人畜無害”的鏡子——《全網公敵:新世界》評測-第2張

人們在互聯網上發言的習慣可以被視為一種賽博肢體語言,推理這些內容的步驟像是私家偵探調查婚外出軌那樣,聽起來很酷,但實際上的操作並不複雜——打開搜索引擎,鍵入目標的姓名,找到對方實名綁定的X(Toothbook)賬號,恭喜,你離通關不遠了。

這是一面“人畜無害”的鏡子——《全網公敵:新世界》評測-第3張

對於那些知名人士來說,知道了姓名,就等同於知道了他的生日、家庭、資產、經歷等等隱私信息,再配合不斷更新的社交媒體,我們就能還原出他的行程軌跡,在搜索引擎中鍵入Elon Musk,我們就能找到一個“硅谷鋼鐵俠”,一個成功的企業家。

這是一面“人畜無害”的鏡子——《全網公敵:新世界》評測-第3張

當然,這只是無數鏡子中的一個反射面,如果你有關注過他在社交媒體上的一系列下頭髮言的話,你可能還會看到一個“什麼都好,可惜張了張嘴”的殘念油膩中年。

馬斯克“接地氣”的言論又反射出一個與之前全然不同的形象,但這仍然不是馬斯克的全部,我們無法得知這位玩世不恭的公子哥在孩子面前、在父母面前、在商業對手面前又會是一副什麼樣的形象。僅憑這些,我們無法真正的還原出一個真實的馬斯克。更何況,社交媒體上展現給眾人的形象也可能是經歷過包裝後的虛假形象,與妻子相敬如賓的比爾·蓋茨會爆出婚內出軌的醜聞,“遊戲糕手”菲爾·斯賓塞會在出席動視暴雪收購聽證會的同時在土命2中大殺特殺,而在一些遊戲的試玩現場,他的操作更是讓有社內菜鳥之稱的宮崎英高看了都連連搖頭。


這是一面“人畜無害”的鏡子——《全網公敵:新世界》評測-第3張

為了滿足玩家的“窺探欲”,我們必須得有一個可以更進一部接近目標的工具。

輕量化操作,我的開盒不可能這麼簡單

有一點我必須要吐槽一下,《全網公敵:新世界》裡的大部分NPC,不管是什麼實況主還是商業公司的大老闆,為什麼都會在所有APP中都用一模一樣的簡單密碼啊?

遊戲的信息蒐集階段存在兩個工具,第一個工具可以利用目標的真實姓名+任意非暱稱信息檢索出他們會在一些地方登錄的個人信息,第二個工具則是利用一些基本信息去自動推理出他們可能會使用的密碼。當然,如果是在現實中的話,這個密碼必定會經過一系列撞庫試錯才能推斷,遊戲簡化了密碼獲取的步驟。

這是一面“人畜無害”的鏡子——《全網公敵:新世界》評測-第3張

擁有了這些信息,我們就能像登錄自己SNS(Hitalk)賬號那樣去偷看他們SNS上跟別人發佈的信息,假如一個宿舍有四個人,建了十個宿舍群,那我們就能通過窺伺四個人在十個群中戴著的不同人格面具還原出四個人在不同情境下的真實形象。

這是一面“人畜無害”的鏡子——《全網公敵:新世界》評測-第3張

這部分真的就是一種“偵探”遊戲,或者說“精神分析”遊戲的感覺,一個在關鍵時刻給予網紅實況主精神支持的小迷弟,背地裡卻是惡俗變態跟蹤狂,前腳熱心邀請你去酒店喝酒簽約的投資人,後腳就在策劃一場顛倒黑白的輿論風波,這種反差在現實中並不少見,而遊戲更是在8小時左右的提前體驗流程中接連不斷的堆砌這種衝突,作為一個扭曲廚,我是看的相當過癮。

這是一面“人畜無害”的鏡子——《全網公敵:新世界》評測-第3張

遊戲預設的幾個真相都很有歐亨利式結尾的味道,事情的真相也是一層套著一層,朦朧下真給我找回了在初次在《逆轉裁判》中揭秘DL-6事件的那種感覺,對於那些有窺探嗜好的玩家來說,通過SNS重繪目標的過程絕對能滿足你99%的窺探慾望。

這是一面“人畜無害”的鏡子——《全網公敵:新世界》評測-第3張

遊戲中的文本量很多很雜,但開發者在屏幕右側為玩家準備了一塊“目標畫像”小黑板去記錄下玩家在流程中收集到的每一條關鍵信息,對於那些不擅長閱讀推理的玩家來說,地毯式搜索可以解決絕大多數的卡關問題,到終局收集階段,左下角操作日誌也會出現AI檢索功能幫助玩家收集缺失的文件,全收集黨也不用對著攻略一條條核對缺失的條目信息,類似的人性化功能還有很多。

而如果你覺得搜搜點點不夠盡興,流程中還有很多簡化的嗨客進攻手段和輿論操控玩法供玩家體驗,偶爾還能出現一場法庭辯論舉證環節,《全網公敵:新世界》的遊戲性還算不錯。

這是一面“人畜無害”的鏡子——《全網公敵:新世界》評測-第3張

提前體驗階段解鎖的前三章中每章被分為兩段,一段是作為公司AI所要完成的調查任務,只需要收集到可以定罪的證據即可點擊提交通關,Titan公司(艾什莉)的目的只是為了解決事件,在解決事件後,玩家依然可以繼續深挖,在相對更加自由的真相揭露階段收集更多關於事件背後的信息。

這是一面“人畜無害”的鏡子——《全網公敵:新世界》評測-第3張

在提前體驗階段的末尾,遊戲做出了一段頗具顛覆性的演出,算是回扣了一下游戲的賽博龐克背景,《新世界》的大門也從這一刻開始正式打開,VAN的文件指向一個更大的陰謀,而我們之前利用“鏡子”還原的“全部真相”,似乎並不足以概括幾個事件的全貌。

遊戲中提到的“AI審判”在現實中已經有了雛形,至於遊戲中提到的“AI審判”會走向何方,或許只有等到遊戲的正式版才能揭曉了。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