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面“人畜无害”的镜子——《全网公敌:新世界》评测


3楼猫 发布时间:2024-05-18 16:54:49 作者:哇挖槽 Language

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一面镜子,反映着另一个过路者,我们可以从字面上去理解它的内涵,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形象,只不过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镜子变成了别人,镜子中的形象便是别人对“我”的看法。————查尔斯·库利,《人性与社会秩序》


社会心理学中存在一个“镜中我”的概念,说人们认识自己的过程其实是来自其他人对自己认知的一种反馈。大多数时候,期望他人眼中的自己和实际他人眼中的自己其实是不一致的,自我的干预可以改变期望他人眼中的自己,类似于忒修斯之船,你很难通过一个人在长连续时间段上认知的自己来认识这个人。

这是一面“人畜无害”的镜子——《全网公敌:新世界》评测-第0张

当你想了解某个人时,比起与他进行直接的对话,不如从他身边的人入手,一步步获取那个人的相关信息,六度分割法为这种渗透提供理论基础,在大数据的加持下,你可以了解任何你想要了解的个体。

于是,《全网公敌:新世界》虚构了一个无所不能的科技寡头和一个无所不知的AI搜索引擎。玩家是镜子中的光,在六面镜迷宫中穿梭反射,照亮迷宫中心被刻意遮蔽的阴影,让“罪恶”无所遁形。

然而,坑坑洼洼的镜子有时会歪曲人们的判断,黑夜森林中突如其来的一束强光也会照的人睁不开眼。在一个被凹凸不平的镜子包围的反乌托邦未来“新世界”里,片面的真相是否真的能够还原事情的全貌,这就是《全网公敌:新世界》所探讨的问题。

嗨客,从真名识破开始

《死亡笔记》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桥段,L通过统计心脏麻痹犯人的死亡时间,推断出KIRA可能是个学生,而第二天KIRA控制死亡时间的反击又让他了解到KIRA可能是警局内部的人员,于是才有了与月的一系列试探和对峙。

这是一面“人畜无害”的镜子——《全网公敌:新世界》评测-第1张

前段时间“水濑祈小号”事件的发酵也是从一个不经意的语言习惯「...!!笑」开始,狂热的粉丝找遍了那个账号所有的发言时间记录,居然没有一条与水濑祈的LIVE时间冲突,变相增加了那是水濑祈本人账号的嫌疑。

这是一面“人畜无害”的镜子——《全网公敌:新世界》评测-第2张

人们在互联网上发言的习惯可以被视为一种赛博肢体语言,推理这些内容的步骤像是私家侦探调查婚外出轨那样,听起来很酷,但实际上的操作并不复杂——打开搜索引擎,键入目标的姓名,找到对方实名绑定的X(Toothbook)账号,恭喜,你离通关不远了。

这是一面“人畜无害”的镜子——《全网公敌:新世界》评测-第3张

对于那些知名人士来说,知道了姓名,就等同于知道了他的生日、家庭、资产、经历等等隐私信息,再配合不断更新的社交媒体,我们就能还原出他的行程轨迹,在搜索引擎中键入Elon Musk,我们就能找到一个“硅谷钢铁侠”,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这是一面“人畜无害”的镜子——《全网公敌:新世界》评测-第3张

当然,这只是无数镜子中的一个反射面,如果你有关注过他在社交媒体上的一系列下头发言的话,你可能还会看到一个“什么都好,可惜张了张嘴”的残念油腻中年。

马斯克“接地气”的言论又反射出一个与之前全然不同的形象,但这仍然不是马斯克的全部,我们无法得知这位玩世不恭的公子哥在孩子面前、在父母面前、在商业对手面前又会是一副什么样的形象。仅凭这些,我们无法真正的还原出一个真实的马斯克。更何况,社交媒体上展现给众人的形象也可能是经历过包装后的虚假形象,与妻子相敬如宾的比尔·盖茨会爆出婚内出轨的丑闻,“游戏糕手”菲尔·斯宾塞会在出席动视暴雪收购听证会的同时在土命2中大杀特杀,而在一些游戏的试玩现场,他的操作更是让有社内菜鸟之称的宫崎英高看了都连连摇头。


这是一面“人畜无害”的镜子——《全网公敌:新世界》评测-第3张

为了满足玩家的“窥探欲”,我们必须得有一个可以更进一部接近目标的工具。

轻量化操作,我的开盒不可能这么简单

有一点我必须要吐槽一下,《全网公敌:新世界》里的大部分NPC,不管是什么实况主还是商业公司的大老板,为什么都会在所有APP中都用一模一样的简单密码啊?

游戏的信息搜集阶段存在两个工具,第一个工具可以利用目标的真实姓名+任意非昵称信息检索出他们会在一些地方登录的个人信息,第二个工具则是利用一些基本信息去自动推理出他们可能会使用的密码。当然,如果是在现实中的话,这个密码必定会经过一系列撞库试错才能推断,游戏简化了密码获取的步骤。

这是一面“人畜无害”的镜子——《全网公敌:新世界》评测-第3张

拥有了这些信息,我们就能像登录自己SNS(Hitalk)账号那样去偷看他们SNS上跟别人发布的信息,假如一个宿舍有四个人,建了十个宿舍群,那我们就能通过窥伺四个人在十个群中戴着的不同人格面具还原出四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真实形象。

这是一面“人畜无害”的镜子——《全网公敌:新世界》评测-第3张

这部分真的就是一种“侦探”游戏,或者说“精神分析”游戏的感觉,一个在关键时刻给予网红实况主精神支持的小迷弟,背地里却是恶俗变态跟踪狂,前脚热心邀请你去酒店喝酒签约的投资人,后脚就在策划一场颠倒黑白的舆论风波,这种反差在现实中并不少见,而游戏更是在8小时左右的提前体验流程中接连不断的堆砌这种冲突,作为一个扭曲厨,我是看的相当过瘾。

这是一面“人畜无害”的镜子——《全网公敌:新世界》评测-第3张

游戏预设的几个真相都很有欧亨利式结尾的味道,事情的真相也是一层套着一层,朦胧下真给我找回了在初次在《逆转裁判》中揭秘DL-6事件的那种感觉,对于那些有窥探嗜好的玩家来说,通过SNS重绘目标的过程绝对能满足你99%的窥探欲望。

这是一面“人畜无害”的镜子——《全网公敌:新世界》评测-第3张

游戏中的文本量很多很杂,但开发者在屏幕右侧为玩家准备了一块“目标画像”小黑板去记录下玩家在流程中收集到的每一条关键信息,对于那些不擅长阅读推理的玩家来说,地毯式搜索可以解决绝大多数的卡关问题,到终局收集阶段,左下角操作日志也会出现AI检索功能帮助玩家收集缺失的文件,全收集党也不用对着攻略一条条核对缺失的条目信息,类似的人性化功能还有很多。

而如果你觉得搜搜点点不够尽兴,流程中还有很多简化的嗨客进攻手段和舆论操控玩法供玩家体验,偶尔还能出现一场法庭辩论举证环节,《全网公敌:新世界》的游戏性还算不错。

这是一面“人畜无害”的镜子——《全网公敌:新世界》评测-第3张

提前体验阶段解锁的前三章中每章被分为两段,一段是作为公司AI所要完成的调查任务,只需要收集到可以定罪的证据即可点击提交通关,Titan公司(艾什莉)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事件,在解决事件后,玩家依然可以继续深挖,在相对更加自由的真相揭露阶段收集更多关于事件背后的信息。

这是一面“人畜无害”的镜子——《全网公敌:新世界》评测-第3张

在提前体验阶段的末尾,游戏做出了一段颇具颠覆性的演出,算是回扣了一下游戏的赛博朋克背景,《新世界》的大门也从这一刻开始正式打开,VAN的文件指向一个更大的阴谋,而我们之前利用“镜子”还原的“全部真相”,似乎并不足以概括几个事件的全貌。

游戏中提到的“AI审判”在现实中已经有了雏形,至于游戏中提到的“AI审判”会走向何方,或许只有等到游戏的正式版才能揭晓了。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