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身”概念的构成要素


3楼猫 发布时间:2025-02-07 14:32:46 作者:牧狼人卡尔 Language

一.词源

作为一种架空的身体形态变化。变身一词,源自日语“変身(へんしん)”。在生物学中指动物的外部形态产生变化。在ACG语境下通常指角色形态、功能发生改变。

二.诱因

变身的目的在于获得什么
二.一.社会身份 获得一种与先前相独立的社会身份,新的身份往往与先前处于差距较大的不同阶级
例子: 蝙蝠侠:资产阶级富豪——基层民警 超人:记者——外星超级能力者 奇异博士:外科医生/神秘学学者——异国神秘魔法继承人 柯南(名侦探柯南):小学生——青少年名侦探 鹿目圆(魔法少女小圆):普通初中生——圣人、救世主 后藤独(孤独摇滚):社恐高中生——网络中的超高人气视频主、演奏者
二.一.社会身份 获得一种与先前相独立的社会身份,新的身份往往与先前处于差距较大的不同阶级格映射 用以释放被压抑的情绪、需求,反应出主体被高程度压制的基本诉求
例子: 绿巨人:力量,发泄愤怒的自由 蝙蝠侠:富有,以自我裁断正义 钢铁侠:安全,保护内在的能力 哈利波特:自我人格的建立与整合,从寄养家庭下的孤儿→到传奇人物,富可敌国的魔法师继承者的转变

三.要素

构成变身的要素有哪些
三.一. 身份的改变 变身后,(通常情况下是外界)赋予角色的身份有所不同
三.二.能力的改变 变身后,角色的能力强弱不同,抑或者是在期间内被赋予了全新的能力,通常有较为明显的变化
三.三.形态的改变 变身后,角色的外在形态、外观有所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变身前后的角色往往具有一定程度的关联性,用以和变身前的主体形象建立逻辑关联。
三.四.内在的改变 身份认同、自我认同的不同。在个别情况下,也存在有变身完全不影响角色内在的情况,但其用意在于否定变身前后的意义,并肯定主体的一致性,但限于篇幅,在本文中不展开讨论。
关于内在的改变: 同时存在正向的改变负向的改变两种模式。前者通常是符合主体利益或诉求的,后者往往是违背主体利益诉求的。 在变身原因层面,同样可以区分为主动进行的改变,和被动进行的改变两种模式。前者通常是符合主体利益或诉求的,后者往往是违背主体利益诉求的。

四.游戏语境下的变身

四.一.美式超级英雄变身 在超级英雄/超级反派的设定下,角色藉由变身首先拥有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力量,也往往获得了不同类型的新身份。角色原有的人格和身份与变身之后相互独立,并且在外界看来变身前后的角色往往并不具有一致性。该品类下的角色形象主要服务于其意识形态所对应的潜在观念。
与意识形态强关联的超级英雄角色: 美国队长:目标用户群体为自我认同美国人,角色身份与美国所标榜的价值观念一致 蜘蛛侠:目标用户群体为青年人、学生群体,角色身份与社会所期望的青年劳动力的定位一致 黑豹:目标用户群体为少数族裔,角色身份用以塑造少数群体所期望获得的社会定位 奇异博士:目标用户为非美式主流文化体系爱好者,角色身份用以塑造反美式普遍价值体系之下的力量
四.二. 换人变身 万物契约/三位一体:特定玩法下的换人变身,剑士、射手、盾卫(万物契约)/战士、射手、法师(三位一体)三位角色共用躯体,通过切换角色形态以实现不同的具体功能,重点在于角色的战斗属性与功能不同,共用身躯的不同角色人格相互独立。
四.三.能力增强变身 鬼泣-魔人化形态:动作玩法下的能力强化变身,角色的攻击、防御、敏捷等性能大幅提升,并且将会提供与形态相适应的新攻击动画、特效 超级马里奥-增强形态:通过火焰花、大象、猫、工匠、林克等不同形态的切换,改变角色的能力与固有属性,在变身形态下角色受到伤害时通常只损失掉对应的增强形态而非直接死亡 四.四.形态切换变身 喷射战士-切换为章鱼/鱿鱼形态: 射击玩法下的形态切换,角色可以自由切换为鱿鱼形态,鱿鱼形态下进行以下几种特殊操作——快速移动,进行特殊跳跃,攀附覆盖有墨水的墙壁,潜伏于墨水,潜墨并恢复墨水(弹药)等 卡拉彼丘-切换为纸片人形态: 包装名称为“弦化”,射击玩法下的形态切换,角色可以自由切换为纸片形态,纸片形态下可以进行以下几种特殊操作——变成横向纸片漂浮,变成竖直纸片纵向对敌(纵向变窄侧面变宽),贴附于墙面进行高效率的墙面移动,贴附于墙面隐藏自身等

五.文学语境下的变身

文学语境下出于对人性限度的探讨,更多、也更广泛地涉及到了出离于主观意愿的被迫变身,以及带来负面作用的变身。在希腊神话中因满足于自我形象而变身为水仙花的那喀索斯、为躲避追求者而变身为月桂树的达芙妮、因骄傲被女神惩罚变成蜘蛛的阿拉克涅等等。 变身在文学语境下不在仅仅是正面积极的强化作用,同样也通过诅咒等形式表现出来,但侧重点依旧在于变身这个过程被附加以何种意义,而非仅仅停留在外形变换。
被称为“禁毒神作”的变身梗,角色受到外在因素影响而进行的负向变身,外界整体对于个人的异化与再定义是连续、不间断的,该故事展示了监督体系不足够健全的社会与其价值观念体系之对于弱势个体进行彻底物化的其中一种方式

被称为“禁毒神作”的变身梗,角色受到外在因素影响而进行的负向变身,外界整体对于个人的异化与再定义是连续、不间断的,该故事展示了监督体系不足够健全的社会与其价值观念体系之对于弱势个体进行彻底物化的其中一种方式


五.一. 变形记 个人之于外部世界的变身。认知与原有主体一致,但外在形态与他人观感发生改变 五.二. 唐·吉诃德 世界之与个人的变身。外在条件未变化,主观认知感受发生改变 五.三. 局外人 个人之于自我的变身。主观意识的彻底外化,导致了意识与客观世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解离
五.四.荒原狼 个人之与社会秩序的变身。道德体系与机制观念与社会伦理脱轨,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自然秩序进行再构建 五.五.动物庄园 群体基于社会秩序的变身。群体出于集群利益诉求而演化出构架,并因为构架自身的利益诉求而反被构架奴役压迫,反普遍结构的叙事

六.后记

文章头图并非来源于皮特·蒙德里安《红色、蓝色、黑色、黄色和灰色的构成》1921年。祝阅读愉快。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