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两次观影体验都算不上明朗,宫崎骏意识过剩的自我表达为影片盖上了一片雾霾,从而驱使“万字解读”的up集体就业,用尽浑身解数拯救一头雾水的观众,将他们的中立态度转化成认可,并成功筛选掉了一些不愿花费时间再看一遍解读的观众,以“快餐化”、“适合短视频”等刺眼的标签代替了这一类人,所以《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成为了一部独属于宫崎骏粉丝的电波作品,在稀烂的叙事节奏与走马观花的符号化背景面前,宫崎骏本人一生的成就很明显会比常规框架的缺陷要更有说服力一点。
其实我也并不认为老爷子的最后一部电影一无是处,要不然我也不会通过二次观影来补全自己对人生这一命题的理解。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呢?
是逃避责任,用永恒的利益建立一座表面繁荣的乌托邦?
还是迷恋过往,沉迷在虚假幸福的泡影中无法自拔?
亦或是坦然释怀的面对这个操蛋的世界,并尽力去改善?
我认为这是宫崎骏在《你想活出怎样写的人生?》中所呈现的三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也是他在面对人生的分岔路口时所经历的难言之隐。
一个行将木就的老人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好过千言万语的政治分析,事实上当我费尽心思的把影片的政治要素单拎出来时,我得到的并不是一条驱散阴霾的故事线,而是一个显而易见;却不足矣撼动现实世界根基
的态度,所以与其故作深沉的挖掘它背后的政治隐喻,浮于表面的爱与告别,往往更能表现出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内核。
1941年出生的宫崎骏早已在耳濡目染之下对那一段战争的暴行有充分的认知与理解,由于母亲常年卧病在床的缘故,宫崎骏的童年里只有父亲严酷的嘴脸与压抑沉重的家庭氛围,《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也采用了相同的时代背景与家庭设定,开篇的东京轰炸开启了日本的三年战争,来自入侵者的警告彻底告别了真人与母亲祥和的生活,也因此母亲妹妹突如其来的闯入与父亲无所谓的态度以及战争笼罩的阴影都使他对眼前的世界产生了深恶痛绝的恶意。
影片的苍鹭就是真人无法放弃过去的一个人格缩影,巨大的家庭创伤与陌生的家庭成员无时无刻不在勾起他对于母亲的思念,搬起石头伤害自己的行为,也是真人试图引起家庭关注与抱怨世界的一个启迪,直到他偶然间读到了母亲为他留下的一本以人生为命题的书籍,在同样危难的时刻看到了继母的离去,这才使真人踏上了寻找自己人生意义的旅途,他不光要直面自己的过去,也要从日本动荡的历史中寻找在这个世界活下去的理由。
虽然真人明面上是因为“拯救母亲”这一理由而奔赴于异世界,但其实真人对母亲感情的复杂,来到与之外表相似的继母身上,都没办法完全分离,其实真人比谁都清楚母亲早已远离人世,这一次旅程更像是借母爱之名接纳继母的一个过程,所以在产房之内真人才会下意识的喊出“母亲”,而继母同样对真人也有极为复杂的感情,那是她姐姐的儿子,继母并没有义务去无条件的爱戴这个孩子,她面对的同样是陌生的家庭成员,却又由于日本的封建制度不得不与其组成一个突破伦理与道德的病态家庭,然而在二人都说出心理话的那一刻起——真人爱着继母,继母厌恶着儿子
两人的情感关系猛的对换,也终于迎来了和解。
这是影片内主角真人的第一次释怀,而宫崎骏对母亲的释怀则全部具象化的表现在异世界母亲的能力与其对真人的爱意上,一场吞噬母亲的火灾却在异世界中成为了母亲保护他人与自己的武器,那场令真人魂不守舍的噩梦竟奇迹般的化为了母亲最强大的力量,现实的母亲只留下了在火海中“救我”的重蹈覆辙的诉求,而异世界的母亲却利用着这股在外人看来杀死自己的火焰呵护着真人的成长,也就此使真人摆脱了对那场灾难的恐惧。
宫崎骏笔下的女性角色总是充满着蓬勃的生命力,《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的雾子婆婆与母亲都有很好的宣泄这一特征,而后者的地位更加特殊,宫崎骏毫不吝啬的通过虚拟角色的拥抱来实现自己毕生的遗憾,那一刻——在无数次紧紧拥抱后的清晨,面对儿子不愿离去的恳求她说道
“我有这么优秀的儿子!还能有什么遗憾呢?”
真人的释然,是屏幕后宫崎骏的释然,她的离去在大银幕下成为了永恒。
拥有了面对选择的勇气,才能正视人生的命题。
真人痛恨着原本的世界,厌恶着人世间无止境的纷争,他本可以接替异世界舅爷的位置,搭建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却毅然选择了回归,究竟是什么样的觉醒促使真人做出了这样的抉择?
其实世界的复杂并不能用单一化的视角去解读,而异世界使真人理解了世界的复杂面,乌托邦终究只是一个触不可及的理想,只有利益的平衡才能打造绝对的和平,但没人能保证这个天平不会倾斜,用惯有的思维去思考战争的恶果,却没法得到一个准确答案,就像飞翔的鹈鹕吃掉哇啦哇啦也是身不由己,妄图掌控大权的鹦鹉国王只想要维持世界的原貌,搭建积木的老人也接受了木头的存在,继母事无巨细的爱也透漏了一丝埋怨,真人自以为是的厌恶却暴露了情感,这些都足矣颠覆真人的认知。
于是,他同时拿走了代表过去、也是日本传统文化的木头,与一根代表未来、用于搭建新世界的积木,回到了这个满目疮痍的世界,他以自己额头伤疤的恶意,欣然接受了世界的不完美。
从始至终宫崎骏都没有对电影的标题进行解答,他只知道世界即使糟糕透顶,也仍然需要热爱生活,人生从告别过去开始,以展望未来为开端,自相残杀的人们终会停下双手,内忧外患的国家终会找寻目标,借此破烂不堪的世界也将引来落日的余晖。
在长达两小时的观影体验里,时而的不知所云与满腹狐疑让我难以对这部电影打出较好的评价,即使二刷的体验进化成了一知半解,也没法完全将这种体验称之为“好看”。
宫崎骏对观众的诚实太过于抽象,以至于当我意识到抽象实际想要表达的含义时,我已经走出了电影院开始了自我怀疑,作为他生涯的最后一部电影,这样略带自嗨的完全不兼顾商业化的作品当然足矣称得上是体面,可惜悟懂了宫崎骏却并没有让我对电影的无趣有任何改观,我只能说自己还是庸俗了一点,这些道理父母似乎早就通过吵架的口吻告知与我了。
归根到底,《你想活出怎么样的人生》的符号化背景分散了我的大部分注意力,初入异世界大量的船只与雾子婆婆伤疤的来历指明了1853年的轰开日本国门的黑船事件;盲目学习西方文化的病根对应于墓地的“学我者亡”;苍鹭被“美好愿景”骗进异世界却只留的吃残羹剩饭还背负恶名的下场,似乎映射了被大东亚共荣圈骗取的无知的日本民众;降下的火雨无差别攻击哇啦哇啦也有核弹投射的意味;魁梧威猛的鹦鹉专业的行军素养与毫不遮掩的吃人行为是军国主义制度下被思想荼毒的军人...一场跨越数十年的历史长河接连上演,来点题“战争没有赢家”的事实,起到反战作用。
事实上大多数中国观众都能充分理解影片的内核,并由于宫崎骏特殊的身份而对其作品的反战思想深信不疑,包括我也由衷的敬佩老爷子对战争的深刻反思,要远胜过于大部分战争作品。
但作为个体艺术作品而言,《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的影响力太小了,它确实成功帮我们窥探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原罪,也对战争的由来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但我也好奇,在日本人眼中,影片是否也具有同样的反战效果呢?
毕竟我们知道了日本民众的无知或许等于无辜,军国主义的军人或许是环境的质变导致其生性残暴,《奥本海默》投下的核弹让全世界的观众都意识到核战争对日本灾难性的影响,那么更多的日本人是先同情自己三年战争的不利境地,还是先对自己祖先的罪行怀有愧疚呢?
日本有多少个宫崎骏的概率,决定着日本人在这部作品中思考反战与反战败的比例,我看到了原子弹,看到了东京轰炸,也看到了西方的文化入侵,我想这并不是一种开脱,这是人类在战争面前的困境,是一个身处于脆弱的文化自信与危险时代的国家被孤立的后果,只是这些符号化带来的实际讨论价值,可能只有在中国才会起到影片所要实现的最佳效果。
世界是一块又一块独立的孤岛,妄图拼接在一起招揽迷失灵魂的人并不能独善其身,二元对立的视角差异也确实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不光是宫崎骏本身,日本的很多文娱作品,像是《进击的巨人》都在探讨战争局势的复杂性,或许我只是希望电影的力量大一点,毕竟来自侵略者国家的反战作品如果只在被侵略者群体起到反战效果,恐怕也是一件讽刺至极的事情。
也之所以,我实在不想过度解读影片的政治隐喻,说是宫崎骏的自传确实要更有意义一点,世界的善恶就交给往后的人去判断吧,建一座属于自己的塔,尝试拥抱这个荒谬而又温暖的世界——即使不理解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