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 聊聊為什麼我覺得《刺客教條:影》選彌助做主角是不妥的


3樓貓 發佈時間:2025-03-31 20:22:47 作者:法內狂徒狄仁傑 Language

開頭先照例套個盾。本文並非旨在引戰,而是想作為一個普通玩家,對《AC:影》的彌助選角及後續風波進行稍微嚴肅一點的討論。

畢竟,在《影》資訊文下和黑盒《影》評論區裡激情pvp,彼此攻擊,發洩情緒真的沒啥意思。擺事實,列數據,講道理,寫有營養有價值的文章對我來說才是樂趣所在嘛。

投票
  聊聊為什麼我覺得《刺客教條:影》選彌助做主角是不妥的-第0張

照例放點庫存證明一下“資歷”,兄弟會新來的學徒給本刺客大師炒個菜先(大誤)

投票
  聊聊為什麼我覺得《刺客教條:影》選彌助做主角是不妥的-第1張

有違刺客歷代作品選角傳統的違和感

文章開頭先鮮明地亮出我自己的觀點:作為一部日本背景的刺客教條新作,主角卻選用一位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黑人,在我個人看來很不合適。畢竟,這有違刺客教條系列歷代選角的傳統,給我一種較強的違和感

還是先根據我的印象簡單梳理一下所謂選角傳統吧,沒特意去刺客維基核實,方便各位讀者(尤其是新玩家)一目瞭然地發現此中規律。

初代:遊戲背景主要在阿勒頗地區(今天的敘利亞和巴勒斯坦等地),主角阿泰爾是出身於馬西亞夫刺客堡壘的本地人,虛構人物。

二代三部曲:背景在意大利各地(具體說是佛羅倫薩、威尼斯、蒙特裡久尼、聖吉米尼亞諾、弗利、羅馬等地)、土耳其和阿勒頗地區(啟示錄開頭馬西亞夫場景),主角艾吉奧佛羅倫薩人,虛構人物。

投票
  聊聊為什麼我覺得《刺客教條:影》選彌助做主角是不妥的-第2張

三代:背景在北美殖民地(波士頓、紐約、開拓地),主角康納印第安土著,是真·本地人,虛構人物。解放裡的艾芙琳同理。

黑旗:背景在加勒比海,主角愛德華是英國人,雖然不是中美洲本地人,但活動背景符合海盜身份,所以不出戲。自由吶喊同理。且兩位主角都是虛構人物。

Ps:愛德華算是有原型,即歷史上的傳奇海盜“白鬍子”(其實就是黑鬍子愛德華·蒂奇的另一個綽號,海賊王裡的白鬍子也是neta自這位海盜),但作了很大的改編與藝術加工,所以仍然是虛構。

大革命:背景是法國,主角亞諾本地人,虛構角色。

梟雄:背景英國,主角弗萊姐弟老倫敦人,虛構角色。

Ps:在梟雄dlc開膛手傑克裡倒是可以扮演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傑克,這也是系列中第一次能直接操控真實歷史人物(第二次操控真實歷史人物是俄羅斯編年史裡的沙皇之女)。不過傑克本身真實身份存疑,各類信息不詳,甚至連名字“傑克”都只是代號而已。

投票
  聊聊為什麼我覺得《刺客教條:影》選彌助做主角是不妥的-第3張

編年史三部曲:背景在中國、俄羅斯、印度,主角都是本地人,除俄羅斯里可操控的沙皇女兒外都是虛構人物。

起源:背景埃及,主角巴耶克,本地人,虛構人物。

奧德賽:背景希臘,主角卡姐(或者她兄弟),本地人,虛構(已經開始失去耐心)。

英靈殿:背景北歐、英格蘭、愛爾蘭(dlc)、法國(dlc),主角艾沃爾,北歐本地人,虛構。

幻景:背景巴格達,主角巴辛姆,本地人,虛構。

投票
  聊聊為什麼我覺得《刺客教條:影》選彌助做主角是不妥的-第4張

幻景我沒啥遊戲截圖,湊合著用吧

所以說……等等,好像少了個人?叛變背景在北大西洋(包括西邊的紐約、河谷地區,東邊舊大陸的葡萄牙里斯本和北極),主角叛徒謝伊是愛爾蘭裔北美殖民地(育碧作品中另一位知名的愛爾蘭裔美國人是狗哥艾登·皮爾斯),也算本地人,虛構人物。

所以說結合上述梳理內容,我們不難總結出規律:

刺客教條歷代作品的選角大都是“本地人”,且毫無例外都是虛構人物(除了作為dlc的開膛手傑克和作為編年史的沙皇女兒)。另外,絕大多數主角的名字都是不同語言下的“鷹”(如阿泰爾、艾吉奧、海爾森、亞諾)。

反觀這次的《刺客教條:影》,雖然有本地人兼虛構角色奈緒江,但是彌助作為主角之一登場,無異於把傳統作品裡選角的三大規律全都打破了!堪比初代開頭阿泰爾殺無辜看門人,害死馬師傅的兄弟,把聖殿騎士大軍引到馬西亞夫城堡下面,一次性打破了三大信條!

因此,選擇彌助作為主角就我個人來說是很不合適的。我可以接受育碧把彌助作為重要配角,給他大量戲份,如二代裡的傭兵頭頭巴託羅繆,啟示錄裡的尤瑟夫,奧德賽裡的布拉西達斯那樣,或者作為dlc裡的可操縱角色登場。但一下子把他提拔到主角的高度,確實不妥。

投票
  聊聊為什麼我覺得《刺客教條:影》選彌助做主角是不妥的-第5張

你要是把彌助做成尤瑟夫那樣的“指引者”,我是沒有半點意見的

當然,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畢竟各個玩家的接受度閾值不同,如果你說選彌助很合適,我也尊重你的觀點。

育碧“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原因分析

講完合不合適,再來分析一下育碧“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原因吧

我細看了關於《影》的製作團隊的兩段採訪視頻,說是有兩大原因。第一點是敘事角度,團隊認為從彌助一個外來人的角度看待日本文化並講故事會很有趣。

第二點是遊戲性原因,他們認為忍者和武士都是日本傳統文化的重要角色。所以只有伊賀國出身的小江不夠,還要加上彌助

投票
  聊聊為什麼我覺得《刺客教條:影》選彌助做主角是不妥的-第6張
投票
  聊聊為什麼我覺得《刺客教條:影》選彌助做主角是不妥的-第7張

其實這兩點都不太站得住腳。“外來者角度”方面,啟示錄裡的艾吉奧和自由吶喊的阿德瓦勒相對於土耳其和海地也是外人,但就沒那麼違和。但是在16世紀晚期的日本,選一個黑人做主角就很違和了

另外,選擇武士+忍者的組合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就像很多朋友說的那樣,日本武士那麼多,為啥偏偏選一個彌助?何況他的武士身份也是存疑的

投票
  聊聊為什麼我覺得《刺客教條:影》選彌助做主角是不妥的-第8張
投票
  聊聊為什麼我覺得《刺客教條:影》選彌助做主角是不妥的-第9張

個人觀點,育碧選擇彌助作為主角真實的原因除了研發團隊翻史書時的獵奇心理外,恐怕還是PC(Political Correctness,我個人不喜歡用zzzq的縮寫)和DEI(Diversity, Equity, Inclusion,即多樣,平等,包容)。

關於PC和DEI,我去年去巴黎旅遊考察大革命裡的建築和世間原型時也是深有體會,譬如火車站裡纏著你讓你簽名並捐款的動保和環保主義者,譬如巴黎奧運會的“亮眼”開幕式(不過亞諾跑酷和瑪麗王后那兩段我還蠻喜歡的)。

這部分可以參考我的歐洲遊記系列文章。來米蘭旅遊的第一天,我還以為我造訪的是哥譚市

因此,在過去幾年里歐洲這種微妙氛圍下,育碧選擇彌助作為主角顯然是受其影響。可謂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當然,我個人反對的並非DEI本身(或者說我壓根不關心),而是違和感強烈的硬塞式“正確主角”。像看門狗2裡的小馬哥,雖然也是非裔,但我就很喜歡他,看他跑酷,甩悠悠球和嘻哈說唱。

投票
  聊聊為什麼我覺得《刺客教條:影》選彌助做主角是不妥的-第10張

最後說句題外話,雖然我覺得選彌助做ac正作很違和,但劇情裡他的表現還是蠻亮眼的,人設也算討喜,忠心耿耿的忠犬人設導致我一度以為“忠犬伸冤”是講他替信長復仇的故事,幽默風趣,做事前深思熟慮,和粗獷的外表形成鮮明反差。

事已至此,覆水難收。既來之,則安之(遊戲玩都玩了)。希望下次育碧選擇正作主角時能更加謹慎些吧,畢竟玩家的包容心是有限的。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