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蒂勒系列兵棋游戏发展史考据


3楼猫 发布时间:2022-01-24 21:24:01 作者:克里斯蒂安 Language

前言

每当提到约翰·蒂勒,对于熟悉兵棋游戏的人来说,他是一面旗帜,是一系列游戏的创作者,他所开发的引擎和游戏具有非常明显的辨识度和可玩性。对于不太熟悉兵棋的人来说,只需要告诉他们,约翰·蒂勒就如同席德梅尔一样,是这类游戏的金字招牌,也是游戏品质的保证。
话虽如此,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经历过PC和互联网从诞生到发展,再到近些年的波折的全过程。因此本文旨在回顾约翰·蒂勒及其系列游戏在不同时期的历程,试图梳理出兵棋游戏发展的一条重要脉络。以便新加入的玩家能够了解PC兵棋游戏的相关发展史,并从中得到激励与收获。
关于约翰·蒂勒,我认为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时期:

一、Talonsoft时期(1995年-1999年)

Talonsoft于1995年3月成立,是一家位于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的电脑游戏开发公司,由Jim Rose和John Davidson创立。该公司致力于各类战争题材游戏的开发制作。
说到Talonsoft,就绕不开其制作发行的几大游戏系列,这些游戏在老玩家群体中,可以说是耳熟能详。
John Tiller于1995年首次开始为TalonSoft开发商业战争游戏,开发的第一款商业游戏是《突出部-阿登反击战》。紧随其后的是《葛底斯堡战役》,这是美国南北战争非常成功的系列游戏中的第一款。在John Tiller担任TalonSoft游戏开发人员期间,他开发了大约15款游戏和DLC,包括内战和拿破仑的Battleground系列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游戏的战役系列。
TalonSoft的游戏谱系
(1)Battleground系列
该系列一共发行了11款作品,涵盖了各个时期的经典战役,也为后续的兵棋系列开发打下了基础。
  • Battleground: Bulge-Ardennes (1995)
  • Battleground 2: Gettysburg (1995)
  • Battleground 3: Waterloo (1996)
  • Battleground 4: Shiloh (1996)
  • Battleground 5: Antietam (1996)
  • Battleground 6: Napoleon in Russia (1997)
  • Battleground 7: Bull Run (1997)
  • Battleground 8: Prelude to Waterloo (1997)
  • Battleground 9: Chickamauga (1999)
  • Battleground 10: Middle East (1997)
  • Battleground 11: East Front (1997)
(2)Campaign系列
该系列后来成为了John Tiller的代名词之一,在Talonsoft时期,主要开发了四款作品:
  • West Front (1998)
  • East Front II (1999)
  • Rising Sun (2000)
  • Divided Ground: Middle East Conflict (2001)
其中发布于1999年的《东线风云》,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款兵棋游戏。
(3)The Operational Art of War 系列
大名鼎鼎的《战争艺术》,也就是目前国内兵器玩家群体的旗帜,也是很多人入门兵棋游戏的第一款作品。因为这里讨论的是John Tiller的事情,就不详细说TOAW的发展,这当然是一个与中国兵棋群体非常有关且重要的另一个故事了。
  • The Operational Art of War Volume I (1998)
  • The Operational Art of War II (1999)
(4)Age of Sail系列
  • Age of Sail (1996)
  • Age of Sail II (2001)

二、Take-Two时期(1998年-2002年)

1998年12月24日,Take-Two Interactive宣布已收购TalonSoft,成为其名下的一个品牌之一。T2是一家著名的电脑游戏发行商,其旗下拥有《侠盗猎车手》系列,《马克思佩恩》系列,《荒野大镖客》系列,2K体育类,《XCOM》系列等作品。T2表示他们计划在个人电脑电子游戏市场推广TalonSoft功能。TalonSoft在2002年停止了所有业务。
但是在T2时期,相关的系列兵棋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核心团队已经随着John前往了HPS,从而缔造出了一个新的兵棋传奇系列。
直到2005年10月,Matrix Games获得了TalonSoft开发的所有游戏的发行权。
作为Talonsoft时期最成功的作品,战役系列战争艺术系列在Matrixgames旗下才得以重新发光发热。

三、HPS simulations时期(1999年-2010年)

从1999年开始,John Tiller的团队开始为HPS Simulations发布商业战争游戏。第一个版本《斯摩棱斯克'41》,当年晚些时候发布。随后是1776年战役,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关于美国革命的游戏。从那时起,《装甲战役》系列和几个新系列都发布了许多版本,HPS Simulations发布了60多款游戏。
此时,得益于HPS的发行,John的兵棋体系开始逐渐发展成形,形成了包括古代-中世纪战争、拿破仑时期、美国内战时期、一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现代战争时期等系列作品。
HPS旗下的《美国内战》、《拿破仑战争》、《班组》、《PZC》(装甲战役)、《现代战争》系列一直是兵棋老玩家中口碑不错的作品。
如果只看著名的PZC(装甲战役)系列,你就能够体会到在这十年间,John和他的团队是多么的高产,这还只是所有系列中的其中一个。可以说在这十年黄金时期,约翰填补了兵棋游戏的空白,建立起了一个全面的体系:
  • Smolensk '41 (1999)
  • Normandy '44 (2000)
  • Kharkov '42 (2000)
  • Tobruk '41 (2001)
  • Bulge '44 (2001)
  • Korsun '44 (2002)
  • Kursk '43 (2002)
  • Sicily '43 (2003)
  • Rzhev '42 (2003)
  • Market-Garden '44 (2003)
  • El Alamein '42 (2004)
  • France '40 (2005)
  • Moscow '41 (2005)
  • Salerno '43 (2005)
  • Stalingrad '42 (2006)
  • Minsk '44 (2006)
  • Budapest '45 (2007)
  • Kharkov '43 (2010)
  • Sealion '40 (2010)
  • Mius '43 (2011)
  • Tunisia '43 (2011)
  • Moscow '42 (2012)
  • Japan '45 (2019)
  • Japan '46 (2019)
  • Scheldt '44 (2020)
  • Kiev '43 (2021)
除了开发民用商业兵棋游戏,自2003年以来,John Tiller一直在根据军事合同进行研究和开发,从与空军科学研究办公室签订的人工智能研究合同开始。随后与空军教育和训练司令部以及空军中队军官学院签订了多份合同。模拟现代空中力量继续得到增强,以便在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麦克斯韦空军基地空军大学的中队军官学院使用。John Tiller还与纽约罗马的空军研究实验室签订了主要合同和分包合同。2010年夏天,John Tiller根据合同在罗德岛州纽波特的海军战略研究小组工作,对未来的海战进行研究。
随着约翰体系的逐渐成熟和壮大,在2010年开始,John和他的同事开始以John Tiller Software的名义制作和发布游戏,将这一系列推向了新的辉煌。

四、John Tiller Software时期(2010年-2021年)

2010年秋天,John Tiller开始自己出版发行游戏(HPS其实也还在销售JT的游戏,但到了JT去世之后,HPS于去年将所有的游戏下架),推出了 John Tiller Software和相关商店。自推出以来,又发布了35款游戏。
在JTS时期,对之前的HPS系列游戏进行了完善,并继续发布相关系列的游戏。
与此同时,一个新的系列《Panzer Battles》(装甲战斗)也正式诞生,填补了班组的战术级别和装甲战役的战役级别之间的空白,将作战引入了营连级别。
另外在JTS时期,其他时间线的作品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包括15部《拿破仑战争》:
14部《美国内战》系列:
以及《一战》系列三部曲、《文艺复兴》等等各类作品。

五、Matrix Games和Campaign Series Legion时期(2005年-至今)

前文说到,在Talonsoft于1999年被T2收购时,当时销售最好的《东线》系列(曾经创下了9万份拷贝的销量)作为T社最大的IP,自然而然就被T2拿了去。但是T2好像并没有能力开发这个IP,因此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2005年Matrixgames买下了这个IP,并邀请Jason Petho来组织《战役系列》的后续开发。
Matrix Games这家公司是现今规模最大的电子兵棋游戏发行商,分为美国和英国两个分支机构(英国分支机构据我了解应该是后来合并的蜥蜴社Slitherine)。美国公司总部位于俄亥俄州,英国公司总部位于萨里郡的埃普瑟姆。
公司旗下有包括SSG(另一个兵棋系列游戏巨头,开发有BII, BIN, KP等优秀作品),2by3Games(兵棋大佬Grigsby开发的东线战争2也是2021年的重点作品),Panther Games(著名的《空降突袭》系列,兵棋游戏中的另类,后来以《Command Ops》系列的名称转移到LnL旗下发售),Koios Works,Destroyer Studios,Western-Civilization和AGEOD(开发有大量历史模拟题材游戏)等各类实力超强的制作组。
说回到《战役系列》,Jason在一次访谈中回顾了自己认识John,一直到追随《战役系列》加入Matrix并最终成立CSL的经历(杰森·佩托访谈)。
Jason一直以来生活在加拿大,因为祖父曾经参加过一次世界大战,因此年少的他一直喜欢通过研究地图来复现当年的战争中的各种战役,以此为契机将地图绘制作为了他的一个重要的爱好和副业。
在1997年接触到了Talonsoft之后,Jason就立即沉迷于此,并且作为一名剧本想定的作者活跃于社区,并受到了当时另一位制作组成员Glenn Saunders的赏识(而格伦也是John发掘的一名优秀兵棋爱好者)。当2005年Matrix拿到了《战役系列》的IP,并邀请Jason来帮忙延续这一品牌时,他立即就答应了。在Jason的组织下,形成了《战役系列》的核心开发团队:Campaign Series Legion(《战役系列军团》)以及核心测试团队“内测旅”(Beta Brigade)。
当然,不能忽略的还有一位重要人物,那就是Robert "Berto" Osterlund,他以自身的编程能力,救活了《战役系列》,并在Matrixgames上最终以《John tiller's Campaign Series》的名称发布了重制作后的游戏(该游戏包括了98年的《西线风云》,99年的《东线风云》和00年的《日升》,并一直更新到了2.02版本),而Berto随后在2013年加入了JTS,参与了PZB系列的开发。甚至可以说,《战役系列》和《Panzer Battles》都是出自于Berto之手。
2016年,Berto和另一群热心于JTS系列游戏发展的爱好者群体,加入了一个名为Wargame Desion Studio(兵棋设计工作室),而正是这个工作室,将在疫情之后的今天,担负起约翰·蒂勒的旗帜,与CSL一起开创新的未来。

六、Wargame Desion Studio时期(2016年-至今)

WDS成立于2016年8月,旨在支持和增强John Tiller的战争游戏系列。
当John在2021年初因病离世后,2021年9月WDS购买了完整的John Tiller游戏IP,并有权继续发布和增强整个系列。
在JTS发展的后期,WDS就一直活跃在JTS系列游戏的第一线。因此能够继承约翰的遗志,可以说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作为玩家,也非常乐于看到除了CSL之外,约翰的其他系列能够继续发光发热下去。
在2022年,WDS正式发售了新时期的作品:
《被遗忘的战斗》

《被遗忘的战斗》

与此同时,新的PZB和PZC系列作品也正在创作过程中。

结语

到了这里,对于赏脸看完全文的读者,或者亲身经历过各个时期约翰蒂勒作品的玩家,心中想必对于这样一个问题,可能会有了一个答案:
为什么John Tiller和他的游戏能够成为一个系列并获得成功?
这是因为约翰他并不是孤身一人在兵棋的世界中摸索。从他加入Talonsoft开始,到离世之后,我在接触到这一系列游戏时,看到的都不仅仅是John Tiller一个人的名字,而是始终有一群人,一群优秀的人或者说热爱兵棋游戏的玩家,伴随着约翰和他的游戏,一同成长,从玩家变成了作者,从游戏的受众变成了内容的创造者。这样一个和谐而团结的社群,在困难的时候守护了John的成果,用他们的热情支持着这个系列游戏的发展,最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继续面向未来前进着。
在前几天,CSL新作Campaign Series: Vietnam发售之际,No Dice No Glory采访了Jason[No Dice No Glory Episode 113: Campaign Series Vietnam with Jason Petho – No Dice No Glory],在访谈中,Jason谈及了自己制作游戏的一些想法,在最后提到John Tiller时,我能明显听出Jason在提及John时言语中所自然流露出的感恩、遗憾以及激动到哽咽的情绪。
有这样一个伟大的人,伟大的作品,和同样伟大的社区群体,才是兵棋游戏能够传承下去的真正原因。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