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叫芮內,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回到了沃爾泰拉精神病院。
此刻這裡早已破敗不堪,但從完備的設施可以想見它曾經的輝煌。是的,1940年代,你還是這裡的病人時,這裡的每個房間,都擠滿了,被診斷為精神病的人。
你在庭院中游蕩片刻,隨後進入了大樓,照進室內的陽光不多,氣氛陡然壓抑起來。
你遊走在走廊和由它連接起的各個房間之間,目光所及的陳設,打開了你的記憶:
你看到了接受電擊治療和藥物注射的你。
你找到了一些永遠沒有寄出的信件。
隨著探索的深入,那些不見天日的罪惡,和令你害怕的關於你的秘密,紛紛湧入了你塵封的心間……
以上便是遊戲《光之鎮》(The Town of Light),主要玩法是行走模擬和少量的解謎,玩家走到特定的房間,接觸特定的物品,便會觸發一段記憶。遊戲中這家令人窒息的精神病院,是真實存在的。
1888年,沃爾泰拉精神病院開業,被意大利托斯卡納如畫的風景包裹,但沃爾泰拉的內部,卻是一片地獄光景,這裡最巔峰時期,同時容納過6000名病人。
那是一個對精神病院沒有任何法律監管的時代,整座醫院只有兩間廁所,600個浴缸,衛生條件堪憂。
醫院對精神病的確診和治療,也跟我們從某些恐怖片裡看到的一樣。很多人被送到這裡,僅僅是因為出現了很輕微的,有些像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的症狀,甚至,很多壓根沒有精神問題,但在政治或者道德上犯了錯的人,以及單身媽媽,也會被關進了這裡。
一旦來到這兒,便會遭受非人對待。早年,社會對精神疾病的認知不夠,治療都簡單粗暴,常用的比如後來被雷電法王楊永信濫用的電擊療法,胰島素休克療法,鎮靜劑注射療法,隔離療法,還有把病人放入裝滿冰塊的水缸裡。不僅如此,沃爾斯泰拉還拿病人進行醫學實驗,毫無人道可言。
日常的生活亦跟坐牢無異,病房門按照監獄門的規制打造,護士也不叫護士,而是“警衛”或者“上級”。
病人來到這裡,就開始了只有死亡才能將其結束的悲慘人生,醫院禁止他們同外界有任何交流,當然,某些病人送進來時,已經被自己的家人放棄了,他們死後也無法逃離這裡,由於無人認領,他們會被葬在醫院的墓地,墓碑上沒有名字,只有數字。
遊戲1:1還原了現實中的沃爾泰拉精神病院,包括醫院牆上的繪畫,這些繪畫幾乎都出自一人之手,他名叫費爾南多·奧瑞斯特·南內蒂(Fernando Oreste Nannetti),也被叫做NOF4, NOF, 或者Nanof。他被關進來後,從不與人交流,他更願意利用每天在庭院的放風時間,通過畫畫去表達自己,有時,他還會在牆上寫下詩句。這樣一個頗有藝術天賦的人,卻被這裡的醫生視作“愚昧、愚蠢、反覆無常”。不過,費爾南多去世20年後,因為他的這些作品,沃爾泰拉市給費爾南多頒發了公民功勳獎,這或許是一種遲到的理解,對費爾南多個人來說也並不重要,但對於這個群體來說,這種外界的理解和尊重,還是挺有意義的。
盧卡·達爾科(Luca Dalco)的八人團隊在創作《光之鎮》時,也有此初衷,達爾科本人有過精神疾病的經歷,他希望通過這部作品,讓玩家展開一場有關心理健康的對話。為了讓故事更加豐滿與可信,達爾科為玩家角色芮內撰寫了長達200頁的人物小傳,儘管這其中只有15%呈現在了遊戲中。
1978年,意大利頒佈了《巴薩利亞法》,該法案要求對醫療機構進行強制監管,從而結束了沃爾泰拉精神病院罪惡的一生,圍繞著該醫院形成的各種產業隨即凋零,這座小鎮也逐漸沒落,但也歸於了美好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