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這書也是在高中期間看完的,那時候看書真的“如飢似渴”,有什麼書就看什麼,畢竟“監獄”中難得有這樣的消遣物
最初聽到“十宗罪”這個名字,我首先聯想到的是一部外國電影——七宗罪,以為這本書也有類似天主教義中的七種原罪設定,對書中罪犯的犯罪行為一一定性,然後審判之類的,但這種想法在我看完第一卷後就煙消雲散了,事實證明我的想法大錯特錯。
《十宗罪》中的“十”是泛指,並不是一個確切的數量概念,小說中所提到過的罪行遠比“十”這個數字要多得多。這本書也並非那種圍繞某個主題徐徐展開一個章節的類型,它的中心永遠只是犯罪案件本身,作者對現實中發生過的真實原型進行藝術加工,最終呈現給讀者一個個或許詭異血腥、毛骨悚然的故事
把這本書歸類為“懸疑小說”,我是沒什麼意見的,書中的懸疑元素確實不少,但是它自稱中國版《犯罪心理》,就有點摸不著頭腦了。雖然我沒看過《犯罪心理》,但根據百度中的介紹,
《犯罪心理》講述了美國聯邦調查局總部下屬的行為分析科部門(簡稱“BAU”)中,行為分析師們剖析最棘手的案件,分析兇手的心理和作案特徵,並在他們再次施暴前預測出他們的下一步行動,協助當地警察捉拿兇手。
比較容易地能知道這部劇的核心是推理方面,回觀《十宗罪》,推理情節實在少得可憐。儘管書中也有對犯罪細節挖掘的劇情,卻有種將既成事實甩在讀者臉上的感覺,閱讀時很難產生那種經由推理抽絲剝繭的美妙體驗。
要說《十宗罪》為什麼能吸引一眾讀者追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書中描寫的故事滿足了自己的獵奇心理,一些相關故事的血腥暴力情節,更是助長了那種別緻的刺激感。這也是本書的一大賣點,對一些涉世未深、心智稚嫩的讀者帶來的衝擊尤為強烈。不過當時的我沒太多影響,因為我以前看的書還要獵奇詭異,但要說一點感覺沒有,也不是,個別劇情還是有觸動的,這個後面說
單純把《十宗罪》當故事看的話,沒什麼太大問題,但如果非要細究,會發現這書存在很多問題。 雖然書中也有主要人物,但存在感十分薄弱,他們更像提線木偶一般,只能隨著故事的推進有所動作,人物形象相當乾癟,有一說一,這是我看這麼多小說以來,人物塑造最糟糕的一次。
寫作風格方面,作者習慣性地在每一卷的末尾佈置一段文字,將本卷所講故事的始末演繹一番,但感覺作者不大能把握好這個度,在敘述時有些煽情過度。
故事劇情方面,書中故事雖是源自於真實案例,但經過作者的加工,不可避免地帶上了主觀情緒色彩,就比如在“人皮草人”和“薔薇殺手”的故事中,有放大社會矛盾的嫌疑,作者為了達到心中想要的效果,表述有些刻意為之了。
對於“薔薇殺手”中城管和小販的衝突,能夠理解,因為我接觸過,雖遠不如書中那般激烈,但也和諧不到哪去,記憶中的具體情景如下述一般
“幾個挺著大肚腩的城管,制服繃得緊緊的,彷彿隨時要裂開一般,朝著路邊的小販指指點點,並訓斥著‘不是早就告訴你們不讓在這擺了嘛,撤了撤了,趕快’,說完用肥肥的手擦著臉上油膩膩的汗。而小販們一邊唯唯諾諾地陪笑,一邊手腳利索地收拾著,嘴上還說著‘這就走,這就走’”
這是我在小學時經歷過的,現在,應該好些了吧?
小說還有一些小細節,也是經不住推敲的。在“肢體雪人”故事中,富家大小姐把人創死拋屍後,竟然還能沒心沒肺地繼續去“浪”?這已經不是不真實了,而是魔幻,這大小姐心理承受能力遠超常人,實在不好評價
不過,這書也不是一無是處,至少催動當時充滿好奇心的我,自發地學到了不少新奇的知識。至於書中的一些案件原型,有些是已經結案的特色案例,有些則是沒了下文的懸案。其中一個印象比較深的是“刁艾青案”(南大碎屍案),都快三十年了,這個我還問過我媽,她也記得這個,不過當年詳情就不知道了。現在南醫大舊案也破了,希望這個案子以後也能真相大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