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异闻录3》中的魔法与神秘学(一)


3楼猫 发布时间:2025-04-28 15:33:06 作者:猫翼子 Language

在整整一万年间,在有人定居的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人类在施行魔法。如今它依然常见,尽管不少人预测它将渐渐消亡,甚至面对被连根铲除的威胁。当人们遭遇生与死的重大问题,当他们想了解未来或理解过去、想保护自身不受伤害、想治愈疾病或提升健康状况,便常常会去寻求魔法的帮助。 在魔法的诸多表现形式之中,
巫术通常是被认为能造成伤害,死者的幽灵能与生者对话,邪眼护身符则能保护家宅。魔法可以具备学术性和哲学性,导向关于自然和现实之意义的更重大的问题;但也可以朴素而具备实际用途,可以移除肉疣,或治愈生病的奶牛。它具有实验的性质,变化不定,富有创造力。 ——[英] 克里斯·戈斯登 《魔法四万年》
大家好我是江户川翅,我来给大家讲神秘学啦(?)

大家好我是江户川翅,我来给大家讲神秘学啦(?)

开课了开课了,保健课老师喊大家来上课了(粉笔头瞄准开小差的——

▎写在前面的话

当我们提及“魔法”这个概念的时候,多数情况下想到的都是文学、游戏及影视影视作品里的“魔法”。魔法在诸多作品中有着多样的体系,有些自成逻辑,有些则总结于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神话传说。这种流行文化中的“魔法”概念逐渐渗透进我们的认知,以至于多数人并不知道魔法这一概念的“学术性”特征。
真的很爱魔法体系完整且逻辑自洽的设定…

真的很爱魔法体系完整且逻辑自洽的设定…

本系列文章的初衷是结合保健课老师提及的“魔法”的概念,简单总结并浅聊一聊魔法以及神秘学的发展史。(结果越写越多一下子变成了系列文…)
魔法作为一种与科学和宗教一样对人类文明产生过极大影响、且当今依然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里的概念,其起源及发展脉络无法用几篇文章就能概括,在此作者仅仅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尽力考据,希望大家客观阅读。
原P3R中,保健课江户川老师的课程总共有八节,分别阐述了八个在神秘学领域老生常谈的概念,在此罗列如下:
有点意外的是居然没有提占星这个话题,不过占星真的很复杂…

有点意外的是居然没有提占星这个话题,不过占星真的很复杂…

  • (一)魔法的基础知识
  • (二)冥想
  • (三)魔法的起源
  • (四)自然魔法
  • (五)西洋魔法
  • (六)炼金术
  • (七)塔罗牌
  • (八)卡巴拉
本篇则将聚焦于(一)魔法的基础知识,从魔法的定义、特点、分类等角度展开。以下为本系列文章的简略版目录:
看着这么多的“To Be Continued”我自己也陷入了沉默…

看着这么多的“To Be Continued”我自己也陷入了沉默…

文章最后会挪列出作者个人目前读完和考据过的一些相关书籍,感兴趣的老爷们可以进行扩展阅读——考据使人快乐!
还是老规矩,先上(本篇的)知识总结图:
我本来真以为这个主题一两篇能写完的,结果光第一节课就爆字数了,现在是已经删减过很多知识点的版本,神秘学/魔法这个主题能聊的真的是太多了……

我本来真以为这个主题一两篇能写完的,结果光第一节课就爆字数了,现在是已经删减过很多知识点的版本,神秘学/魔法这个主题能聊的真的是太多了……

▎魔法的基础知识

阿特拉斯我本来觉得这部分已经够让人失望了直到你们端上了《暗喻幻想》好家伙啊我本来还想着开心写博斯与世界观构建关联性的考据,好你个烂尾我真的(((

阿特拉斯我本来觉得这部分已经够让人失望了直到你们端上了《暗喻幻想》好家伙啊我本来还想着开心写博斯与世界观构建关联性的考据,好你个烂尾我真的(((

保健课江户川老师的第一节课基本上没提及什么实质性内容,其中还存在部分以偏概全的观点,总结来说,比较可靠和可以展开来讲的知识点有两个:
  • 魔法的负面应用:邪恶之人,必定自取灭亡(真的吗?
  • 导师的必要性:没有导师的人,学不了魔法(真的吗??
带着上述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结合一些学术性书籍提到的定义,先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魔法?

▋▎“魔法”的本质是理性的

魔法或者说神秘学并不是一个装满了奇谈怪论的坩埚,而是一个值得被严肃对待的领域。 ——《DK魔法百科》
我个人非常喜欢克里斯·戈斯登在《魔法四万年》中对“魔法”本质的阐述:
“魔法”的本质其实并非感性或是玄学,它最初是基于理性的分析和思考之上的。
克里斯·戈斯登本人是英国牛津大学欧洲考古学教授,他全书都是以一种考古学教授的视角出发,偏向客观事实角度来阐释他理解认知中的“魔法”及神秘学相关概念,在此引述一段他举例阿赞德人的例子方便我们理解:
我对魔法的定义强调人类与宇宙的联系,人们以魔法来了解宇宙的运作方式,并认为宇宙会对我们做出回应。 魔法不同于宗教和科学这两大历史主流: 宗教关注的是一位或多位神祇, 科学关注的则是对物理现实的客观理解。 西方人对魔法的记录中最为知名的当数人类学家E.E.埃文斯-普里查德的作品,他在20世纪30年代研究了阿赞德人,这支农耕民族生活在南苏丹、刚果民主共和国与中非共和国之间。在《阿赞德人的巫术、神谕和魔法》一书中,埃文斯-普里查德指出,魔法与巫术并不是非理性的,而是在不同于西方知识传统的前提基础下可以允许理性讨论。 对阿赞德人来说,所有不幸和死亡都由人施行巫术和魔法导致,而具体的事故或死亡事件的原因需要从人的动机和谋划中寻找。他们在这方面相信双重的因果关系。
Zande men with shields, harp

Zande men with shields, harp

听上去有点难理解,这里克里斯·戈斯登结合阿赞德人社会的具体例子进行了阐述:
有人坐在谷仓的阴影中,谷仓倒下将他压死,人们接受谷仓倒塌的最终原因是蚂蚁咬空了它的木头支撑结构。但真正的问题在于: “为什么它会在有人坐在下面的那一刻倒塌?”
这个问题很有趣,通常在科学的领域,我们会这个人很倒霉,刚好在谷仓倒塌的时候坐在下面。这是巧合,不过……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巧合吗?会不会所有的偶然背后都有着必然?
这句台词真的是印象太深刻了…

这句台词真的是印象太深刻了…

(在阿赞德人的文化环境里) 这个问题通常的答案是,谷仓倒塌是巫术的结果,由此人们又会产生一系列更紧迫的质询,比如施行巫术者的身份,他们的动机究竟为何。 没人怀疑巫师是否真能让谷仓倒塌,因为人们普遍相信巫师的意志可以作用在物质上,而且常常可以隔着一段距离… …在进行这类调查的过程中,群体内部不同人的动机和矛盾纷纷暴露出来,使魔法成为社会责任这一终极问题的舞台: (想想塞勒姆吧,想想猎巫吧…何等真实!) 到底谁是该为此事负责的巫师,他们的动机是什么,以及他们能够被追责到什么程度?土地纠纷、嫁娶费用、受伤或失信,这些事都可能以巫术来解释。 这些事之中,一些是偶然发生的,另一些则源于整个群体中积攒多时的不满。阿赞德人的“侦探”会深入调查为什么发生这些危险的事件,以及制造它们的人可能是谁,由此确认事件的深层原因。 调查持续到某个原因被曝光,并由整个群体处理完毕,否则阿赞德人就认为事情可能会恶化,引发更多的争执和危险。
事实上,阿赞德人的这套社会体系运行起来存在合理性,并不是全盘感性,也不是完全迷信和落后的。
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阿赞德人的魔法都是理性的。它分析并解决社会矛盾和争论,只不过采用了魔法的形式,实际上它承载的职责与世界上不少地方的审判系统没什么不同。 此处的重点在于,相信魔法并不会让人变得不理性,魔法与科学之间的对比并不是非理性与理性之间的对比,更准确地说,人们只不过是采用了不同的逻辑形式,而这些形式分别基于完全不同的前提。
魔法并非源于怪异的幻想或蓄意为之地非理性动机,至少在最开始并非如此,作为人类理性的产物,它与科学、宗教最大的差别在于其认知世界的底层逻辑,即魔法用一种更为“联系性”的思维来看世界。

▋▎“魔法”的定义

在中文里,我们通常会用“神秘学”或“神秘主义”这样的词来称呼魔法有关的现象和学科,事实上,在英语语境下:
  • mysticism」(神秘主义)
  • 「esotericism」(一般完整写为 Western esotericism “西方神秘学”)
  • 「occultism」(“世俗化的神秘学”)
分别是不同的概念:
-「mysticism」(神秘主义)-
“神秘主义”(mysticism)作为一种普遍现象而存在,指的是对于内在维度的深刻经验。这种经验普遍存在于各个民族、宗教和普世个体中,简单理解,即神秘主义是一种存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点的现象,比如史前时代的原始仪式、埃及神学中的魔法现象,或是西伯利亚的萨满教观念,这些都可以被称为“神秘主义”(mysticism)。
-「esotericism」(一般完整写为 Western esotericism “西方神秘学”)-
这个词就比较复杂了,非常的学术性

这个词就比较复杂了,非常的学术性

总之就是试图把各种非科学的认知世界的观点、传统等统筹到一起的一个学术术语

总之就是试图把各种非科学的认知世界的观点、传统等统筹到一起的一个学术术语

前代法国学者费弗尔(Antoine Faivre)在其著作中谈到,esotericism首先让人联想到“秘密的事物、神秘的学科,或是禁忌的知识”; 其涉及一种“特定类型的知识,这种知识是灵性意义上的,必须经由(实践者)对各个教派给定的实践方式和技术的超越后,方可获得”。
总的来说, 【Western esotericism “西方神秘学”】这个概念是一种学术性的,西方社会思潮的产物。
就如同之前在《绮丽与恐怖并存:挖掘克苏鲁神话与西方神秘学貌离神合的关联》中整理的西方神秘学理解模型所总结的那样,西方神秘学本身可以提炼出几大明显特征,这些特征共通流传于各个神秘学体系中:
(可以对比发现不同版本的中译有差别,下图是参考了《西方神秘学指津》的中译,上图则是结合了《DK魔法百科》的中译)
然而一晃五年过去了,现在依然是在所谓神秘学/魔法研究领域的门口徘徊的初学者……

然而一晃五年过去了,现在依然是在所谓神秘学/魔法研究领域的门口徘徊的初学者……

-「occultism」(“世俗化的神秘学”)-
Occultism可以背定义为“一般人在一个祛魅了的世俗化世界中,去理解神秘学实践的尝试”,其关键在于“接受一个祛魅了的世界”。 ——哈内赫拉夫
这听上去挺抽象的,其实通俗点来说,这个词更多是用与概括中世纪之后,西方神秘学思想开始向现代转型之后,演变出的那些新的相关学问。所以虽然名义上叫“世俗化的神秘学”,但其实和我们以为的那种大众迷信和传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配合之前总结的神秘学发展简简简简简略版发展轴就很好理解了

配合之前总结的神秘学发展简简简简简略版发展轴就很好理解了

-定义魔法-
结合上述阐述的西方环境下对魔法的定义,让我们再回到中文的语境里。
其实不难发现,国内环境里很少有人把“魔法”这个概念从幻想和杜撰里抽离出来,我们认知中的“魔法”概念其实与西方环境里的「mysticism」(神秘主义)、「esotericism」(Western esotericism “西方神秘学”)、「occultism」(“世俗化了的神秘学”)的概念早已杂糅在一起了。
混 合 在 一 起

混 合 在 一 起

在此,为了便于理解,引用了《魔法四万年》中作者克里斯·戈斯登给出的“魔法”的定义:
魔法——一种人类的“参与”(participation)活动。
“魔法”的世界观认知基础在于认可人类行为可以对宇宙造成影响,反过来也同样成立,人类直接地参与到宇宙中,宇宙则反过来影响我们,塑造我们。
世界是复杂而多重的,有无数方式将原因和结果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巫术完全可能形成一条合情合理的线索,串起人与事的诸多组合。
在基于“魔法”的世界观下,人类的意志和物理作用之间有着连续性,即人类的意志或行动与人类周围的世界之间存在连续性。(而科学世界观下,物理定律和法则是无法被认为所改变的,真理恒定。)
在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看来,魔法是使宇宙人格化的过程
魔法允许宇宙影响到我们,它达成的方式是经由天体的运动,或是经由移动的石头传达的信息。通过共同参与,我们在与宇宙的复杂交互中生存。施行魔法并不只是对这个世界的知识层面上的理解,同样也涉及人类感情、心理学和精神状态的方方面面。 愤怒常常是令谷仓发生致命倒塌的原因。 恐惧与敬畏则可能源于行星的运动轨迹。 (是的,这对我们这些在科学世界观教育影响下长大的人来说真的很不可思议……) 西方思想常常将物理学与心理学或情感的领域作出区分,但魔法将它们结合在一起。

▋▎“魔法”的参与形式

巫师使用药物并不是从中世纪才开始的。古罗马文学白银时代的剧作家阿普列乌斯在《金驴记》(Metamorphoses)里写道: “潘菲乐(Pamphile)脱光所有衣服,打开一只小匣子,从中取出一些瓶瓶罐罐,揭开其中一个的盖子,从里面掏出一种油膏,放在手掌上搓了一阵,然后全身上下涂抹一遍,从脚趾尖儿一直到头发梢儿。继而,她对着油灯喃喃地念了一阵咒语,浑身便开始不停地颤抖起来。接着,一种轻微的跳动取代了抖动;与此同时,身体上冒出一片软绵绵的绒毛,生出一些粗硬的羽翎,鼻子也变弯变硬,指甲则增厚而形成钩状。潘菲乐就这样变成了一只猫头鹰。” 这段描写多么精彩,阿普列乌斯堪称历史上最早的魔法小说家。 ——涩泽龙彦《黑魔法手帖》
也就是说,基于魔法的世界观,人类的行为往往可以影响到周围的世界,反之亦然。魔法可以通过各种参与方式来发挥作用,进一步可以细分为三种参与方式:
  • 【超越性的方式】
  • 【转化的方式】
  • 【交易的方式】
这部分内容在此不详细展开,会等到后续保健课老师提到对应例子的时候再展开~

这部分内容在此不详细展开,会等到后续保健课老师提到对应例子的时候再展开~

▋▎“魔法”早已渗透我们的生活

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中,类似的做法和习惯其实很常见,比如很多人会和猫说话,或者在机器故障的时候诅咒它几句,我们相信数字和日期有着吉利与不吉利的说法,我们还会算八字信风水。
有人打喷嚏的时候,我们会对他说“保佑你”。用手指人是很不礼貌的行为,西方习惯给婴儿穿蓝色的衣服,万圣节有“不给糖就捣蛋”的传统,恋人们要在槲寄生下接吻,踩影子是忌讳,婚戒要戴在无名指上,船员们用“她”来称呼船只和其他航具,人们还会把硬币丢到喷泉里许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意识不到,但我们日常观察和表现出的某些特定行为、姿态及礼仪规范,实际上是基于早已被遗忘的远古信仰、仪式魔法、祭祀传统或者可怕的迷信思想。我们经常用到它们,却不知道其中许多是那样的古老而深刻,承载着、象征着深刻的含义。
过去的遗风如同被遗忘的宝藏,埋葬在我们的修辞之中。

▋▎“三重螺旋”:魔法、宗教和科学

人类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由魔法、宗教和科学这三重螺旋组成,三者之间的边界极为模糊且不断变动,但它们彼此之间交互作用的张力却具有创造性。要在魔法、宗教和科学三者间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这一定有害无益,况且它们每一种都历史悠久。如果我们稍微仔细思考魔法和科学的关系,便会发现 魔法将我们置于与其他一切事物紧密联系的网络中, 无论这些事物有没有生命。 而科学则虚构了一种强力的概念,仿佛我们能脱离宇宙的运作, 在外部以客观中立的态度来思考宇宙。 (牛津大学欧洲考古学教授在书里写这样的发言真的不要紧吗 o.o?)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将科学、宗教和魔法在人类历史发展史上的“三重螺旋”。值得一提的是,这位牛津大学欧洲考古学教授还提到了另一位耳熟能详的名人来作为示例——艾萨克·牛顿:
人们曾经将预言和炼金术斥作这个伟大灵魂的古怪嗜好,但如今人们对牛顿有了全新的阐释,认为这些表面看来极为古怪的信仰似乎也有所联系,可被视作一个包罗万象的宏大理论的一部份;这个理论让人们同时考虑人类沉浸宇宙之中的状态,以及上帝推动万物的行动,以便理解宇宙的物理运行方式。 *牛顿曾将一生中大量时间用来研究《圣经》中的预言,同时他也沉迷炼金术,他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房间里有两个冶炼炉。 (以及我依稀记得高中物理课老师斥责牛顿晚年老糊涂沉迷迷信…读到这里时确实是感慨万千…)
按照英国经济学家,宏观经济学之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说法:
与其说牛顿是第一位科学家,不如说他是最后一位魔法师。
横向对比魔法、宗教和科学的特征,会发现三者间有很多有趣的对比。
➜ 当涉及人类和宇宙的关系时:
  • 魔法通过人类对宇宙的参与活动而发生作用;
  • 宗教中,原始人类与一或多位神祇建立联系;
  • 科学则将人类从这个世界中抽离,客观观察和理解物理世界的运作方式,随后将这些付诸实践,并以此检验真理;
➜ 当提及宇宙/神明的力量时:
  • 魔法看到的是人类与这个世界的直接联系,人类的预言和行为能影响各种事件和进程;
  • 宗教则带走了魔法关系中的部分力量,将其归给诸神,但它也给人类的直接参与留下了部分空间,尽管常常留得不多;
  • 科学的机械论宇宙则彻底改变了人类的位置——宇宙能够自行运作,基本上不需要神或人类的参与;
科学所定义的“力”,类似于魔法所主张的赋予世界生命的“灵”,从这一层面上来看,两者认知世界的方式存在共同性。
然而,我们表层的思想之下潜藏着更深层的直觉和欲望,涉及我们自身与世界的关系,在这一层面上,魔法和科学产生了分歧。
这样来看科学与魔法的对立,会发现这二者就像某种同根同源但最终因为原则问题而背道而驰的兄弟一样…

这样来看科学与魔法的对立,会发现这二者就像某种同根同源但最终因为原则问题而背道而驰的兄弟一样…

▋▎魔法的负面应用

——邪恶之人自取灭亡?
在西方文化史上,“魔法”实际上有具体很多的各种不同含义。其中一种含义乃是犹太教和基督教根据第一和第二诫命抨击异教偶像崇拜的直接遗产。根据这种理解,所有形式的“魔法”都是基于与恶魔的接触,这些恶魔不过是旧的异教神祇,比如伪装成光明天使试图欺骗人类,并应许人类以力量,以换求顺服和崇拜。 现代早期欧洲巨大的巫术迫害浪潮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对“恶魔魔法”(demonic magic)的理解。 ——哈内赫拉夫《西方神秘学指津》
魔法既存在良性的形式,也存在恶性的形式。
希腊化世界的科学是一匹特洛伊木马,异教的恶魔影响经由它再次得以进入基督教文化。 魔法始终是一个徘徊在魔鬼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极为模糊的范畴
我们可以回头来审视一下保健课老师江户川的台词

我们可以回头来审视一下保健课老师江户川的台词

-良性与恶性魔法-
历史记载中有大量魔法在民间被滥用的记录,这类魔法的目的和方法有许多种,有的用于探索人类和世界的本源,也有很多被简单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魔法形式基本上可以归类为「良性魔法」「恶性魔法」
粗略的概览,让我们了解一下有哪些“黑魔法”

粗略的概览,让我们了解一下有哪些“黑魔法”

在中世纪欧洲,基督教传统认为黑魔法必然会导致使用者的毁灭,因为它们的使用前提是与恶魔签订契约,《圣经》明确指出"与魔鬼交易必付代价"(“the devil to pay”)
事实上,当时人们相信女巫最终都会在审判中原形毕露,因此发生了大规模的猎巫事件。
基督教确立了主宰地位之后,中世纪残存的古代风俗习惯全部被视作魔鬼行为。无论是德鲁伊教的夏至节,凯尔特人的五月一日树木节,还是酒神节、狄安娜节,乃至对泉水守护母神的崇拜,都变成了巫师们都巫魔会。女巫的扫帚,原本象征着神圣的烟囱炉灶,只含有x意味,最终却被指为魔鬼道具。古代的x仪式本事歌颂丰饶大地的自然崇拜仪式,到了中世纪却变成了巫魔会。 (bur好意思不打x我会被卡审核,已学乖) ——涩泽龙彦《黑魔法手帖》 (我大涩泽龙彦大爹开嘲讽的时候真的绝不嘴软)
从历史记载中来看,大多数所谓的“黑魔法使用者”确实在最后都遭到了厄运,但讽刺的是,这一厄运并非来自所谓的“黑魔法反噬”或“恶魔”,而是实实在在地来自社会性迫害……
(中世纪时的一些被称为“女巫”的智慧群体)在整个欧洲,她们扮演着助产士、护士甚至预言家的角色,她们观测天象,预测第二天的天气。所有知识都是依靠口头相告的方式代代相传的,没有任何文字记录,但是这些技能始终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她们之所以遭遇迫害,最重要的原因时没有得到基督教会的认可。 “行邪术的妇人,不可容她存活。” ——摩西《圣经·出埃及记》
就如同涩泽龙彦在《黑魔法手帖》里关于巫魔会的一节所描写的那样:
清晨寒气里,瑟瑟发抖的女巫们踏上归途,回到各自的陋屋,爬上床。所有精力已在狂欢中耗尽,她们像一滩软泥一样睡着了。太阳高高升起,昨夜毒茄的麻醉效果消失,以奇怪姿势僵直了一夜的身体终于慢慢回复原状,睁开双眼,日常生活迎面而来。 虽然幻想已经消失,但她们并不失望,那种妖异幻想只要体验过一次,心中升起的强烈期盼就足以平息日常的痛苦,给贫困生活带来星火微鳞的念想,她们会朝向星火的方向继续生活下去吧。巨大公山羊的幻影,也愈发成为被热烈赞美的偶像。 之后,那些星火引向的方向,无论是在严刑拷打问下的痛苦煎熬,还是丧失在火刑台上,抑或,拍案而起参加反抗暴动,这些结局,至少,都不像是魔鬼的责任。

▋▎导师的必要性

——没有导师的人,学不了魔法吗?
的确,在某些神秘学传统中,导师被视为帮助学生避免危险或误导的重要角色。以下简单举几个常见的例子:
-共济会-
最有名的一个关于导师的例子之一是共济会(Freemasonry),按照《西方神秘学指津》中提及的观点,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有入门仪式的修会的组织架构都受到了共济会模式的启发。
 More details Freemasonry structure showing the symbols associated with the organization

More details Freemasonry structure showing the symbols associated with the organization

在苏格兰,到了16世纪末,中世纪的石匠行会变成了一种新的组织,在17世纪开始接受“绅士石匠”(Gentlemen Masons),即不是石匠的个人。一直到18世纪初,共济会会员被普遍视为玫瑰十字会会员和炼金术士;共济会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好奇,因为人们怀疑它可能保存了包含哲人石在内的古代秘密”。 进入“学徒”(Apprentice)“技工”(Fellowcraft)“导师”(Master Mason)这三个基本的共济会等级之后,共济会会员们可以通过详尽而复杂的更高级的系统来继续深入共济会的秘密。
-灵性导师-
此外,以“灵性导师”或“神秘学导师”这样的身份发展自己教派的人也不在少数,比如乔治·伊万诺维奇·葛吉夫(George Ivanovitch Gurdjieff,1878-1947)。
一位很传奇的人物……wiki上有他的经历介绍

一位很传奇的人物……wiki上有他的经历介绍

他曾和学生一起发展出了一种独立而原创的神秘学体系,包括一种新灵知主义宇宙论和一套复杂的训练系统,旨在将心灵从社会控制中解放出来,获得精神自由。
-赫尔墨斯主义-
师徒传承的体系可以一直追溯到埃及希腊时期的“赫尔墨斯主义”(Hermetism),这种埃及化希腊传统可以被认为是奠定西方神秘学后续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
该名称指的是一个传说中的、有些被神化的智慧导师——三重伟大的赫尔墨斯(Hermes Trismegistus,他原本是希腊神赫尔墨斯Hermes和埃及神托特Thoth的一种融合),他被认为在很古老的时代就已盛行于埃及。
Hermes Trismegistus

Hermes Trismegistus

-自我实践的可能性-
并非所有教派都主张导师体系,比如被称为《诺托里阿技艺》(ars notoria)的一本中世纪文本讲述了如何通过人工手段来获取关于若干种自由技艺和修辞技巧等相关才能到知识。
该文本称自己的权威来源于《圣经》中说的,神赐予所罗门王以智慧(sapientia)、知识(scientia)和直觉(intelligencia),并称这种智慧、知识和直觉可以通过复杂的仪式、净化、告解、画符(notae)以及包含一连串难解的名称或词语的祈祷、演说或法术来获得。
 More details Solomon receives the Ars Notoria from the angel Pamphilius in the Jewish Temple.

More details Solomon receives the Ars Notoria from the angel Pamphilius in the Jewish Temple.

总的来说,在西方神秘学的发展史上,既存有强调导师重要性,强调师徒传承的体系,也有如现代灵性运动这样的鼓励个人探索的路径。不过,就作者个人了解和看过的相关记载而言,导师的重要性确实体现在大多数的教派体系里。

▎参考资料

wiki:Azande people|Freemasonry|George Gurdjieff|Ars Notoria
➤ 📖 [英] 克里斯·戈斯登 《魔法四万年》
➤ 📖 [英] 莫尼卡-玛丽亚·斯塔佩尔贝里 《魔法、节日、动植物》
➤ 📖 [荷] 乌特·哈内赫拉夫《西方神秘学指津》
➤ 📖 [日] 涩泽龙彦《黑魔法手帖》
➤ 📖 [英]《DK魔法百科》
➤ 📖 [英] 菲丝·印克莱特《毒物图鉴-植物的暗黑生命史》
最后,感谢各位读完本篇🙏我们下一篇文章再见——考据使人快乐!!(以及有时候真想跪下来求自己别再写这么头大的东西了结果发现跪下来也能写…)

最后,感谢各位读完本篇🙏我们下一篇文章再见——考据使人快乐!!(以及有时候真想跪下来求自己别再写这么头大的东西了结果发现跪下来也能写…)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