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我玩的唯一一款遊戲就是河洛工作室的新作《俠隱閣》。
儘管這家工作室的上一部作品《河洛群俠傳》得到的評價不算太高,我還是更習慣於往好的一面想——沒準他們下一部遊戲就能吸取教訓呢?
很慶幸,玩家們和河洛工作室似乎都是這麼想的。遊戲上線一個星期後,《俠隱閣》在Steam上已經積攢了一萬多篇評測,目前狀態為“特別好評”。就目前的完成度來看,遊戲的質量確實也不錯。
關於它更具體的設計與特色,我們會在後續的內容中詳細介紹,今天的欄目是“白夜談”,所以我想聊聊更感性也更個人的看法。
老實說,決定購買的那一刻我依舊很不安,生怕它會重蹈《河洛群俠傳》的覆轍,這種感覺在剛進入遊戲的前20分鐘尤為濃烈。
無法轉動的視角、晦澀的屬性描述以及依舊略顯粗糙的戰鬥界面,都讓人嗅出一絲偷工減料不思悔改的味道
屬性簡介上的連串加號一度讓我不明所以
在一篇更加客觀專業全面的評測文章裡,“玩家評價的導向”、“細節和整體玩法的權衡”都是可以單獨拎出來細講的東西,但作為一名玩家,就《俠隱閣》而言,我只有一句話可以告訴大家:“這個就是我理想中的武俠學院。”
用感性的話概括,《俠隱閣》最大優點就是它給了我更強的代入感。什麼是代入感?就是它真的讓我感覺“自己就是一個大學生,只不過上的是武俠學院”。
相比很多武俠類遊戲,《俠隱閣》顯得更加親切。它的養成系統不再是經典武俠作品裡的門派拜師學藝,而是現代教育語境裡的“學院”。玩家能自由選擇流派、導師 ,自由選擇想要修習的武功;玩家和同門師兄弟的關係,也更像是同學關係,而不是長幼有序的“大師兄”、“二師兄”。
不同的武學課程是由不同老師教授的
把各種各樣的題材套上“學院”的皮,已經是當代商業文娛作品的常見做派了。
無論是以魔法為題材的《哈利波特》,還是熱血漫中的《火影忍者》,再到最新一代《火焰紋章》,他們的共同點都是用“學校”把異質化的題材包裝了起來。
儘管對於現實裡的學校,大家的態度比較複雜,但學校的運作方式和人際關係卻是我們每個人最為熟悉,也最容易產生共鳴的。舉個例子,如果沒玩過遊戲,也許你不明白什麼是“俠隱閣夏校”,什麼是“傳書”,但如果把它解釋成“期中考試”和“課外實踐”,就親切多了。
對我來說《俠隱閣》就是這樣的遊戲,也許很多人讀過金庸,看過武俠;大部分人也經歷過校園生活,但真正把兩者結合、系統完善且要素齊全的“武俠學院”,之前還是很少見的。
即使是在河洛的“俠客”系列中,我們看到的依舊是人數有限的“門派”,以及“拜師學藝,闖蕩江湖”這種在武俠作品中常見的概念;而到了《俠隱閣》,河洛卻開始把普通遊戲中的“Boss戰”、“支線任務”、“技能修煉”等要素都包裝成更具學院風的“夏校”、“傳書”、以及“課堂”。
甚至到了當前版本的末尾,遊戲因為還處在搶先體驗階段(也就是沒做完),而不得不結束時,遊戲給出的解釋劇情也是“學校正在放寒假,同學和老師都回家過年了所以暫時告一段落”這樣的理由。
當然,對於我來說,目前的《俠隱閣》最重要的問題也是這個:寒假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只有到那天,河洛交出的答卷才算是填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