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该能算是广义而言国内第一批小众时装爱好者或者说玩家,并且因为兴趣爱好受过最好的专业训练(后面都会介绍到),虽然没有进入时尚或是纺织、零售等相关行业。但是接触得早看得也多,所以现在尝试开个相关帖子慢慢介绍一下和时尚相关的小知识与建议。
第一贴我认为应该从香水入手开始介绍:国内大约从一零年开始,有几个个人卖家开始在淘宝上售卖全球范围商业化销售的各类香水小样与正装。这些香水品牌我全部买过,它们可被看作传统香水且分为淡香精与浓香精两种类型,并且都是灌制分瓶后开始售卖。浓香精类型的香水特别少,当时可能只有不到四五款,那个时期最好的浓香精香水是以lutens为代表,下一段介绍的则是偏浓香精(居中)且可以被认为是新式香水品牌。
然后时间来到11还是12年(时间间隔太久了具体年份真的记不清了,但是年份,品牌,专业名词记错用错真的不重要,这个打算下一贴谈),le labo在纽约开了家店把实验室香水/手工香水/小众香水/现场调制香水等等概念给一次性引爆出圈了。当时整个小众时装圈子的玩家几乎都第一时间入手了le labo,我也在当时拜托朋友给我整了全套小样。那时le labo还没有被雅诗兰黛集团收购,往后六七年里全世界就十来家店,扩张速度非常缓慢。我也借着旅游的机会在14(还是13?)年香港星街刚刚开业时候去买了很多正装包括每年九月底的城市限定。包括后来东京澳门大阪店也都是在开业当年去买了城市限定。
那么这和时尚知识有什么关系呢?有的,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对我来说le labo面前你可以放弃世界上所有其他香水,它就是最好的香水也是最值得使用的香水。这时候一定会有人反驳每个人的个人偏好都不同,肯定存在不喜欢不接受le labo的香调的人。确实如此,这里就进入到我第一贴要谈的话题了。
我们评价一个商品或者一个审美对象,通常分为两个维度。一是个人的审美喜好,二是这个审美对象客观价值的标准/尺度。
比如le labo的香水,它的香精品质异常出众,有一种高级感,虽然这个所谓的高级感很难定性定量去检测。但是它的香调层次感强,味型丰富,体验上不会让人感觉单一与枯燥。并且留香极其持久,用后洗了澡第二天还有很明显的香味残留。这种审美上的技巧复杂,细节众多却彼此和谐不杂乱,就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客观上很出色的价值尺度。
但是,这里如果我们进入到另一个评价维度里,用个人的价值偏好来看待,也确实存在不适应某种香味,或是不喜欢这种复杂味道,又或是不喜欢长时间留香特性的人。对他们来说,就算le labo的品质再出色,他们不喜欢、不适应,那么le labo对他们来说就不是最好的香水。
这就是好比传统艺术形式往现代艺术上的转型一样。过去的传统艺术都是一个完成品的状态,一幅画,一件雕塑,一出舞台剧,都是以一个已经被赋予了明确的意义与内在叙事的状态呈现出来的。它或是记录了过去的一场战争后凯旋归来的英雄的样貌与姿态,或是一个阳光明媚且无风的池塘,又或是一个国破家亡的王子复仇之旅,总之通常是一个已完成的叙事作品。但如果你读艺术史文化史,你会在现代艺术的介绍里反复看到杜尚的小便池,卡夫卡与加缪的小说,皮娜的现代舞。之所以这些艺术作品被看做现代艺术的转型之作,是因为他们是一种开放性叙事,是一种未完成的状态。只有当观众注视、观赏,阅读它们的时候,这个观众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人生阅历,内在创伤与想象,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角度与方式去理解它。不论观众如何理解,如何在想象里揣摩这件艺术作品的创作动机,表现内容,只要观众有了这些思考,开始进行自己的解读,那么这个观众就通过这个行为为作品赋予了对他个人而言完善的理解,这件艺术作品对观众而言就产生了意义。这个参与解读、赋予意义的过程,使观众作为艺术家的延续完成了这一件艺术作品。这个观看的过程就变成了最重要最有意义的行为因为它使艺术作品成为了完成形态,这就是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最核心的区别。
所以,让我们回到le labo香水上,经过上面的介绍,你应该能明白了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时尚,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看待时尚。le labo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的香水真的不重要,重的是要你是否去更多地尝试了不同的香水并最终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那一个品牌或款式,当你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它对你而言才有意义。它参与进了你的世界帮你用更愉悦的状态去生活,这才是时尚商品在你身上成为了一种“完成形态”。
所以,至此就要引入最重要的观念之一:时尚商品和艺术作品一样,不同的人有自己的解读,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判断,这些判断都只是对个人而言才具有意义。它作为个人的审美喜好有别于时尚商品的客观价值,这是两个维度的事情。我们可以去讨论一个香水的品质高低,香型丰富与否,留香持久与否,这些判断有的有标准,可以被定性定量地衡量。有些没有标准,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喜好,你的喜好仅仅对你而言才有意义。时尚商品应该是帮助每个人丰富自身的选择,扩展自身的视野,帮助自身以更愉悦的姿态进入未来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一种可以以这个商品的质量更好,香型更强丰富来制造阶层区隔、制造冲突与歧视的手段。(这个话题涉及到消费主义是如何通过商品制造区隔,塑造个体身份,以后也许也会展开来讲也许不会,因为这不属于时尚知识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