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轉裁判》:比利·懷爾德式的“法庭歌劇”和擁抱真相的勇氣


3樓貓 發佈時間:2021-12-08 01:02:02 作者:悠遊居 Language

特約作者:汙獅子

主編:啼書

悠遊居,紛雜市井間的一處遊戲旅店,歡迎入榻。

本文涉及《控方證人》的劇透內容,由於電影結尾明確要求不能透露故事內容,因此推薦閱讀本文前先觀看電影《控方證人》或原作小說。

《逆轉裁判》:比利·懷爾德式的“法庭歌劇”和擁抱真相的勇氣-第1張

1958年,由天才導演比利·懷爾德導演的《控方證人》,一經上映便好評如潮,獨攬無數獎項。

而為這部驚世駭俗的本格派推理電影畫上點睛之筆的,就是在當時的影視創作中幾乎獨一無二的庭審環節:貫穿整個劇情的三次庭審,證據鏈環環相扣,結局驚天逆轉……

比利·懷爾德重點著墨於法庭,在阿加莎原作的基礎上添加了大量法庭交鋒的辯論細節,這些改動卻造就了表現力層面無法超越的經典之作。

《逆轉裁判》:比利·懷爾德式的“法庭歌劇”和擁抱真相的勇氣-第2張

放在現在看來也極具衝擊力的經典海報設計

四十餘年後的2001年,一款名為《逆轉裁判》的作品發售於掌機GBA之上,由此開始了這個系列20年的旅途。

為任天堂帶來巨大成功的GBA,開創的不僅是掌機盛世,它同時為文字AVG遊戲提供了一個幾乎完美的平臺與巨大的玩家群體——《逆轉裁判》系列便是乘上GBA這輛快車並最終一騎絕塵的作品之一。

《逆轉裁判》:比利·懷爾德式的“法庭歌劇”和擁抱真相的勇氣-第3張

作為神機GAME BOY的後續機型,GBA仍創造了8100萬臺的銷量奇蹟

以故事作為主要賣點,同時可以不被掌機機能所限的文字AVG遊戲,自然無法放過懸疑故事這樣的上乘題材:早在《逆轉裁判》之前,就已然陸續有經典作品問世,其中較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偵探神宮寺三郎》、《鐮鼬之夜》——雖不是本文主要探討的遊戲,但筆者仍十分推薦遊玩一番。

《逆轉裁判》為何獨愛法庭辯論

優秀的懸疑推理與作者的故事設計是密不可分的,用嚴密的推理和環環相扣的邏輯思考抓住讀者的眼球與大腦,是“本格派”推理故事的靈魂所在。以此理論看來,受過純正推理文學影響的遊戲製作人巧舟老師便是真正賦予《逆轉裁判》系列靈魂的人。

《逆轉裁判》:比利·懷爾德式的“法庭歌劇”和擁抱真相的勇氣-第4張

名字奇怪但絕對是日本人的巧舟老師,擔任了逆轉三部曲的編劇

將目光拉回六十年前,將《控方證人》這部影史里程碑級別的作品帶上神壇的,正是導演比利·懷爾德在原作的基礎上,為法庭辯論豐富了大量的細節,使得整個故事的核心和高潮點全部集中在法庭辯論環節。

這個改動其實來源於比利·懷爾德對畫面表現力的敏銳神經——影視和小說最大的區別,就是影視要追求鏡頭語言和觀賞價值並重。

法庭辯論,這便是《控方證人》原作中可以被挖掘出畫面表現力的最佳題材:邏輯的交鋒、證詞的碰撞,冷靜善辯的證人,證言被逐一攻破時徹底崩潰的真兇。

比利·懷爾德對原作大膽的改編和演員淋漓的演技像是發生了化學反應一般,讓一間小小的法庭,成為了每一位角色靈魂的載體。

《逆轉裁判》:比利·懷爾德式的“法庭歌劇”和擁抱真相的勇氣-第5張

把精巧的劇情結構和極具張力的鏡頭相結合,造就了比利·懷爾德的無數經典

把同樣的邏輯帶入到《逆轉裁判》中,我們便不難理解巧舟在遊戲立項之初的巧思。如果《逆轉裁判》僅僅作為“可視化小說”而誕生,或許最終的表現效果只與閱讀一篇法院的庭審記錄無異。

但巧舟同樣敏銳地察覺到文字AVG遊戲與“可視化小說”在表現形式上的不同,為了力求畫面表現力和演出效果,最終巧舟頂著卡普空上層的重重壓力“各執己見”,甚至請來了“生化危機之父”的三上真司老師來說服高層,只為堅持採用“法庭辯論遊戲”這一概念。

《逆轉裁判》:比利·懷爾德式的“法庭歌劇”和擁抱真相的勇氣-第6張

曾參與過《恐龍危機》製作的巧舟,找到了三上真司作為掛名監督

奠定了系列定位的首作《逆轉裁判》,玩家扮演了一位被趕鴨子上架的新人律師成步堂龍一,以法庭作為舞臺的故事。遊戲的開場,玩家就要面對一場充斥著疑點的室內殺人案,用威懾性的質詢逼問證詞的細節,並用手中的證物不斷擊破證人席上的真兇精心佈置的謊言。

面對不同證人的緊張質詢,舉列證物時鏗鏘有力的音效,精彩紛呈的案情推理——巧舟正是用這樣極具參與感的設計引導玩家跟隨“原來如此君”的思路,將案件一層一層剝開,尋找隱藏其中的真相。

《逆轉裁判》:比利·懷爾德式的“法庭歌劇”和擁抱真相的勇氣-第7張

在推理的最高潮處,用一聲“異議あり”擊潰兇手最後的心理防線,爽快無比

與比利·懷爾德的思路相同:《逆轉裁判》在每個故事中把主要角色都集中在法庭中登場,讓每個角色互相對話,互相碰撞。最終構架了一個充滿生命力的法庭,讓我們能看到各有立場,有血有肉的角色,活躍於屏幕之下。

用法庭這個小小舞臺承載每一位角色的人物塑造,《控方證人》和《逆轉裁判》都做到了各自領域的前無古人——而《逆轉裁判》用自身的優秀從比利·懷爾德手中接下了“法庭歌劇”這個接力棒,並影響了日後一眾懸疑推理題材的文字AVG遊戲。

《逆轉裁判》:比利·懷爾德式的“法庭歌劇”和擁抱真相的勇氣-第8張

貫穿了逆轉裁判系列的法庭,無數角色的悲喜在此交織……

《逆轉裁判》的故事為何如此打動玩家

《控方證人》為了滿足推理過程和好萊塢懲惡揚善價值觀的雙重需要,將原作故事的結尾改成了真兇險些逍遙法外,最終卻被悲憤的女主用作為證物的小刀刺死,電影就以這樣極其悲情的形式結束了。相比起阿加莎原作耐人尋味的結局,這種處理似乎更順應法庭辯論的故事邏輯,而且更滿足觀眾的心理預期。

《逆轉裁判》:比利·懷爾德式的“法庭歌劇”和擁抱真相的勇氣-第9張

作為控方證人出席並自導自演了一出好戲的女主,罪行也從作偽證升級為故意殺人

繼承了比利·懷爾德遺風的《逆轉裁判》在立意上同樣選擇了這種與玩家心理預期相符的“上升式”故事:無論兇手在證人席上如何詭辯,虛構的證言都會與現實的證物發生矛盾,真相就此揭開,最終人性的陰暗面被勇氣和希望戰勝。

《逆轉裁判》:比利·懷爾德式的“法庭歌劇”和擁抱真相的勇氣-第10張

信任自己的委託人,贏得無罪判決,是歷任主角律師的信條

在這種王道熱血的大格局下,巧舟利用檢方和辯方對立的立場,又加入了另一個主題,便是“面對真相的勇氣”。

幾乎在每一作中,作為律師的主角和戲份最多的那位“真·檢察官”間都保持著一種亦敵亦友的微妙關係:而站在律師對立面上的檢察官,往往都揹負著無法直面的慘痛過往,最終在命運的引導下,故事主線的案件審理被引導向數年前草草了結的懸案——同時也是檢方乃至整個法律界不願面對的陰影。

《逆轉裁判》:比利·懷爾德式的“法庭歌劇”和擁抱真相的勇氣-第11張

甚至在多年後巧舟再次操刀的《大逆轉裁判》中,主角要面對的真相被放大到了與整個大英帝國司法系統的黑暗面為敵,在這樣的壓力下,除了追尋真相的勇氣外,還需要做出巨大的覺悟,完美契合了“龍之介的覺悟”的副標題。

這也正是《逆轉裁判》系列的價值昇華的瞬間,本應站在對立面的律師和檢察官,最終攜手面對慘痛的過去,面對造成一切痛苦的真相。

《逆轉裁判》:比利·懷爾德式的“法庭歌劇”和擁抱真相的勇氣-第12張

無論立場如何,都始終保持對真相和正義的追求,因此歷任檢察官才能收穫如此高的人氣

這也正是《逆轉裁判》系列最打動玩家的共情點,我們是否也有過不願面對的過往呢,是否也用自我欺騙的方式讓真相在記憶中逐漸淡化呢……

但巧舟寫下的“法庭歌劇”,似乎也在提醒我們:面對真相往往是痛苦的,但如果缺少了擁抱真相的勇氣,我們也同樣無法真正擁抱未來。

或許更遠的未來,直到我們已經忘卻了成步堂龍一如何成為一位名律師的故事,但巧舟和製作組卻留下了值得銘記一生的精神財富。

《逆轉裁判》:比利·懷爾德式的“法庭歌劇”和擁抱真相的勇氣-第13張

如果看到真相的代價是痛苦,你是否有勇氣喊出這句擲地有聲的“異議あり”

——悠遊居,紛雜市井間的一處遊戲旅店,歡迎入榻。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