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裁判》:比利·怀尔德式的“法庭歌剧”和拥抱真相的勇气


3楼猫 发布时间:2021-12-08 01:02:02 作者:悠游居 Language

特约作者:污狮子

主编:啼书

悠游居,纷杂市井间的一处游戏旅店,欢迎入榻。

本文涉及《控方证人》的剧透内容,由于电影结尾明确要求不能透露故事内容,因此推荐阅读本文前先观看电影《控方证人》或原作小说。

《逆转裁判》:比利·怀尔德式的“法庭歌剧”和拥抱真相的勇气-第1张

1958年,由天才导演比利·怀尔德导演的《控方证人》,一经上映便好评如潮,独揽无数奖项。

而为这部惊世骇俗的本格派推理电影画上点睛之笔的,就是在当时的影视创作中几乎独一无二的庭审环节:贯穿整个剧情的三次庭审,证据链环环相扣,结局惊天逆转……

比利·怀尔德重点着墨于法庭,在阿加莎原作的基础上添加了大量法庭交锋的辩论细节,这些改动却造就了表现力层面无法超越的经典之作。

《逆转裁判》:比利·怀尔德式的“法庭歌剧”和拥抱真相的勇气-第2张

放在现在看来也极具冲击力的经典海报设计

四十余年后的2001年,一款名为《逆转裁判》的作品发售于掌机GBA之上,由此开始了这个系列20年的旅途。

为任天堂带来巨大成功的GBA,开创的不仅是掌机盛世,它同时为文字AVG游戏提供了一个几乎完美的平台与巨大的玩家群体——《逆转裁判》系列便是乘上GBA这辆快车并最终一骑绝尘的作品之一。

《逆转裁判》:比利·怀尔德式的“法庭歌剧”和拥抱真相的勇气-第3张

作为神机GAME BOY的后续机型,GBA仍创造了8100万台的销量奇迹

以故事作为主要卖点,同时可以不被掌机机能所限的文字AVG游戏,自然无法放过悬疑故事这样的上乘题材:早在《逆转裁判》之前,就已然陆续有经典作品问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如《侦探神宫寺三郎》、《镰鼬之夜》——虽不是本文主要探讨的游戏,但笔者仍十分推荐游玩一番。

《逆转裁判》为何独爱法庭辩论

优秀的悬疑推理与作者的故事设计是密不可分的,用严密的推理和环环相扣的逻辑思考抓住读者的眼球与大脑,是“本格派”推理故事的灵魂所在。以此理论看来,受过纯正推理文学影响的游戏制作人巧舟老师便是真正赋予《逆转裁判》系列灵魂的人。

《逆转裁判》:比利·怀尔德式的“法庭歌剧”和拥抱真相的勇气-第4张

名字奇怪但绝对是日本人的巧舟老师,担任了逆转三部曲的编剧

将目光拉回六十年前,将《控方证人》这部影史里程碑级别的作品带上神坛的,正是导演比利·怀尔德在原作的基础上,为法庭辩论丰富了大量的细节,使得整个故事的核心和高潮点全部集中在法庭辩论环节。

这个改动其实来源于比利·怀尔德对画面表现力的敏锐神经——影视和小说最大的区别,就是影视要追求镜头语言和观赏价值并重。

法庭辩论,这便是《控方证人》原作中可以被挖掘出画面表现力的最佳题材:逻辑的交锋、证词的碰撞,冷静善辩的证人,证言被逐一攻破时彻底崩溃的真凶。

比利·怀尔德对原作大胆的改编和演员淋漓的演技像是发生了化学反应一般,让一间小小的法庭,成为了每一位角色灵魂的载体。

《逆转裁判》:比利·怀尔德式的“法庭歌剧”和拥抱真相的勇气-第5张

把精巧的剧情结构和极具张力的镜头相结合,造就了比利·怀尔德的无数经典

把同样的逻辑带入到《逆转裁判》中,我们便不难理解巧舟在游戏立项之初的巧思。如果《逆转裁判》仅仅作为“可视化小说”而诞生,或许最终的表现效果只与阅读一篇法院的庭审记录无异。

但巧舟同样敏锐地察觉到文字AVG游戏与“可视化小说”在表现形式上的不同,为了力求画面表现力和演出效果,最终巧舟顶着卡普空上层的重重压力“各执己见”,甚至请来了“生化危机之父”的三上真司老师来说服高层,只为坚持采用“法庭辩论游戏”这一概念。

《逆转裁判》:比利·怀尔德式的“法庭歌剧”和拥抱真相的勇气-第6张

曾参与过《恐龙危机》制作的巧舟,找到了三上真司作为挂名监督

奠定了系列定位的首作《逆转裁判》,玩家扮演了一位被赶鸭子上架的新人律师成步堂龙一,以法庭作为舞台的故事。游戏的开场,玩家就要面对一场充斥着疑点的室内杀人案,用威慑性的质询逼问证词的细节,并用手中的证物不断击破证人席上的真凶精心布置的谎言。

面对不同证人的紧张质询,举列证物时铿锵有力的音效,精彩纷呈的案情推理——巧舟正是用这样极具参与感的设计引导玩家跟随“原来如此君”的思路,将案件一层一层剥开,寻找隐藏其中的真相。

《逆转裁判》:比利·怀尔德式的“法庭歌剧”和拥抱真相的勇气-第7张

在推理的最高潮处,用一声“異議あり”击溃凶手最后的心理防线,爽快无比

与比利·怀尔德的思路相同:《逆转裁判》在每个故事中把主要角色都集中在法庭中登场,让每个角色互相对话,互相碰撞。最终构架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法庭,让我们能看到各有立场,有血有肉的角色,活跃于屏幕之下。

用法庭这个小小舞台承载每一位角色的人物塑造,《控方证人》和《逆转裁判》都做到了各自领域的前无古人——而《逆转裁判》用自身的优秀从比利·怀尔德手中接下了“法庭歌剧”这个接力棒,并影响了日后一众悬疑推理题材的文字AVG游戏。

《逆转裁判》:比利·怀尔德式的“法庭歌剧”和拥抱真相的勇气-第8张

贯穿了逆转裁判系列的法庭,无数角色的悲喜在此交织……

《逆转裁判》的故事为何如此打动玩家

《控方证人》为了满足推理过程和好莱坞惩恶扬善价值观的双重需要,将原作故事的结尾改成了真凶险些逍遥法外,最终却被悲愤的女主用作为证物的小刀刺死,电影就以这样极其悲情的形式结束了。相比起阿加莎原作耐人寻味的结局,这种处理似乎更顺应法庭辩论的故事逻辑,而且更满足观众的心理预期。

《逆转裁判》:比利·怀尔德式的“法庭歌剧”和拥抱真相的勇气-第9张

作为控方证人出席并自导自演了一出好戏的女主,罪行也从作伪证升级为故意杀人

继承了比利·怀尔德遗风的《逆转裁判》在立意上同样选择了这种与玩家心理预期相符的“上升式”故事:无论凶手在证人席上如何诡辩,虚构的证言都会与现实的证物发生矛盾,真相就此揭开,最终人性的阴暗面被勇气和希望战胜。

《逆转裁判》:比利·怀尔德式的“法庭歌剧”和拥抱真相的勇气-第10张

信任自己的委托人,赢得无罪判决,是历任主角律师的信条

在这种王道热血的大格局下,巧舟利用检方和辩方对立的立场,又加入了另一个主题,便是“面对真相的勇气”。

几乎在每一作中,作为律师的主角和戏份最多的那位“真·检察官”间都保持着一种亦敌亦友的微妙关系:而站在律师对立面上的检察官,往往都背负着无法直面的惨痛过往,最终在命运的引导下,故事主线的案件审理被引导向数年前草草了结的悬案——同时也是检方乃至整个法律界不愿面对的阴影。

《逆转裁判》:比利·怀尔德式的“法庭歌剧”和拥抱真相的勇气-第11张

甚至在多年后巧舟再次操刀的《大逆转裁判》中,主角要面对的真相被放大到了与整个大英帝国司法系统的黑暗面为敌,在这样的压力下,除了追寻真相的勇气外,还需要做出巨大的觉悟,完美契合了“龙之介的觉悟”的副标题。

这也正是《逆转裁判》系列的价值升华的瞬间,本应站在对立面的律师和检察官,最终携手面对惨痛的过去,面对造成一切痛苦的真相。

《逆转裁判》:比利·怀尔德式的“法庭歌剧”和拥抱真相的勇气-第12张

无论立场如何,都始终保持对真相和正义的追求,因此历任检察官才能收获如此高的人气

这也正是《逆转裁判》系列最打动玩家的共情点,我们是否也有过不愿面对的过往呢,是否也用自我欺骗的方式让真相在记忆中逐渐淡化呢……

但巧舟写下的“法庭歌剧”,似乎也在提醒我们:面对真相往往是痛苦的,但如果缺少了拥抱真相的勇气,我们也同样无法真正拥抱未来。

或许更远的未来,直到我们已经忘却了成步堂龙一如何成为一位名律师的故事,但巧舟和制作组却留下了值得铭记一生的精神财富。

《逆转裁判》:比利·怀尔德式的“法庭歌剧”和拥抱真相的勇气-第13张

如果看到真相的代价是痛苦,你是否有勇气喊出这句掷地有声的“異議あり”

——悠游居,纷杂市井间的一处游戏旅店,欢迎入榻。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