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著《刺客教條:起源》的東風,談談古埃及建築史


3樓貓 發佈時間:2021-12-08 00:59:16 作者:叉燒SAMA Language

前言:其實我只是一個半路出家學建築的工科生,正巧這幾個月準備出國的事情,不知怎的空閒時間變得巨多,也正好給了我一個機會補一補人家建築學生的必修課——建築史。前段時間E3過了,育碧放出的AC系列最新作《刺客教條:起源》有了實機演示,正好滿足了我一直想就著這個系列來好好梳理一下建築史的願望,因此這篇文章會充斥著教科書的味道,還會夾帶各種私貨。希望各位路過的朋友有任何見解都請不要吝嗇,多多指教!

在談建築之前,咱們得先簡單聊聊神話

瞭解過的朋友應該知道,古埃及人信奉太陽,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在他們的神話中,最高神拉(Ra)就象徵著太陽。太陽神拉日出時分又被稱為阿吞(Aton);日落時分則稱為亞圖姆(Atum)。古埃及的神話體系是一個九柱神系統,這個系統也只是個粗略的概括,因為某些神明跟太陽神一樣屬於多面相的神,比較混亂,所以這裡大概提一下比較常見的幾柱神。

首先是冥王奧西里斯(Osiris),生育之神伊西絲(Isis),以及他們兄妹倆的孩子——代表王權的鷹神荷魯斯(Horus)。奧西里斯和伊西絲的名字,估計各位都有所耳聞,荷魯斯就更不用說了,赫赫有名的“荷魯斯之眼”作為刺客教條起源的logo元素你不想看到都難。   

藉著《刺客教條:起源》的東風,談談古埃及建築史-第1張

其次是戰神賽特(Seth),他的妻子是亡靈守護神奈芙蒂斯(Nephthys),以及某人搞外遇生下的孩子——引導亡靈之神阿努比斯(Anubis)。阿努比斯的職責是將亡者的心臟與正義之神馬特(Maat)的羽毛放在天平上稱重,如果心臟和羽毛一樣重或者比羽毛還輕,他就領亡者去冥界覲見奧西里斯;如果心臟比羽毛重,他就把亡者拎去餵給怪物阿米特(Ammit)。有趣的是,在遊戲的實機演示中,主角在準備開始刺殺任務時說了這麼一句話:“Now it is my time to take the balance of Anubis.”如果結合一下神話來看,這句話簡直暴露了主角的中二度。

至於上面說的那個搞外遇的事情是這樣的:賽特是奧西里斯的老弟,被老哥戴綠帽什麼的當然是不能原諒啦,果斷設計殺害並肢解了奧西里斯。後來奧西里斯被伊西絲復活,但是隻能當一天猛男就要入土了,兩人就生了荷魯斯來向賽特復仇。不過這裡要說一下,奈芙蒂斯和伊西絲是親姐妹,也就是說,奧西里斯是個十足的妹控。

藉著《刺客教條:起源》的東風,談談古埃及建築史-第2張

阿努比斯的職責

藉著《刺客教條:起源》的東風,談談古埃及建築史-第3張

眾神系譜圖

藉著《刺客教條:起源》的東風,談談古埃及建築史-第4張

奈芙蒂斯,她的左手握著永生十字架

藉著《刺客教條:起源》的東風,談談古埃及建築史-第5張

阿努比斯的職責

既然背景是這樣,當然建築就會變成那樣

神話故事貴圈亂並不奇怪,這從某種意義上能反映出某個時期古代人類在繁衍後代時是沒有倫理可言的,全靠本能。我們能看到,在壁畫中許多神明的手上除了杵著一把權杖,還握著一個很似曾相識的符號。這個符號就是永生十字架,古埃及文明的一個重要符號。只要看到哪個神握著永生十字架,你就知道ta是能夠在人間無限復活的(所以死妹控奧西里斯手上是沒這玩意兒的)。古埃及人相信,身體是靈魂的容器,靈魂在夜晚出竅,白天又回到身體裡。於是,他們認為人死了靈魂會去往死後世界,而靈魂是可以復生的。因此,古埃及人對於死亡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也就促使他們對喪葬和祭祀產生一種無比的神聖感,這種神聖感最終凝固在建築當中。

藉著《刺客教條:起源》的東風,談談古埃及建築史-第6張

對死亡的獨到理解令古埃及人對遺體格外重視

古埃及建築史有四個主要時期:第一,大約從公元前三千紀開始的古王國時期;第二,公元前21到18世紀的中王國時期;第三,公元前16到11世紀的新王國時期;第四,後期、希臘化時期和羅馬時期。如果仔細觀察遊戲中人物的裝備,會發現此時的埃及已經出現了鐵器,這表明遊戲故事發生的時間處在古埃及王朝被外族(尤其是希臘人和羅馬人)入侵併逐漸衰落的時期,此時為了抵抗入侵,冶金技術被大量發展起來,石材加工工藝反而退化了,傳統的建築工藝當然也隨之衰退。所以,本文主要談的是從古王國時期到新王國時期的建築演進。

民居、府邸與宮殿

大家都聽說過四大文明古國這個說法,古埃及就是其中一個。作為尼羅河流域最重要的國家,它沿著尼羅河自上而下分為兩部分,即上埃及與下埃及。上埃及位於尼羅河中游峽谷,居住在那裡的努比亞人以遊獵為生;下埃及則位於河口三角洲,那裡的人民主要從事農業。為了抵抗每年都要氾濫一下的尼羅河,古埃及人靠著自己的智慧發展出了幾何學、測量學,這為建築的設計提供了極為精確的尺寸標準;同時他們還創造了起重運輸機械,學會了組織幾萬人的勞動協作,這對於建築施工而言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藉著《刺客教條:起源》的東風,談談古埃及建築史-第7張

古埃及的原始民居比較樸素,幾千年過去了也基本沒啥變化。上埃及比較流行用卵石做牆體基礎,然後用土坯砌築,屋頂則是用了圓木緊密排列做成的,建築外形就是個土臺子;下埃及的河岸植物較茂盛,人們更習慣於採用木構架做牆體骨架,然後把採集好的蘆葦製成篾來編織牆體,外邊再抹一層泥巴,或者直接就露出來,屋頂也有用蘆葦束密排而成的,微微拱起。遊戲的alpha實機視頻裡看到的古埃及民居經過了一些藝術加工,似乎兼具上下埃及的民居元素。

藉著《刺客教條:起源》的東風,談談古埃及建築史-第8張

實機演示的畫面,感覺還原得很有味道

藉著《刺客教條:起源》的東風,談談古埃及建築史-第9張

遊戲原畫中的古埃及民居

說完了窮人的住宅,我們再來說有錢人的。貴族府邸和宮殿在中王國時期可謂是發展的相當成熟了,歷史上著名的卡洪城(Kahune)就是一個位於下埃及三角洲上的富人階層聚集地,裡面佈滿了富人們居住的宅邸。根據研究分析,卡洪城可能是為了當時給建造大金字塔的施工團隊和管理層居住而建立的,那裡的貴族府邸有的佔地面積達到60m×545m,建築整體佈局能保證散熱和通風流暢,採光好,私密性強,更重要的是房間巨多,70多間房全容納在裡頭。新王國時期的府邸佔地面積更大,達到了70m×70m,在功能分區方面更是做到了階級分化,把主人居住部分置於中央,其餘房間圍繞它排列,並對著它開門。這些府邸大多是木構架建築,柱子上的雕飾十分豐富,牆體依然是泥土砌築而成,屋頂是我們現在常見的平屋頂,可當做露臺來使用。

卡洪城裡的宮殿和府邸相差不大,而在新王國時期,公元前14世紀,某位皇帝為了擺脫已經很有勢力的祭司階層搞宗教改革,曾喬遷新王都阿瑪納(Tel-el-Amarna)。後來,在阿瑪納建設的某兩所宮殿終於與貴族府邸產生了區別,它們有了明確的縱軸線和縱深佈局,以及平面上明顯的軸線對稱。這一顯著的分化,體現出在奴隸制不斷成熟的過程中,人們從自然神的崇拜逐漸轉為了皇帝崇拜,皇帝開始被賦予最高神的神格,漸漸與太陽合而為一,凌駕於眾神之上。

藉著《刺客教條:起源》的東風,談談古埃及建築史-第10張

從府邸中分化出來的宮殿形制

藉著《刺客教條:起源》的東風,談談古埃及建築史-第11張

貴族府邸的形制,比較不規則

標誌性建築:金字塔

剛才說到皇帝——也就是法老在新王國時期開始被逐漸地神化,從而將宮殿從府邸分化出來,用於強調王權即是神意。但這些都是為活人建造的宅邸,僅僅是半壁江山。公元1世紀的希臘歷史學家西庫魯斯說,“古埃及人把住宅看作暫棲之所,而把墳墓看作長久的居住之所”。這反映出古埃及人可能對陵墓的建設更加重視,並且墓地建築在形制上與住宅存在相似之處。

 一提到金字塔,可能大家都會說,“我知道,就是法老的墳墓嘛”,可是你也許不知道金字塔在歷史中不斷探索發展的進程和它所承擔的歷史任務,這裡我就給大家簡單講講吧。一開始,金字塔還並不存在,但是有它的雛形,就是一種叫做馬斯塔巴的臺型墓。在有錢有勢的人家,他們對陵墓建設十分考究,除了在地下建立寬大的墓室之外,還在地上建設了祭祀用的廳堂,外形仿照了上埃及比較流行的住宅,留有一處出入口,由於主體看上去有點像板凳的那塊板,所以被後來的阿拉伯人稱為馬斯塔巴(Mastaba)

藉著《刺客教條:起源》的東風,談談古埃及建築史-第12張

馬斯塔巴雖然已經在昭示著貴族的身份,但是對法老來說顯然不夠用。因此為了安葬法老的遺體,必須出現一種具有紀念性意義的墓地建築,於是擁有向高處發展的集中式構圖的金字塔應運而生。金字塔最初的形制是多層的,看上去就像臺階一樣,第一座石頭砌成的金字塔是薩卡拉第三王朝(公元前2780到前2180)的建基皇帝昭賽爾(Zoser)的金字塔

藉著《刺客教條:起源》的東風,談談古埃及建築史-第13張

昭賽爾金字塔東西長126m,南北長106m,高約60m,有6個階層。儘管弄了個這麼高聳的東西,法老的墓室依然是放在地下的,祭祀的場所理所當然被推到金字塔前方,而金字塔本身就變成了一個單純而碩大的紀念碑。進入昭賽爾金字塔建築群的入口,會通過一條狹長而黑暗的甬道,走出甬道,視野會突然開闊起來,廣闊天空和巨大威嚴的金字塔赫然出現在面前。學建築的朋友都知道,這種處理手法雖然今天看來連個外行人都見怪不怪,可在古埃及那會兒,要讓那些沒見過世面的貧民往裡頭去祭拜法老,在這種充滿壓抑和儀式感的空間裡面走一趟,他們興許是會慌了神,以為自己從現世進入冥界去了。

好,昭賽爾金字塔開了個頭,法老也爽到了,接下來當然是各種屢試不爽。從昭賽爾金字塔之後,中間經歷過三層的金字塔,帶折角的金字塔等等的形制探索(具體大家看圖),直到公元前三千紀中葉,究極形態就出現了。

藉著《刺客教條:起源》的東風,談談古埃及建築史-第14張

上下分段,帶折角的金字塔

藉著《刺客教條:起源》的東風,談談古埃及建築史-第15張

金字塔的演進,從右往左看

當時的首都在尼羅河三角洲頂部的孟菲斯(Menphis),在距離首都不遠的吉薩(Giza),第四王朝的3位法老們弄了3座相鄰的大金字塔,大概是打算死後相依為gay(開玩笑的),那麼這個大金字塔建築群就是人們今天去埃及旅遊時不得不看的吉薩金字塔群。吉薩金字塔群裡的每一座金字塔都是精確的正方錐體,正方錐體的外形容易聯想到陽光透過雲層產生丁達爾效應時的形態。

藉著《刺客教條:起源》的東風,談談古埃及建築史-第16張

俯拍吉薩的究極金字塔,話說這幫人爬上去居然沒被抓到

雖然這比起之前的昭賽爾金字塔來說外形變簡潔了,但是人家更大更高!現在景點內唯一向遊客開放入內參觀的胡夫(Khufu)金字塔,是三座金字塔裡面最高大的,全高146.6m,底邊長230.35m;其他兩座,由於安全問題是不允許遊客接近的,只能遠處看看,它們分別是哈夫拉(Khafra)金字塔門卡烏拉(Menkaura)金字塔,前者高143.5m,底邊長215.25m,後者高66.4m,底邊長108.04m。三座金字塔都是用淡黃色石灰石砌築的,原本表面上鑲嵌有白色花崗岩瓦片,只是後來某位敗家法老把那些瓦片給扒下來拿去裝飾自己的神廟去了,所以今天我們看到的吉薩金字塔全是沒穿衣服的。在遊戲的宣傳片中,有一幕是主角從金字塔頂滑下去,從那裡可以看到金字塔表面平整亮白,除了頂部鑲金以外還雕刻了一隻巨大的“荷魯斯之眼”,跟歷史描述的基本一致,這就是育碧刺客組熟讀歷史的寫照了。另外,因為體積變大了,所以有部分墓室是放在金字塔中心的。

藉著《刺客教條:起源》的東風,談談古埃及建築史-第17張

頂部鑲金,土豪法老的象徵

藉著《刺客教條:起源》的東風,談談古埃及建築史-第18張

遊戲中的金字塔群,還原的非常到位

藉著《刺客教條:起源》的東風,談談古埃及建築史-第19張

哧溜一滑

藉著《刺客教條:起源》的東風,談談古埃及建築史-第20張

吉薩的金字塔已經足夠寬敞,可以把法老葬進去了

這裡還要提一下吉薩建築群的入口處理,那可是比起昭賽爾那會兒更加誇張。明明祭祀場所在金字塔腳下,門廳卻能放在幾百米開外的尼羅河邊上,前來獻祭的人們還得乘船進門,通過一條超長的,用石頭密封的黑暗甬道,這還不夠,甬道窄的還只能過一個人。在祭祀之前,人們就已經被這條甬道狹窄的空間壓得喘不過氣來,直到他們突然看到法老像和金字塔沐浴在陽光下,那感覺估計跟到了極樂世界一樣。早期的法老通過種種建築手法,在金字塔的光環加成下神性大發。

藉著《刺客教條:起源》的東風,談談古埃及建築史-第21張

山大王法老與他們的陵墓和神廟

中王國時期,首都搬遷到上埃及的底比斯(Thebes)去了,由於上埃及位於峽谷當中,兩側都是懸崖峭壁,因此把金字塔放在這種狹窄的地方顯然不合適了。於是陵墓建設變了個法子,既然進退維谷,幹嘛不直接利用它呢?在這樣的環境下,為了能夠搭建起寬敞的祭祀空間,樑柱結構得以成熟起來,畢竟堆臺子的建築比較難辦了。法老陵墓的新格局也由此產生,祭祀的廳堂成為了建築主體,以此為中心整個建築擴大為一座廟宇,整個建築有著明確的中軸線,在峭壁前按縱深方向層層遞進,直到最深處是一個鑿進峭壁的聖堂。這個時期的代表性陵墓是曼都赫特普三世墓(Mausoleum of Mentu-Hotep III),這個墓有個特點就是在前廳的頂部仍然建造了一個小小的金字塔,以表示對古王國時期傳統的繼承。

藉著《刺客教條:起源》的東風,談談古埃及建築史-第22張

而這個新舊過渡的階段在新王國時期宣告結束。在曼都赫特普三世陵墓的旁邊,女皇哈特什帕蘇(Hatshepsut)的陵墓被建立起來,當然也是包含了神廟和聖堂的全家桶。而這個陵墓的一個重大進展就是徹底淘汰了金字塔,完全用方形的石柱和過樑建立起內部空間,從此列王陵墓的形象就變成了橫平豎直、比例和諧、軸線佈局統一的樣子,與隔壁希臘的神廟形制開始出現類似之處了。

藉著《刺客教條:起源》的東風,談談古埃及建築史-第23張

除了陵墓中的法老神廟,人們還建造了供奉其他神的各個神廟。與此同時,在前面講宮殿的時候也提到,人們對自然神的崇拜逐漸轉變為對法老的崇拜,也就是法老自己和太陽神慢慢合體了。新王國時期由於遷都底比斯,使得底比斯的地方神阿蒙(Amon)也被混進來,所以在此時法老的形象也與阿蒙神重合了,也就是說,太陽神、法老、阿蒙神成了三位一體的存在。人都是習慣偷懶的,從此以後人們就把原始拜物教聯繫的陵墓給踢到一邊,轉而採用太陽神廟(也稱阿蒙神廟)來作為皇帝崇拜的紀念性建築物。由於新王國時期奴隸的勞動力很廉價,加上對外征戰帶來了更多的財富,國力強盛的埃及各種大興土木,甚至把太陽神廟和宮殿結合起來,總而言之“法老就是最高神的代理人”這個概念已經深入人心了。

太陽神廟的形制取法於地方貴族府邸的中央部分,然後加以發展,在一條縱軸線上依次排列大門、圍柱式院落、大殿和一串密室。從外到內的地面逐層升高,而屋頂卻逐層降低,內牆也逐層內收,這就造成了從外到內的空間從寬闊開朗逐漸變得狹窄壓抑,也使得人們的行為從喧鬧華美的儀式,進入到幽靜神聖的朝拜。同時神廟內華麗的壁畫、雕刻和各種雕像無處不在,時刻提醒著人們極盛時期的古埃及有多牛逼。遊戲的實機演示中,主角潛入的那個建築物就是一座神廟,在這過程中我能看到美工把這些古埃及神廟的神韻還原得很好。

藉著《刺客教條:起源》的東風,談談古埃及建築史-第24張

“我還能說什麼呢?”

藉著《刺客教條:起源》的東風,談談古埃及建築史-第25張

埃德府(Edfu)的荷魯斯神廟實景,這是正門

藉著《刺客教條:起源》的東風,談談古埃及建築史-第26張

遊戲裡的神廟正門還原得很好

藉著《刺客教條:起源》的東風,談談古埃及建築史-第27張

神廟內裝飾非常的華麗(話說這個能控制箭飛行路線的系統真是沒誰了)

藉著《刺客教條:起源》的東風,談談古埃及建築史-第28張

動物神的雕像

另外,新王國時期最強法老拉姆西斯二世在征服了努比亞之後,為了慶祝自己登基34週年,搞了一個很特別的石窟廟,叫做阿布辛波(Abu-Simbel),這個廟現在也是個旅遊景點,大家如果看到照片裡有一面峭壁中間坐著幾隻巨大法老像的奇觀,那大概就是在阿布辛波的正門前面拍的。

藉著《刺客教條:起源》的東風,談談古埃及建築史-第29張

瘋狂搶鏡的陪襯:方尖碑與斯芬克斯

主要的建築講完了,但是還有兩個特別搶鏡的建築附屬物必須講講。

 一個是方尖碑(Obelisk),方尖碑就是杵在神廟大門前廣場的一對對朝天伸展的紀念碑,它的樣子基本是一根四方柱,柱子頂端是一個跟金字塔相似的四方錐,據說以前還在這個四方錐上包著金箔。方尖碑就是個單純的紀念碑,上面雕刻繁多,而且能夠通過它消瘦的外形在構圖上突出神廟牆體的厚重感。

藉著《刺客教條:起源》的東風,談談古埃及建築史-第30張

藉著《刺客教條:起源》的東風,談談古埃及建築史-第31張

另一個就是斯芬克斯(Sphinx),斯芬克斯估計大家都熟悉,只要說到埃及都會聯想到這個獅身人面的怪物。體積最大最著名的一座斯芬克斯像位於吉薩建築群的東南角。斯芬克斯像在陵墓中的作用,至今還沒有被確切地研究出來,有的學者認為僅僅是單純的裝飾和威嚴的象徵,有的學者甚至還通過這個形象解讀出古埃及人對全能境界的追求,我這裡就不瞎猜了。但從建築和攝影的角度來看,我個人認為斯芬克斯像在構圖上起到了平衡前景和後景的作用,因為在陵墓佈局上看,斯芬克斯像離金字塔很遠,而且在拍照的時候往往能夠利用透視讓斯芬克斯與金字塔變成同等巨大的存在,也許這個喜歡給人出謎語的怪物就是法老自己的守護獸吧。(對不起我實在是編不下去了……)

藉著《刺客教條:起源》的東風,談談古埃及建築史-第32張

結語:時過境遷、王朝更迭,對建築產生了何種影響?

到這裡,我所要談的也都差不多了,最後我用建築的演進來作為歷史線索,把古埃及建築史簡單地串一下。

首先在古王國時期,古埃及人經歷了相當漫長的時間,從氏族公社國家轉變為奴隸制國家,進而產生了中央集權的皇帝專制制度。隨著建造技術不斷發展,從貴族墓地的馬斯塔巴,到後來皇帝陵墓中不斷進化直至宏偉的金字塔建築,皇帝的權力和神性在不斷被開發,奴隸制在建造過程中的優勢也不斷體現出來;到了中王國時期,手工業和商業發展起來,而人們的自然神崇拜開始逐漸上升為皇帝與最高神的兩位一體,皇帝的紀念物也從陵墓開始轉變為供人朝拜的廟宇,此時的宗教已經開始萌芽;新王國時期,國力進入全盛期,宗教已趨完善,而皇帝也與太陽神、阿蒙神完全重合,最成熟的太陽神廟也完全等同於朝拜皇帝的神廟,神廟建築成為主導;最後的後期、希臘化時期和羅馬時期,由於外族入侵,統治階級的動盪,外國文化不斷滲透,使得建築類型、形制和樣式產生了更多的新元素,而傳統的古埃及建築在這裡停下了腳步。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