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魔法朋克(四):重新定义魔法文化——魔法与神


3楼猫 发布时间:2023-01-04 08:09:36 作者:多情丶回忆 Language

0.前言

最后一章,魔法朋克将重新解构“神”这一概念。在传统的日轻异世界里,神是一个个具体的有性格的角色。而在魔法科技里,神成了一种主宰生活的系统代称。而在传统或者偏严肃的作品中,神正如同“盖亚”一样,代表一种不同于人,不能被对话和理解的至上意志。
显然,魔法朋克想要讨论的神,既不是能对话名为神的角色,也不是某一种控制论系统的代称,甚至也不是超脱于人的主宰世界的意志。而是一个被人虚构出来的,一种名为神的概念。
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是用魔法朋克的视角去重新解构克苏鲁神话。克苏鲁在故事中是无法被理解,是不可理喻的恐怖,是超出维度的意志。因此克苏鲁会一直支配影响着这个世界,并且没有人知道这一影响的具体形式和持续时间。
然而在魔法朋克的视角里,克苏鲁之神它只是虚构,并且真的被魔法还原成现实的概念。它是海洋文明在远洋殖民新大陆时,对大海深处恐惧的集体无意识的映射。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化,当海洋文明落幕,或者不在恐惧大海,或者人们把它娱乐化了等等。克苏鲁这一魔法呈现出来的神,对世界的影响自然就会随之落幕。
就比如说克苏鲁被萌娘了。

就比如说克苏鲁被萌娘了。

正如前文所预告,我会借用鲍德里亚所提出的“拟像三序列”说,去重新理解魔法与神在人类社会中的演化关系。
仿造:所有的符号都只是自然的仿象,符号靠被仿造而传播,社会流通的符号有限且意义唯一。 生产:符号带着再生产的目的被大规模生产,符号被简单且完美复制,符号本身来源于代表生产的工业技术。 仿真:符号的存在被代码所支配,符号被为了大规模复制和传播而设计,符号本身失去了预先目的性。

1.“古典”时代——仿造

仿造主要讨论的是从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的“古典”时期。当时和在那之前,人们认为魔法是神所给予人的特权,是神聆听了我们的心声,才在自然中用魔法真实回应了我们,魔法就是神创造出来的。自然,神话是魔法师们取之不竭且唯一的创作素材。而神话本身就是人们对于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的人格解释,所有作用于魔法的符号象征,都是属于神的。也就是说,魔法就是借由神之名,去再现人类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
像火球术,亡灵法术之类的,无需我过多阐释,相信大家都能从主流的西幻故事找到对应。其中施展魔法的咒语,就是一句句对信仰神的虔诚诗词。对比传统的西幻魔法,魔法朋克极其在意咒语文本与其背后神话的象征关联。这里还是拿我的《魔女想要写魔法》中,魔女对旅行者施展咒语,将他变装成国王的魔法举例。
“Loki ate some of the heart, the thought-stone of a woman.” 旅行者头上的渔网编织缠绕,搂住他的全身。缠在脸上的变成了胡须,缠在身上的变成了皇装。
这里的咒语我是直接照抄了这首诗:
Loki consumes a roasted heart in a painting (1911)

Loki consumes a roasted heart in a painting (1911)

Loki ate some of the heart, the thought-stone of a woman, roasted on a linden-woodfire, he found it half-cooked; Lopt was impregnated by a wicked woman, from whom every ogress on earth is descended.
这首诗本身就极其隐晦,但为了下文的讨论,请大家忍受下翻译器的渣翻吧。
洛基吃了一些心脏,这是一个女人的思想石。 在椴木火上烘烤,他发现它已经半熟了。 罗布特(lopt)被一个邪恶的女人所浸染。 地球上的每个女人都是她的后代。
这里Lopt是洛基的别称。诗中指出洛基是所有邪恶女性的父母,也就是说后世的巫女,都是祂的后代。而变装术正式洛基的拿手好戏,渔网正是他的重要象征之一。那么对应进故事里,魔女对旅行者用变装魔法,在剧情里是想假借国王的身份,去阻止国王发起一场卫国战争。这句咒语自然也象征了,魔女与旅行者在剧情高潮处,互相自我毁灭却又相互纠缠的复杂情感,这我就不继续做阅读理解了……
值得注意的是,魔法在这一时期并没有好坏之分。因为对应神话中的神明,例如即代表丰收又代表饥荒的德墨忒尔,都是两面的。这种包容两面的,给予人自我冲突和戏剧张力的象征,其背后的魔法文化就是神话思维的阐释。这点我们会在后文深入再讨论。

2.工业时代——生产

在这一时期,经由现代科学的启蒙,魔法从神的手中解放,彻底成了人的造物。 “上帝已死”,人们对魔法的阐释,再无神的位置。
魔法:一种以力比多为源,将人精神的感知,通过魔法师的放大,直接产生现实象征的超自然现象。
此时的社会,强调人创造出来的魔法,该如何如何造福社会。伴随着第二章魔法资本论所介绍的魔法规模扩大和社会再分工,为了解释神死后,人与人之间的魔法天赋之分, “邪恶”和“善良”这两个概念诞生了。无法学会和使用魔法的人,其本质是“邪恶”的,而只有本质是“善良”的人,才能学会和使用魔法。这两概念实在是难以被单一维度所简单定义。
在《魔女想要写魔法》中, “邪恶”被理解成人对宏大叙事的沉迷,而“善良”则是人对私人叙事的向往。
而回顾魔法的心理学定义, “邪恶”对应着人对短期强烈刺激的痴迷, “善良”对应着人对长期温和体验的憧憬。
但从魔法社会学的角度阐释,“邪恶”的人是极易煽动他人,打破魔法社会底层虚构的魔法常识。而“善良”的人,是只关注个人的柴米油盐,最遵循魔法常识安于现状的人。
这里我们借《卖火柴的小女孩》和《隐形人》这两篇文本,去幻想对应可能的魔法吧。
魔女从书架边,掏出了一把旧火柴。 "One fallen star, one heavenly life." 魔女递了过去,火柴还沾了许多泥土。 “抽出一根火柴,对着墙划一下。” “火柴上的火焰,就会映现出她的面容。”
在魔女所构思的火柴魔法里,火柴上的火焰,会映现你思念之人的面容。这个魔法显然就是“善良”的。
而借由《隐形人》的故事文本,可能所发明出的隐形魔法药水,其“隐形”这一迷失自我的象征,也预示着使用药水的人最终自我毁灭的结局,这就是典型“邪恶”的魔法。
裘格斯戒指:隐形戒指,柏拉图用它来探讨一个能隐形的智者是否还称得上是正义。

裘格斯戒指:隐形戒指,柏拉图用它来探讨一个能隐形的智者是否还称得上是正义。

3.后现代——仿真

在一个被魔法常识所建构的,内部封闭的魔法社会,人本身就成了这个世界的神。这一社会的一大参考还是《来自深渊》里的生骸村。正如第三章所言,生骸就是被魔法常识改造过的人。咿嚕缪咿用”欲望的摇篮“这一魔法,化身成了生骸村的神。而”价值“是作为象征着探险家欲望的符号,被“清算”这一黑色触手的代码所支配。
可惜的是,生骸村并不适配后现代魔法朋克社会的语境。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生骸村这个社会过于小了,而且生骸村是深渊这一自然的一部分,在它之上还包含了名为“阿比斯”的信仰,它属于神而不属于人。可能适合借鉴这一语境的文本,还得是《黑客帝国》,《攻壳机动队》这类讨论整个社会都处在虚拟空间,与自然完全断绝关联的科幻故事。但由于世界观底层哲学的根本冲突(参考第一章的洛克休谟之辩),我们需要用范特西的方式再重新诠释一遍虚拟空间,这点有一部动画做了非常值得借鉴的尝试,它就是《Re:CREATORS》。
《Re:CREATORS》简单来说就是讲了一个各种不同世界观的虚构人物在现实东京里大乱斗的故事。

《Re:CREATORS》简单来说就是讲了一个各种不同世界观的虚构人物在现实东京里大乱斗的故事。

不得不说,《Re: CREATORS》就是后现代魔法朋克的完美阐释。所谓的”承认力“不就是力比多吗?所谓的观众对人物新设定的印象,不就是集体无意识吗?不仅仅如此,《Re: CREATORS》最优秀的,是讨论了一个现实和虚拟完全混淆失去边界的世界观,或者说用范特西完美阐释了真实与虚拟之间界限的内爆。
在动画结尾,死去的女主刹那,居然也被男主飒太用创作人物的方式复活了,故事最大的冲突也以军姬和刹那的“百年合好”落幕了。
这里有一个值得讨论的设定被广江礼威故意回避了,被复活的刹那,它到底是什么?
从魔法朋克的角度去阐释,男主飒太用魔法创作了名为“刹那”的“魔法象征“,我们称呼它为“卡密”吧,这词是为了和神这一概念做简洁区别。简单理解“卡密”就是被魔法永生的人,它可以被理解成是荣格心理学中,原型中的自性。这里还是拿第二章的妖精传说,以及《魔女想要写魔法》旅行者与妖精的关系举例。
在《魔女想要写魔法》中,妖精看上去真的具有灵魂,可以与旅行者对话甚至为旅行者解惑。而在传说中,妖精真的能作为神,带领所有人去向往星空。而实际上,如果妖精身边没有任何人,它就会失去意识陷入休眠。因为妖精只是给了人它有灵魂的错觉,实质上它的灵魂就是他人无意识的投射。在和旅行者的对话中,他是旅行者心中阿尼玛(男人心中最理想的女性形象)这一原型的投射。而在传说中,它是人对于神与宇宙集体无意识的投射。而它将所有他人无意识投射整合成对星星诗意向往象征的能力,就是它的自性。而这自性是源于游吟诗人本人对流星的诗意。
虽然我很想借用些本文,去创作些后现代魔法供大家理解。但一个非常糟糕的事实是,所有后现代的文本都还有版权,因此正如《Re: CREATORS》原创了十二部剧中作品一样,讨论后现代的魔法离不开我的原创文本。因此这里就暂且搁置,留到我的后续更新中再单独讨论。

4.后现代神话

记得我私下和朋友传教魔法朋克的时候,经常有被朋友问及一个问题:“魔法朋克的精神内核到底是什么?”
如果说赛博朋克是”高科技,低生活“,蒸汽朋克是科学幻想的浪漫探索。那魔法朋克则是呼吁后现代的神话回归。请由我引用《千面英雄》的结语作为引言。
在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探索下,神祇没有藏身之处。不仅如此,过去支持神祇的社会现在根本不存在了。社会不是负载宗教教义的单元,而是一个政经组织。它的理想目标不是神职人员的暗语所要表达的那些,也就是使天堂形貌能在地球为人所见,而是世俗社会的那套,在不断地艰难竞争中取得物质资源及霸权。局限在梦境神话启动范畴内的孤立社会已不存在,只能被当成有待开发的领域。在进步社会本身之中,古代人类仪式、道德和艺术遗产的最后痕迹都完全毁坏了。 因此,今日的人类问题与比较稳定的神话社会正好相反,具有协调作用的伟大神话,我们现在却认为是谎言。彼时所有的意义都以伟大的匿名形式在群体中表现出来,绝无自我表达的个人意义。如今则无群体的意义、无世界的意义,有的只是个人的意义,但是意义绝对是无意识的。个人并不知道自己朝向的目标为何,也不知道推动自己的力量为何。人类心灵中意识与无意识领域间的沟通线路已被完全切断,我们已被割裂成两半。
作为现代奇幻文学之父的托尔金,他终其一生重建的英格兰现代神话,在被DND及其后续电子游戏所再解构之后,所诞生的剑与魔法异世界故事,完全失去了原本神话象征的深度,沦为被系统模块化,神无其神的“文化产品”。而魔法朋克要做的,就是用后现代的视角,用魔法朋克的魔法设定,去呈现失去神与心灵的现代社会,以及想要寻回神与心灵的个人,这其中的冲突与张力。
从神这一概念再回顾“拟像三序说”,神这一符号的不断演变,其背后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演变。从仿造阶段,人认为自己是神和自然的一部分;到生产阶段,人要驯服魔法和自然为自己服务;最后到仿象阶段,人甚至要将自然连根拔起,要建造新的“魔法自然”,在这”魔法自然“(及虚构的魔法常识)中成为神本身。
如果从魔法的角度回顾”拟像三序列“说,从仿造到仿真,这是想象力不断与现实接近的过程。而魔法社会在仿真阶段继续发展的过程,即是现实不断杀死想象力的过程。因为在魔法社会的仿真阶段,一切的想象都成了现实,真与假在内爆中失去了界限。而在第二章我们也强调过,魔法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想象力。这本质上也宣告了魔法社会最终的死亡。
因此,想要阻止这一魔法社会的自我毁灭,一种不大可能的可能是像黄金科幻一样,融入宇宙这一新的自然。而魔法朋克想要讨论的可能是,一种后现代神话思维所阐释的新魔法。即,魔法需要依由神这一概念创作而出,因为没有神只有人创作的魔法,正在毁灭人们赖以生存和认知的自然。因此如果想要包容魔法与自然的互相冲突,就必须要在神这一概念之下,去重新创作魔法。
至于什么是后现代神话思维......能阐释后现代神话思维魔法的文本是什么......那我只能说这是我魔法朋克口胡出来的新概念。
总之魔法朋克这一形而上学的系列就暂时告终了,但这并不是完结。主要是我朋友批判我,怀疑我是不是形而上学入魔了,没有一点实际的故事内容。这确实......所以还是简单广告一下吧。后续会把我构思的新作《男孩想要摘星星》,这一作品里的四个篇章场景,不定期的发在机核里画饼介绍吧。总之非常感谢你能看到这里,希望我后续能回馈更多有启发的文本给大家吧。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