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迪斯科》:愤怒与命运的深邃摇摆


3楼猫 发布时间:2021-12-08 00:49:13 作者:RIverWayne Language

本文将从一些艺术作品或者艺术创作者的角度入手,解析《极乐迪斯科》的设计理论与美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条目(以下作品或创作者皆在游戏和创作者的访谈中提及)——

威尔士诗人R.S.托马斯、《暗影狂奔》与文本框架设计、维克多崔、伊利亚·列宾、达芬奇与《维特鲁威人》、达希尔·哈米特与《玻璃钥匙》

迪斯科、极乐与遗忘

忒休斯之船航行的海洋,名为极乐。

何为迪斯科,何为极乐。

Disco原本是六十年代初,法国一套唱片放一天的营业舞厅。

有了唱片机谁还会雇乐队呢?于是科技改革下唱片机成为了舞厅里的总经理。

《极乐迪斯科》:愤怒与命运的深邃摇摆-第1张

人们把舞厅称作Discotheque,又把舞厅中放的曲子称作Disco,后来慢慢演变成一种舞曲,甚至是艺术潮流。如果没有Disco的出现,我们或许还过着黑白灰为主调色的日常生活。

《Disco Elysium》就是一方“供人跳舞的舞厅”。游戏采用TRPG机制的同时又能随时存档SL,让人皱着眉头发笑。开头交代我控制着一场狂野醉酒后被脑中疑似克苏鲁的生物唤醒、且发现自己已经失去记忆的警探。

让警探意识逐渐生成的东西已经破碎一地,无处寻觅。而接下来整个游戏流程都由这个意识进行。失忆警探成为了我的舞池,而这个同样浑浑噩噩的世界就是正在播放的舞曲。遗忘成为了最好的理由,让我再不用在意找回警探的所有记忆,毫无负担的将我愿意采取的行动投射在他的身上:我的欲望、我的政治观点、我的野心、我的浪漫、我的悲伤。

游戏译名为《极乐迪斯科》,聊完了迪斯科,那么为什么是“极乐”?

原词用的“Elysium”也并不是某种宗教用语,也是笼统的概括“极乐之地’的意思。

那么——从宿醉中全身赤裸地醒来,失忆到看一眼镜子里的自己都会被吓到产生应激反应、想抬手抓住风扇上挂着的领带手都被割伤……这明显和“极乐”相差甚远。随着剧情发展,有越来越多“下意识”做出来的动作。这些动作或者心理活动也是找出警探过去的重要线索,警探有时也会对这些“下意识”的行为体现出嫌恶排斥之情。而这种奇妙的感觉让我开始思考“极乐”与“遗忘”之间的关系。

《极乐迪斯科》:愤怒与命运的深邃摇摆-第2张

失忆警探的故事我们已经见过太多。可如果一个人忘了自己是谁,意识到这一点时,他就会蜕变为一个全新的人。如果遇到刺激,旧忆像输血一般回到体内还好——若是整个人完全变成了原先的样子,让我不禁怀疑这就在杀死全新的那个人。

而我在游戏过程中扮演的正是这样一个角色,或者说人格。我谨慎又好奇地渴望窥探警探真实的模样,却又害怕找回的记忆在慢慢抹杀我所塑造的“我”。让游戏中的警探找回真实的自己,于“我”而言已然是一种自缢。

没有威胁地存在于这个世界,给周围人以我的安排留下相应的印象,却又享受着醒来就有人敬我为警探的权力,同时以“失忆”逃脱了“我”扮演的警探曾经留下的罪孽,而不用担心“我” 的行为会为“我自己”或这个世界造成怎样的影响——记忆总会找回来的,就像生命都会结束的。到时候为现在“我”的行为付出代价的人,是警探潜意识想逃离、不愿意再成为的那个人。

说实话,这就快能被称为“极乐”了。

《极乐迪斯科》:愤怒与命运的深邃摇摆-第3张

我曾与人讨论过,我无法理解自我了断这一行为。对于我来说,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每个人必将要做的一件事,那么又何苦如此匆忙赴死。试图用自我了断来切断自己眼中破败不堪的世界施加于自己的影响,就好像走进一个房间、发现这里脏乱吵闹,便闭眼堵耳掩鼻原地躺下,认为自己已经离开了这个房间一样徒劳、布满了虚无感的嘲弄。

一个人当然可以随时永远切断与这个世界的联系——但我们仍然可以用这个世界交与我们的奇怪法则应对这件事。我们会举行不可理喻的仪式,会收集这个人不可接受的信息,最后发表令这个人不可思议的结论。我们每个人都深陷在这个世界里,而死亡不是解脱。

但我开始感觉到,或许“遗忘”是。

警探或许已经给我们立了个好榜样。他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向往又恐惧,遇到挫折无动于衷、但又会在平静时失声痛哭。不能说他忘记了真正的自己,而应该说他是将自己遗忘后的产物。没有人再需要为原先的警探是一个混蛋而受到伤害或付出代价。在将时间、身份和名字尽数遗忘的同时,被粉碎的是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老警探再也不会被自己和自己对自己以及对这个世界的不满所伤害了。

他已经到达了极乐。

如果有一天我想结束我在这个世界的存在,或许我会考虑完全的失忆、并且完全地忘记我自己。

游戏的开始——我们的警探,哈里·杜博阿。正置身于这一事件的边缘地带。

四具尸体

《维特鲁威人》、达希尔·哈米特与《玻璃钥匙》、《暗影狂奔》

《维特鲁威人》(Uomo vitruviano)——列奥纳多·达·芬奇于1487年创作的素描作品。手稿由钢笔和墨水绘制而成。

我们伟大的中世纪天才受古罗马建筑家,维特鲁威的著作《建筑十书》(该书中,作者描绘了神庙建筑的均衡性)的启发,努力描绘、创造出了一个完美比例的人体:一个男人在同一位置上做出“十”字型和“火”字型姿态,并同时被分别嵌入到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形当中——

一个全身赤裸的健壮男子,两臂微斜上举,两腿叉开,以他的足和手指各为端点,正好外接一个圆形。同时在画中清楚可见叠着另一幅图像:男子两臂平伸站立,以他的头、足和手指各为端点,正好外接一个正方形。

自《维特鲁威人》问世以来,作品中展现的精妙比例、和谐的秩序感、以及人体本身的美与质感,成为人类的宝贵审美财富和伟大艺术作品。但达芬奇的创作并不仅仅停留于绘画与解剖学层面——他的心灵走得更远、更深刻,他将他的画作诉诸于某种形而上学的思考和试验——其中一幅头骨习作被按比例画成方形,列奥纳多在画边上写着,“a-m线与c-b线相交的地方,就是各种感觉的交汇之所”。

《极乐迪斯科》:愤怒与命运的深邃摇摆-第4张

“共通感”,即是理智、幻想、智力,甚至是灵魂的来源。列奥纳多曾说道。

广阔的艺术美感、指向人自身的神秘谜团以及形而上学的深邃洞察。时至今日,一千多年前创作的《维特鲁威人》——这具存在于一张13.5×9.5英寸莎草纸上的不朽尸体已经成为了现代文化的偶像和符号,频繁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海报、建筑外墙以及T恤衫上,成为启迪现代艺术家、作家的不竭精神源泉。

《极乐迪斯科》的主设计师兼作者Robert Kurvitz在接受Gamespot的采访时,详细讲解了“思维内阁”系统的设计思路和灵感。其中提到了《维特鲁威特人》对游戏作品的影响,并且将《极乐迪斯科》比喻为一种心理层面的《维特鲁威特人》。

《极乐迪斯科》:愤怒与命运的深邃摇摆-第5张

“……但游戏里也有一种互相对抗的氛围,我们想创造一个心理版本的维特鲁威人——就是达芬奇的那幅画,人在一个圆圈内。”

“but there's a kind of confrontational vibe there. We wanted to have a psychological Vitruvian man. This is Da Vinci thing,you know,in the circle”

—— Youtube The Feature That Almost Sank Disco Elysium | Audio Logs GameSpot

在《极乐迪斯科》中,冲突和戏剧性从来都是来自人的内心与精神层面。二十四个技能之间的博弈、交流与融合;与人谈话、花费时间内化的思维方式,组成了思维阁系统——它能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可以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以及迎来什么样的结局。

达芬奇笔下的这具尸体、以及其他许多具尸体,最终组成了我心中的《极乐迪斯科》的世界与灵魂。

在曾经发布的一篇ZA/UM工作室的推文里,他们介绍了自己的灵感来源、引用致敬的目录,以及《极乐迪斯科》的思想、气氛与风格源流。在并不算长的列举中,ZA/UM的艺术家们提到了一篇小说及其作者。

《极乐迪斯科》:愤怒与命运的深邃摇摆-第6张

达希尔·哈米特——我们都是达希尔·哈米特侦探故事的铁杆粉丝,特别是《玻璃钥匙》那一篇。

Dashiell Hammett——We’re big fans of Dashiell Hammett's Detective stories, especially The Glass Key.

唐人街出现了一具尸体,那是泰勒·亨利——参议员之子。该市的大选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各派势力相互角逐,这具不该出现的尸体,是筹码也是烫手山芋。发现尸体的奈德·波蒙特是黑帮老大保罗的好朋友,他夹在选战与黑帮势力之间奋力追查凶手,最后的结果虽然在他意料之中,却也带来了甜蜜与死亡。坚守信念的侦探,貌美而危险的女子,错综复杂的情节,呈现了一个黑暗但真实的侦探世界。

我不会跟你作对的,保罗。——《玻璃钥匙》

《极乐迪斯科》:愤怒与命运的深邃摇摆-第7张

又一具尸体横亘在眼前,与达芬奇的神秘艺术品不同,这具尸体扭曲、破碎,沾染着烟灰的气息,街头秽物、血污与酒精混合在一起,形成诡异的图案纹理。但它——这具达希尔·哈米特笔下的尸体,毫无疑问也是《极乐迪斯科》的灵魂与精神之一。

那就是硬汉派侦探小说风格。

硬汉派是侦探小说的流派之一,它是由20世纪20年代末期,美国流行起的一种“反传统侦探小说”的形式而演变出的小说,主要以描写艰苦的环境和打斗的场面来赢得读者的喜爱。创始人是达希尔·哈米特(1894~1961),代表作为《马耳他之鹰》和雷蒙德·钱德勒(1888~1958),代表作为《漫长的告别》。

《极乐迪斯科》:愤怒与命运的深邃摇摆-第8张

相比古典、本格推理派小说,硬汉派侦探小说的风格完美地契合了《极乐迪斯科》的世界、氛围与人物。

宿醉未醒、疲倦不堪、落拓狼狈、一往无前地坠入对手的圈套,但又个性鲜明、浪漫真实、勇敢坚韧。

这简直就是哈里杜博阿的完美总结,他正像是哈米特笔下的、马丁内斯城区中的硬汉派侦探。

《极乐迪斯科》:愤怒与命运的深邃摇摆-第9张

相比老派侦探中,仿佛以上帝视角游离于事件与人物之外,侦探本身的形象相比较而言略显扁平,甚至有的情况下,只是作为抽象的法或正义的代表。毕竟,此种老派侦探在作品中的作用,更多为了展现整个故事与案情,自身的部分人物特点皆隐没其中。

从这个方面来讲,硬汉派侦探们则更像是一个现实性十足的普通侦探,个人特点明显、视角受限、资源匮乏,且置身于案情的中央,情感、个人身份与人际关系皆与整个案件相关联,想要不受蒙蔽尚且不易,更逞论如神祇般拥有高度与洞察的视野。

所以,在搜寻真相的过程中,只能凭借碎片般的证据与线索,以侦探本人的阅历、感觉组合而成的直觉进行判断。确实,有时直觉是不可靠的,因此身陷囹圄、孤立无援、坠入对手的圈套是硬汉侦探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极乐迪斯科》:愤怒与命运的深邃摇摆-第10张

哈里·杜博阿丢失了身份与责任、遗忘了自己的过往——包括幻想、期待与悲伤。犹如海德格尔笔下所阐述的“抛入般”,从宿醉的噩梦中苏醒,被推入破朔迷离、危机四伏的命案中心,且这具尸体、这桩命案将会牵扯出整个城区的凄然往事、一片狼藉的当下局势、以及无可挽回的悄怆命运——而我们的侦探,还正在走街串巷寻找自己遗失的警枪和警证。七天之后,他脆弱的自我也将在这具尸体面前暴露无遗。

如此迷人的情节、人物设定与故事气氛,正是远远地呼应了哈米特与雷蒙德一并创造的硬汉派侦探世界,并从中寻得光亮与气息创造了哈里·杜博阿以及后院悬挂着的“吊人。”

《极乐迪斯科》:愤怒与命运的深邃摇摆-第11张

不出所料,又有人死了——又多了一具尸体。而这具尸体所在的故事,构成了《极乐迪斯科》的骨架与外在形态。

山姆死了。在无线投影留声机里,他以一贯的玩世不恭语气谈及自己的死亡。并且恳求你寻找到他死亡背后的真相与阴谋——犹如你无数次被雇佣的方式和结果一般,他的律师会给你一大笔报酬作为答谢。你再次回忆起与他上次见面的场景,那是两年前的某次行动,大雨滂沱。你们被内奸出卖、伏兵蜂拥而至,一场鏖战之后,幸运女神站在了你们这一边。伤痕累累地逃出行动地点,你们便不再相见——这是道儿上的规矩。而这一次,他特地找上你,还是在他已经死去之后。你无法不对这样的事情感兴趣。

《极乐迪斯科》:愤怒与命运的深邃摇摆-第12张

《暗影狂奔》(Shadowrun):MAN MEETS MAGIC & MACHINE.

人类邂逅魔法和机器。现在是 2054 年。魔法重回世界,唤醒了神话和传说中的强大生物。技术与肉体和意识融为一体。精灵、巨魔、兽人和小矮人在我们中间穿梭,无情的公司榨干了整个世界。在庞大的西雅图大都会城区,您踏上搜寻神秘杀手的旅程,从最黑暗的贫民窟一路摸到该城市实力最大的巨型财团。您必须小心行事,寻求其他奔袭者的帮助,掌握强大的技术和魔法力量,这样,方可毫发无损的冲出从西雅图的阴影。

《极乐迪斯科》的主设计师兼作者Robert Kurvitz在接受Gamespot的采访时,详细讲述了ZA/UM对于文字表现形式、游戏界面设计的雄心和设想。

我们试着将它们全部通过CRPG再现:我们马上放弃了一种想法:那就是把对话框放在屏幕中下方。这是一种经典的CRPG设计。但你会失去太多的屏幕空间,上半部屏幕成为了你的画面显示区域。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画面构成。我想到了《Shadowrun》,这个把对话框放在侧边的游戏,我们应该学习这些伟大的榜样。

—— Youtube The Feature That Almost Sank Disco Elysium | Audio Logs GameSpot

《极乐迪斯科》:愤怒与命运的深邃摇摆-第13张

《极乐迪斯科》:愤怒与命运的深邃摇摆-第14张

而正是这个富有创意的设计、令《极乐迪斯科》成为了现在的样子——一款绝对不同于往日CRPG、往日电子游戏的作品。

我们有百分之六十的时间都在聚焦于电子屏幕的右下角,即右手所在的位置。包括系统时间、任务栏、消息提示等等。这也是人类最习惯留意的方位。因此《极乐迪斯科》利用了这一点,创造了一个十分精良的文本空间系统,把这款游戏最主要的内容、亦是最动人、最不同寻常的部分展示给了所有玩家,在其应该置身其间的位置。那就是美丽、深邃又广阔、浪漫的文本。

《极乐迪斯科》的所有雄心壮志、所有的横溢才华、所有的傲慢与光荣,就在于它的文本。

文本如今真是掌控一切,同时文字又似乎极度无聊。每个人都说他们不想阅读,但同时阅读又是他们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做的事情。你必须要对文字的含义物尽其用,让它们尽可能地强力、尽可能地有私人针对性,我想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游戏的冲突感一直很强……游戏需要非常咄咄逼人,非常有侵略性。

—— Youtube The Feature That Almost Sank Disco Elysium | Audio Logs GameSpot

而直面文本的所有意义和可挖掘性,创造出以文本为核心的艺术作品,这是ZA/UM的伟大尝试。

他们创造并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系统,像是推特的主界面一般,轻盈的、连续的文本,置身于滚动不息的样式格中,栏状的对话框,像报纸专栏;文本挨个叠加、积累,宛如无休无止的瀑布流——带来无穷无尽的舒适阅读体验。

《极乐迪斯科》:愤怒与命运的深邃摇摆-第15张

ZA/UM中充满智慧的艺术家们对这一点深信不疑:《极乐迪斯科》可以仅仅通过文本——这一具有千年人类历史的古老媒介,打动世界上的每一个玩家。极具挑战性和创造力,但他们和他们的作品做到了。

我们终于可以回到上校、吊人的身边。

白色检定:[内陆帝国 - 11] "Tell me, who are you, dead man?"

《极乐迪斯科》:愤怒与命运的深邃摇摆-第16张

刚出生的时候Ellis Kortenaer被父母扔进了压叶机,但奇迹般地幸免遇难,并于09年2月28日被人送到莱利斯塔德县新生儿护理中心。他是由养父母抚养长大的,17岁进入弗雷德堡的伊兹布兰德军事学院,然后在奥兰杰军队服役,直到41年光荣退役,就在塞门斯冲突前一年。他离开国家机构的原因很简单,作为一个私人安全承包商更加有利可图。他从来都不是那种挥舞旗帜的人。他坚信杀人至少能给他带来钱。

资本家对他公司的束缚使他心碎,他将暴力当成一种宣泄手段。强奸、谋杀和破坏成了他、他的小队和他的爱人之间的一个司空见惯的笑话。就像塞门人的冲突、李世民政变和36年耶苏特饥荒一样,他最终成为了一个身上裹着费尔维瑟T-500陶瓷盔甲的人。

他最后的日子是在一个逃亡的奥兰治间谍卡拉洁·阿曼多的怀抱里度过的,当时他正带领他的小队代表野生松树组织控制 马丁内斯的罢工活动。那段时光里,他经历了大量的性、毒品和酒精,没日没夜的放浪形骸,直到一个致命的夜晚,一颗4.46毫米的子弹穿透了玻璃,直接击中了他的嘴。他当场死亡,但他在雷瓦科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散播开来,而这也成为骚乱的导火索。

《极乐迪斯科》:愤怒与命运的深邃摇摆-第17张

作为《极乐迪斯科》中的后院尸体,贯穿了游戏的整个流程。成为了暴力冲突的符号、象征着潜藏于马丁内斯之下涌动着的暗流。代表了无以回望的昨日,和无可把握的明天——Ellis Kortenaer,这具尸体成为了《极乐迪斯科》的线索、开端、高潮和沉寂的尾声。

暴力革命的种子已经在千疮百孔的马丁内斯埋下了多年,哈里·杜博阿,罪犯开瓶器、摇滚明星警探、失落的康米主义者、心碎的昨日浪漫情人,他——我们,能阻止这一切吗?

诗篇、摇滚乐和画作

在一切的开始,古老的爬虫脑,它带着沙哑的死亡讯号的声音仍旧深陷于虚无之泥潭时——先从黑暗的潭水中浮现出的,是一首诗。

“复仇女神们的居处,就在家家户户的镜中。即使是世间最清澈的水,那深潭亦可带来灭顶之灾。”

(The furies are at home in the mirror; it is their address. Even the clearest water,if deep enough can drown.)

——《Reflections》 R·S·托马斯

诗名为《Reflections》,可译为镜像、倒影。

《极乐迪斯科》:愤怒与命运的深邃摇摆-第18张

就像是哈里·杜博阿苏醒后面对墙壁上的镜子第一次看到自己——这首诗,是如此贴切、恰如其分地概括和描绘了《极乐迪斯科》的风格和内在文脉:愤怒与命运的摇摆、深邃迷乱的迪斯科舞步。

诗句原文中有一句:There is no truce with the furies——Truce,意指休战、停火或妥协;furies,古希腊神话中的复仇三女神,可引申为狂怒、暴怒。

大意为:不要向你的狂怒妥协、不要让你的狂怒燃尽。

作为全诗的文眼与核心主题:”No Truce with the Furies”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极乐迪斯科》原本计划的游戏名字,这款游戏对这首诗的借鉴与契合度,可见一斑。

原诗并不长,阅读起来并不算难。阅读《Reflections》、理解R·S·托马斯其人其诗,对把握《极乐迪斯科》的灵魂与精神十分必要。

《极乐迪斯科》:愤怒与命运的深邃摇摆-第19张

The furies are at home

in the mirror; it is their address.

Even the clearest water,

if deep enough can drown.

Never think to surprise them.

Your face approaching ever

so friendly is the white flag

they ignore. There is no truce

with the furies. A mirror’s temperature

is always at zero. It is ice

in the veins. Its camera

is an X-ray. It is a chalice

held out to you in

silent communion, where gaspingly

you partake of a shifting

identity never your own.

——《Reflections》 R·S·托马斯

言罢其诗,让我们谈谈R·S·托马斯吧。

全名:Ronald Stuart Thomas(1913-2000),威尔士当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评价为:“二十世纪最硬朗,最纯洁,最持久的抒情诗人之一。”他一生创作题材和内容十分丰富,获得过各种诗歌奖项,例如女王诗歌金奖。他的诗歌创作生涯基本分为两个阶段,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诗作主要是关于威尔士的乡民生活与自然风光,威尔士历史与文化,以及托马斯曾经担任牧师的经历和体验。

有时夜晚那么寂静,

能听见远处那只小猫头鹰

鸣叫和几英里之外狐狸

吠嗥。那时一连几个小时

我无聊地躺在床上

静听大西洋上的波涛

汹涌起伏,汹涌起伏

层层巨浪拍打村边

长长的海岸;没有光明

没人陪伴。于是想到

那个人他也醒着,

让我们的祷告撞碎在他身上

不是这样几个小时,

而是数天,数年,永无休止。

——《另一个》

《极乐迪斯科》:愤怒与命运的深邃摇摆-第20张

自七十年代之后,诗人开始转向与“隐身上帝”对话,以宗教的视角,专注于探索人类内在的精神世界,因此托马斯亦有当代最伟大的宗教诗人之名。“其诗风与人一样孤傲,严谨洗练,硬朗不屈;时而觉得尖锐犀利,同时又有一种崇高静穆的美。”

他所抒写的一切——永恒、灵魂、不朽、上帝——都不是我们这个浮华世界的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极乐迪斯科》的开发商,来自爱沙尼亚的艺术家团体:ZA/UM——极具东欧色彩的称谓和符号,代表或者说记录了俄罗斯艺术先锋运动。ZA是超越的意思,UM是思想理性的意思,ZA/UM这个奇异的俄语发音,大意可以理解为:超越理性。

《极乐迪斯科》:愤怒与命运的深邃摇摆-第21张

超越理性——以精神、情感和本能去感知、去生活、去行动。犹如*内陆帝国 *这个检定技能一般:未经过滤的想象力,情感与预感的源泉。这一切正像是R·S·托马斯诗中描绘的氛围和精神碎片,两种艺术、两个艺术家在精神领域不谋而合、心领神会。

后来转向暴力: 我是守候在

冷酷的渡口的那个人,

心怀怨恨的刀, 河里的急流。

记得日落时那桩野蛮罪行。

死者追逐着我。我是在教堂门口

偷看锁孔的国王, 看见死亡。

——《家谱》

在2019年TGA颁奖典礼上 ,名不见经传的黑马作品《极乐迪斯科》及其开发商ZA/UM成为了最大的焦点——一举斩获最佳角色扮演游戏、最佳独立游戏、最佳叙事游戏,以及最佳新晋独立游戏厂商奖。沉甸甸的、极具含金量的四项大奖颁给了这个来自爱沙尼亚的独立工作室,并且当之无愧、无可置疑。

比夺得大奖更能引起舆论风暴的,是其工作室代表:编剧Helen Hindpere与艺术总监Aleksander Rostov的一番获奖感言,短短一句话却足以在欧美为中心的意识形态世界引起巨大的波澜。

《极乐迪斯科》:愤怒与命运的深邃摇摆-第22张

「 We would like to thank all the great people that came before us: Ilya Repin, Vladimir Makovsky, Viktor Tsoi, and Marx and Engels for providing us with political education. 」 (我们感谢所有伟大先哲带给我们的影响:伊利亚·列宾、弗拉基米尔·马科夫斯基、维克多·崔,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政治理念上的启迪。)

除去我们耳熟能详的两位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之外,剩下的三位:伊利亚·列宾、弗拉基米尔·马科夫斯基与维克多·崔,两位俄国的画家与一位韩裔苏联摇滚乐手。这三位艺术家,从绘画艺术到音乐艺术,极深地影响了《极乐迪斯科》的画面质感、美学风格以及内在的左派摇滚精神。

《极乐迪斯科》:愤怒与命运的深邃摇摆-第23张

维克多·崔所带给全国青年的影响更甚于任何一位政治家、名人以及作家。这是因为他从来不欺骗也不出卖别人,他勇于做自己,要不相信他是不可能的...…崔是一个纯粹的Rocker,他的大众形象与他的真实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以他唱出的方式生活着。维克多·崔是摇滚界最后的英雄。

——前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前苏联主要报纸之一《共青团真理报》于维克多崔车祸后三天的1990年8月17日刊发

莫斯科市议会还批准在莫斯科大学附近建立“伟大的摇滚歌手维克多-崔建筑纪念碑”铜像,铜像的造型决定采用维克多-崔戴着墨镜,光脚骑着亚巴(80年代古老的摩托车)的模样。

《极乐迪斯科》:愤怒与命运的深邃摇摆-第24张

这位1962年6月21日出生在列宁格勒的苏联第三代韩裔移民,一生共完成了10张专辑和4部电影,被列为改变苏联历史的13人之中。被称为前苏联摇滚之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前苏联,政治高压、社会动乱、战争席卷而来,人民生活在一种喘不过气来的压抑之中,摇滚乐成为了代替民众发声、倾听民众诉说的自由音乐。迫于压力,摇滚乐只能在地下发展,在这种背景之下,维克多崔组建了自己的乐队Kino。

1982年即以《45》作为专辑名称在全国的摇滚爱好者之间发行、流传,其中最著名的一首《Электричка(通勤车)》描绘了一个困在一辆列车中的人,正快速驶向自己不愿意抵达的目的地——以隐晦的方式影射政治,替民众向着高压的社会秩序发声,即使迅速被政府封禁,但依然欲盖弥彰,维克托崔的音乐开始风靡整个苏联世界。

最为人称道、最被青年人推崇以及引起广大苏联人民共鸣的,就是其音乐中的进步性和反战立场。这些精神集中表现在了1987年的一首《Группа крови(血型)》中,该曲也成为他的代表作。

Тёплое место, но улицы ждут 多么温暖的房间啊

Отпечатков наших ног 但我却不得不上路了

Звёздная пыль на сапогах 我的军靴上有星光点点

Мягкое кресло, клетчатый плед, 多么舒适的沙发啊

Не нажатый вовремя курок, 不要把我叫醒好吗

Солнечный день в ослепительных снах. 以后阳光灿烂的日子只在美梦中

Группа крови на рукаве, 而我的血型却写在我的袖章上

Мой порядковый номер на рукаве, 我的编号写在我的袖口里

Пожелай мне удачи в бою, 但愿我能平安归来

Пожелай мне Не остаться в этой траве, 不要死在战场上

《极乐迪斯科》:愤怒与命运的深邃摇摆-第25张

这首歌也被收录到GTA4的电台“Vladivostok FM”中,以自由、进步、公正与和平之名。

《极乐迪斯科》中对自由、真理的探寻和追求,对康米主义的回望和留恋,对普罗大众和工人阶级利益的守望、对社会正义与公正的捍卫,正是响彻着维克多崔在二十世纪那动荡无休、风雨飘摇的三十年里,激励无数康米主义者艰苦奋战的动人旋律!

值得一提的是,《极乐迪斯科》的游戏原声音乐大多来自于英国西北部的乐队British Sea Power,其年少老成的成员风格、硬朗的音乐表达、疯狂热烈的现场演出。无法避免——不得不让人想起我们曾经的摇滚自由王子,在灰暗的夜空爆炸闪耀,一闪而过。

《极乐迪斯科》:愤怒与命运的深邃摇摆-第26张

颁奖典礼中,ZA/UM致以敬意的另外两位画家也深深影响了《极乐迪斯科》的美术风格与美学逻辑。第一位是俄罗斯巡回画派代表人物伊利亚·列宾;第二位是俄罗斯著名的社会风俗大师弗拉基米尔·马科夫斯基。

《极乐迪斯科》:愤怒与命运的深邃摇摆-第27张

从1860年开始,俄国民主运动发展迅猛,并且开始从社会生活领域扩展到绘画艺术领域。1863年,一些才华横溢的美术学院学生对学院派绘画题材的固化和限制长期不满,他们不满足于仅仅创作圣经与宗教神学题材。他们组织起来一同退出了美术学院,开始研究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并最终成立了彼得堡“巡回展览派画家协会”。此种趋势蔚然成风,当时伟大的画家大多属于这一画派。

“巡回画派”画家提倡面对现实,主张艺术要有思想性,绘画艺术参加改造:现实生活的斗争。他们的绘画不但讽刺俄国统治阶级,表现城乡贫民的苦难生活,而且创造了一批为争取新生活而斗争的革命者形象。坚持俄罗斯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艺术思想:“美就是生活”,反对俄罗斯艺术上的西欧化,强调民族特点,以反映本国人民的生活与人民的苦难为自己的责任,坚持民族主义的现实主义精神。

其中代表画家就有克拉姆斯柯依、列宾、等十余人。

列宾作为其中的代表,在民主主义精神和现实主义美学观的影响下,实践着画派的创作理念。

《极乐迪斯科》:愤怒与命运的深邃摇摆-第28张

其代表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真实再现了沙皇暴虐统治下底层劳动人民的苦难和压迫,描绘了坚韧、勇毅又伟大的劳动者形象,也暗暗地表现了人民的强大力量。

《伊凡雷帝杀子》色调诡异、鲜红与暗橘交织组成了一幅恐怖、冷漠,残暴有如命运女神般的画面:16世纪俄罗斯的专制统治者。他生性残暴,17岁时杀死握有实权的摄政王,自立为帝。曾毫不留情地屠杀所有反对他的政敌,镇压叛乱、绞死主教,最终失手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预示着伊凡统治将临灭亡,旧政权必将自掘坟墓的命运。

《极乐迪斯科》:愤怒与命运的深邃摇摆-第29张

弗拉基米尔·马科夫斯基(Vladimir Makovsky,1846-1920)他不仅是因为才华横溢的画家,更是真正的社会风俗画大师。他在莫斯科的一个艺术家庭出生、成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关注社会场景,善于展现日常生活的细节。由于他的同情心和对细微之处的关注,这位画家在画布上表现出了对创作主体的感受和情感。

《极乐迪斯科》:愤怒与命运的深邃摇摆-第30张

代表作之一为:《夜莺爱好者》——1873年,在完成这幅作品后,马科夫斯基被授予圣彼得堡美术学院成员资格。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Fedor Dostoevsky)赞叹道:“我认为,这些细致入微的画作表达了对人类的爱——不仅是对俄罗斯人,还包括全人类”。

以此来审视《极乐迪斯科》中的美术风格和画面表现,上述的艺术风格确实有迹可循。

俄罗斯民族被称为“战斗的民族”,强悍、粗犷的民族性格也体现在巡回画派的作品中。这些画作粗犷、笔触奔放、色彩大胆,与欧洲古典主义绘画细腻、圆润、严谨的风格大相径庭。而在游戏中,人设也是粗犷的,笔触也是大胆的。再加上准确的人物结构、极具现实感的绘画细节,让玩家浸润在真实、生动、细节饱满的瑞瓦肖,穿梭在犹如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融合风格建筑中,感受到穿越时代的美感、以及跨越时间的悲与喜。

《极乐迪斯科》:愤怒与命运的深邃摇摆-第31张

纤柔的心

在无数个午夜徜徉在瑞瓦肖的海岸、马丁内斯的破败城区,加姆洛克的巨大沉默教堂——哥特式的高耸塔尖记录着战火洗礼与人事变迁。

我无数次在梦中回到上世纪那个风云变幻、动荡无休的魔幻现实时代,那时我们所有的康米主义者刚刚循着一种激昂、充满希望的进行曲站在自己的国土之上,我们或许面对着坎坷、破败的重建与复兴之路,一切都在艰难地萌发、生长。我们的周围危机四伏,他们都在无比期待着我们坠入深渊。

《极乐迪斯科》:愤怒与命运的深邃摇摆-第32张

但是,我们也正因为此,才能前所未有地联合起来、联结起来——我们的心、灵魂和追求。

纯粹、善良、勇敢、正直、热烈、一尘不染。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人间正道是沧桑。

结尾再次感谢来自遥远的东欧爱沙尼亚的伟大勇敢的艺术家们——ZA/UM,感谢他们为世界带来了如此才华横溢、深邃浪漫的作品。

以ZA/UM写给中国玩家的一封信作结吧!

《极乐迪斯科(Disco Elysium)》汇聚了来自多个国家的,志同道合友人们的共同力量。游戏的雏形由我们这些生长于前苏联时代的人创作而成。我们读着苏联时代的科幻作品长大,憧憬着未来的新生活 —— 然后亲眼目睹了整个联邦分崩离析。这些经历给我们后续的工作中留下了印记,让我们的对很多事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于是,这些影响中大部分都显现在了瑞瓦肖这个城市里面,也就是《极乐迪斯科》故事开始的地方。这个大都会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洗礼,从王室倒台,到革命失败。而现在,这里被所谓的国外自由市场联盟控制。民众在贫穷中艰难求生,在形态各异的政治观点碰撞中迷失自我。这里绝非乐土,但我们却再也熟悉不过——这不就是东欧曾经或者正在经历着的吗。

《极乐迪斯科》就像是苏联寄出的最后一封信笺,通过科幻元素和游戏视角诉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它告诉你说,放弃吧,屈服吧。我们没有丝毫不安与犹疑——《极乐迪斯科》就是一款生于磨难与失落的黑暗冒险。然而,细碎夹缝间偶有一丝光亮,残垣断壁处尚存几分友谊,唏嘘慨叹中不乏黑色幽默。

愿大家都能享受与《极乐迪斯科》为伴的时光,慢慢解开它那纤柔的心。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