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給大家分享的是一款四年前發佈的遊戲——《缺氧》。
純分享,非攻略。
然而,與這款遊戲的首次碰撞是在2017年(同年發佈的遊戲有:薩爾達傳說荒野之息,絕地求生大逃殺 ),那時候還是在搶先體驗的版本,而且買的還是剛上架的WeGame版本,後面活動還給我免單了,一度沉迷式連續玩了好幾天,不過那時候內容還不多,石油版本也是剛發佈,還沒現在這麼耐玩。
上個月電子陽痿,偶然一個機會重新撿起來玩這款遊戲,也是從WeGame上重新下載來玩的,發現內容已經變了很多,多了好多機器設備,甚至還可以建火箭了,還有一個眼冒金星的DLC,然後因為WeGame價格問題(太貴了),加上Steam大促,我直接一個手抖在Steam上買了捆綁包,錢包-¥33.99。
從此過上了不要肝的日子。
不算上WeGame那邊爛尾的4個檔,Steam這邊又重開了3個檔才完成了甜蜜的家成就。
Steam的存檔
交通線路的規劃不行,重開。
溫度系統失控了,遍地高溫,重開。
突然間小人開始捱餓,壓力滿了開始砸家,重開。
這個時候開始網上看起攻略(趁著飯點),克萊的、大叔的、廿三的、均是我的啟蒙導師,非常感謝老師們的在線指導,真的學了好多東西,不然根本玩不下去。
教程也不是一次性看完,相信很多新手都會遇到這個情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優化自己的建造方式,規劃各種高效的模塊,解決各種疑難雜症(怎麼這裡的水過不去?氣體過不去?怎麼種植的植物不能長大?怎麼管子爆了?)。
在一次又一次的重構中,終於來到了可以勉強養活一家子的檔。
差一點600週期
差點600週期,養了22個小人,真是一群**,好難伺候。
糧食模塊是經過了多輪更新迭代(社會的毒打,各種失溫斷材料)才穩定下來的多矩陣模塊,反正沒糧就吃土。
從米蝨木種到毛刺花和蟲果
忽略已經被我殺魚取卵的養魚池
這魚對溫度一點都不敏感
我把精煉金屬放冰原區真是個大聰明
期間種米蝨木把我的泥土給幹光了,看B站教程的時候,UP主說泥土吃完了,我就納悶了,這上百噸的泥土,怎麼可能吃得完,現實真是把我狠狠的打臉了。
講完了種植模塊,來講講能源模塊。
電力是遊戲裡最令人頭疼的,一旦斷電,整個基地徹底涼涼。
三個天然氣泉
是的,三個臨近的天然氣泉讓我不再為電力煩惱,而且其中兩個做了高壓氣庫,唯一的風險就是溫度太高用鐵做的設備各種損壞。
配合這個石油發電廠,電量用不完,根本用不完,有兩臺發電機都是常年關著,甚至電控站都感覺像是擺設,不過油泉需要拉兩個蒸汽泉的水來採油,這裡沒有用到高壓水庫或者高壓氣庫,直接讓小人上去挖就完事了。
講完了電,分享一下我的氧氣模塊。
從B站學的電解制氧
整個基地用了三個製氧模塊,20個小人夠用了,只需要時刻注意水會不會斷了,一旦斷水即涼涼。
另外還有DLC大變化的火箭系統。
是的,我的太空火箭模塊造得稀爛,夾土門造完才發現下面的火箭要發射是不能在上面有磚塊的,導致每次流星雨後都要小人去打掃衛生。
而且打了DLC之後,火箭的科技樹是夾雜在其他科技樹中的,我基本都是研究完三級科技和個別四級科技後才開始瞭解火箭技術,一直好奇為什麼不單獨拉一條分支出來做火箭科技。
就這樣懵懵懂懂玩了近600個週期,終於完成了甜蜜的家。
《缺氧》的遊戲性是非常多的,不管是前期氣、液、食、電、交通的構建經營,還是中期各種泉水的開發、基地各個模塊的重構和模塊之間的高效利用,自動化模塊和信號的佈局,還有後期的火箭科技以及多線程多星球開發生存,每一個的玩法都很有趣,也很耐玩,讓人回味無窮,總能一次又一次的打翻自己的規劃重新優化,而且遊戲正反饋也做得非常棒,斷糧食的崩潰,崩潰後的拆家,資源完美利用的滿足感和成就感,一次一次發現新的元素新的建築的新奇感等等。
另一方面,也得益於各個UP主做的教程足夠豐富和講解得清晰,讓整個遊戲能夠讓人沉浸其中。
最後總結一下,遊戲玩了20天,Steam記錄是200個小時,肝嗎,基本除了睡覺時間,都奮鬥在一線,剛好趁著最近被裁失業了重新撿起來玩遊戲的快樂,自從工作之後,一直都被現實種的各種問題督促著前進,玩遊戲也漸漸失去了耐心,總想著快進和雲遊戲,心態也越來越容易焦慮了。迴歸初心,有時候不要抱著一定得獲得什麼知識或者什麼能力去玩一個遊戲,好好體驗其中開發者設計的每一個玩法玩點,獲得滿足感和愉悅,找回打遊戲的樂趣,你就不會因為壓力過大而嘔吐砸家了。
這裡是胖翁,分享我玩的遊戲。